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商-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000米记录的保持者。北京环城长跑他第一,跃野跑赛他也是第一,因此,北京市体委便给他颁发了国家三级运动员的证书。虽然戴玉强在体育上成绩显赫,但他自己还是钟情于音乐演唱。

戴玉强为了听音乐,勒紧腰带省了一个月的口粮,买了一台5块钱的收音机。上课时,他风格最高,把好位置让给别人,自己躲在最后一排听音乐。平日里便模仿诸位心中的偶像:李双江、关贵敏、吴雁泽……在楼道里纵情歌唱。如果学校里女生多,一定会引来金色的目光,可惜都是男同胞,所以戴玉强这么一唱,楼道里便泛起了绿光。

只要他听说哪儿有演唱会,不管有多远,他也要坐公汽,倒地铁,非听不可。时常是兜里揣着两分钱,在车上闪展腾罗,忽左忽右,想尽办法躲过售票员的视线,最后回到学校,兜里还是两分钱。不过,经常在听完音乐会后,还有地铁末班车,但却赶不上公共汽车了。于是,他下了地铁,一口气跑十几里路半夜赶回寝室,虽然身体上累了点儿,但精神上充实,一听到那不绝于耳的绕梁之音便兴奋地彻夜难眠。

第一次上台演唱是在学校的文艺晚会上,眼一闭,心一横,就拿舞台当楼道,便冲上了台,一开口调儿就高了,重新再唱,调儿又低了……万事开头难,就在那次之后的京西矿务局文艺汇演中,戴玉强获得了二等奖,在戴玉强的心中,苦和累早已驾鹤西游去了。东方红了,太阳升了,艰辛的岁月里出了个戴玉强。

第十一章 歌剧王子戴玉强的成功之旅(2)

打起工来,唱起歌……

1982年,戴玉强带着一份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毕业了,被分配到了山西太原古交矿区公司的建筑队当技术员,戴玉强从北京乘火车遥遥数千里,经过十多个小时才到太原,下车后又坐了四、五个小时的汽车,来到了荒效野外。这是个人烟罕至,狼比人多的地方,以为是到达了目的地,没想到还要翻过一道山岭。经过一段爬雪山,过草地的奔波之苦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一来到工地,戴玉强这个来自北京的大学生便大吃一惊,这是一个比北大荒还要荒凉的地方,只有建筑队三百多重整山河的工人们,大家住的是自制的土坯房,四垛砖头上搭上木板便成了床,管你是工人、技术员还是队长,青一色的“木板行宫”。

但十九岁的戴玉强并没有把这点儿苦放在眼里,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一定要做出点儿成绩来。按理说,作为技术员,戴玉强做好工程设计、检测、计算也就可以了,但他只要忙完本职工作便去帮工人们干活,仗着有副好身板,扛木料,推三轮,和沙浆,垒砖墙……工人们干的他干了,工人们没干的,他也干了,结果第一个月发工资——32元。虽然仅仅32元,但白花花的是银子,轻棉棉的可是钞票呀,戴玉强的心中如沐春风,立即拿出16元寄给了远方的父亲,虽然钱并不多,但三个老钱买了两苗针,钱虽不多却是份孝心呀。

到了冬天,大雁都冻跑了,可戴玉强还是要坚持在工地上。晚上屋里太冷,便烧了一大桶开水,放在床边,身上盖着厚厚的棉被,可半夜还是被时常冻醒。白天又要穿着一件脏得既反光又打滑儿的破棉袄,在工地上手拉肩扛。并且戴玉强对工程质量监管得特别严格,一次,一堵高墙刚刚垒好,戴玉强走了过来,见其中两块砖之间留的缝隙过大,存在着隐患,有可能百年之后的一天突然倒塌。如果把墙推倒,十几个人半天的时间就全废了;如果不推倒,大家也高兴,自己也省事。像这种小问题,其实不足为过,工资照开,奖金照拿,于是戴玉强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到:“推倒!”

