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之再嫁&闲默-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照应着,她的日子,不知道要艰难多少倍。
  李燕语的小日子悠悠闲闲,舒适异常,入夏时,李燕语已经和抱朴庵的众尼们处得极好,经常去庵里和她们说话打发时辰,还占了庵后的草厅午睡、看书、观风赏景。
  这处隐蔽凉爽的草厅,几乎成了李燕语的另一处私家客厅,炎炎夏日,李燕语几乎天天过去草厅里赏景纳凉,拿两本书,或是带上本画谱和笔砚,看看书,描描绣样,消磨上一个下午,别院虽说也是好景致、也凉爽,可跟草厅这边比起来,就差得远了,到底那景致里有些人工匠气在里头,落了下乘。
  炎夏的酷热,也将京师那帮游手好闲的所谓读书公子们赶出了闷热的京城,赶到了树林阴翳、飞泉流瀑、凉爽宜人的洛空山,赶进了散落在山间树下的各个别院里。
  京师太学堂云鹤社的诸风流才子们,也高举着会文的幌子,各自带着长随小厮,一路宝马香车,出城去洛空山下的李家别院准备这个月的课业去了。



20、术业有专攻 
 
 
  这云鹤文社本是福宁亲王当年在太学读书时,和几位宗室子弟起的社,起社那会儿,倒还真是读过几本书,写过几篇文,后来福宁亲王接了王位,要管着宗正寺大大小小的事儿,又要忙着皇上――当年还是皇子的许许多多不得不忙的事,等皇上及了位,更兼了诸多政务,早就没时候再管这文社的事,可又不愿意就这么散了这文社,于是就托了国子监祭酒裘大人,从太学里挑了些好学有才的宗室子弟和世家公子补进文社,自己每年拿出银子来,让这些宗室子弟和世家公子们会文念书。
  只一样,每季他要查一趟文社诸子的课业,这本来是件极好的事,一帮公子哥儿,拿着福宁王府的银子,时不常打着会文的幌子聚在一处无所不乐,只要每三个月凑一篇文章送到福宁王府就行,这日子极好混。
  可后来,有一回福宁亲王妃李氏进宫陪姐姐李太后说闲话,也不知怎的,就说到了这文社的事,李太后听说里头多是些宗室子弟,娘家子侄中也有两三个在这云鹤社里,就来了兴致,传了懿旨,她要每个月查一趟文社诸子的课业。
  文社的公子哥们接了懿旨,只苦的满肚子黄连水,又一个字不能多说、不敢多说,偏李太后在宫里长天漫夜的,就是空闲时候多,况且年青时候那也是号称过才女的,这篇篇课业都细细看过,细细批过,看的比写的还认真,隔不了几天,想起来了,还让人送些书单子过来,让这帮公子哥儿们去读,读完了还要细细写了心得送进宫里给她看,只把个风流逍遥的闲云野鹤会,生生关心成了埋头苦读苦恼无比会。
  这课业没交上两个月,就有人打着主意要退社,可刚刚露了那么一星半点的意思,就被家里长辈痛打了回去,批课业的,那是太后!谁不知道当今皇上与太后母子情深,又是个极孝顺的!皇上每天再忙,必到慈瑞宫陪太后说上小半个时辰的话,那课业里,时不时的还有皇上的御笔呢!这样天大的福运机遇,求都求不来呢,还敢不珍惜?那简直就是不想活了!
