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碗村-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了长假,你个农村女娃能给我出息在哪去呢?”晴梅说:“我们老师说了,学下的知识是自己的,连贼也偷不走。”她娘说:“我那个傻娃娃,知识那是吃公家饭才能用到的东西,咱们种地人祖祖辈辈没文化也种得好地。倒是前些年上海来的那些个知青,一个个都很有知识,可他们刚来时连麦子和韭菜都分不清。”晴梅不知哪来的一股力量,毅然决然地说:“爹,妈,反正我要念书,你们怕花钱我自己解决。”她爹冷笑了两声不再言语。

我站在旁边一句话也没帮上,灰溜溜走出晴梅家,早忘记兜里的酥鸡块了。

晴梅可真有心劲,第二天就开始四处向亲戚家借钱。可她年龄太小,七姑八姨有的一口回绝;也有的大人问了一下情况,知道借只是个说辞,何况晴梅爹过去已借过了不下两三次;有的还没还上呢。结果,晴梅如乞讨一样只借到了一些零钱,但她小小年纪特立独行的举动,让众亲戚们都不由刮目相看,同时也就把一份指责引向了她的父母。这样一来,晴梅丢了家人的面子,遭到她爹的一顿打骂,坚持不让她再上学了。

晴梅哭得泪人一个,我积愤在心,平生第一次当贼,从公社的小工场里偷了一些废铜烂铁,不敢在当地出手,跑了十几里路,卖给了另一个公社的废品收购站。钱是换了一点,但还不够晴梅交书费。我捣鬼问家里要,母亲说:“我手里面一分钱也没有,你问你大要去。”我说破了母亲的一个小秘密,“妈,我知道你在那个小木箱里还藏着一点钱呢。”母亲一听,当时就骂我不争气,说那钱家里谁都不知道,是留下准备当紧时用呢。我无奈地去找爷爷。爷爷三言两语就戳穿了我编的谎话,我以为又没戏了,却想不到临走的时候,爷爷从衣服口袋中掏出两块钱塞给了我。

晚上,我还没来及把钱转交给晴梅,就被弟弟在吃饭桌上嚷了出来。父亲和母亲当时谁也没说话,饭后才把我叫到另一间屋里审问。

父亲脸色铁青,嘴唇哆嗦,两只手互搓着说:“你年纪不大,现在学会了撒谎,这还了得。你说,你要这钱干啥?”母亲说:“家里这么困难,供你上学多不容易,你还哄家里是学校要收钱呢。学校收啥钱呢?你说?”我一紧张,道出了实情。父亲和母亲面面相觑,眉头皱了起来,几乎同声说:“人家的事情你管它干啥?”我说:“可她爹不让她再上学了呀。”父亲说:“天下上不起学的娃娃多了,你都能管了?你当你们家是大富翁啊。”母亲说:“我们知道你跟晴梅从小耍在一块,可耍是耍,钱是钱,上学是上学,这是几码子事。你还小呢,不能乱来啊。”

我哭了,述说了晴梅的可怜相,和她问那些亲戚借钱的遭遇。我还差点说出自己偷人的事,话到嘴边又收咽了回去,这种不光彩的秘密最好永远都不告诉别人,包括自己的父母。

我的努力产生了影响,母亲对父亲说:“要是这么个,娃也不是做坏事,钱就让他用去吧。”父亲坚持说:“不行,我看那两口子不是拿不出这个钱,是不想娃上学故意装穷呢。咱们帮了,反惹人家反感。再说,她爹那人嘴又不好,再跟人乱说一通,好事就没好结果了。”母亲没有再坚持。

我绝望了,告状到爷爷处。爷爷从果园回到家里,把那两块钱又要给了我。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如此执着,为了别人的事告自己父亲的不是。

