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意书-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没想到聂将军的夫人居然就是温姐姐,”谢清溪知道温锦一开始是有婚约的,后来发生那样的事情,她自然就没办法嫁给表哥。

    只是聂峰是京城昌海侯的嫡次子,又在军中,如今更是常年镇守边关,也不知这两人是如何成为夫妻的。

    不过谢清溪随后想到她和陆庭舟,明明相差十岁,外人怎么看都不可能的两个人,可最后居然真的成为了夫妻。这世上的缘分太过奇妙了,即便相隔千万里,有缘的人总能在一起。

    “二爷告诉我,王妃便是谢家嫡女时,我也觉得这天地之间缘分才最是奇妙,不管相隔多远,有缘的人总是能再见面,”温锦看着谢清溪温言说道。

    谢清溪点头,温锦的话简直就是说到了她的心坎上了。

    待两人说了一会话,她便带着温锦逛了逛自家的院子。温锦看着这江南风格的花园,忍不住感慨道:“自从来了叶城之后,我再未见过这样的江南建筑。”

    “温姐姐,你离开苏州几年了?”谢清溪问道。

    温锦垂眸看了眼旁边树叶早已凋敝的树木,轻声道:“舅舅后来调任山西,我便再没回去过苏州。后来就跟着二爷来了叶城,在这已经生活了三年。”

    谢清溪知道温锦比她大三岁,那她便应该是一成婚便到了叶城的。

    没过多久,冯小乐和冯桃花姐弟也来了,谢清溪让人领着冯小乐去了谢清湛的院子,这两人年龄相仿,平日也熟悉最是能玩到一块去。

    冯桃花一听谢清溪介绍,这就是叶城守将聂峰聂将军的夫人时,就禁不住多看了两眼。待谢清溪再一说,大家再发现都是苏州老乡。

    谢清溪是在苏州出身的,相对于京城,她更觉得苏州才是她的家乡。

    所以三人在一处尽是怀念苏州了,怀念苏州的小吃,苏州的刺绣,就连苏州话都变得亲切起来。

    等到晚上的时候,陆庭舟是和聂峰一块回来的。皇上让那两千兵士护送陆庭舟来叶城,可这些兵士并非给他的私兵,如今任务完成了,这些人应该回京了。

    所以这几日,陆庭舟便是在处理让他们回京的时候。这两千人最起码走一个月才能到京城,路上吃饭的问题自然要解决。

    皇上一开始就没说他们的军饷从哪里出,如今陆庭舟自然也不能让人白跑一趟,所以这笔银子自然得从恪王府出。

    他们到了府里的时候,外头天已经黑了,待他们进了花园,就看见几百盏灯将整个花园照得透亮,犹如梦幻仙境一般。

    聂峰忍不住叹道:“要说这叶城的宅子,恪王府论第二的话,没人敢称第一吧。”

    陆庭舟摇头,只是笑了下:“哪有你说的这般夸张,不过是清溪打理的好而已。”

    聂峰见他毫不避讳地炫耀妻子,低头闷笑,有谁能想到恪王爷私底下会是这样的性子呢。

    谢清溪早得了通禀,听说他们来了,此时花厅早已经摆了两张圆桌,中间隔了一道十二折屏风。

    陆庭舟给聂峰引见了谢清溪,聂峰拱手请安时,只抬头看了眼,便已是惊为天人。曾经邓时骁还私底下和他说,王爷长得这般好看,要是日后找不到比他更好看的人当媳妇,那王妃得多惨。

    如今邓时骁担心的这个问题,再也不会存在了。

    此时,谢清溪大大方方地打了招呼,还笑着将她和温锦是旧相识的事情告诉陆庭舟。一时就连陆庭舟和聂峰都觉得这实在是缘分,待众人落了座位,虽说男女分桌,但只隔着一扇屏风,倒也并不碍事。

    陆庭舟并不非是说祝酒词的人,可今日在这样和谐的气氛下,都忍不住站起来说了几句。好在有谢清湛和冯小乐这两个活宝在,就没有沉寂的气氛。

    这世上不幸是各不相同,但幸福却总有相似。

    ********

    陆庭舟知道谢清湛这两年就要参加乡试了,所以不敢让他玩得太狠,已写信回京让人安排请了先生过来。自然这事是要告知谢树元的,至于谢树元更是举双手赞同的。

    谢清湛也不是那等不学无术之人,他虽玩蹴鞠比谁玩的都厉害,可是该读书的时候,他也比谁都用功。况且他天生记忆力超群,有过目不忘之能,再加上家中坐镇两位大神,指点起他来自然是不在话下。

    所以陆庭舟也生怕耽误了这位小舅子读书的事情。

    谢清湛对这事的态度就是,一切都听你们的,但暂时别赶我回京城就是。所以在先生还没来之前,他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时常会骑马出城。时间长了,就连城门的守卫都认识他了,知道这位是恪王爷的小舅子。

    这日他刚到了冯小乐的铺子,就又看见那日的小孩子,谢清湛知道他的名字叫小栓子,听他村里的人说,是因为他生下来身子就很弱小,他爹给他取了这个名字就是希望能把他的命拴住。

    “小栓子,又进城来给你抓药?”谢清湛也是后来才知道,原来小栓子的村庄离这里很远,便是快马也得半日的时间,要是赶驴车过来的话,天不亮就得赶路,待回去只怕连晚上都到不了。

    谢清湛问他话,小栓子却低头不说话。而谢清湛如今也才知道其实小栓子已经有七岁了,只是平日吃的不好,所以看起来比同龄的孩子要小很多。

    “清湛,你能去看看我爹吗?”小栓子低头问道。

    旁人都叫谢清湛少爷,可他偏偏就不,他叫他清湛,就象谢清湛第一次告诉他名字那样。

    谢清湛有些奇怪,不过一想也是,上回小栓子给他爹抓了不少的药,这会肯定不是来抓药的。可是听他的意思,这是想让自己去见他爹?

