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户-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打霜的日子近了,家里的红薯可以挖了。红薯是家里重要的作物,红薯要赶在打霜前挖回家,被霜打过的红薯不耐放。

    挖红薯之前要把红薯藤先割了,这样挖的时候才不会挡住视线挖破红薯。红薯藤全部扎好挑回家挂在屋檐下晾着,冬天的时候用来喂猪喂牛。

    谢容和王氏挖红薯,谢花和谢芬用手抡红薯沾的泥巴,王氏把红薯和花套种的,这样相当同一块田里种两种作物,另外她还单独种了三分地的红薯,这样算起来,种的红薯就比较多,挖红薯还好,挑回家才是个大事,一家子女流之辈,挑红薯也不容易,好在还有大水牛可以帮着驮。

    一家人挖了七八天才把所有的红薯挖回家。家里堂屋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红薯,把挖破的小个的挑出来,大个的整齐的,全部堆到地窖里去了。

    刚把红薯收完了,谢广赋回来了,这次他回来主要是回来犁田的。犁田是用来种芸薹,所谓的芸薹其实就是油菜。(为了方便起见,下文就全部用油菜代替了。)

    油菜苗王氏早就发好了,已经长到二寸来长了。

    谢广赋这次在家呆的时候有点长,这是年前最后一次捎假了。犁完所有的田,又把家里的牛肥猪肥全部出了,总共去了七天,这才赶着回县上去了。

    种油菜的之前,先要在田里勾出一条条的龚子出来,用千担扎一个洞放一根油菜苗,再撒上一把灶灰,就行了。事不复杂,可架不住田多,前前后后忙了大半个月,才把油菜种完。

    种完油菜苗后,就不下雨了,油菜苗都蔫耷耷的垂在田里,还有些叶子都黄了掉了。一家人又从水塘里挑水一棵一棵的浇水。

    谢花累得真想喊操。

    浇完水了吧,谢花以为可以休息了,结果村里开始放山了,放山就是集体砍柴。前江村山多,除了油茶山各家各户还分到了林山,林山里主要就是用来长木材的,每年放一次山,主要就是让各家各户去砍林山里的灌木,还有大树上的一些分枝。

    什么蕨叶,树叶,干柴,枯枝,灌木通通带回家,谢花天天就拿个镰刀在山上割蕨,扒树叶,手都起了几个泡。院子里堆满了柴火,大水牛又发挥了重要的搬运作用,谢花不得由衷的感叹,大水牛啊,你真是居功至伟啊。

    终于可以歇下来了,谢花看着自己粗糙的双手,觉得心酸死了。当农民真不是一般的辛苦,一年四季没停没歇的干活,到头来还是最穷的阶层,真是让人情以何堪。

    天气越来越冷,谢花穿上了薄棉衣。让她感叹的是,她有棉衣可以穿,村里有很多其他人家的孩子,还是穿着单衣草鞋,年纪小些的,冻得随时流着长长的青鼻涕,其实她过得也还不算太坏,幸福感大概都是对比出来的吧。
第25章 过年
    进入十二月,天越来越冷,到处一片萧条枯黄的景象。

    除了每天牵牛出去遛达一圈,也没什么事可做了。天天围在灶旁,只有灶边是最暖和的。

    离过年不远了,家里开始准备各种吃食。

    大清早的王氏就起来煮了一大锅红薯,红薯煮熟后,切成块,找来了一块干净的板子摊在上面,用勾子勾住板子的四个角,悬在灶上,过得几天就慢慢的熏成干的了。

    又让谢容谢芬去地里拔了好多萝卜回来,切成条状,放在外面晒着做干萝卜。

    下第一场雪的时候,已经到了腊月十五了,王氏找来了谢花干爹曾子文和谢长民,磨刀霍霍的杀过年猪。

    在院子里架起了大铁锅子,垒了个临时的大灶,火烧得旺旺的,等到水快烧开的时候,谢长民和曾子文就把猪的四脚捆好,然后甩上了案板,猪大概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嗷嗷的尖叫,凄凉无比,谢花把耳朵捂起来,她并不是觉得猪可怜,而是觉得刺耳。

