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不等罗夫人有什么反应,她就出了门。
罗夫人只得跟了出去。
岑子曼早已让人将桌子搬了出来,摆上苏慕闲买的点心,又沏了茶,只等夏衿和罗夫人出来了。
等罗夫人出来,她便给她和苏慕闲做了介绍,主要是介绍苏慕闲的新身份:武安候爷。
在临江时,苏慕闲自然是见过罗夫人的。但那时他还是个候府世子,身份虽高,却不是正经爵位。罗夫人是岑子曼的转折长辈,他便依着岑子曼,对罗夫人执晚辈礼。
如果他已袭爵,罗夫人这五品宜人便得给他见礼。对于这个来跟自己抢媳妇的老妇,苏慕闲自然不会讲客气,实实在在的受了罗夫人一礼。
“来,坐下吃点心。”见了礼后,岑子曼便招呼大家坐下,拿了一块点心放到罗夫人面前的碟子里后,又递了一块给夏衿,笑道,“你尝尝,看看有没有你铺子里的点心好吃。这芙蓉斋,可是京城最有名的点心铺子,做的点心不光好吃,也特别贵。”
看到有好吃的,夏衿自然十分高兴,拿起点心细细地尝了尝,点点头道:“我的点心可不比这个差,味道上算是各有千秋吧。不过轮到新奇,我的可是更胜一筹。”
“哈哈。”苏慕闲听得这话,笑了起来,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你还真是一点也不谦虚客气。”
他俊朗的笑颜在这春光明媚的午后,十分地赏心悦目,让人一看就心情大好。
夏衿被罗夫人烦得不行,心情本就郁闷。见了苏慕闲这灿烂的笑容,心情一下子舒展开来,白了他一眼,道:“我说的是实话好不好?这芙蓉胭脂饼,虽然馅料不同,口感上有些差异,但形状味道却也属于饼的一种,司空见惯的。我那些点心,绵软的蛋糕,再配上滑腻美味的奶油,除了知味斋,你还见过谁人会做?”
“是是是,你那点心最是新奇,我说错话了,在此跟夏姑娘陪个不是,望姑娘不要跟小人一般见识。”苏慕闲站起来,朝夏衿一揖。
岑子曼在一旁大笑起来。
“说真的。”苏慕闲将脸一正,坐下来对夏衿严肃地道,“咱们三人在京城里再合开一家酒楼和糕点铺子吧。”
岑子曼一怔,继而拍手叫道:“好呀好呀,这再好不过了。”
说着她用手肘拐了拐夏衿:“在临江你帮我们赚了许多钱,这一次我们不用你出本钱了,你只需要把手艺拿出来即可,股子仍按三三四,我跟表哥为三,你拿四成。”
夏衿仍是一副淡然的样子。慢悠悠地将嘴里的点心咽下,这才点头道:“好,就这么办。”(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七章 郑家
客院里,罗夫人沐了浴更了衣,便坐不住了,起身去了主院,跟宣平候老夫人道:“郑家那边,还是我去说吧。这样也有诚意一些。”
宣平候老夫人知道她是宁愿自己得罪郑家,也不愿意让岑府受罪,倒是挺欣赏她的做法。
她也不阻拦,对罗夫人道:“你既要去,那便去吧。不过去到那里,你也别说退亲的事,只是说听说我病了,到京城来探探病,顺便拜访他家一下。”
“为什么?”罗夫人奇道。
难道……她的思维转了好几道弯,以为是刚才她跟夏衿说的话被宣平侯老夫人知道了。
她心里这么想,嘴里也就试探着问了出来:“是不是夏衿跟你说了什么?”
“夏衿?”宣平候老夫人诧异地道,“没有啊!”又好奇地问,“怎么?你跟她说了什么?”
“没、没怎么。”罗夫人很不想让人知道,正是因为她嫌贫受富,才导致了儿子离家出走。
宣平候老夫人见状,也不好再问。
“那我去郑家了。”罗夫人站了起来。
“去吧。”
既是上门拜访,罗夫人先派人递了帖子,待收到郑家的回帖,这才坐车去了郑府。
郑夫人正在家里为女儿的事苦恼呢,接到帖子,看到竟然是远在临江的罗夫人来访,不由得甚是诧异。遣了下人送回帖,便换了衣服去了前厅,等着罗夫人的到来。
而那头郑婉如听说罗夫人来了,以为是来下聘的,在屋子里大吵大闹。丫鬟没法。只得匆匆出来,悄悄告诉了正在待客的郑夫人。
郑夫人心里烦躁,脸上却是一点也没表露出来,笑问罗夫人:“怎的忽然到京城来了?也不事先说一声,我们好派人去接你。”
罗夫人道:“听说我那姨祖母身体不太好,所以过来看看。”
郑夫人心不在焉的跟罗夫人闲聊着,见她并没有说聘礼的事。心里松了一口气。
知道了彭喻璋退亲的事。郑婉如在家里又哭又闹,甚至闹着绝食。她实在是被闹的没办法。如果这时候罗夫人再来下聘,那无异于雪上加霜。把她女儿推到深渊里去。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埋怨公公。自家侄儿那么优秀的一个人,不知为何,伯父和公公就是看不上。不同意将郑婉如嫁给他。要不然,也不会闹到现在这种局面了。
罗夫人谨遵宣平候老夫人的嘱咐。就当走亲戚,半个退亲的字也不提。说了一会子闲话,便告辞离开了。
郑夫人匆匆回了后院,看到女儿把东西扔得到处都是。躺在床上凄凄婉婉地哭着,一屋子的丫环都手足无措。
她叹了一口气,对女儿道:“你别闹了。罗夫人不是来下聘的。”
“娘,您就去求求祖父。让他答应我嫁给表哥吧。”郑婉如红肿着眼哀哀地哭求着。
郑夫人叹了口气,只得起身去了前院。
郑婉如的祖父是郑尚书的亲弟弟,因仕途不顺,早已致仕,平时只在家里吟诗作画。听闻儿媳妇有事求见,他只得将棋谱放下,让她进来。
待得听儿媳妇吞吞吐吐地将来意说了一遍,他便叹了一口气,道:“这件事,你不用再问了。你只需要记得,这亲事是你伯父做的主,他觉得彭家不宜结亲,那便不宜结亲。如果如姐儿对罗家这门亲不满意,倒是可以另选一门。”
听得这话,郑夫人十分不悦。她就是彭家的女儿。公公当着她的面说彭家不宜结亲,是个什么意思?