    “可以吗?”小栓子抬起头期待地问道。

    谢清湛想了一下,若是快马来回的话,在城门关闭之前应该可以赶回来吧。于是他点了点头,笑道:“当然可以,你会骑马吗?”

    小栓子狠狠地点头。

    谢清湛进去朝冯小乐借了匹马,冯小乐瞧见他在门口跟人说话,便随口问了一句。谢清湛倒也没隐瞒,只说这孩子的爹想见自己。

    “六少爷,救人一命是胜造七级浮屠,可他爹再让您去他们村子上见他,未免也有些,”冯小乐只觉得这事不太妥当。

    谢清湛立即笑了下:“不过是来回骑马的问题。”

    随后他又低声道:“其实我上次遇见他们村子上的人了,听说小栓子的爹虽被大夫医治了,可一直都不见好转,只怕……”

    他没说白,但冯小乐已是明白,只怕这孩子的爹是不行了。不过冯小乐随后又一想,要是这孩子的爹真不行了,那他爹要见谢清湛,岂不就是想把这孩子交给谢清湛。

    冯小乐又一想,人家爹虽然没了,但家里头估计也还有娘亲和哥哥什么的,估计也就是临终前想和谢清湛这个恩人说声谢谢吧。

    谢清湛骑上马让孩子坐在前面,就直奔着城外而去。

    而此时陆庭舟正在给将士壮行,这两千护卫他来叶城的将士将在今日启程回京。而一直拖到现在,也正是为了准备粮草,如今粮草都准备妥当了,自然是让他们赶紧回去,这样才能赶上在京城过年。

    壮行酒喝完之后,裨将赵超就来向陆庭舟辞行。齐心送他出去的时候,只说给他准备了一些吃食留着在路上。

    赵超看着那食盒满意地点了点头,便让人放在马车上了。

    这两千兵士是从京城来的,很多人都未到过这么北的地方,不少人皮肤龟裂,声音嘶哑。此时要走,各个都是欢欣鼓舞的,恨不能立即回京城去。

    不过这部队行军素来便有些慢,喝完壮行酒出发,一直到晚上也不过是才翻开叶城的那座山,到了另一边而已。

    结果就在军队驻扎的时候,就有人眼尖,看见远处好像有火光,没一会上千人就被这火光吸引住了。而住在中帐的赵超也立即出来,就听见周围的兵士一直指着那处在议论。

    赵超赶紧派人去查看,谁知半个时辰之后,探路之人便回来,而去的两人却只回来了一个。只听那人哭喊道:“不好了,胡人打过来了。”    第一百九十三章

    “六小姐,你可终于来了,我那天瞧见你们车队进城了,只是封锁了街道,不能靠近,”冯小乐高兴地说道。

    谢清溪是真的惊喜,她没想到冯小乐他们居然在叶城做起了生意,她问道:“你们现在不出海了吗?你之前让人给我送的人参我都收到了,我娘说那样大的参真是少见呢。”

    “那是自然,那可是我们亲自去长白山挖的,”冯小乐有些得意地说道。

    此时冯桃花过来,给谢清溪和谢清湛兄妹两人端了茶水,便说道:“先前六少爷过来买东西,我一瞧就呆了,知道恪王爷和王妃要来,只是没想到连六少爷都一块来了。”

    谢清溪笑着没说话。

    谁知谢清湛自个倒是挺得瑟的,笑呵呵地说道:“我们家和别人家不一样,别人家嫁姑娘顶多是陪个丫鬟,我们家哥哥多,就陪哥哥。”

    谢清溪正在喝水,听到他这话险些一口茶水喷出来,这都什么跟什么嘛。

    好在冯小乐和冯桃花大概都适应了谢家六少爷这说话的方式,两人就低头笑。

    “冯小乐,你们什么时候在叶城开店的啊,你怎么都没告诉我,”谢清溪觉得这几天的惊喜真是一个连着一个的,原以为到这边来是举目无亲的,结果六哥哥来了,冯家姐弟居然也在。

    她真是说话的时候,脸上都挂着笑呢。

    冯小乐立即回道:“三年前马市刚重开,纪大哥就带着我们商队一块去了辽关,后来才发现咱们汉人的东西很受那些外族人的喜欢,什么茶叶、丝绸、布料一到这里就能被抢空了。不过辽关那边多是以物换物,咱们的茶叶可以换他们的毛坯、人参这些东西。纪大哥又亲自去和外族人谈马匹的事情,如今京城里的马多是咱们商队运过去的。”

    谢清溪没想到短短的三年之间,居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

    她又问:“所以你们商船不走了,现在就专门做辽关到中原的生意吗?”

    谢清溪这是来叶城头一回出门,也没去街上逛过,所以不知道这边境之地的情况。塞外民族都号称自个是马背上的民族,打小就会骑马打猎,所以这兽皮兽肉是不缺的。

    叶城每个月逢六的日子就是集市的日子,这时候从中原来的商人就会把从中原带过来的货物摆在街上买,什么茶叶、盐巴、布料、南方草药等等,当然这些东西并不都是好的,搁中原也是普通老百姓能买的东西。

    可是这些平时在中原值几文钱的东西,到了这里说不定就能换一张狐皮,而这些皮料再被中原商人带到南方去,就是几两几十两的,这其中的差价只怕有百倍之多。

    古代交通不便利,往来边境和中原的路途又遥远,所以这些商队就成了货物流通的主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