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娇娥锦绣-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娇娥见林天的神情,便知道猜中了,林天果然藏了些事情。

    她的脸沉了下来,一跺脚,哼了一声,转身要走。

    林天连忙拉住娇娥,求道:“好娇娥,难得今日我两能坐在一起说说话……你……”

    夏婆子将娇娥看的紧,只有在书房和赵家父子在一处,林天还能和娇娥亲近些。

    今日两人能在一起聊聊,还是因为赵兴和林天要去听萧望之在正月十五之前的讲经会。

    两人上次在萧府,对于西域的格局有了大致的了解。赵兴在家中翻遍经书,查找自有记载以来,华的制胡之策,以及效果如何。

    娇娥和林天都来帮忙。

    赵义看护林氏之余,也经常来“问难”一番。赵义在丞相府做了多年的府吏,对于各郡国的管理多有了解。他认为各郡国中最出成绩的郡守经常做的事,便是“移风易俗”四个字。

    大郎去了西域,开展互市,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移风易俗”,而能不能做成功,就要看看西域的格局和大汉皇帝的想法了。

    赵兴听了父亲的话,受益匪浅,又跟着父亲去丞相府查阅各郡守上报年终考绩的资料去了。

    林天和娇娥则留在书房,帮着整理自周朝以来各国对待戎狄等外族之策。

    两人得了空便又开始腻歪了,有情人在一处便是如此。

    “哼,我还要帮着大哥整理书简呢。”,娇娥想了想,还是哥哥的事情要紧,便留了下来,只是板着一张小脸,冷若冰霜,再不理会林天。

    林天过阵子便要找些话来和娇娥说,想法子逗她开心,娇娥只是不理,专心做事。

    这让林天坐立难安。

    “表妹,实话告诉你,我订了礼物给你,只是那铺子的东家忙着回家过正旦,等他再回到长安城,就要拖到汜水节了。”

    “汜水节我一定有礼物给你。”

    “我花了很多心思,表妹你一定会喜欢的。”

    “表妹……你说说话啊。”

    “哎……。”

    夏婆子不放心,进来假作给两人端茶水,又重新在炭炉里加了些木炭,见他俩一人坐在一边,认真地整理书简,便赞许地点了点头,放下心来。

    大娘子日益大了,做乳母的就是要多操点心啊。

    夏婆子满意地走了。

    “表妹……你还是不理我吗?”

    “……”

    林天内心煎熬,就要忍不住了时,赵兴和姑父回来了,打破了书房的寂静。

    “你们两人整理了这么多!”,赵兴很是惊讶。

    赵义谈兴大发,指点了一番,娇娥呆了一会,嚷着头疼,要去歇歇。

    林天直到夕食时也没见到娇娥再出现。

    这是娇娥第一次如此对待林天,不吵不闹,只是不搭理,像是没有这么个人在眼前一般。

    林天很失落。

    以往那些同僚们说起家中母老虎是如何辖制人的时候,他都觉得自家娇娥最好了,最温柔娇俏甜美,怎么也不会让他难过。

    可是现在他很不得劲,很难过。

    第二日,林天早早到了姑父家,娇娥一日没有出现,林天对着赵兴答非所问,就连赵兴都看出了不对来。

    晚上睡不着,林天决定明日要对娇娥坦白,再这样下去,真是熬不下去了。

    清晨,赵兴却先来了,接他去石渠阁听萧大儒讲经,林天方想起来,今日是萧大儒的讲经日,他将这事丢到脑后去了。

    林天依旧没有“门籍”,只有靠赵兴方能入宫去,他匆匆换上吏服,上了马车,只有从宫里回来后才能给表妹说了。

    到了石渠阁,林天的两个眼珠子都要掉了出来,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藏书。比起这里,赵家的那些藏书简直如同沧海一粟,渺小的不值一提。

    林家连个书房都没有呢,林天决定以后他的家里要像姑姑家一般,有一间书房,里面堆满书简。以后娇娥闲的无事的时候,可以在书房里陪着他一起读书。

    娇娥这么聪慧,他和娇娥日后若有个小郎君,一定会像表哥一般又会读书又美貌的。

    看到什么都能想起娇娥来,今晚一定要向表妹说清楚,林天默默地想。

    慢慢的石渠阁中人开始多了起来,今日来的都是朝中有名的儒士和就近的博士官弟子,这些人又和林天近两次接触的大儒不同。

    朝会上,皇帝主持,辩经的大臣们不由得就收敛了名士风范,不敢冒犯天威。

    而在萧府,林天见到的都是当朝最出名的大儒,这些大儒的学问到了极致,为人做事也开始返璞归真起来,对待他们并无任何傲气。

    今日石渠阁中的儒士和博士官弟子大都正在意气风发之时,言语行为间不由得就有了些目无下尘的意思。

    赵兴并不觉得如何,他不久前还是一名博士官弟子,而林天则就不同了,他感觉到了这些人眼光扫过他的吏服和印绶时的不屑。

    赵兴准备了这么几日,为的便是今日,一时之间并未注意到表弟的低落。

    萧望之和夏侯建、冯世奉等人踱了进来,喧闹的石渠阁便安静了下来。

    萧大儒朝着赵兴和林天这个方向点了点头,众人齐刷刷扭头望了过来,林天觉得有点窘迫,比在朝会上还要紧张,好在只是这么一刻的功夫。

    这次讲经的广度没有超出林天二人在萧府时讨论的范围,但在深度上却有了明显的差距。

    林天和娇娥陪着赵兴准备了相关的书简,便也能听得进去,并且也有了些许心得。他不由得在心中暗叹,萧大儒果然是大汉最璀璨的经学大师,讲的深入浅出,让他这般愚顽的学生也能有所收获。

    接下来是夏侯建,夏侯建继承了夏侯胜的衣钵,创建了小夏侯学,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众儒生均点头称赞不已,踊跃地“问难”,赵兴和林天坐在一旁不语。

    待到众人沉寂下来,萧望之道:“子房近来可又有什么心得?”