终于又能上学的晴梅,在家里像只猫一样听话,在学校里表现的不合群,时常一个人郁郁寡欢,只在学习上出类拔萃。她对我的感激不言而喻,我们之间的那种爱的朦胧情感,也由此得到了全新的提升。那时我情窦开得早,对晴梅也没透彻地说过什么,心里已经把她当自己未来对象看待了。这当然是小孩子的胡思乱想,是一个自以为是的甜秘密。晴梅也喜欢我,可她跟我的交往总不能让我如愿和开怀,更让我不敢随便对她造次。

在晴梅的身上,我总觉得有种东西让人束手束脚又喜欢。我们在学校里一般不说话,只在放学的路上偶尔就走在了一起。回到家里后的晴梅就不自由了,她有着做不完的家务营生。至于她爹的老脑筋,并没有转过弯来,脾气暴躁的让人看见就害怕。我很少再像过去那样去她家了,但我们的心随了年龄的增长,我觉得互相是越走越近,且有了更多温情的内容包藏在其中。

这期间国家发生了许多大事,到县城上高中的赵家老五和高远方,都已经升到了高三年级,学校却放假停课了一年多,说是闹什么革命。后来通知说可以回校上课了,没多久两人却各自拿了高中毕业证回到村里,谁都没能参加高考,因为全国的高考全都停止了。

回到村里的两个高中生,所学的知识也没啥用处,各自被分配到地里参加劳动。赵家老五对此并当回事,和村里的同龄青年一起打打闹闹挺快乐的。高远方的个子高一时往上窜长了一下,也只有一米六三多一点就封了顶,身体反不及小时候那么壮实,瘦头瘦脑细脖了,肩有点俑,背有点驼,手脚也不如同龄人那么利落,眼睛近视,稍远一些的东西就看不清了。为了省钱,他也没去配什么眼镜。参加了劳动后,他的体能比赵家老五差,所以在分工上两人常常不一致,有人提到工分问题,队长高大海给护了一下驾,使高远方并没有与强劳力产生多大落差。

高远方的学习在中学是名列前茅,考大学是他发奋的最大动力。国家不高考了,这一政策如断了他的筋一样,让人的精神一下子垮塌了一堵墙。不知道是学习的惯性,还是对学习本身的爱好,或者说另有打算,高远方回村后话不多,每每劳动休息的间歇,都会拿起一根棍子在抹平的地上写来算去。回到家里依然苦学不止。

村里有人开导他说:“远方,清醒一些吧,毕竟是高中毕业生,想法找人给你寻一份工作,要是只在村里种地,你再学也没一点用处的。”远方回以善意的微笑,用手挠着后脖子,低调地说:“农民的娃还找啥工作呢!种地就挺好的。我这在地上是胡乱画呢,要说学习也是一种玩,一种变相的休息。”队长高大海跟他说:“远方,不要再学了,到了找对象的年龄了,二爹给你介绍一个好姑娘吧。”远方对别的无为而为,这话让他紧张万分,连玩笑的应答都不吐口一个字。人们说:“这娃心事重的呢,还谋心将来考大学呢。可惜生不逢时,要不然还真是块学习的料。”

我母亲有时和远方一起劳动,如同有了随行的老师,常会把一些新学的生字,不会写认了就去问他。母亲回到家里,勉励我们要向远方学习,还赞不绝口说:“瞧瞧人家娃那学习精神,你们要是有人家一半的努力,将来就能出息了。”我回应说:“可是远方学得那么好,现在还没出息呀!”母亲语塞了。

鲤鱼跳龙门是多少农村娃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国家不招考,学生们的希望没了方向,老师们抓教学也就不如过去那么卖力了。在大形势的影响下,到了初二的时候,我们班退学回家的就有七、八个。晴梅的爹又一次坚决让她退学了。

退学的前两天,晴梅放学后一直在路上等我。见了我第一句话就是宣布她要退学的消息。我听了心里一时如乱麻搅缠,我说:“前年为了上学,你决心那么大,今年怎么说不上就不上了呢?”晴梅说:“我爹这次是下决心了,我要是还坚持非打死我不可。再说,现在老师不上课,国家不考试,上学没结果,再上也没意义了。”我说:“你不上学,那我怎么办?”晴梅说:“你大现在是老师,你们家的户口有机会能转成城市户,你上学当然有用了,说不定到时就能进城工作。”我说:“我才没想那么多呢,大学不让考,你又不上学了,哪我也不上了。”晴梅说:“你们家大人肯定不会同意的,再说……。”这话有言犹未尽的内容,我当时脑子里嗡嗡着新产生的念头,根本没想过,也没注意到别的。

