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在皇极殿举行盛大典礼;恭贺福王婚庆;月瑶在众人拥簇下和王爷一起走入皇极殿;这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清天下最尊贵的人;皇上看起来很慈祥;面容和善;坐在皇帝左右两边有两位娘娘,从他们的打扮上就可以猜测的出,左边那位应该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了,右边这位就是显赫一时的郑贵妃了,虽然地位低皇后一等,但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郑贵妃满面春光,真是得意,而皇后则端庄贤淑安安静静的坐在一旁,显得有些拘谨。月瑶有些胆怯;脚越往前越不听使唤;步履艰辛;不小心踩到裙摆;差一点就倒下去;好在王爷伸出一只手扶住;不然可就要出洋相了。
“孩儿参见父皇母后。”
“儿臣慕熙拜见父皇母后。”
“太傅家的女儿果然气质不凡;皇上好眼光。”郑贵妃在一旁为自己的儿媳说话。
“是啊,多灵气逼人啊像极了爱妃年轻的时候,朕深感欣慰;皇儿;朕在所有皇子中最担心就是你;如今看到你终于成家;也让你母后安了一颗心。”这话一出,大臣们又坐不住了,都在嘀咕些什么,又不敢明说。
“父皇;孩儿明白;让父皇母后担心;实在是孩儿不孝。”
“听说慕熙练得一手好琴;不如今日给大家助助兴。”皇后想极力把王妃的优点发扬出来;已证明自己的能力;也为自己在众妃子面前挣回一点光。
月瑶听到这句话;顿时脑袋一片空白,“我最讨厌的就是练琴了”,心里在抓狂;好在月瑶急中生智。
“父皇母后;儿臣前几日缝制嫁妆的时候弄伤了手;可能没办法为大家演奏了。“
“哦;那伤势严重吗有没有找太医看一下。”皇帝心急的问。
“哦哈;看福王妃真是贤良淑德的好女子;亲自缝制嫁妆。”皇后一直为王妃说好话;生怕有一点不体面。
“儿臣看过了;没什么大碍;多多修养就可以了。”月瑶慢慢回道。
一场小聚之后;皇后带着众妃嫔;领着月瑶到后花园赏花;而福王被皇帝叫到养心殿。
后花园中,郑贵妃提起不久后太后的寿诞,大家都在讨论该送什么礼物给太后,好讨太后的欢心。月瑶初来乍到,对皇宫人的喜好一无所知,只好静静的听着。就在大家准备告别的时候,郑贵妃单独让月瑶留了下来。
“王妃,可有想好送什么给太后啊?”
“儿臣并无头绪,望母后指点!”
“这也不怪你,但是你初到后宫,很多事情就要看清楚,想明白,你父亲那边希望你能多多劝导,多为你丈夫着想,本宫就提点你一下,太后最近喜欢圣华居士丁云鹏的作品和,你如是能得到他的画作,或许可以讨太后开心。”
“谢谢母后提点,儿臣一定会取的大师的画作!”
“还有,你也知道太后刚进宫的时候也只是一名宫女,如今太后老了,总是会想起年轻的时候服侍先帝的日子。”
“那儿臣明白了,谢谢母后!”月瑶很是感激望着郑贵妃,郑贵妃就和一般的母亲一样对待月瑶,让月瑶心里感到很是温馨!
在回来的路上;两人没说什么话;一起坐在轿子里;月瑶感觉很难受,于是开口说道:“听说太后过几日便是寿辰,母后提点了我一下,说圣华居士的画作最得太后的心思,所以我准备就送这个,你觉得怎么样?”
“这一向都是母后做主,本王并不在意送什么!”但是王爷听到是母后提点的,似乎心里有些疑心。
“母后还说什么?”
