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大蛇和乌龟正大张着口,冲到晋宇子身前,各自也都正yù把宇子这个小不点吞下肚。
忽然之间,龟蛇都一样是再也动弹不得,一道道天地元气象是一条条绳索,缚住了两个庞大的躯体,然后急速收紧。两个妖兽刚刚失去了内丹,又受了重伤,法力减损了大半,根本没有力气挣脱周围天地元气的束缚。就这样一点点的变小,最后,大蛇变成了碗口粗细,盘在了地上,乌龟也缩小成磨盘大小,爬在小宇子的面前。
“哈哈哈,真好玩。”小宇子跳着脚大喊,“你们这两个家伙,以后就要跟着我,听我的话。不然的话,这条小蛇,我就把你切成一段一段的,还有这个小龟,就把你的龟壳打碎,听到没有?”
晋宇子毕竟还是个小孩,童心大起,想起能收两个很会打架的动物跟着自己,十分兴奋,指着蛇和乌龟说道。
“上仙饶命,上仙饶命啊,我愿意跟着上仙。”乌龟和蛇一齐发出人言,不停地求饶。
“还会说话?”这倒是让小晋宇子吃了一惊,尹喜虽然讲过关于修练的妖禽妖兽的事,但见到会说话的却还是第一次,心中更是兴奋了。“哈,你们会说话,太好了,快说,为什么在这里打架?”
“上仙饶命,全是因为这个长虫。这个水潭一直是我的住处,是这个长虫趁我这二百年来睡觉的时候霸占了我的地方,今天我醒来时让它离开,它反而说是我占了它的洞府,让我滚蛋,所以我才和它打起来了。”乌龟一听晋宇子问起,马上一边叩头一边诉苦。
“上仙,我也是因为原来的家被一条黄龙给霸占了,没有地方住才来这里的,以为这里没人就住下了,谁知道这里原来是乌龟的地方,求上仙将我的内丹还给我,我马上就走,再也不和它打架了。”大蛇听到乌龟告状,自己理亏,害怕宇子发怒,急忙瞌着头说。
“嗯。。。你们以后要是听话的话。。。”
“是是上仙,我一定听上仙的话,以后就跟着上仙。”还未说完,一龟一蛇已经不约而同,异口同声的表态。
“好吧,我就先把内丹还给你们,以后你们就一起在这潭里住吧,一个一半,没我的允许,不准打架。”说着,宇子把内丹抛到空中,然后双手向前一抓,只见眼前的空中象是破了两个洞,大量的天地灵气居然被宇子凝聚起来,瞬间凝成两个蛋黄大小的透明的圆球。他将这两个小球砸向两个内丹。
见到眼前的这个人类砸自己的内丹,乌龟和大蛇都非常惊惧,以为他要毁掉内丹,想扑上去抢,却又动弹不得,只得哀求道,“上仙饶命上仙饶命,求上仙别毁掉我的内丹。”
晋宇子并不理会,双手微动,打出几个法诀,只见两个灵气小球一碰上内丹,马上蓬的一声化为一蓬清气,包住了内丹,很快,清气与内丹就完全溶在了一起。两个内丹居然都发出了耀目的光芒,爆发出澎湃的法力波动,竟似突然之间法力大进。
与此同时,龟蛇两个妖兽本体的束缚也全部消失了。两个内丹带着强大的灵气波动自动飞向各自的主人。
乌龟和蛇都感觉到了内丹中所蕴含的澎湃法力,不由得大喜过望,急忙都伏在地上,“谢上仙恩赐。我愿意时刻跟随在上仙左右。”这一次,乌龟和蛇显然都是彻底的心服口服,不象刚才的身不由已。
这一龟一蛇都已经修练了几千年,灵智并不弱于人类,不但能够说人言,而且更是明白刚才这少年只是随手抓出的小球就蕴含了这么多的天地元气,居然相当于它们rì夜吞吐千余年。要是跟了这样的主人,那好处还不是大大滴,所以都慌忙的表忠心,而且是真心诚意的表忠心。
飞禽走兽的修练不比人类,有各种功法可以取巧,它们的修练纯粹是靠时间的累积,除非有机缘跟了强大的主人,才有可能帮它们迅速的增加法力。这乌龟和蛇都已经修练了数千年,如果没有指导,恐怕就是再过上几千年也未必能化chéng rén身,成仙得道。
