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潜伏在办公室-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张宇把黄陵华引入华东公司,并主动身退,引发黄陵华和鲜于两大巨头之争,表现看是张宇后撒,其实他是另有计划。在两巨头的争斗中,张宇逐渐地把黄陵华推给了李荣系统,又通过冯晖,把鲜于推向周晓华系统,使得两个副总裁和两大地区诸侯的利益完全被绑在了一起。

这么一来,张宇就能四两拨千斤,只要搞到了黄陵华和鲜于,就等于搞倒了两个副总监。

别人眼中只能看到黄、鲜斗争,高手眼里能看到两个副总监的斗争。真正的事实是,还有第三方力量,那就是张宇和大中国区销售总监陆德,这才是躲在背后操纵一切的手。

只有一个人在最后时刻幡然醒悟,那就是林丛。他找到了蛛丝马迹,也感觉到张宇的不寻常,所以没有跟着黄陵华走,而是将黄的一切都卖给了张宇,也把董事局的陈董介绍给了张宇。

时机完全成熟,黄陵华叛逃,鲜于闯祸,张宇终于能都从暗处跳出来,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料,将两个分公司销售老总和两个大中国区副总监给扳倒,一己之力,筹谋两年,一战成功。

王小峰心中激荡不已,如果是他的话,肯定在黄陵华叛逃前就劝阻,肯定在鲜于闯祸前就阻拦,可他会得到什么?只是个停职的身份而已。

而张宇呢?他宁可公司受到巨大的损失也不出声,一直等到事情无法逆转,伤害既成事实,这才跳出来。

张宇并不是那么老实的人,他耍起阴谋手段来,比别人高超无数倍,这可谓最阴险的人。

但同样也是张宇,将公司中最大的四个祸害给除了,从此往后,华东区可以进入稳定的发展期,不会如从前般恶性斗争。

究竟孰是孰非呢?

张宇到底是天使?还是恶魔?

疑问:既然张宇有销售总监做靠山,为什么还要躲着鲜于和黄陵华,做一个避世高人呢?

陆琪解答:因为张宇要做得利的渔翁,所以要看黄陵华和鲜于自己打起来。如果张宇过早跳出来,反倒会引起那两人的警觉,很可能先被当做对手。再高层也是这样。陆德故意挑拨两个副总监斗争,就是要他们两败俱伤,如果张宇过早暴露实力,无疑让两个副总监把矛头对准陆德,自己也不可能有现在的结局。

第二十六章 不要认为职场不合理

职场潜规则第二十三条:没有不合理的职场,只有不合理的心态。

经常听到人们说一句话,那就是太不合理了。

职场不合理,公司不合理,上司不合理,同事也不合理,仿佛除了自己之外,所有的一切都不合理。

但事实果然如此么?

仔细观察的话,我们可以发现,所以认为不合理的人,都是职场中的失败者,也是不能获得利益的人。

而其他职场成功者是从来不说不合理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个职场是再合理不过的。

为什么在有些人眼里的不合理,在另一些人的眼里却变成合理了呢?

这不是职场的问题,而是人的心态问题。

1。不合理是失败者推卸责任的借口

如上所说,一切提出不合理的人,都是职场里的失败者。为什么呢?

因为人性就是这样,当一个人失败了,他往往不会去找自己的问题,因为能够看到自己问题的人都不太容易失败。

而最常见的失败者,就是把责任归咎于其他人,把一切原因都说成是别人不好。

既然自己是合理的,那么不能容纳自己的外界就是不合理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那么多失败者才会归咎于职场是不合理的,这并非描述了职场的真相,而是他们的借口。

另一方面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有些人觉得,职场是做事的地方,有些人觉得,职场是利益交换的地方;有些人觉得,讨好上司是正常的事情,有些人觉得讨好上司非常恶心。

这种价值观的冲突,必然会互相看对方不合理。如果从这个方面看,那么合理就是个相对而言的命题,根本没有不合理的明确标准。

2。不合理是你不能去适应

但对大部分人而言,他们都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体系,他们会感觉到职场的不合理,只是因为难以适应而已。

我们从一个常居住的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通常会觉得从前的地方有许多好处,新居住点有很多坏处;在职场也是这样,我们从一个公司跳槽到另一个公司,总会觉得以前的有多好,现在的一点都不好。

这并非是真的不好,而是因为自己初来乍到,不够适应而已。

每一个职场都有自己的运转规则和职场文化,你无法融入这种文化,当然觉着不合理。

譬如说,有的职场就是专养懒人的,你只喜欢奋斗打拼,那当然就不能合理地融入了。

再譬如说,有的地方是潜规则横行,你是个很正直的人,没办法适应当然觉着不合理。

3。不合理并不能解决问题

但觉得不合理有用么?正所谓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

事实已经放在那里,职场也存在了,你是小人物,职场是大环境,你认为它不合理,但它却不会因你而产生任何变化。

有用么?没用。

就算你朝天大喊一万声不合理,也不可能解决问题。

而在职场中,不能解决问题的事情就是多余的,是没有必要去做的。因为你做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给你带来噩运。

譬如说上司坏话,譬如说公司坏话,看起来没什么,但最后很可能让你付出沉重代价。

所以,既然是一件多余的事情就不要去做,也不要去说,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将不合理的事情变得更加合理。

