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圣乾风云(女尊)-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听得烦心,恼恨郭轩海之余越看萧安越觉得他长得跟宇文长有几分相似,心中一梳理,蓦然想起萧珏死去的侧君宇文泰可不就出自宇文一族,联想起宇文一族战中屡屡失利,不免又添不快。
  邱兴德狠狠揉了揉眼睛,红着双眼带着哭腔道:“圣上啊,臣位卑,被那郭轩海慢待不算什么,但臣此去代表的可是圣上您,回来路上,臣带着六百禁军一路夺命而逃,生怕慢了一步便落入郭轩海二十万兵马虎口当中,被吞嚼入腹连把骨头渣都不剩,您差点就见不到臣啦……”
  皇帝捏了捏拳,眼中果然一片阴鸷,风暴凝聚,“郭轩海,翅膀硬了啊……朕既能令她平步青云,照样能令她摔下云端,竟然敢对朕阳奉阴违……邱兴德,你将这两个小的给朕带回来,此事做得极为漂亮,回头朕必有重赏!你且下去吧,将孩子交给祥玉令她将人妥善安置,宣大司马来见朕。”
  邱兴德将皇帝的情绪把握精准,已知郭轩海要倒霉,不由心中大快,闻言伏地行礼道:“诺!”
  行了礼,她起身去拉萧安,萧安一动,源女自然跟着也动了,皇帝却又道:“且慢!”
  邱兴德一怔,忙顿住,皇帝走上前来,蹲下#身来,抬起源女的下巴再次端详了一阵,几不可闻地溢出一声叹息,突然道:“你若是朕所生,该有多好……”
  源女冲她展颜一笑,杏眸清亮,笑意甜甜,皇帝吸了一口气,转身向高处的凰座走去,伸出手朝背后摆了摆。
  仿佛见了极可怕的事,令这个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的禁卫统领心中惊悚不已,邱兴德心惊肉跳地连忙抱起两个孩子退了出去,
  
  各路兵马诸候,齐聚乾京,千年难得一见。
  天家无情,圣乾王朝姚氏皇族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不少争权夺位的事,但像乾景二十三年这一场干戈,一发而牵动天下却是极为罕见的。
  景王年少时曾为太女,当初储位更迭也不是小事,但那仅是先帝在位期间几位当权者之间的阴谋角逐,杀戮仅止于皇城之中,未曾牵动任何一方兵马。
  而事隔二十多年之后的今天,由皇帝一时愚念所引发的这一场皇室风暴,则几乎是动了国之根本,双方尚未决战,便已伏尸千里,血流成河,南北皆乱,所幸的是景王积威甚重,由侧君余氏、钟氏以及草原名将呼衍月替她牢牢守住边界,震慑外族,圣乾王朝才未陷入内忧外患交困的地步。
  最先抵达乾京的府兵是来自于永兴都护府的十万兵马,大都护晋王因为性子温厚懦弱不善兵马,带兵一到乾京便被皇帝架空了兵权,软禁在京郊皇室别院,而她那十万兵马则直接被调用到京城戍卫,邱兴德回京后,皇帝便将这部分兵权给了她,加上七万禁军,邱兴德一跃成为朝中继大司马之后又一手握重权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一时风光无限,连祥玉见了她都不得不低下头暂避其锋。
  景王带着十三万蛮夷军走了一趟永兴,却与晋王失之交臂扑了个空,于是马不停蹄向北直奔乾京,与萧珏几乎是前后脚兵分两路逐渐向乾京靠拢。
  而在她们之前,宇文浩两姐妹带着二十万兵马抵达乾京,在皇城西郊扎下大营,她们将肩负两责,即要抵御自北而来的昆蒙军与商家军,同时也要将自西而来敌友未明的西泽军拦截在此过滤忠奸以防万一,可谓压力巨大,大司马宇文长一方面为皇帝如此看重宇文家族而自豪,另一方面又愁肠百结,对邱兴德腹诽不已。