乌龟是太和山上的土著。当年有一洪荒高手在太和山上修练,时常在这潭边静坐。偶而看到刚出生不久的小龟,看着小龟十分可爱,就替它开了灵智,可以吞吐rì月jīng华,吸纳天地元气。后来在远古的那场大战中高手失踪,山中的妖兽妖禽也被屠戮一空,乌龟因为胆小,而且修为低下不敢乱跑,藏在潭底才躲过一劫。八千年过去了,乌龟也炼成内丹,能腾云驾雾,口吐人言了。乌龟喜欢睡觉,前些rì子乌龟一觉睡了二百多年,没想到却被大蛇窥了个空子,占了巢穴,这才有此一战。
而大蛇却不是太和山上的土著居民,它来自于附近的神农架,是出生于炎帝时代的一条水蛇。当年炎帝架天梯,尝百草,采集药物,曾于水边休息,不小心遗失一株不死草,却让贪吃的水蛇吃掉,五千多年吞吐,却也结成了内丹。百年前,神农架来了一条黄龙,看中了它修练所在的水域,赶跑了大蛇,占了水潭。大蛇没有了地方,无奈之下,来到太和山上,偷占了这水潭。
晋宇子听完龟蛇的述说,心想,以后就有两个手下了,不过,如果能将那个黄龙也收下最好,看来哪天得去神农架,只是怕是师兄不同意,看来还得想想办法。
晋宇子几次都想带着龟和蛇偷偷去神农架收黄龙,却都被尹喜发现,最后只好郁闷地呆在太和山上。
如今的晋宇子,虽然没化出元神,但数十年的狂吸天地灵气,身体早已超过了地仙的强度,而对于天地元气的控制,更是熟练异常,挥手间,便能调用凝聚大量的灵气,就算是尹喜也自愧不如。也许是因为是天地之体的缘故,宇子对于天地间的地火水风的控制力更是超过尹喜,比如对水的控制,甚至已经超过水系的妖兽龟和蛇。综合来说,宇子现在的实力,比起地仙来一点都不差,差的就是经验了。
尹喜也明白这些,虽然晋宇子明为代师传授的师弟,但其实心里都是当作弟子来看待。虽然让晋宇子出去游历有些担心,有些不舍,但他也明白,当年师尊的决定其实大有深意,晋宇子将来的成就必定非凡。而这些,都必然要有强大的法力和丰富的经验。
而且,当初尹喜带出小宇子之时,晋国夫人临行前是泪眼蔢娑。最是天下慈母心,不管她是国君夫人还是平头百姓,晋宇子一去十几年不返,晋国夫人此时不知牵挂儿子成什么样呢。尹喜心中也觉得怎么着也得让师弟去看下他的母亲。
道家讲究的是万物不萦于怀,一心追求天地间的无上大道。父母终归是宇子心中的牵挂,时rì一久,说不定便会成为修道途上的心魔。
尹喜深知这一点,有多少的修仙天才,都毁在了心魔之上,在度劫时灰飞烟灭。尹喜是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在亲自教导的师弟身上的。
于情于理,都是该让宇子回晋国看望一下父母。
晋国早已不再是原来的晋国。如今的晋国,在被魏、赵、韩三国分晋后,治下只余曲沃和绛城两个城池,而且还时刻生活在三家的压迫之下,晋君不但不再是三家之主,而且还必须定时的去朝见三国,主从之间的地位完全翻转。
但好在赵、魏、韩三足鼎立,互相之间勾心斗角,每一国都顾忌着另外两国,不敢独自吞并晋国仅余的两城,这才给晋国留下一些时rì,守着两个城池苟存延喘。
也正因如此,才使晋宇子有了探亲的去处。
然而,没等晋宇子先开始他的探亲之旅,尹喜便准备让晋宇子单独下山了,不过这一次却不是为了探亲。;
………【第九章 往事如道,大道自然】………
这一天,尹喜叫来晋宇子,“师弟,你该下山去历练一下了。”
“好啊。”晋宇子早就厌倦了在太和山的单调生活,心里象小鹿似的盼望着下山,“师兄,我现在就可以下山了吗?”
