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杏霖春-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你开开门,赶紧把门打开。”

    屋子里,罗骞无力地倒地床上,几滴清泪从眼眶里滚落下来。

    夏衿那里,并不知道罗家已发生了这样的事。眼看天色已晚,塘西已没什么事,她便乘马车回了家。

    舒氏听闻她回来,赶紧过来。亲手绞了一把热水帕子递过去,看着女儿变尖的下巴,心疼地问道:“塘填得差不多了吧?还有多少?”

    “差不多了,后日决赛比完,应该能填得满了。”夏衿笑道。

    她细细地洗干净脸,将帕子放进盆子里,坐下来喝了一口热茶,对舒氏道:“因为填湖的主意是我出的,罗公子他们坚持要分给我紧靠着书院的地。娘,待所有的地方都填好。咱们就有两百亩宅基地了。到时候我给你们建一处跟宣平候府那样宽的宅子。里面不仅面积大,屋舍多,还有一个小湖和一个大花园。您无事的时候就可以去花园里走走。游游湖散散步什么的。”

    “我可不要那么大的地方。”舒氏嗔道,“宅子大了,咱们家这么点子人,哪里顾得来?别到时候那些顾不到的角落藏污纳诟,生出别的事端来。”

    “多买几个下人不就行了?”夏衿财大气粗地道。

    “买那么多下人干什么?每个月穿衣吃饭发月钱,多出多少开销来?有那么些钱,不如买些田地铺子。田地铺子不光不花钱,还能生出钱来。再说,咱们家有你爹赚的钱已经足够花了。你的钱你好好留着。以后作嫁妆,可不许胡花掉了。”

    夏衿无奈。

    等这一单房地产生意做成。他们家就成了大富翁了。可舒氏的意识还停留在温饱水平线上。

    舒氏将夏衿的头巾解开,用梳子一下一下地给她梳着头。又道:“再过半月你就出孝了,眼看就满十六岁,你的亲事,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你给娘好好说说。”

    夏衿更无奈了:“十八岁再成亲,不着急。”眼看着舒氏还要唠叨,她连忙叫道,“娘,我肚子饿扁了。有什么吃的,赶紧叫她们端上来。”

    她这一叫唤,舒氏顿时转了注意力:“我熬了鸡汤。你脸都小了一圈,得好好补补,一会儿多喝两碗。”又叫丫鬟婆子,“赶紧把鸡汤端上来,给姑娘先喝着。去看看老爷那里忙完没有,忙完了就摆饭。”

    见她张罗吃的去了,夏衿松了一口气。

    可她的鸡汤才喝了两口,二门处守门的婆子就跑了进来,禀道:“姑娘,门口来了个罗府的下人,说是罗夫人约您去银楼,有话要跟您说。”

    “罗夫人?”夏衿眉头一皱。想起上次见面时的不愉快,她就不乐意去见这位不好说话的女人。

    不过,这终是罗骞的母亲。

    她放下碗,站了起来:“我知道了。”接过菖蒲递过来的手巾擦了脸手,进房去换了女装,又梳了头发,叫薄荷道,“去跟太太说一声,我出门一趟。吃饭别等我。”带着菖蒲便出了门。

    到了银楼,罗夫人已在那里等候多时了。见了她,也不客套,单刀直入地道:“夏姑娘,宣平候老夫人给我家骞哥儿做了个媒,说的是吏部尚书郑大人的侄孙女。你也知道,我家老爷之所以能当上知府,多亏郑大人帮忙。所以这门亲事我们不好拒绝,否则得罪了郑家,骞哥儿以后当官难办了,不是补不到缺,就是被派到最偏僻最艰难的地方去。”

    说到这里,她停了下来,看向夏衿。却见夏衿仍跟进来时一样,脸上没什么表情,连眸子都如一潭湖水,只静静地望着她,等着她说下去。

    她只得又道:“上次我问你,你说你跟我儿子没有私情。那你能不能帮我劝劝他,叫他答应这门亲事?”

    “这关我什么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您直接叫他答应不就行了么?”夏衿淡淡道。

    罗夫人那心眼,十个她都比不上夏衿。夏衿这么一激,她的实话就被套出来了:“可我家骞哥儿说,他要娶你,不答应郑家的亲事。要是我们不同意,他以后就不参加科举了。”

    听得这话,夏衿心里叹息,面上仍是那一副淡淡的表情:“这便是你们家自己的事了,跟我可没什么关系。”

    “怎么没关系?我家骞哥儿,闹着要娶的可是你!”

    “这个我不能劝。”夏衿摇摇头,“他一个大男人,愿意娶谁不愿意娶谁,你们作父母的都劝不住,我又怎么劝得住?抱歉,这个我真干不了。”

    “也不要你劝什么,只要你拒绝他,他自然就答应那头了。”罗夫人忙道。

    夏衿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他又没来向我求亲,我怎么拒绝他?夫人您说这话,实在是叫我不知说什么好。”(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八章
    隔了五日,董岩接到夏衿的命令,去刘三家继续办公,果然又收了差不多三百家的房产地产。

    帐房先生用算盘拨拉一算,告诉夏衿:“还剩四十一户没有收回。其中有二十八户找不到户主,十三户不愿意卖。”

    夏衿点了点头,对赵爷道:“那十三户就拜托你了。”

    至于那二十八户,派人查访一遍找不到主人,她便打算交给罗骞去处理。在衙门里备个案,以后有人找上门来,或给钱补偿,或让其回迁。因数量比较少,即便补偿的钱多些,也影响不大。