    赵兴知道萧望之会给自己铺垫这个梯子,他等的便是这一刻。

    萧大儒今日所讲的范围他早已知道,又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只要发挥得当,便可以顺着这个梯子,成为今日石渠阁辩经的一个新秀。

    这份资历可以留到他从西域回来之后,成为在朝中谋职的后手。

    短的来说,他不会在短时间内被人们遗忘,若是互市不成,他还可因论经时的表现而授以其他官职。

    长得来说,若是成功互市,今日的论经便可载入史册。
第106章 “情”字
    “哈哈,古郎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吗?和好人交朋友会心花怒放,和坏人交朋友会肝胆俱裂。”,于永大笑着迈进了厅堂,许嘉连忙跟上。

    “没想到于大人对我们大宛国知道的不少。”,古力的脸色好看了许多。

    玉面长身的于永浑身上下有着一种不羁的气质,古力难得有些欣赏,却对许嘉就没有那么客气了。

    许嘉长得像许家人一般,只能算得上是清秀。

    许家唯一一颗明珠便是许平君了,却也并无过人的美貌,只胜在娇憨二字,对了刘病己这个皇帝的眼,被当作心头宝。

    眼神略过许嘉,古力对着赵兴道:“你们也进来吧。”

    众人进了厅堂,依次坐下,都不说话。

    古力叫人上了于永说的奶茶,又吩咐侍从道:“去烤些我们大宛风味的羊肉来待客。”

    见于永用的坦然,许嘉也放松了许多,边吃边喝等着看热闹。

    古力看向娇娥道:“那日的事情,你还需和我说清楚。”

    赵兴闻声,对于永二人施了一礼,道:“两位大人,我们兄妹几人需要和古郎单独聊聊,不如……”

    “我们不急,就在这里喝着奶茶吃着烤肉等着,你们去聊吧。”,于永挥了挥袖子。

    赵兴看向古力,古力咬了咬牙,腮帮子边的肉鼓了鼓,平添了几分煞气。

    “这边请。”,古力将人带到偏厅,进了偏厅,古力撕去了勉强撑起来的和善,冷冷道:“赵娇娥,你今日最好能说得清楚,否则……。”

    娇娥淡淡道:“今日我们前来本就是要和你说个清楚的,若不然我也无法安心让大哥去西域。只不过没想到你那么性急,竟然等不到过完正旦,就去我舅舅家惹事,找晦气。”

    古力也知道那日迁怒于林家有些过分,脸上升起了淡淡的粉红。

    “那日我不该上林家的门打苍头,但是还不是被你气的,竟然不让我进尚德里。”,古力朝赵兴看去,赵兴背着手看着墙上画的飞天图,像是置身事外了。

    “我去尚德里找你大哥,你为何突然出来将我乱棒打走,我可是大宛国的公主,又何曾受过这样的不敬?你在大汉敢这样对待公主吗?这是不敬尊者的死罪。”

    古力见情郎不说话,气又上来了。

    娇娥笑道:“您是大宛国的公主,我们这样蓬门小户怎么能够高攀得起。若是我再不将你打走,日后我哥哥有了大难怎么办?身为公主当知道自身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什么,而您却不知道何为“谨言慎行”。”

    “你……”,古力气的跺了跺脚,娇娥好歹是情郎的妹子,她只想和情郎和好,不愿意节外生枝。

    古力鼓了鼓脸颊,像个包子,迟疑片刻道:“你哥哥会有什么大难?”

    娇娥并不回答,又问:“公主,您来大汉一趟,没有人知道您的身份,只当您是大宛国来的皇家子弟,特使还要让你三分。日后您打算和我哥哥怎么办呢?”

    古力张口欲言,娇娥听都不听,又道:“公主,您先别说话,好好想一想我说的话吧。”

    “若是公主要以大宛国为重,自然是要继承国王之位的,但我哥哥不可能背井离乡去做一个夫侍;我哥哥是赵家的嫡长子,所作所为不能辱没赵家祖先,他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父母弟妹到异邦做一个孤魂野鬼,对我们大汉之人来说,最严重的刑罚也不过如此了。”

    “若是公主要离开大宛随我哥哥来大汉定居,我哥哥并非刘姓诸王,也非皇亲国戚之后,地位相差太大,即使愿意也无法娶一个异国公主为妻。”

    “昔年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十年才回来,曾经娶了匈奴妻子,生了两个儿子,被带回大汉。但此匈奴之妻也并不能成为正室,博望侯另有正室在大汉。”

    “即使赵家不在乎有个大宛国的公主正室,公主也要隐姓埋名在大汉做妻子,不能经常出门,要遵守大汉女子的闺训,要伺候翁姑,做妯娌的表率,还要教养子女。今后就不用再想骑马打猎,游荡寻乐这样的事情了。”

    古力的脸色越来越白,娇娥顿了片刻,偏厅内只听到炉火的噼啪声。

    娇娥又道:“公主,您现在不说话,是不是自己也难以拿定主意呢?若是如此,我那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