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陛下,九鼎还在原处。”
“九鼎还在就好。”威烈王长吁一口气,沉吟一下,又说,“九鼎这事千万不要传出去,否则杀无郝。快去宣太史前来,卜算九鼎异动是什么预兆。”
与此同时,九鼎的异动也惊动了茫茫宇宙中的某些存在。
在某个虚无缥缈的所在,一个不知名的宫殿里,一名手持拂尘,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者睁开双眼,满脸的诧异,“居然是天地之体,还引得九鼎震动。难道,二百年后的人间界仙魔之争要应在此子身上不成?”
“这次人间界的仙魔之争非比寻常,许多关键竟然无法预料,而且还会有人趁机作乱,恐怕得好好应对。只是大道如此运转,却是难以化解。”老者略一沉吟,右手平平伸出,并没有其它多余的动作,一本薄薄的绢书便躺在了手上,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好象那本书本来就在他手中一样。
书的封皮上有两个甲骨体的金字:“道经”。老者挥手将绢书向前方掷出,书没入前方虚空,倏然不见。
老者对着前方说道,“尹喜,中条山一线天有个刚出生的婴儿天生异象,你速去此处,代我收他为徒。嗯,天地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既然是天地之体,当为天地之子,就叫宇子吧。你可为那孩童起名为宇子,再将此书与他,传他天地之道,自然之理。只是。。。。这中间恐怕还有阻碍。如果有人去抢这孩子,你就打发了吧。你不必多问,诸多事情,rì后你自然知道。”说完便闭目不语了。
同样在茫茫宇宙中的另一个所在,一个儒者装束的老者也睁开了双眼。。。。。。
中条山脉的峡谷中,被天地异象和出生的怪异儿子吓得惊魂不定的晋烈公匆匆爬上马车,顾不得安抚夫人,命令侍卫们快走,赶快离开这个要人命的鬼地方。无数的士兵爬起来,乱糟糟的向西急行。
只要走出这一线天,再有三十里就到绛城了。看到前方峡谷口那明亮的天光,所有逃难的人都这样想。只要半天,半天时间就安全了。
虽然赵魏韩三家并没有追来的迹象,但经历过刚才不可度测的天象,现在看到谷口,就仿佛看到了生命的保障,每个人都兴奋起来。
一阵急促的破空声从后方传来,惊惧的晋兵们回过头,却又看到了一生难忘的景象。一个头戴儒巾,身穿长袍的老者御空飞行,似慢实快地到了众人头顶;在晋军队伍的前方落下。
老头落下后,站在了道路中间,向着队伍前边的士兵说道:“老夫鲁国孔伋,求见晋国国君。”
“你一个鲁国人,何事求见国君,不要挡住队伍去路,快快让开。”一个兵士大喝道。
旁边一个士兵面带惧sè的拉了拉这个士兵,“没看到这人会飞吗,我们惹不起,快别说了,赶紧向国君报告。”这也难怪,这些普通的士兵平时哪里见过有人能在天空飞行,从天而降。再说刚刚经历过那些异象怪事,这些人心里早已草木皆兵,把孔伋当作神仙了。
绝大多数兵士都是一脸的敬畏,只有少数的侍卫握紧兵器,jǐng惕地望着这个看起来慈眉善目的老头。
晋烈公也发现队伍停下,正想问个究竟,一个士兵过来报称,一个自称孔伋的老头在前方挡路,求见国君,而且那老头还会飞。