    她不会同情一只猪,猪长肥了被杀了吃就是它来到人间的使命。或者说她也没有同情的资格,她觉得自己也和案板上的猪差不多,别人举着刀掌握她的生杀大权。

    曾子文按住猪,谢长民一刀捅进了猪的颈部,干脆利落,血飙了出来,王氏连忙拿木桶接住了猪血。

    猪临死前还拼命的蹬腿,垂死挣扎。

    烧开的水倒进大盆里,把猪丢进去烫了几个圈又抬出来刮毛,刮完毛,原来浑身脏脏的猪变得白生生的。

    最后就是开堂剖腹了,呃,谢花走开了,有点刺激。

    猪粪把整个院子弄得臭气熏天的,大家也不以为然,一头大肥猪摆那里谁还会注意那几块猪粪。

    猪肉被砍成一条一条的,留了些现吃的,其他的王氏全部用盐腌起来做腊肉。猪肠,猪心,猪肝也都腌了,只有猪肚王氏打算留着自己吃,对胎儿好。

    当天叫来了谢长民一家,曾子文一家,三家人坐了两大桌,炖了萝卜排骨,红烧肉,肉炒萝卜丝,每样菜都是用大瓦钵盛的,份量十足,吃的大家嘴巴滴油。谢花也觉得过瘾,几乎是来这里吃肉吃得敞开肚皮的一次。

    吃过饭,王氏又给曾家和谢长民家各提了一条肉,又吩咐谢容谢芬给娘家送了两只猪脚,两条肉。

    所有的肉腌了一天一夜,进了盐分后,王氏就全部挂在灶上面熏着,之前的红薯干早就干了,收起来了。

    杀猪后还有些猪肚和猪脚没熏,王氏另外还留了两条新鲜肉,反正冬天气温低,一时半会不会坏。王氏每餐都会做点带肉的菜,伙食得到改善的谢花,摸着自己的小脸都觉得有肉多了。

    谢容每天被拘着跟曾家娘子学做针线,过了年她就十四了,到了说嫁的年纪了。谢芬也跟着曾家娘子学钱线,她是兴趣所在,无事的谢花多么希望能有本书打发时间,可书哪是她能想得起的,再者有了书她也不敢看,没学一个大字会看书,还不让王氏直接骂她妖怪附身了。谢花便找来了木头,每天没事就拿刀削木头刻麻将,她没想过自己能刻一副完整的麻将,她只是为了打发时间!

    腊月二十四祭了灶王爷,离年越来越近了。

    到了腊月二十八晚上的时候,谢广赋一身风雪的回来了,还带了过年的糖和瓜子。

    腊月二十九,吃了枮 ;板肉,三十吃了团圆饭后,谢广赋给三姐妹一人发了一个红包,谢花打开一看,里面两个铜板。随后王氏又说她人小,不用花钱,又把两个铜板收了回去。本来她还觉得两文钱聊胜于无,谁知道王氏连两文钱也不放过,美名其曰是给她收着。

    这边过年有个习俗,新年的第一餐饭要在没天亮前就吃,吃天光饭,吃天光饭还不能有人闯,有外人闯了天光饭,那一年家里都会不顺,轻则破财,重则死人。

    谢容早就起来帮着王氏烧饭了,吃天光饭的时候,外面一团漆黑。新年的第一顿饭那是前所未有的丰盛,有鸡有鱼腊肉腊猪肠,还有其他的素菜,一共整了八个菜,满满的一桌子。

    王氏的肚子可以说用巨大来形容,离落月只有二十来天了。吃过饭王氏就撑着腰回房间休息去了,三姐妹把饭菜收拾好,碗洗掉,把初一待客的吃食全部准备好,便坐在灶旁缠着谢广赋讲故事。