“嗯,现在正是时候。”尹喜说道,“一来你修炼已经略有小成,二来你出生之时,多亏了吴起出手你才顺利脱险,昨rì我推算出吴起不rì将有危难,你曾受其恩惠,因果循环,当帮其脱去此灾,否则与你道途不利。”
“吴起,他是谁?”晋宇子问道。
“他乃魏国西河郡守,修炼的本是蚩尤魔功,与我道家敌人儒门是死敌。先前我得吴起之助,击杀儒家述圣孔汲,这才将你救回,否则你便会落入儒门之手。这吴起后来训练了五万武卒,引起了相邦李悝的嫉恨,不久便会有一次血光之灾。吴起为儒门死敌,活着对我道门有益,况且曾有恩与你,正好你也要下山历练,就去解他危难吧。”尹喜说。
“武卒,什么是武卒?”晋宇子有些不知所以然,曾听尹喜讲过百家诸子,旁门杂学,却没听说过武卒之名。
“武卒是吴起从军队中挑选出有潜力的战士,教其修炼蚩尤魔功,借杀伐戾气凝聚元神,成为军队中的修魔者,或者说是修魔的军队。这种修魔者军队战力强悍,非同一般,这才引起李悝的猜疑,借助秦国大军来清除吴起。”
“哦,师兄,如你所说,那武卒这么历害,吴起又怎么会有危险呢。”晋宇子大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头。
“秦国并无高手,而且武卒又十分强悍,吴起本来没事。昨rì为兄闲来无事,忽然算得李悝会在关键时候出手,李悝本是法家高手,手中有历害法宝,想那吴起虽然强横,猝然之下,也难以保全,先前老师曾有交代,对魔家高手,关键时候帮其一把,对我道家有利,何况他于你有恩,你也正好了却这因果。”
“原来这样。”晋宇子终于明白。
chūn天的太和山,绿树婆娑,百花竟艳,万蝶齐飞,更是增添了无限的旖ni风光。山边,尹喜看着眼前这个比他还高的少年,古井不波的脸上露出一丝慈祥。十多年来,天天与这少年相伴,忽然之间少年要远行历练,心里还真是有些不舍。虽然这种心境对于修道来说似乎有些不利,但既称道人,便是有道亦有人,是人便是会有一些感情的,尹喜的眼睛似乎有些湿润。
从出生的第一天就被尹喜抱来,十多年的天天相处,十多年的教导,对尹喜来说,晋宇子与其说是代师教授的师弟,不如说是一个看着长大的晚辈。晋宇子即将远行,此刻,即便是修练有成的尹喜道人,在感情上也有些不舍了。
此情此景,“道人”,“感情”,“自然”,这些个字眼在尹喜的心中交替闪现,何为道,何为人,何为自然,尹喜忽然悟出些什么。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人,这感情,这万物,虽千差万别,但都是自然一分子。何谓“自然”,是自然而然。出世也好,入世也罢,修道贵在于顺乎自然。所谓大道无情,却并不是道无情,大道唯一,而道有亿万。此道非彼道。得小道易,得大道难。而诸子百家,都是道之亿万分之一,是为小道,并不是真正的大道。所以百家之道纵然修到极至,仍是天仙境界,而并不是与道合一,炼虚合道。而道家修练所谓的平心静气,不念外物,也并非是压制本心,强作无情。道,只是法于自然,溶于自然,自然而然而已。
悟出这些,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