“没说什么了,就说了一些太后以前的事情,估计是让我给大师一些画作内容上的灵感!”王爷向来不会理会这些,便没问下去,走了一段路之后,月瑶低着头,没有出声。
“你很难受?”王爷淡淡说出一句。
“不是!是很无趣”
“哼;皇宫的生活就是如此;千篇一律;看的风景也是百年不变。”
“你不喜欢”月瑶轻轻的问
王爷没说话了;月瑶有又不得已安静下来;不时打开帘布;看看外面的几丈高的围墙;这是一个不能自由呼吸的地方了,难道今生就要被困在这个地方了吗?想到这里,月瑶打了个寒颤。
作者有话要说:
☆、试探初心
皇帝为李太后举办盛大的庆寿典礼,早上先在慈宁宫接受王公大臣的朝贺,然后大排銮驾,浩浩荡荡,前往交泰殿。然后在交泰殿内听大戏,开大宴。因为李太后十分信奉佛教,在京城内外多处建造庙宇,动辄耗费巨万,所以皇帝在太后寿辰这太后修建了一处庙宇,为太后求得功德无量。
到了傍晚时分,只剩下皇亲国戚聚集在慈宁宫中,一个接着一个献上自己的礼物,月瑶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奇珍异宝,千姿百态的奇石宝玉琳琅满目,特别是其中一样由皇帝为自己母后献上的夜明珠,更是夺的众人的眼光。
“母后,这夜明珠昼视之如星,夜望之如月,在黑暗环境中能发出晶莹透亮的光芒,是儿臣和郑贵妃为你献上的礼物,在此祝母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太后望着这通体为绿色、圆滑而光润的夜明珠,感到十分的满意。
其他宾客都已经演示的差不多了,月瑶才上场,有些战战兢兢的上前一步,第一次在这么多人的注目下行礼,月瑶感到紧张又新奇,“叩拜皇奶奶,这是孙媳为你献上的礼物,孙媳特地向圣华居士丁云鹏要了一幅画作,希望皇奶奶会喜欢!”
“哦,看来王妃很有心思,居然连哀家喜欢圣华居士的作品都清楚,好,给哀家和众人欣赏一番!”太后颔首示意王公公将画作打开。
画面上出现两个人,一个像极了先帝穆宗,而旁边的女子晕淡眉目,娇羞的面容,站在先帝面前更是娇小可爱,全图人物线条简劲圆浑而有力,设色浓艳富贵而不俗,人物发髻和鬓丝,精细过于毫毛,笔笔有飞动之势,果然是出自大家之手,但是月瑶却见到太后由开始的惊喜转而面露一丝尴尬之意,底下的其他妃嫔也面露难堪之色,还有太子的母亲王恭妃,更是低下头,感到一丝自卑之意。
“怎么会这样?难道我的礼物大家都不喜欢?”
月瑶心里想着,该如何下场,明显感觉到现场的气氛有些诡异,除了郑贵妃之外,所有人有些惊愕的看着月瑶,但是月瑶却不知道这一切的发生到底是源自何处,想必按母后郑贵妃所言,应该不会出错。
太后迟疑了一会,脸色拉沉下来,对着下人冷冷说了一句:“收下吧!”
整个晚宴,月瑶一点心思都没有,只是应付吃了几口,宴会散去的时候,太后将月瑶留了下来。
“你可知道哀家为何将你留下”太后平静却又威严的声音穿透月瑶的内心。
“皇奶奶对月瑶的礼物不满意?”月瑶试探性回答道。
太后将月瑶献出的画作拿在手上打开,随即扔向月瑶,狠狠的落在月瑶的脚下,砰地一声月瑶顺势跪在地上,惊慌不已,“不知道孙媳做错什么?惹皇奶奶生气!”
“哼!是谁教你画这一幅画的?”太后的声音提高几分,更加有威慑力。
月瑶心里想起太后和郑贵妃之间的恩怨,难道这一切都是郑贵妃故意所为!是为了试探自己是否和她统一战线,而陷害自己吗?月瑶想到这里突然觉得全身毛孔都竖起来一样,如坠冰窟一般心寒。
“说!到底是谁指使你的!”