    待到天刚微亮的时候,谢广赋就把堂屋的大门打开。

    整个村里都没人放鞭炮,炮要花钱,而且还不便宜,都是农家人图个实在,不过有那调皮的小孩子拿着自己的锅敲得嘭嘭响。

    等天天色亮起来,便见村里开始有人出来拜年,来谢花家最早拜年的是谢波三兄弟,一进屋就喊“给四爷爷四奶奶拜年了,给姑姑拜年。”

    王氏连忙拿碗出来倒上糖水,给三兄弟一人抓了一把花生瓜子还有一个熟鸡蛋放进他们的衣服口袋里。

    三兄弟喝了糖水后就高兴的去别家拜年去了。陆陆续续的来了些村里人拜年的,一般来小孩子的话,王氏就一人抓一把瓜子和花生,碰到关系好的人家小孩子再给一个鸡蛋。来的是大人就把瓜子花生摆上桌,一般来说大人也不会抓着往口袋里塞,手上抓点吃着吃着就走了。

    王氏把去各家拜年的东西准备好,第一家去的是曾家,谢广赋带着谢花去的,提了一条腊肉,一些鸡蛋,还有两斤酒一包糖。

    拜了年,干娘拿出一套新衣服给谢花,绿碎花的,谢花摸着新衣服眼泪都差点掉下来,王氏没有家里的孩子准备新衣服,只给未出生的宝宝做了很多衣服。

    曾家小儿子曾交虎嘲着谢花做了个鬼脸,“羞羞哦,掉豆豆。”

    曾家两个儿子都穿上了新衣服,整整齐齐的。

    “哥哥,我没有掉豆豆,我是太高兴了。”谢花转过身擦了下眼睛,笑起来。

    曾家娘子摸摸谢花的头,没言语。

    回到家,谢容和谢芬看到谢花手里的新衣服都羡慕的很,拿着衣服翻来翻去的看。王氏说,“倒是亏得你干娘对你这么好,又给你做衣服,也是把你当亲闺女来疼了,你以后可别黄了眼。”

    虽然和谢广财闹得很僵,两家这半年来都没走动过,见了面也是互不搭理,不过王氏和谢广赋还是决定去给兄长拜年,不然传出去也不好听。

    谢广赋有三个哥哥,大哥已经过世,孩子也都已经成家了,现在长嫂唐氏跟着小儿子过。各家备的礼都是一样的,一条肉,一斤酒,过年杀的猪也有一百多斤,王氏可是一斤都没卖的,过年正好用来走亲戚。

    谢容留在这里照顾王氏顺便招呼来拜年的客人,谢芬和谢花跟着谢广赋去拜年,先去的大娘家,大娘家见到谢广赋领着孩子来拜年神情有点冷淡。

    谢长民当年娶亲后就被分出来干过,日子苦得连粥都没得喝,唐氏不但没搭把手,反而经常对吴氏各种责备,说她没本事吃不起饭就去外面要饭好了。谢长民和吴氏对伸出援助之手的王氏自然心存感谢,亲近来往,和唐氏的关系那是越走越远,唐氏心生不满,认为是谢广赋两口子在挑拨她和谢长民之间的关系。

    谢广赋对唐氏的冷淡早就习惯了,放下东西喝过水就走了。

    随后去了二伯谢广武家,张氏倒是笑呵呵的接过提来的东西,拿出吃食给两姐妹吃,倒了糖水。

    谢广赋和谢广武兄弟两人许久没见面,能聊的事还挺多,张氏烫了点酒,又拿出切好的腊猪心和血粑出来,让两人佐酒。

    到谢广财家的时候,谢广财带孩子出去拜年了不在家,李氏接过东西说,“哟,四弟,你咋个还记得三哥三嫂,我还以为你都不会来踏脚呢,四弟妹快生了吧,可得小心点,别摔了啊,那就遭殃了。”

    真是个傻x。

    谢广赋脸黑得跟锅炭一样,直接转身就走出去了,连水都没喝一口。

    走是对的,如果再不走,天知道李氏那张嘴还能说出什么难听的话,大过年的不是故意找晦气么?任谁听了都会不高兴吧。

    王氏见谢广赋一脸不快的回来,忙问是怎么回事,谢广赋就把李氏说的话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