  就这么着,这大半年,云鹤社诸子,就由每旬一次吃喝玩乐会,改成了几乎每天一聚的拧眉苦读会。
  这两个月城内酷热的没个躲处,文社里十七八个苦恼公子就商量着出了城,到李太后娘家、宁远开国公李家在洛空山下的别院去认真读书写文去。
  李家在洛空山的别院占地极广,房屋厅阁依山势错落而建,古树掩隐,花影映衬,景色极好,山风从云雾笼罩的远山吹来,凉意十足,令人暑意顿消。
  流水叮咚的一溪山泉旁,曲折勾连的亭台里,七七八八、或站或坐着十来个锦衣公子,或摊开手脚坐在榻上左右摇晃打着盹,或捧着书踱来踱去、摇头晃脑的苦读,或拎着笔、托着腮对纸发呆,或嘴里念叨着、却对着水里的游鱼出了神
  周守礼也在其中,正捧着本书,歪在扶手椅里打瞌睡,他原本不在这云鹤社中,诚意开国伯周家,离入这云鹤社,门第上还是差了些,这是周守哲找了福宁亲王,替他求来的,周守礼性子单纯,爱玩爱笑,人又极随和,一起会了几次文,十来个人都很喜欢他这人品性子,周守礼自己更是乐在其中,那些人,个个都比他更会玩!没多长时候,也就混得如鱼得水,除了和大家一样觉得课业过重,别的,倒是件件称心。
  这别院的主人,李谦,李家二房嫡次子,李太后嫡亲的侄子,正倒拎着本书,一边晃来晃去的摇着,一边出神的看着离山泉最近的那处亭子中悠然躺着的年青男子,男子躺在亭子正中的榻上,双手枕在脑后,黑亮的头发散着铺了满榻,长衫胡乱甩在栏杆上,只穿了身月白短裤褂,光着脚,跷着二郎腿懒洋洋的晃来晃去。
  李谦眼珠转了转,将手里的书扔给旁边的小厮,撑着栏杆跳进旁边的亭子,在放满新鲜果子的桌子上挑了碟葡萄出来,双手端着葡萄碟子,笑容满面的往山泉边的亭子走去。
  李谦侧身坐到榻上,将葡萄碟子放到男子身边,笑着招呼着他:
  “子岗,起来尝尝这葡萄,太后听说咱们在这里会文,特意赏过来的,刚送到没多大会儿,这葡萄有股子特别的香味,极是难得,你起来尝尝。”
  叫子岗的男子姓邵名源泊字子岗,是鲁国公嫡孙,正正经经的宗室子弟。
  邵源泊听了李谦的话,连眼睛也不睁,只探出手摸索到碟子,揪了只葡萄下来,扔到嘴里咬着。
  李谦用手背拍着邵源泊的胸口:
  “子岗,这策论,你无论如何得帮帮我,给我弄一篇出来!”
  “嗯,你把我那篇拿去,回头我再写。”
  邵源泊扭头吐了葡萄皮,拍开李谦的手,又摸了只葡萄扔进嘴里,李谦满脸苦恼,
  “子岗啊,源泊弟,邵兄啊!你那篇,一看就不是我写的,我哪能写出那么好的文章?太后一眼,不,半眼就得看穿了,我就不用活了,邵兄,好兄弟,你帮帮忙,看在咱们从小玩到大的情份上,你不能见死不救啊!难道你竟能忍心看着哥哥难为死不成?”
  邵源泊睁开眼睛看着李谦,打了呵欠说道:
  “你就不能换点新鲜的?每次都是这一句。”
  “就这句最管用!”
  李谦见邵源泊睁开了眼睛,眉宇飞扬起来:
  “好兄弟,你放心,往后你要是有什么事,哥哥我两胁插刀,不不不,全身插刀!”
  邵源泊懒散的又打了个呵欠:
  “这策论不比诗词文章,你得有点自己的想头才行,不然万一太后真问起来,你还是得掉了底子,你好好想想,这户、刑、吏、礼各部,哪一处你能有点想头,也别管通不通,先写下来,回头我帮你润一润不就成了。”
  李谦大喜,重重的拍着邵源泊的胸口:
  “我就说,有你,哥哥我万事不用愁!这容易,前儿我看了一本书,说这开矿之法的,倒还真是有些个想头,今晚上我熬个通宵写给你!”
  “这么点东西你又要熬通宵,往后你若是授了官,这上官的书信、皇上的旨意,你总得自己写吧?那还不得夜夜熬通宵了?你也就算了,就是可怜了嫂子!”
  邵源泊抬手挡着李谦的手,挑着眉梢打趣道:
  “授官?你难道想出仕?我反正是半点不想,一来没那本事,二来,受这个累做什么?如今这日子多少逍遥,再说,我家里能干的哥哥多的是,用不着我再能干去,你看看我,长的就是一幅淡泊名士相,我就做这个名士吧!”
