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猫事务所-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了一圈招呼之后,崔判官便没有再次言语。

    张掌门一见冷场,立刻又给大家介绍身边的城隍爷道:“这位是我正一教长辈,仙逝之后因民众感念前辈功德,向地府祈愿,让前辈做了一任城隍。大家可称呼他老人家三叔便可。”

    三叔闻言,笑着说道:“称呼什么都是小事,我托个大,你等都是晚辈,诸位都还乐意吧?”

    在座都齐声叫了一声三叔。三叔听了之后很是乐呵。

    随后三叔介绍另外一位城隍道:“这位同僚乃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府尹,一世清廉,为黎民百姓谋了多年安乐。死后也是百姓告愿,封一任城隍。你等称他一声陈老爷想必他很是高兴。”

    在座诸人包括外桌弟子辈的也都齐声喊了一声陈老爷。

    陈老爷微微点头,伸手拂着自己下巴上了一缕胡须。

    城隍属于民间阴神,主管一市之中人的生死,人死之后由城隍递交此人在世善恶德行于三司,再由三司审判。城隍可由地府指派,但大多的是由世间人向地府祈愿告命而立。这一职便是由唐宋时期开始在地府中设立的职务,直至明初人皇大封城隍,让城隍地位在阳间一时涨至至高。

    但是在新中国那个动荡的年代,许多城隍庙堂被拆掉,过后修复的十中只占其一。许多城隍都失了香火供奉,于是不再过多插手人间事物。

    “两位都是有大功德的人,生前死后为这天地人鬼都做了不少善事。”崔判官称赞两人道。诸人都称是,连番歌颂两位功德。

    这时祠堂后门排着进来了许多正一教亲属,手中端着托盘,开始给每一桌上碗筷饭菜了。

    狄秋这桌,荤素搭配,因为桌子比较大,所以有些特色的菜肴有些重复,以便照顾到所有人都能吃上一样的东西。而三位佛门高僧的八仙桌之上全是斋菜,想必道门中人来说,佛门清规比较正式。其余桌中,三桌和狄秋这桌类似,而三爷那桌却一应都是肥腻大肉,让人看了便晕。

    八个抬轿小鬼见到桌上大鱼大肉,喜笑颜开,三爷双臂一挥,说:“几位,请。”

    得三爷招呼,八个小鬼呵呵一笑,全都飘了起来,一探身就钻进了三爷的大肚子之中。

    原来张三爷习的是鬼食之法,专事替鬼魂吃食。

    鬼魂之中,法力低的不能直接吃取凡间食物,便由修习鬼食之法的人将食物吃下之后在腹内食物中注入自己的法力,此时腹中鬼魂便可进食。民间道士、神婆等时常有人修习此等功法,以便和鬼魂相处来换取鬼魂的协助。这便是下午的时候狄秋发现三爷体内含有阴郁之气的原因了。

    三爷对着这边崔判官和两位城隍一抱拳,崔判官笑着轻抬手掌示意请便。三爷便坐下开始吃,其动作像是饿了十天的人一样迫不及待。谢刚则是开始不断的帮忙给师傅添菜。

    “诸位,我也多年没有吃到人间的美食了,承蒙款待,我便开动了。”崔判官笑着拿起了筷子。

    见到大人物已经开动,在座的人也纷纷效仿。

    这一次,不单是狄秋惊叹,其余人也都是面面相觑起来。因为两位城隍的吃饭方式和崔判官一点不一样。

    两位城隍都是夹起一筷子菜,放到面前,鼻子一吸,一股清气便被吸入鼻中,然后两位便将筷中的菜放到一边,然后再夹另一筷子菜。但是崔判官则是不同,他是直接将饭菜吃进了嘴里,就像凡人一样。

    见到大家看着自己,崔判官放下筷子,笑道:“多年未曾吃过人间饭食,现丑了,现丑了!”