她赌气道:“我们彭家门户低,配不上郑家,我也没眼光,不知道应该找什么样的人家才配得上郑家姑娘,还请公公明示。”
郑老太爷见儿媳钻了牛角尖,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他虽然官做得不大,人却不糊涂,自然知道大哥不同意让郑婉如嫁到彭家,是什么原因。
前几年彭其铮没少在他们耳边嘀咕,说燕王怎么怎么好。他们都是在朝堂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狐狸,哪里不知道彭其铮话里所透露出来的意思?只是郑家已做到文官之首,泼天的富贵就在手中握着,哪里用得着再转去依附逆贼?
他们只装作听不懂彭其铮的意思,自然也不同意将郑婉如嫁到彭家去。
郑婉如的娘,是十几年前娶进门的。那时候燕王还是个毛头小子,不成气候。即便燕王谋逆事发,皇上是个明君,也不会因为十几年前的一门亲事迁怒于郑家,让郑家受牵扯。但要是现在让郑婉如跟彭喻璋成亲,意义就不一样了,这可是跟燕王站在同一条战线的标志。郑家要说不知道燕王要谋逆,跟他们不是一伙的,谁也不会相信。
当然,退一万步来说,如果燕王谋逆成功,郑家凭着跟彭家的姻亲关系,只会成为新君拉拢的对象,绝对不会被清算。
左右逢源,何乐不为?
但是这些话他并不好跟儿媳妇说,只是拿出公公的款来,喝斥道:“你伯父做出来的决定,自有他的考量,又岂是你所能明白的?彭家的亲事不行,叫如姐儿赶紧死了这份心,不要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
郑夫人没法,只得把这些话跟郑婉如说了。
郑婉如见这么闹根本没用,只得使出杀手锏,把被表哥破了身的事情告诉了郑夫人。
郑夫人大吃一惊,叫道:“如姐儿,你怎的这么糊涂?还没成亲就这样,即便嫁了他也要被他看轻的!”
郑婉如大哭:“我有什么办法?事情都这样了,不能嫁给表哥,让我死算了。”
她跟彭喻璋自小一块长大,一直以来家人都拿他们来打趣,说他们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她也以为自己长大了定然要嫁给表哥。却不想她十三岁,表哥十四岁那年,岑家忽然来提亲,然后岑家跟彭家迅速就订了亲。她这才懵了,使出浑身解数让彭喻璋喜欢上她,到后来她不惜委身于他,就想挑唆彭喻璋去跟长辈闹,让他退了岑家的亲事转娶她。
却不想彭喻璋虽然跟她甜言蜜言,吃干抹净后却死活不去退亲。她现在是有苦说不出,只得使出厉害手段,让彭喻璋跟岑家退了亲,现在再如何,她也要嫁给表哥。
郑夫人看女儿闹得实在太厉害,没有办法,只得去找的丈夫。
彭老爷也是个头脑清醒的,而且他自家的女儿闹着要嫁给彭喻璋,他又娶了彭家女儿做妻子,所以对于朝堂上的站队问题,伯父和父亲曾细细的把其中的关系跟他分析了一遍,让他把握处理好跟岳家的关系。
此时见妻子来说女儿的亲事,他便搪塞道:“这门亲事不光是伯父和父亲不同意,即便是你哥哥也不同意,这可不是我能决定的。”
郑夫人只得回了娘家。
彭其铮听说妹妹回来了,便知道他的来意。见了面听她吞吞吐吐的把来意说完,便道:“我听说血缘太近,生出来的孩子,十有**都会有问题。璋哥儿和如姐儿是亲亲的表兄妹,血缘实在太近了。我们彭家子嗣不丰,我只得璋哥儿这么一个儿子。如果他生的孩子有问题,我们彭家可就断了香火。所以为了子孙后代着想,这门亲事我不能答应。”
这话说的彭夫人哑口无言。她又气又恼,勉强在那里坐了一会儿,跟哥哥嫂嫂说了两句废话便告辞回家了,回家之后极力的劝说郑宛如:“你跟彭玉章无缘,这门亲事你还是放弃吧。”
郑婉如哭得昏天黑地,却又没有办法。她是一个极爱惜自己性命的人,自然不肯为了不愿意为自己退亲的彭喻璋丢了性命,无可奈何,只得收拾好自己的心情,等着嫁给罗骞。(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六章 纠结
宣平候老夫人心里高兴,脸上也不遮掩,站起身上前一把扶住罗夫人,“哈哈”笑了起来:“我道是什么事呢,这事不算什么,包在我身上。郑家这门亲事成不了,以后我再给你找一门更好的亲事。骞哥儿能以国家为重,不顾自身安危,去边关报效朝庭,这样的行为值得嘉奖。待候爷回来,我把这事跟他说一说。他那头不行我就去宫里跟太后聊聊,总得让那深明大义的孩子在皇上或太后面前露露脸,以后立大功凯旋归来,封个功名;要是再参加春闱,在殿试上也能占个大面子。”
罗夫人听了这话,满心苦涩,可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