    把这些房产一处理完,填湖工程就可以开始了。

    次日人们上街,就发现除了平日里衙门出告示的地方,各街口最显眼的地方也帖了新告示,旁边还有衙役向众人解释那告示上的内容:“如今春天很快就要到了,连绵的雨水一下,塘西那边的臭水塘就要滋生大量的苍蝇蚊子,郎中说这样很容易让人染上疾病。

    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也为了夏天的时候不臭气熏气,同时也给大家找点乐子,知府大人准备搞一个投掷大赛。无论男女老幼,可十人一队去报名参赛。一等奖一名,奖金为五百两银子;二等奖两名,奖金为二百两银子;三等奖三名,奖金为一百两银子;还有进入决赛的小队,都有纪念品一份。大家快来报名啊。”

    开始大家还没在意,等一听这奖金,顿时如马蜂窝被捅了一般,“嗡嗡嗡”议论起来:

    “我的乖乖,这么多钱,要是我能拿到第一名。岂不是发大财了?”

    “什么?五百两银子?我没听错吧?”

    “赶紧,赶紧去报名。”

    “到底什么是投掷大赛啊?”

    “管它什么大赛,这么多钱。报了名再说。”

    议论了一阵,待激动的情绪平复了一些。便有人高声问道:“差役大哥,到哪里报名啊?”

    “五日后在这里报名。”衙役高声道。

    “啊?还有五日啊?”有人哀叹。

    又有人问道:“什么是投掷大赛?怎么个比赛法?”

    “大家往塘西方向走,沿塘设有十个投掷点,大家可以先去看一看。塘中远远地竖着一根旗杆,大家可以拿东西朝那旗杆投,投中者为胜。不过这个比赛是组队进行,十人一队,甲乙两队相比。甲队投中者多,乙队投中者少,即以甲队为胜。”

    这下大家大致明白了。

    当即就有人呼朋唤友:“走,咱们先去看看。”

    于是这告示出来不到一个时辰,塘西周围就热闹起来,大家三三两两地跑到塘边,看那旗杆竖得有多远,自己能不能投中。当然,这个不能“看”,得“试”。又有人在那里解释。说必须站在划线的范围内,才能作准。衙门早已有人在此用白石灰划了一条弧型的线,与水中的旗杆全都保持着同等的距离。

    于是臭水塘边。便有许多人拣了石头、砖头各种东西,往水塘中的旗杆掷去。

    为让大家有参与的兴趣,这旗杆的距离也是有讲究的。中等力气的男人,只要准头够,十投里总能中上四、五投。但准头这个东西,却不是人人天生就有的,这便让大家更有兴趣了。还没比赛,一群人就大呼小叫,在那里拼起输赢来。

    到得第二天中午。出去打探情况的下人回来禀报罗维韬:“大人,旗杆下面的地方。已被各色东西填了大半,估计还有半天就能填满。塘西那边的臭砖头、碎石块。都已被拣没了。现在已有人在城里四处拣碎砖头呢。”

    “真的?”罗维韬坐直了身体。

    他转头对林同知、白通判“哈哈”大笑道:“看来,这方法还真行啊。”

    “我还说干嘛要五日后才可以报名,报了名后半个月才开始比赛,而且比赛还要分海选、初赛、预赛、决赛四个步骤,每一次比赛还要隔上十日,原来奥妙在这里啊!”白通判恍然。

    说完他又叹道:“就是这奖金太高了些。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这些奖项加起来,也有一千二百两银子了。再给那些给比赛帮忙的那些人的工钱,光这一项,都得花上一千三百两,成本太高了些。”

    罗维韬看看屋里除了他们三个,没有别人,笑道:“你们家功夫最厉害的那几个护院,这两天在家吗?”

    白通判一愣,不明白罗维韬的话题为何跳跃性这么大。

    不过他还是想了想,疑惑道:“你不说,我还真没注意。只是这两天都没见他们。”

    林同知在一旁倒是反应过来了。他猛地一怔,问罗维韬:“大人,你是说,那几个臭小子也要组一个队,争那第一名?”

    这下白通判也明白了。

    他们这几家的护院,都是从武馆或别的地方精心挑选出来的,手上都有真功夫,射箭的准头不说百发百中,也是十中**。如果由他们组成一个队去比赛,第一名岂不是手到擒来?

    想明白这些,他好笑地摇摇头:“这几个小子,还真有一套。”

    罗维韬道:“这也是那夏家小子提出来的。另外她要求半个月后才比赛,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她需要在靠近延江的地方挖一条渠。今天已经组织了两百人开挖了。”

    林同知皱眉想了想,试探着问:“她是要引水塘的水入延江?”

    罗维韬点点头:“这边一填,塘里的水位势必抬高。到时候水塘里的脏水就可以沿着那条渠流到延江去。而挖出来的土,正好用来抹平被砖头石块所填满的地方。”

    林同知想明白之后大服,长叹一声:“夏祁有大才啊!”

    到了那天傍晚,旗杆下面的水塘被各色砖头石块填满了。立刻有人从挖渠之处拉了几车泥土过来,倒在上面,再让骡子拉着石轱辘在上面来回滚上几滚,那地方便被填平了。人可以在上面行走。旗杆被重新往湖心方向移了移,岸上也重新划了线。抽时间来练投掷技术和看热闹的那些人在填了土的地方走来走去,很快就把那个地方给夯实了。

    平头老百姓。做一天工下来,也就收入几十文钱。而参加比赛。一旦进入决赛,就能拿到五十斤米的纪念品,如果能拿到前几名,就跟中奖似的发大财,而且比赛的时间还定在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