    环视一圈,见众人中除了张三爷和两位城隍正吃得高兴,其余人都是对着桌上的东西没有太大的兴趣,崔判官便开口说道:“既然如此,我便说一下这次不请自来的原因吧!想必大家心中已疑惑许久。”

    听到崔判官开始谈正事了,两位城隍便也放下了筷子。只有三爷还在不管不顾,继续的胡吃海塞。

    “原本地府之事本不应牵扯阳间,但是这次却不一样,我等只好来阳间寻求帮助。”崔判官缓缓说道。

    张掌门开口道:“我等玄门众人向来受到冥府照料,为我等行方便,如今地府但有差遣,定当竭心尽力。”

    崔判官点点头,继续说:“说来这次阳间却也是脱不开干系。你们听我慢慢道来。”

    原来就在上月,地府巡查司探寻到有人擅闯地府,用da法力引忘川水冲六道轮回。行事极其的隐秘,待地府发现之时已被其将饿鬼道冲破了两个窟窿,一通人间道,一通地狱道。若是继续任其施为,地狱道将会再通畜生道。

    地狱道恶鬼立时便抓住机会往饿鬼道冲,而饿鬼道里的饿鬼也是奋起反击,也吃了不少地狱道中冲出的恶鬼。

    两道鬼怪就此打成一团,而另外一边,通往人间道的那边也跑出了不少的饿鬼,其中还有两只地狱道中过来的恶鬼。如今虽然没有发现这两只地狱道中的恶鬼,但是阳间也逐渐有实力强大的鬼王现身,各派已都收到消息。

    这等从地府逃出的鬼魂都是在六道轮回之中受苦的大凶大恶之辈,这次得偷出地府来到阳世,怕是将会带来一场腥风血雨。

    而地府此刻又要平复饿鬼道和地狱道之战,十殿阎罗已齐齐动身,正在修补被忘川水冲破的饿鬼道与人间的漏洞。一旦修复完毕才能抽出手来惩戒这些祸乱。所以地府已抽不出人手来管跑到阳间的鬼怪,只好托付给阳间玄门诸派。

    将事情的始末交代完毕之后,崔判官对于在场中人的反应已有了一个预料。但是和预料有所偏差的是狄秋这个年轻人尽然只是微微皱了下眉头,面色上并无显出多大的担忧。

    崔判官饶有兴致的看着狄秋。

    “人为的吗?”狄秋一下便抓住了事情的关键,开口问道。这便是刚才崔判官说这事和阳间也脱不了干系的原因吗?

    “不错!”崔判官称赞式的点头,说:“引动忘川水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此人法力之高不容小视,各位若是发现什么蛛丝马迹,不要妄自行动,知会地府一声最好。”

    不理众人心惊,哈哈一笑之后,崔判官又说道:“闯地府之事当年我也干过,但是无不是小心翼翼,在座之中有一位也是有此经历吧!”

    三爷闻言,停下狂吃,心有余悸的看了一眼崔判官,然后又埋头继续。

    突然之间,崔判官像是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之前的儒雅已不在,而是成为了他本被世人所熟悉的形象,一位冷面判官。崔判官说:“此人胆大包天,被我地府拿住绝不姑息。各位,这段时日之内,阳间与阴间联系便全由各地城隍负责,地府事多,在下告辞,见谅叨扰。”话音一落,人便已消失不见了。

 ;。。。 ; ;
第二十一章 劫难到
    readx;    正如他来时一样,崔判官就这么很突兀的便消失回到了地府。不留一丝痕迹。

    自称三叔的城隍开口道:“大家不要介意,崔判行事雷厉风行,如今地府确实事多,他尚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大家继续,大家继续。”

    大家迟疑的拿起筷子,心不在焉的夹了点什么放在嘴里自己都不清楚。

    “好吧!”陈老爷见到大家如此表现,拉开了话头,说道:“我手上,从十年前开始就陆续无端的有鬼魂消失在世间,想必这位小兄弟知道什么情况吧?”最后一句是对着狄秋询问的。