晋君在车里没有看到孔伋飞行,但一听是孔伋,却知道他是孔子之孙,也是一个鼎鼎有名的人物,不过听到会飞,心里也还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晋君心里打鼓,今天这些事也恁怪异了点,先是满天异象,生出一个怪异的儿子,接着打水捞到奇怪的黑珠子,偏偏这珠子竟然在儿子的身前离奇消失,难道它进入了儿子的身体?现在又出来个会飞的孔伋要见自己。晋君总觉得这事有一定联系。而这秉异象而生的儿子很可能就是关键。只是不知道这事是福还是祸了。
想了想,晋君还是准备去见孔伋。反正是躲不掉,毕竟人家老头会飞,也是神仙一流的人物。
晋君不是一般的兵士,作为国君,他当然见过类似的人物,甚至曾经有类似的人在晋国做过官,知道这些神仙般的存在一般都极其高傲,不会随便来自己这儿没事找事。再者他也想知道,这孔伋找来到底为了何事,会不会与自己的这个刚出生的儿子有关。
众侍卫赶着晋君的马车到了队伍前边,摆好防御阵势,晋君掀开车帘,走下车来,伸手一揖:“见过老神仙,不知老神仙降临此处,所为何事啊。”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晋烈公比谁都清楚,如今自己落难,身边也就这么些人,万万不能与这会飞的老家伙对阵,谁知道这老头还会不会别的什么法术,说不定一举手就能制住手下的这些普通士兵。还是笑脸相迎吧。再怎么说自己也是国君,再说与鲁国也没有仇怨,儒家也好象只是在各国游说治世之法,并没听说过会杀人。难道这老头是想借机游说以儒治晋?可晋国现在已经没落了啊。不管怎么说,笑脸相迎这老头就不能借机发飙了吧。
果然,孔伋态度很和气:“见过国君,我乃鲁国孔伋。我儒家圣人传下话来,说是国君的小公子天生灵根,与我儒家有缘。我来此处是想收小公子为弟子,将来小公子学而有成,也能报效晋国,还请晋君差人将小公子抱来一见。”
晋君一激灵,心说果然与自己这个小儿子有关,不仅如此,而且天生灵根,看来这是福而不是祸了。忙命人“去抱小公子来,让老神仙看看。”
就在这时,远方天空出现一片白云,攸忽间就到了队伍前方上空,上面居然站有一人。
此人大约四五十岁模样,留长须。人还未落下,话声已经传来,“且慢。”
这中年人也落在晋君面前,“我乃涵谷关尹喜,见过国君。”
尹喜?晋君心里头是大浪翻滚。
尹喜是二百多年前涵谷关关守,据传曾跟随老子学道,百年前就飞升成仙。
涵谷关离晋国并不远,晋君倒也是听说过尹喜的传说。忙拱手一揖,“原来是上仙驾到,有失远迎,我等乃逃难之人,能见到上仙一面实在是三生有幸。不知上仙到此所为何事?”心说,别是又为了我那个奇怪的儿子吧。
“你家小公子与我道家有缘。道尊今早显圣赐下话来,赐小公子名字叫“宇子”,命我来此代道尊收徒。”尹喜说完转身看着孔伋,“想不到子思先生也在这,晋国小公子与你儒门无缘,子思先生就不要多费心思了,还是请回鲁国吧。”
自从这尹喜出现,孔伋就在心里打鼓,来之前祖父孔丘现身交代,这个婴儿非比寻常,如入儒家,必将光大儒门,如不入儒家,恐怕将来会对儒门有大危害,还特别交代,此子出生时辰与儒门将来的中兴弟子犯冲,如不入儒门,恐将来儒门会有麻烦。
百家争斗二百多年,墨道儒法等家皆传天下,而儒家一直都难以大兴,为了将来的儒门中兴,今天也必须把此子带回去。
峡谷口,尹喜与孔伋离有两丈远,相对而立。