4。只要心态合理,一切都顺理成章

其实,只要价值观扭转过来,一切都可以顺理成章。

这就是所谓的没有不合理的职场,只有不合理的心态。

因为外在的现实是刚性的,一个小人物很难去改变它,而人的心态却是柔性的,我们可以很快改变。

与其费尽心思地去改变世界,不如就改变自己的心态,只要我们的目标理想不变,行为做法是可以改变的。

在这个世界上,坚持自我的人是可以成为英雄的,而英雄往往出师未捷身先死,他们并不能做好什么事情,反而会留下破碎的家庭,让身边的人痛苦不堪。

挡我们身处这个世界时,先要决定,自己要为全世界牺牲,还是为自己和家人奋斗,如果是前者,你可以坚持自我,去为改变世界而牺牲。如果是后者,那就改变自我,为最亲爱的人们努力。

这个世界犹如洋流,我们身处其间,如果心态不对,则像是逆水行舟,动一下都很艰难;如果心态合理,那就是顺势而为,轻轻松松地鹏程万里。

5。改变不了海,就让自己变成海鱼

一条江鱼,习惯了浅水。顺流而下时进入大海,刚接触海水时,江鱼对咸水很不习惯,觉得这太不合理了,它希望周围的一切都变成淡水。

但能实现么?或者把整个大海都变成淡水,或者逆流而上,再溯源回大江。不管做哪个选择,江鱼都会九死一生,活下来的机会非常渺茫。

但如果江鱼改变自己,让自身变得适应海水呢?那就完全不同了,它可以在海水里生存下去,逐渐将周围一切变得合理,最后江鱼变成海鱼,它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徜徉在更广阔的洋面上了。

当我们进入职场后,必然会觉得很多事情不好,很多事情不合理。但我们要先问自己一个问题,目标是什么?

江鱼的最初目标是改变大海么?当然不是,它的目标是活下来,而且活得更好,所以它可以变成海鱼,在更大的天地里遨游。

我们也是如此,当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时,需要问自己,目标是什么?我们是要把一切不合理变成合理?还是要让自己和家人活得更好?

弄清楚了自己的目标,就知道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了。

也应该知道,什么是合理的,什么不合理。

案例:

张宇顶着大中国区销售副总监的光环回到华东大区。

如今的华东区,已经和当初张宇远避北京时大不相同了。黄陵华彻底失势,成为闲职副总;鲜于虽然还是总经理,可也失去了渠道整理试点的经营权。

而张宇身兼两职,已然是华东大区的太上皇,已经可以独断专行了。

但目前的华东区,却是废墟一片。

小东区和小西区经过人事地震,项目调整后,实力受损,压根儿没能力撑起一个大区的业绩,并且鲜于所做的渠道试点根本就是亏本买卖,除了那些超市连锁和家电连锁赚钱外,任何人都是亏的,最夸张的是将分销商都消灭得一干二净,使得A公司业绩拓展严重受挫。

黄陵华所做的人人药房连锁渠道也已经大势已去,在所谓的“半年战役”的自我攻击下,这个渠道生意清淡,再加上黄陵华曾经想叛逃,使得不少连锁店都撤了柜,目前就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

就这么个烂摊子,张宇却必须在短期内重整旗鼓,总公司虽然给了张宇所有的权力,可并没有减低他的业绩指标。

这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张宇做得好,自然是名利双收,可万一做得不好,他的下场,恐怕比黄陵华和鲜于都要惨。

这一回,张宇不再躲避,作为一把手,他想要躲也是躲不开的,他先重整了部门系统的规划。

华东大区被分成两个销售归类,其一是渠道部门,将黄陵华手中的人人药房渠道和鲜于手中的其他渠道都合并在一起,由同一个项目组负责;其二是区域销售,依旧由小东区、小西区两个区组成。

有了部门系统规划后,张宇又重新做了人事布局。

鲜于是华东区销售总经理,自然负责区域销售部门,表面上总揽两个小区,但实际上却只能控制小西区。

黄陵华是闲职,不再安排任何工作,但出于面子上好看,还让他挂着管理小东区得虚名。

区域销售系统里德重点都集中在小东区里,张宇知道,要一下子恢复所有业绩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把小东区做起来,对士气会是个很大的提高,所以张宇将精兵强将全都集中在一处,把大批客户资源也集中在一起。

小东区由林丛担任经理,这既是张宇和林丛当初的交换条件,也是看中了林丛的资源背景。目前情况下,只有依靠本地势力强劲的林丛,才能将一些客户给夺回来,也能够重新培养起一些分销商。

而渠道系统内,由冯晖担任渠道副总监,负责制定营销方案,规划整个营销体系;由王小峰担任渠道经理,负责具体执行。

这是个人人拍案叫绝的安排。因为大家都知道,冯晖这个人深谋远虑,长于计算,由他来制定政策,做各种方案必然包赚不赔;王小峰这人不贪财爱做事,为人又正直,做执行是再好不过了,而且王小峰曾经提出过渠道内同质同价的方案,这也被张宇采用,在所有的渠道里推行。

短短三个月内,看起来已经病入膏肓的华东大区竟浴火重生,奇迹般地又活了过来。

区域销售虽然没有恢复到巅峰时期那么厉害,但在林丛的带领下,小东区生机勃勃,不少业务员重新焕发生机,业绩蒸蒸日上,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独自完成整个大区的业绩指标了。

而渠道方面更是喜讯频出,冯晖和王小峰两人联手,简直天衣无缝。他们在不同渠道实施了同质同价直销专营的措施,在短期内就重新占领了市场,不仅销售额回升,毛利率也提高了不少。

由目前的情况来看,总公司给张宇制定的指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