    狄秋微笑着说:“看来我所在的地方属于前辈管辖了。”

    陈老爷环视一圈,说:“在座道、佛、巫、鬼,哪个门派的人行事之前无不知会我等一声,并且能遵循我地府规章,但是你这位小兄弟却不是,打杀了多少滞留阳间的鬼怪?我略微一算,四十有八位。”

    杀了多少鬼魂,狄秋心中也是有数。这些年以来,年少之时并不多,这几年在市中开了事务所以后,数量急剧增涨,但在狄秋的计算之下也才三十五六。是了,狄秋暗自计算,怕是城隍将类似高速路边那个女鬼吃掉或是以前牵扯进争斗中而受灾的鬼魂也算在了自己的身上。这正是所谓的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道理。

    见狄秋不答话,陈老爷接着厉声说道:“四十八,小兄弟可是大本事,生死簿上除名四十八,我在判官处可没少受到责问。但是崔判却不管此事,说待你死后,地狱十八层自然有你一席。”说完看着狄秋冷笑。

    此话一出,全场惊呆。狄秋死后已有了定数吗?都是玄门后人,自然知晓地狱道的恐怖。就连三位佛门僧人都双手合十低声诵佛。普陀山九和大师道:“阿弥陀佛,施主,回头是岸。”

    狄秋对九和大师笑道:“大师,晚辈看来已经是回头无岸了。谢大师。”城隍无论什么缘由,给狄秋记载的是四十八,狄秋也懒得和他理论。四十八和四个八个也没太大区别了,说不定以后还会有呢?

    九和大师继续道:“佛门广开方便之门,入我空门,修我佛门大典,自可免去如此劫难。”

    佛门比丘僧人死后不入地府,由地藏接引,自是不会遭到地府审判,但是狄秋却没有出家的打算。于是对九和大师说:“晚辈阴阳传人,与佛门无缘,不过还是多谢大师。”

    “狄小友言之有理,数典忘宗之事断然干不得。”楼观派楚玉真人说道。意在提点九和大师普陀山原本是玉清元始天尊一脉,道门叛教之徒,可不要在我道门地盘再度引渡别人。

    普陀山一脉和道门渊源太深,陈年旧账也不是几句话便能理清。九和大师再道一声阿弥陀佛,不再言语了。

    狄秋自己心中明了,玄门诸派无不时常焚香祭祀,上祷天,下告地。但是狄秋阴阳学说,尊天地自然,尊盘古,这道门佛门仙佛与自己又有何干?对于玄门诸派所拜祭的仙佛,狄秋只敬不拜,即使他下得凡间站在狄秋面前,狄秋也只施晚辈相,不行弟子礼。

    所以狄秋依旧微笑看着陈老爷,不急不缓地说:“怨魂厉鬼,为祸阳间,地府不管,晚辈管,晚辈自认并无过失。”

    “哈,小小年纪,胆大包天。”陈老爷冷笑一声,道:“我地府自有地府规章,岂容你来置喙?不管你有天大理由,这世间魂魄哪轮到你来决定去留?”

    “那我请问前辈了,地府成立之前,这天地间魂魄的存亡又是谁来定的?”狄秋也开始了咄咄逼人。

    赵易在一边又是暗自叹息,狄秋这小家伙的脾性确实容易惹祸。若是城隍爷客气劝说,狄秋八成也就低头了,可是如今看这两位这架势,怕是不好收场了。

    《山海经》中有记载,上古之时执掌阴间的乃是昆仑山西王母,道教兴起之后将西王母纳入了道门诸神之中。这究竟是一厢情愿还是什么情况,这个隐秘现在已没有人说得清。但是道门执掌地府之前,确实是由西王母作主。当时的地府又有何规矩?

    陈老爷一拍桌子站起身来,瞪着狄秋狠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