即使是工作再苦,再累,再忙,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钟爱——演唱,时常在傍晚独自一人站在工地上,面对着叠翠的重山,嶙峋的峭壁,把生命喊出来,将自我释放在空旷的山谷,情也绵绵,魂也幽幽,动情的歌声在山谷中远远地回应,许久、许久……不过,山里的小动物们还以为是野狼下山,终日慌慌然不知所安!

=奇=为了更好的学习演唱,赚更多的钱,一次,一个朋友来到工地对戴玉强说:”咱们城里卖得山楂罐头特火,钱都赚飞啪,听说他们做缸头用的山楂每斤三毛多,但我又听说河北那边儿的山楂才一毛多,咱们倒山楂吧!一次弄他个千八百斤可就能赚两三百块呀,赶上你1年的工资啦!而且,你去拿货,我来销货,还不需要本钱。”此时戴玉强的两只眼睛就成了两颗红山楂,觉得工地变成了缸头厂,四周的山林变成了山楂林,工地的工人一下子成了300多倾国倾城的佳丽粉黛,沙子堆成了一座金山……想到这里,戴玉强转身就走,朋友们问他干嘛去,“买车票,去河北!”等戴玉强按照朋友给的地址到达了目的地,放眼一望,的确是满山遍野一片红,不过个个都是“山里红”!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戴玉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即使是撞了南墙也要把墙撞倒的人。这之后,他又百折不挠,又倒冰箱,又倒彩电……虽然革命大业均未成功,但大江南北的花花草草还是见了不少。

=书=戴玉强有一点很可贵,无论业余时间做什么,都不会误了主流工作,更不会放弃演唱。上班才3个月,戴玉强便找了几个一起来的同学,大家凑钱买了一台录音机,然后大部分时间由戴玉强来占管,没事儿就跟着录音机唱,有时把录音机的调儿都带跑了。这时,戴玉强偶然遇到了京城名医孔伯华的孙子孔金训,孔金训对待音乐也是个如痴如醉的人,与戴玉强一见面,两个人便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孔金训收藏了很多意大利歌剧的磁针木唱片,便给戴玉强翻录了一盘意大利著名歌剧演员斯苔芳诺的磁带,19岁的戴玉强第一次知道了有美声这种唱法,便照猫画虎地学会了《我的太阳》。

=网=到了1983年,20岁的戴玉强由于表现突出,被提升为建筑队的副队长,但他的心态却很平和,并没有把自己放在三百人之上、一人之下的位置上,所以山还是那座山,辙还是那道辙,吃的仍旧就是粗,喝的仍旧是稀,他的追求也从未改变。此时,天赐良机,山西省歌舞剧院开设学员班,召收新学员,并且委托中央戏剧学院代培,戴玉强得知消息后毫不犹豫,毅然报考,结果一举中的,金榜提名。这时,公司里面的领导一再挽留他,准备要送他继续读书深造,但是,此时此刻,领导让他当国家主席他也不干,送他夏维夷别墅也不要,只为圆了一个年青人痛过的、苦过的、挚真的梦。

在山西省歌舞剧院培训期间,因为囊中羞涩,院里又没有什么排练曲目,所以便经常到歌舞厅去打工唱歌,不停地唱1小时才给5块钱,但戴玉强已经十分满足了,既能赚钱,又能锻炼自己演唱技巧,可谓一箭双雕,结果有一次还果真被射中了。戴玉强到太原一家歌舞厅去唱歌,主持人向大家介绍时说:“下面请大家隆重欢迎我们山西省著名的歌唱家——戴玉强先生为大家献上几首精典歌曲!”台下的人虽然不知道戴玉强是谁,但还是掌声雷动,呼声一片。戴玉强一上台,心中美不可言,说来也巧,正当此时缓步走上台一人,怒冲冲地说:“小戴,你给我下去,谁允许你上这儿来演的!”戴玉强寻声望去,脸都绿了,原来是歌舞剧院的院长!这一次不但钱没拿着,而且还挨了一顿批,因为院里对演员出去打工是明令禁止的,但戴玉强明知山有虎,偏向虑山行,结果就被老虎给消化了。