  紧接着不过两日时间,由姚清夏、商沛兴祖孙俩所领的二十六万昆蒙军、十五万商家军共计四十一万精兵在离皇城以北不过十里的定兴郡驻扎,这一股力量也是纵观各路兵马当中最强大的一支。
  同日,萧珏部七万襄王军在皇城南十里处的仪陇村驻扎。
  次日,景王与毒王樊询所率十三万蛮夷军抵京,与襄王军并军驻扎。
  又过了三日,郭轩海所率二十万西泽军抵京,在西郊扎下大营,与宇文军隔帐相望。
  而东宁军与燕中军合军后的三十七万兵马也成为皇帝心中最稳最大的倚仗,只是迟迟未来,也不见谍报。
  决战在即,兵阀齐聚,几乎是汇集了圣乾王朝所有的战斗力量,令乾京一夕之间风卷云涌,雷霆万丈,乾京中每天都有大量商铺关门歇业,百官无不想方设法将家小悄然送出京城,不过三日时间,乾京百姓人数骤减,余者皆疯狂地囤积粮食而后闭门不出,人心惶惶,百官无心上朝,以大司徒水春锦为首的一派显贵文臣,整日愁容满面,忧心烈烈。
  因为各处粮铺被哄抢一空以致京中粮食告急,同时物价爆涨市场混乱不堪,这一系列民生问题被文臣在朝会上提出来之后,皇帝下令全城开始戒严,出入皆禁,由朝廷出面强制调节。
  而景王与姚清夏两母子的行事则更为直接,不约而同地下令将皇城周边的百姓尽数迁移,将设计有利战场的先机尽握手中,邱兴德与宇文氏的兵马背靠皇城,姚清夏与景王两路一北一南将皇城夹在其中,倘若加上郭轩海停驻在西郊的二十万兵马,则可说皇城已被三面合围,只余东侧临海不宜兵战的弹丸之地。
  任谁都知道,现今这种情况下,西泽大都护郭轩海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至关重要,她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将令战争的天平产生偏斜。
  事实上自西泽军在西效扎下大营,皇帝便已下了诏书命她进宫觐见,郭轩海却以身体抱恙为由拒绝了,亲自去西泽军营宣旨的祥玉甚至连大都护的面都未曾见到,行走在营中,所见皆是黝黑矮壮的西泽将士们看猴一样的眼神,回去一禀,更加重了皇帝的疑心,决心要故伎重施,释了郭轩海的兵权,于是连发三道急诏,并由邱兴德去宣旨。郭轩海对邱兴德恨得牙痒痒,一抵乾京便四处暗中寻找邱兴德,此时一见她,连连冷笑不已,吓得邱兴德出了西泽大营还连打几个冷颤,融雪之天居然汗透衣襟,但无论如何,郭轩海终于答应进宫面圣,她仍然不虚此行。
  皇帝印象中的郭轩海,曾经是个性格耿烈、不善逢迎同时又能兵善战的虎将,比起朝中其它根深蒂固的名门武将都要好掌控,也正是因为她无根基、无靠山,皇帝才放心地将西泽门户交到她手中,这许多年,郭轩海也确实未令她失望过,兢业戌边,醉心农耕,西泽的御贡也向来丰厚。直到这一年战事爆发,从她首拒翻越天山攻击昆蒙开始,皇帝始觉这个女人仗着天高皇帝远在西泽一手遮天,她的难以掌控已经超乎想像。
  曾几何时,这个憨厚人居然也不知不觉变得圆滑了,皇帝已经触摸不到她曾经耿耿的忠心,或者说怀疑她是否有过忠心。
  所谓知遇之恩,似乎在现实面前一文不值,郭轩海,她是在待价而沽。
  皇帝高坐于大殿最高处,俯视着下方跪着的高大女人,视线凝聚在她簮着鲜红缨子的盔顶上,狠戾一闪而过,冷笑着将手中那方崭新的海棠盏置到案上,“啪”得一声,茶汁在盏中晃荡不已,溅了几滴出来,如血珠一般的暗红。
  
  
  
  
  
  
  ☆、第102章 大都护
  102
  郭轩海听到那声响,身形未动半分。
  皇帝缓声道:“郭卿,抬起头来。”