  李谦站起来,抖开折扇,背着一只手,晃着脑袋,展示着名士的派头,邵源泊盘膝坐了起来,点着李谦笑道:
  “所谓士,有学士,勇士、方士、术士、策士,士一途,不唯学问一条,这么说,你就是个名符其实的吃士!就会吃、善吃这一件,你是真名士!”
  “是士就成,术业有专攻么。”
  李谦脸皮极厚,昂了昂头,一脸的颇为自得,邵源泊大笑着跳下榻,光着脚转身找到鞋子拖着,看着不远处愁苦不堪的众人,笑着建议道:
  “老在这别院里呆着也没意思,咱们去下面抱朴寺转转去,听说寺里新供了尊千手千眼观音,出自名家之手,咱们瞧瞧去!”
  “好啊!”
  李谦抚掌赞同道,他的策论有了着落,这心情立时轻松无比。
  两人也不和众人说,邵源泊叫人绾了头发,悄悄吩咐小厮取了衣服换过,带着几个贴身小厮,出了别院,沿着石阶往山下抱朴寺去了。
  李谦无聊的站在观音殿内,摇着折扇,看着邵源泊围着金光灿灿的千手千眼观音像转着圈赞叹不已,打了个呵欠问道:
  “我就没看出哪里好,这佛像不都是一个样?!”
  “跟你说了你也不懂!照我说,那冬笋和春笋又能有什么区别?术业有专攻!”
  邵源泊头也不回的答道,李谦不言语了,干脆跟在邵源泊身旁,他走到哪他就跟在哪,他仰头看哪里,他也跟着仰头却不知道看哪里,两个人,一个真看,一个跟着看,在殿内盘恒了小半个时辰,邵源泊才满意的往后退了几步,远看了一眼,转身出了观音殿。
  李谦跟出来,左右打量着问道:
  “咱们还去哪里?”
  “到抱朴庵找师太喝茶去!”
  “这主意好!清慎师太的槐花茶沁人心脾,可是极难得的好茶!还有绿豆糕,到底是修佛的人做出来,那股子超凡脱俗的清香,外头无论如何也仿不来!这主意好!快走!”
  李谦来了精神,催着邵源泊,沿着山间小径,一路往抱朴庵走去。


21、有意思的人 
 
 
  清慎师太没在庵里,一早就被人请进城里讲经去了,知客尼静远师太迎出来,让着两人进到客堂,奉了槐花茶、绿豆糕上来,邵源泊摇着折扇,含笑客气道:
  “静远师太不必多客气,我们两人闲走至此,想着庵里的茶可是错过不得,就过来歇歇脚,顺便讨杯茶吃吃,师太只管去忙,让我们自在些歇一歇,再随喜几处,就回去了。”
  静远师太微笑答应了,双手合什行了礼,退了出去。
  李谦靠在椅背上,跷着二郎腿,半眯着眼睛,一口茶一口糕,细细慢慢的品着,不时点头赞叹两声,邵源泊掂了块糕直接扔进嘴里,嚼了几下咽了,连喝了两杯茶,又吃了一块糕,转头看着半眯着眼睛、正品得陶醉的李谦,拍拍手,站起来说道:
  “你在这里慢慢品,我先去庵后的草厅逛逛去,你吃好了过来找我,这抱朴庵,就数那一处风景最佳!”
  李谦也不答话,眼皮也没抬,只挥手示意邵源泊知道了,邵源泊摇着扇子,带着贴身小厮山清、水秀,穿过庵堂后门,一路拾级,闲闲适适的往山后草厅走去。
  走了十几级台阶,山风徐徐吹来,夹着野花野草的幽香,邵源泊深吸了一口气,又满足的吐出来,这里没有抱朴寺浓浓的香火味,这才是真正的世外清静之处。
  山清、水秀落后两三步,跟在邵源泊身后,左右转头赏着景,一行三人,意态悠闲的边看景,边沿着盘曲的山路缓步往草厅走去。
  还有七八步远,再转过前面那块山石,就是草厅了,邵源泊突然顿住脚步,轻轻抽了抽鼻翼,这风里夹着股隐隐的茶香,草厅里好象有人,是庵里的小尼姑们?邵源泊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