“没有人指使,是我知道皇奶奶喜好圣华居士的作品,所以才让圣华居士为太后和先皇作一画像,只是想让太后缅怀先皇,并无其他意思!”月瑶情急之下,顾不得这么多,自己承认一切。
“那为何身边的女子穿着都人服饰,你这是要哀家记住哀家曾经是都人的身份吗!”太后眼里闪烁着无法休止的怒火,今日月瑶如是不能给出一个答案,想必太后绝不会罢休。
月瑶低着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一切都是郑贵妃在考验自己,看自己是否完全可以作为福王的妻子。若是如实向太后说出,那么太后必会向郑贵妃问罪,自己夹在中间只会更加难堪。
“太后,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考虑欠佳,孙媳只是想让太后缅怀和先帝的日子,知道太后这几年常常挂念先帝,孙媳斗胆以为太后最喜欢的日子想必就是当初到裕王府的日子,所以才会有今日这画作,孙媳愿意承担一切后果,希望太后息怒。”
太后听完月瑶一席话冷静下来,但是眼神依旧寒气逼人,“为何你会认为哀家最喜欢初到裕王府的日子?”
“因为那时候的您和先帝只有爱情,没有权利,没有名与利的斗争,只是两个人彼此喜欢。”
太后闭上双眼,再次睁开的时候眼睛里有些湿润,在老嬷嬷的搀扶下离开了大堂,走进寝宫。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太后吩咐王公公放王妃离开,太后一开始就知道这是郑贵妃的主意,她是在试探王妃,只是太后想知道王妃会不会为了保住自己,而背叛郑贵妃,如今看来,这个小女孩是个有情有义之人,既不想得罪郑贵妃,也不愿得罪太后,一切自己承担,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作为后宫一国之母,太后不能让郑贵妃太过嚣张,也不能让皇后任人欺负,也不能冷落太子的母亲王恭妃。
王公公见到还跪着的王妃,传达太后的旨意,月瑶这才敢起身,就在月瑶准备回去的时候,王公公说了一句:“王妃娘娘,皇宫里的人要慢慢去琢磨,该往那边走,都要细细掂量,一不留神,可就摔个大跟头,最好的办法就是站在原地,那边都不去!”
月瑶没有回自己的寝宫,而是直接前去翊坤宫,她想着知道今晚是不是只是个局,那是败局还是和局?
“臣妾拜见母后!”
郑贵妃懒洋洋地躺在床榻上,宫女在身后揉肩按摩,见到月瑶过来,没有一丝愧疚之意。
“坐下吧!”
“臣妾想知道母后的意思。”
“好,本宫就喜欢干净利索的人,也不是个藏得住话的人,既然你问起了,本宫就跟你说了,嫁给洵儿,那就是本宫的人了,万事都要站在本宫这一边,不要被你父亲所误导,若是发现你有一丝的异心,本宫可以让你风风光光地进来,也可以让你悄无声息的离开!”
“臣妾只相信正义!”
“正义!哼,你还是太年轻了,好多事情你都没看明白,在这皇宫里,皇上就是正义,后宫当然就是本宫说了算!”
“是母后故意让我在众人面前难堪的是吗?”
“本宫只想告诉你,天底下没有本宫办不到的事情,只要本宫的儿子没厌倦你,你就还有资格留在宫中!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测验,不要拿你父亲那一套来对付本宫,否则,你们会输的很惨!”
月瑶不可置信地看着面前这雍容华贵的女人,有着说不出的妩媚与凌厉,只是美貌的背后,却是一颗想吃人的心,月瑶从小就被呵护着,从来不知道宫中的险恶。
月瑶愣住一旁,行礼后准备离开,就在走出房门的那一刻,撞上迎面而来的福王,因为走得比较急,在撞上那一刻,往后退了几步,月瑶捂着额头,抬了起头,在阳光的直射下,眯起了眼,看到那俊美绝伦的脸,双眸中深藏着琉璃的光芒 ,此时也正看着她。
冷傲孤清却又盛气逼人,那眼睦像浓得化不开的墨,月瑶看着入神,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洵儿,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