我们有了共同弃学的选择,胸怀着一份悲壮。我没有注意到自己是什么时候拉住了晴梅的手,等意识到时,晴梅有点粗糙但热呼呼的小手,让我一下子浑身颤抖不已,两人过电一样松开了。我们背着书包往家走,谁都不说话,那天回家的土路,简直就是一场梦境中的仙径,脚步踩上去如行走在松软虚浮的云彩上。

可惜,晴梅说到做到,退学回了家,我不想上学的念头让父亲一耳光给打消了。

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娃们,中国历朝历代,学而优则士都是出息人的主要渠道。国家现在不招生考试,凭政治取人这都不正常,迟早会回归到老路上的。别人不学习可以,但你们不学习就绝不会有出息……。‘宝剑锋从磨砺来,梅花香自苦寒来,’老古人的话那都是多少智慧的结晶……。我年轻的时候,那也是生不逢时呀!要是有你们现在的条件,我也不会这么苦地一步一步挣扎了……。”那一天父亲喝了点酒,洋洋洒洒给我们讲了半晚上,同时替我们布局好了继续上学的道路,那就是向城里中学进军。

 一票之争

几年时间里,赵黑的老婆生了两个儿后,刘三亮的老婆也终于生了一个女儿,就在赵黑老婆肚子还处在休整期时,刘三亮老婆又怀上了,大有赶争的势头。相反,村里连续几年都没有人去世,连已经是棺材穰子的高六,都“回光返照”地活着。他的一技之长是没法亲自操作了,就适时地教导了一个杀猪的徒弟,每每还亲临现场,嘴里流着涎水,进行语音含混的指导。

光头陈果然老汉这几年成了劳模专业户,各种各样的奖状接二连三拿回家里,最大的光荣是参加了县上的表彰大会,还被汽车拉上到省城免费旅游了一趟,这成了全村人眼红的一大幸事,认为光头陈老汉纯粹是让队长领着捡了个大便宜。

还有一件趣事,是高队长四弟家的小儿子高锁锁,人生得头脑还算精明,只是身体单薄如猴,面貌更像一只猴子。村人谁都说就他那个猥琐相,打光棍是肯定无疑了。老高四却心有不甘,四处托媒,居然说回了一个人高马大,体格壮硕魁梧,眉眼也粗糙的媳妇来。按村里有人的玩笑说,那媳妇的身体能装下两个高锁锁都还有余。

这一桩婚配根本就是一场闹剧,出人意料的是两人婚后却和和美美地过起了日子,而几位大龄起来的男青年,却怎么也找不下对象,那困难比当年刘三亮还要大。村里的两个老光棍放出话来说:“光棍不生儿,代代有传人。”人们说这就是天意的自然平衡。

可惜这种乐观的生活到了第二年夏天,人高马大,当了十四年队长的高大海午后睡在凉棚下,不想就中了当地人谓之的大头风,而且中得还非常严重。人的头肿胀的像个肉皮球,眉眼深陷在里边,嘴唇加厚,鼻头加肥,脖子也增粗了许多,如体内进了空气被吹胀了一样,胸口、胳膊和腿都受到了影响,皮肉虚浮,大脑神经支配反应迟缓,连说话都挺困难。当时五、六个人把他先抬回到炕上,用了一些土办法不起作用,又忙着套了队里的大胶车,送到公社医院。经过抢救,人保住了命,却落下了半身不遂的毛病,左胳膊好,右胳膊不能用,左腿好,右腿不听话,走路身体不平衡,眉眼歪斜,鼻孔好像被什么东西堵塞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