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一生的感情关系相比,哪样较重要
?这需要自己做决定。人生其实是不
断地做取舍决定的过程。自己决定、自己承担后果。
有很多时候,做事情与发展两人的关
系可以兼得,不要老是想着放 弃
哪一边,试试想一下怎样做可以两全其美,或许能够找到突破。
也有很多时候,两人的冲突只存在
“规则 ”的层面,即目标 其实是 一
样,但达到目标的方式则坚持要依自己定出的规则。若两人愿意暂时放
自己的坚持而给对方一些时间、听听对方语言背后的信念和价值观,互
了解对方看法里自己可以接受的、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便有可能找
一致的解决方案。在这样的过程里,两人试试诚心地看看对方意见里面
的地方,和自己意见未尽善之处,当两人都能这样做时,共识便会很容
出现。
“有了第三者的出现 ”
下
相
到
好
易
小时候看电影 (1950 一 1960 年的粤语片 ),每有第三者出现 通常都是
女的,而众人都称呼她为 “ 狐狸精 ”。奇怪的是,我记得的那些 “狐狸 精”
都是楚楚可怜的弱小善良的女人,而那个太太却总是凶神恶刹,臃肿难
看,
第 47 页 共 81 页
加上态度不好,行为泼辣,得不到观众的好感。在现实生活中,我却知
有不少的第三者往往不如那个太太 !电影中 “ 不忠 ” 的丈夫,似乎总是追
求美貌。在实 际的情况里当然有这样的事,但是也有很多个案,光凭外
旁人无法明白为什么那个丈夫会垂青那个 “第三者 ” 。
道
表
我可以肯定地说 :所有的第三者都是无辜的
!必然先是夫妻 两人的关
系破裂了,第三者才会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太太摆平了一个第三
也会有另一个出现。
造成 “第三者 ” 问题的原因有三种。第一种是个人成长的间
种是父母溺受的问题,第三种是两人之间的问题。
个人成长的问题。未曾充分成长的人是不适宜结婚的,这点
懂得说,可是内在的意思却不是很明白。适宜结婚的人必须身、心都具
足够的、良好的能力。生理上的能力有了,能够生孩子,经济上也可以
立生活,于是结婚。但是如果心理的能力欠缺,而又生了孩子,孩子会
得辛苦、他们自己辛苦、身边的人也辛苦。世人长期忽略了心理健康的
要,其实几乎所有的婚姻问题都是由于心理能力不足造成,就算生理向
也往往只 是由心理问题所引起。
所有的人在孩童时代,都必须在父母眷爱之下成长,成长就是有能
建立和照顾自己的人生。可惜的是,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些
形或无形的规则,这些规则可能完全不管实际的情况,而只是武断地去
者,
题,第 二
很多人 都
备
独
活
重
题
力
有
决
定一个人是否 “ 成长 ”。例如, 18 岁是成年,或者出外工作了便算成年。
考虑孩子结婚的问题时,多
数只考虑孩子的经济能力。
一个成年之前没有在心理上充分成长的人,成年之后仍需要
长。这样的人潜意识中有一个信念,就是成长必须在父母的眷顾之下,
是他就会在婚恋时去找寻 “ 父母 ”,尤其是妈妈。他会把婚恋对象当做
己的妈妈,这样,他的婚姻就永远不会成功。他失望了,便去找另一个
象做他的妈妈。很多婚前很好、婚后很差的丈夫,都有这样的问题。
继续成
于
自
对
没有成长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特点,就是无须跟
与人之间相处的法则,例如公平合理。孩子可以说了不算数、输了还要
从一般 人
拿
奖、不负责任、不守承诺。事情只做一半,有妈妈来善后
;拿了东西就走 ,
有爸爸 来付钱。对妈妈有一份 “妈妈是我的 !”的独拥 心态,妒忌别人来
分享母亲 (容易吃酷、 不想伴侣与异性谈话、担心伴侣被人抢走等
);妈妈
总是 应该无微不至、任劳任怨的
对方为自己做得更多 )。
(总是报怨伴侣对自 己不够好、老是要求
孩子对父亲的感觉是,父亲是力量的来源,孩子老是想证明
自己有 力
量(经常换伴侣、男的喜欢追求不易追到的对象、女的
喜欢给男朋友难题 ),
包括做了坏事而没有被发现
(新婚期间仍 在与其他异性胡混、青少年喜欢
“出位 ”、挑战法律等 )、证明 自己比爸爸更棒,不需要父亲
(不断批评 伴
侣或身边的人,例如 上级或朋友 )。无论怎样,他的内心深处不能没有父
母,他不断 地找寻父母,当发现对象无法担任父母的角色时便放弃,再
继
续找寻下去 (多次离婚或婚后不断地抱怨
)。他的配偶,无论怎样 尝试, 都
不能做到他父母的工作,只会累死了却仍然受他指责。这些,都是没有
分在心理上成长的行为表现。
这样重复没有效果的找寻与分手,这个人会一次又一次地失
望,除非他明白了失败的原因,做出一些真正帮助自己成长的事。一些
充
败和失
帮
助心理成长的课程,例如萨提亚
(Virginia Satir) 个性扩展课程, NLP 针
对“ 身份 ” 及“信念系统 ”上提升的课程 等,都能帮助这样的人有真正
成长。找不到这类课程,很多感到困扰的人,会企图找心理辅导解决问
的
题。
第 48 页 共 81 页
如果辅导师不明白上述的道理,而只是用例如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的