  红缨微动,郭轩海依言抬起头来,腰背挺直如柏,多年的戍边岁月并未怎样改变那一张朴实憨厚的面容,天庭饱满,阔鼻丰唇,一身明光铠燿燿生辉,除此之外身上无一配饰,毫无大都护的派头气场,皇帝看她果真就像随时将裤脚一挽、下襟往腰间一塞就能下田耕作的农家女,可就是这么一个看似无害的敦厚人,凭着一身的虎胆、彪悍的实力、坚韧不催的毅力自十六岁参军起在战场上拼杀出一身功名,从一介马前小卒成为手握重兵镇守一方的大员,整个王朝唯一一个以平民之身出任大都护的传奇人物,多少鞍前兵卒、寒门士子心中的希望之泉,在民间的威望奇高无比。
  将她捧起来,当初固然是因为郭轩海能力出众堪负大任,另一方面也是出自皇帝多方面的考量,继位之初,她需要借助郭轩海来凝聚民心,与当时并不认同她的士族相抗衡,这样一来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她收获了一大批来自民间的新生力量,对她巩固政权可谓功不可没。
  对于这么一个人才,皇帝觉得今天要亲手毁了她,隐隐似乎还有些不舍,只是这样一柄利器,若不能为自己所用,则必须毁之,没有第二个选择。
  “你可知罪?”皇帝的声音并不高,却足够威严森然。
  郭轩海面不改色道:“禀陛下,臣愚笨,不知己身何罪之有,恳请陛下教诲。”
  “果真不知?”皇帝身体微微前倾,眼神玩味。
  “请陛下教诲!”明光铠“咔咔”作响,郭轩海一抱拳,精钢护腕寒意铮铮。
  皇帝挑了挑眉,“其罪一,自战争伊始,你郭轩海屡次抗旨不遵,拒不发兵御敌,置王朝内乱而不顾,是为侮帝;其罪二,你私藏罪王家眷于西泽,瞒其踪而不报帝知,可谓包藏忤逆祸心,是为欺帝;其罪三,欺压钦差大臣邱兴德,率军抵京之后不主动入宫觐见,朕连发四诏始来,是为慢帝,如此作为,你可对得起朕对你的厚望与栽培?”
  郭轩海眼一瞪,难以置信道:“臣冤枉! 陛下有所不知,其一,六月天山正值融雪季,长江之险天下共知,并非臣不愿,实是臣不能拿西泽将士的性命做儿戏,十年树一士,百年磨一锋,将她们的命拿去填了龙宫于我朝毫无裨益,自古以来,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臣只求实事求是,绝无抗旨不遵之心;其二,臣对朝廷耿耿忠心日月可鉴,自然不会做违法之事,私藏罪眷之说更是子虚乌有,臣只知过府作客的幼女乃是陛下亲自下旨贬谪的庶民,奈何西泽太过僻远,消息闭塞,臣不了解的事情太多,若早知其为罪民,万死也不敢近其身,望陛下谅解一二;其三,禁军统领邱兴德做为钦差出使西泽,臣将她奉为座上宾,礼遇有加,何曾敢欺压半分,然她视臣为无物,公然于府中抢人并夺路而逃,泥人尚有三分土性,这是她与臣之间的私人恩怨,不涉及朝廷与公事,臣入京后因水土不服,卧床三日未起身,今日才稍有起色,此事御前总管十分清楚,还请陛下查明真相,勿听信小人谗言。”
  皇帝见她语速不急不缓,应对头头是道,冷笑一声道:“多年不见,郭卿竟变得如此舌灿莲花,善于诡辩了。”
  郭轩海敛容道:“臣所言句句属实,并非诡辩,万死不足以明志。”
  皇帝紧接其口风,冷酷道:“那你现在就,明志给朕看看!”一挥手,宫侍垂首从郭轩海身旁倒退进偏殿,过了一会儿又踩着碎步进了来,停留在郭轩海身边。
  郭轩海眼皮一跳,抬首看向那小宫侍,只见她手上端着一方盘,盘内赫然放着一柄镶满宝石的匕首,一只精巧的白玉长颈壶,壶旁是一樽青龙爵,酒香四溢。
  郭轩海面显了然之色,那宫侍单膝跪了下来,将盘中物事奉在她面前,郭轩海伸出手,在二者之间徘徊了一下,选择拿起那柄华丽的匕首放在手中端看,宫侍面无表情端着方盘站起身退到了大殿一角。
  郭轩海将那柄匕首翻来覆去地把玩一番,皇帝见状,道:“郭卿不复当年之勇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