“呵呵,尹喜啊,你我道虽不同,不过也没什么过节。此子实与我儒家有缘,先圣降谕命我将此子带回儒门授业。你就不要掺乎了。小公子天生灵根,将来从我门学成,以儒术治世,必能光大晋国,重振晋国国威。你道家虽也有些手段,却并不适合于他。你还是回去静修吧。”孔伋最近刚刚领悟了中庸之道,创出中庸之术,施展开来,减灭一切外力法术,实力暴涨,已经接近天仙之境,在儒家被称为述圣。只须将中庸之道领悟彻底,他就能真正踏入天仙境界。面前的尹喜虽然百年前就已是地仙,但孔伋气定神闲,相信自己完全能够让尹喜无功而回。
哼,居然让儒家先来一步,无怪道尊说有些阻碍,这儒家,居然想利用此子的天地之体来光大儒门,真是痴心妄想。尹喜心里想着,已经准备动武了。“呵呵,道尊早有预言会有小人从中作梗。果不其然。我劝你还是打消这念头吧。小公子天生道体,岂是你区区儒门能教导得了的。想你儒家,以仁义小道游说天下,数百年来,可曾有寸功?还妄图窃天下于已有,劫道体修儒功?还是快回你的鲁国去吧。”
“你,”孔伋大怒,儒家素以仁义教传天下,最忌讳的便是被人说成小人,“尹喜,别以为你百年前已是地仙,现在就能历害了,我倒想知道你现在有多高水平敢说如此大话。”
“哈哈哈哈,虽不是曾参,先杀了孔伋这小子也能出一口恶气。”一阵大笑突兀的传来,笑声未落,一个满身杀气的壮年将军已落到了队伍的前面。
这人,却是魏国叱咤风云的吴起将军。;
………【第三章将本魔,借杀炼体;不解仇,事出有因】………
半天之前……
夜半时分,魏国西河郡。
黎明前的黑暗笼罩着整个的郡城,整个的西河都沉浸在睡眠之中。大街上冷冷清清,只有偶尔有几队士兵举着火把,迈着沉重而整齐的脚步在郡城的大街小巷巡逻。
郡城的中间,有着一座很大的府第,府第门口处有十来名士兵手持通明的火把站立,府第周围更是有着两队侍卫不停地来回巡逻。这,便是西河郡的郡守府。
“哈哈哈哈”,简洁而又带有肃杀气息的郡守府内,忽然传出一阵声振天地的大笑,在寂静的夜里传出很远很远。
站岗和巡逻的士兵都一脸的惊诧,目视着郡守府中的某一个房间方向。
这西河郡本来是秦国之地,后来在吴起率领下,魏军与秦国连续进行几次大战,秦军一败涂地,这西河便也成了魏国的一郡,驻军有三十多万,由吴起任郡守兼驻军统帅。最近几年,秦魏两国休战养兵,西河郡也迎来了难得的和平年代。吴起不仅是一个作战勇猛的好将军,也是一个很有治世才能的郡守。短短几年,西河郡百姓乐业,商贸发展,士子能人更是辈出。
休战的几年间,吴起白天立木为信,cāo演军队,处置政务,每每是法令公平,政令清明,使得全郡的百姓对吴起都信任有加,均以吴起马首是瞻。而在晚上吴起基本上是足不出户,在自已的郡守府内努力修练。
吴起数十年以前便已渡过天劫,晋入人仙境界,前几年战争较多,更是rì夜勤加修炼,进展甚速,早已达到人仙顶峰。最近几年虽然是和平时代,进展颇为缓慢,但根基深厚,又加倍用功,却是终于有了突破。
平时吴起府内的仆从侍卫等人很少见到吴起,甚至都不知道吴起在不在府中,早已习惯了郡守府内每天的冷冷清清,今天忽听郡守大人发声大笑,声震全府,知道肯定有天大的喜事降临。虽然不知道大人因何大笑,但这些仆从侍卫等都是吴起的心腹之人,见主人高兴,也不由得全都兴奋起来。
郡守府一个房间内,燕颌虎目、面容冷竣的吴起将军盘坐在地,刀刻般的面庞上有一丝掩饰不住的兴奋,“三十年,三十年了。今天终于突破这一关口,功力数十倍的增长。我终于有能力报仇了。曾参老匹夫,本帅定要你生不如死。”
吴起出身平民,幼年曾遇名师西门路学剑,以剑入道,得以步入修仙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