统技巧去做处理工作,不会有多大效果。心理分析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传
但
是可能要很长的时间,同时,解决的方法不大明显有效。
系统排列等技巧则会快速产生效果。
NLP 疗法 和家庭
2003 年 5 月,我在德国的国际家庭系统排列大会中主持一个工
一位女士找我处理她与男友的问题。她男友的表现就像一个孩子般,老
作坊,
是
抱怨和制造麻烦出来,分手了又回来。她也很明
白男友的问题,就是放 不
下她的男友。我对她说 :“ 你做他的母亲,永远不会成功,你俩这样生活
在一起,两人都会感到很痛苦。这样地坚持下去你实在是妨碍了他的成
因为他会错误地 以为你能够做他的母亲。在两个人的关系中,的确有些
候其中一个人会走得快一点。走得快的一个可以拉另外一个一把,但是
外的一个还得自己走路。如果另外的一个完全不走路,那么如果两人要
续在一起就只得把他背起走路。这样不对,因为这样你俩绝对不能建立
福快乐的关系。你的幸福快乐,可以跟这个人一起取得,也可以跟另外
个人一起而取得,更可以自己一个人生活而取得。人生总有很多选择,
可以尝试拉他,但是当你发现他完全不愿走路而要求你把他背起的时候,
你必须自己决定这是否是你愿意拥有的感情关系。
长,
时
另
继
幸
一
你
第二种是父母溺爱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伯特
· 海灵格 (Bert
Hellinger )的著作 Love ’s Hidden Symmetry( 中文版《谁在我家 — 海灵 格
家庭系统排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O3) 一书中有 清晰的解说。一个被
父亲溺爱的女儿,习惯了父亲的宠爱迁就,当她成长后发展自己的感情
系的时候,她不会尊重男人,特别是她的男朋友。她会要求男朋友做出
她父亲般的迁就,两人便不能发展出一份平衡的、充分成长的关系。她
失望地看到对方终于因为受不了而放弃她,或者不愿放弃而欺骗她。
一个在母亲溺爱下成长的男孩亦同样。他习惯了母亲的照顾
他有了女朋友后仍会对其女友提出同样的要求。她对女人也不会有充分
尊重。他也因此不容易建立满意的感情关系。
关
如
会
迁就, 当
的
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出现,在女儿
10 岁一 12 岁的时候,应该 把她 交
回母亲的照顾之下,即是培养出与母亲的亲密关系。受到母亲的影响会
谐良好她成长后便对男人有足够的尊重,与男人的相处亦感情生活也可
和
以
满意愉快。同样理由在男孩
11 岁一 12 岁的时候,应该让他发展出与父
亲
的亲密关系 让父亲引导他产生对女人的正确态度。
中国的传统思想和现代社会的现实情况,往往使男孩子成长
与父亲的接触很少,父亲能亲自给孩子的正面影响严重不足。因此,中
人的社会里,男人普遍地对女人的尊重不足,男人对伴侣的不忠也有很
的比例。在这些情况下,很多婚姻都名存实亡。
第三种是两人之间的问题。当两个人都以为结了婚同住一
然会越来越好,那么,他们婚后就会什么都不做,顺其自然。但现实生
往往事与愿违,两人同住总是会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出现,而两人之
又没有处理问题和解决冲突的机制,关系便开始紧张。如果两人多少都
的过程 中
国
高
起,关系 自
活
间
有
不愿低头的心态,再加上中国人对情绪的普遍错误概念
(不愿谈感受而只
说道理、要求 对方不要带情绪回家等 ),那么当任何一方怀着困扰情绪而
碰到 一个愿意聆听的对象,或者表示关心的异性,此时便为第三者的出
亮了绿灯。
场
一些怀有 “托付心态 ” 的女士。她们真的以为结婚是 “ 找到 了一个 归
宿”,男的会遵守誓言,照顾她们一生。说老实话,绝大部分的男士在
婚时是有诚意想这样做的,只是,做到一生与共,必须两个人都做些事
结
才
第 49 页 共 81 页
能成功。如果女方在结婚后把自己的生活都交给丈夫照顾,那么,结婚
丈夫看到妻子拥有的优点不是消失了便是打了折扣,妻子不好的地方又
婚后同住的环境里逐一浮现出来,此消彼长之下,再加上生活压力、情
冲突、两人不懂化解紧张关系等,只要有机会出现,很容易便有第三者
前
在
绪
了。
犯罪学有一句名言: “犯 罪的出现,只是一 分动机,九十九分机会 ”,
。不想见到有第三者出现,就需要坚持做提升两人沟通和关系的事情,
得那一分的动机不会出现。
使
在恋爱时男的总是说 “ 我给你一 生的快乐 ”;结婚时的誓言总是男 的
说“我会照顾你一世 ”。带有托付心态的女士,既然理直气壮地认为丈
有责任照顾她们一生,当丈夫有第三者时,当然认定自己是无辜的受害
夫
者
了。所以,每当丈夫有了第三者,做妻子的总是扮演了
“ 受害者 ”的角 色,
表现得无辜可怜。其实,只要是两个人的事,两个人都必然有同等的责
不是做了不该做的事就 是没有做该做的事,让两人关系出现了缺口,第
者才可以走进来。
任:
三
在中国人的社会中,女方出现第三者的情况比较少,但是其
上述一样。中国的男人在成长过程中被教育要多说道理、少理会感觉,
事情给白己的感受搞不清楚。男孩子更被教导要勇敢、像男子汉、
流血不流泪 ”,所以往往忽视自已与他人的内心感受,更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