转眼间到了1985年,戴玉强第二次回到了盼望已久的北京,看着心中昼也盼,夜也想的第二故乡,驿动、激情、笑容与泪水交融参半。1985年2月19日,戴玉强终生难忘,22岁的他第一次正式地上了声乐课,如果是22岁结婚,理所当然,但如果是22岁才正式接触声乐,内行人会说:“还是结婚去吧!”在中央戏剧学院学习故然是梦寐以求的,但戴玉强已经没有了工资,生活费又要自理,没办法,戴玉强又只能以打工来维持生计。来北京没多久,他就四处奔波,开始寻找工作,主要是针对各处的施工工地:

“你想当队长,省省吧。”

“技术员啊?对不起,我们这儿不缺。”

“当工人啊,我们这儿人手够啦。”

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还没等戴玉强跑断肠,早在北京一起上学的朋友便找上门来,“有家个体的装修公司,需要技术人员,你不是想找工作吗?去试试吧。”结果把戴玉强乐的还没找到北,就先找到了这家装修公司。刚到这家公司时,戴玉强做了一阵子预算工作,钱打哪儿来,又打哪儿出,这家并不大的装修公司被戴玉强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就是忘了算算自己能赚多少钱,第一个月60元,第二个月70元,戴玉强一算,到下世纪中叶估计能够生活费。

这样一算,戴玉强便不仅只作预算员,而且还当上了工地上的监工。别人家工地上的监工,就如同牧羊犬一般,恶狠狠地盯着工地上汗流夹背的棉羊,一咬人还先兹牙,而戴玉强则不然,刚到工地来的人还以为他就是一个工人呢,成了地地道道的披着狼皮的羊。戴玉强拿出从在地里干农活时的“童子功”,推砖头,和沙子,扛木料,有时甚至还蹬着三轮车四处去采购,工地里的活刚干完,还没来得及喝口水,便又登上单车急冲冲赶回学校去上课。一天下来,流了其他同学一个月的汗。白天锻炼了肌肉,晚上还得练练嗓子,那弦律中呼之欲出的是他百折不挠的拼搏。

说起戴玉强打工经历过的苦还远不只这些,但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戴玉强没说一个“苦”字,面部表情不是开怀状,就是吃肉状。在工地上打工之后,戴玉强觉得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便与三个一同学建筑的好朋友在北京市效的沙河镇开了一家小小的装修门市部,门市部是一个简易房,是戴玉强几个人一周汗水的结晶。虽然是个简易房,但戴玉强看在眼里,美在心中,总是觉得比天安门、国企大厦、政协礼堂都强,毕竟这是烙印在自己心底的希望。

为了工作方便,戴玉强租了人家楼梯下的半间房,阴冷、潮湿,原来是人家放扫帚、拖布的地方,也就够放一张小折叠床的。按理说,铁打的汉子,流水的钱,可钱就偏偏没有流过来,戴玉强蹬着三轮车,跑遍了大半个北京城,少则十几里,多则几十里,戴玉强都快成职业导游了。活儿倒是揽到了不少,可就是没有钱:

“我们工程进度紧,资金跟不上……”

“我们这儿工人都开不出工资,再等等吧。”

“别人欠我们的钱还没有还,所以手头资金不够。”

戴玉强早上高高兴兴要帐去,晚上别别扭扭回家来

苦尽甘来,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不久,戴玉强他们便揽到了一笔大买卖,替位于北京交道口附近的一座二层楼铺地板,得知喜讯后,兄弟三个的欣喜均行于色,毕竟是800元啊,那可是他们最大的的一笔生意。戴玉强三人在众多的市场竞争对手中夺到这个项目,心中感觉不亚于申奥成功,于是便细致入微地开始了数百平方米的铺设工程,三天后,三个人的奥运会胜利闭幕了,一个人拿了二百三十块三毛三。

可惜好景不长,三个人干了不到一年,虽说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