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逍遥农民-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老头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儿子还懂得体贴人的,专挑坏的吃,留下好的给家里人吃,可是那并不是坏橙子那叫脐橙。

    过了几年,县里忽然重视水果种植了,许多地里都种植蜜桔,柑子,李子。当然许许多多的农民响应了号召。于是一个县的地里种植成片的桔子,李子,望去大片大片的。杨帆那年却硬要家里种植脐橙,脐橙适合盆地丘陵地带的,湘妃县地质虽然适宜,但在湘妃县还是头一回种,杨老头自然不太乐意,可惜倔强不过儿子更有他娘的支持,取了个折中的做法,托关系花了些钱小小地种了两亩地的脐橙,其他几亩地种植李子,桔子,不能挨县里的批评就成。

    谁知道由于县里种植的桔子,李子太多,几乎每一家都种植了几亩地,那加起来就是个天文数字。第一年就硕果累累,果实把树枝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农民们看见丰收了,大喜过望,以为是一个丰收年了,谁知道果实几分钱一斤都卖不出去,果实都烂在树上都没有人收。不过那一年小孩子们却是吃了个饱,口袋里时不时能掏出一个桔子,都把水果当饭吃了。

    但,水果终究不能做饭吃啊,所以又响应县里的号召,把果树砍伐殆尽,回家做了柴火烧,把树根也挖出来,每家每户在地里种了一大片的烤烟,干的热火朝天。谁知道收获上来的烤烟烟叶卖不出去,农民又白忙一场,如是地折腾了两三回,就再也没有人听从县里的话了。

    那一年,杨帆拼命阻碍杨老头砍伐桔子树和脐橙树,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杨帆母亲也骂杨老头“怕什么怕,难道完不成任务把你杀了,放心你进牢房,我绝对去送饭就成”。但是县里有任务啊,完不成任务那是要吃八百的,于是不得以,仅仅留下桔子和脐橙,把几亩地的李子树砍伐了,再开荒了两亩地,再拿出一亩水田种植烤烟勉力地完成任务。累的杨老头直骂杨帆不知道好歹。不过,第二年水果生意回暖,杨老头种出来的桔子卖了几个小钱,更“欣喜”的是烤烟居然没有挣上钱,杨老头才醒悟过来幸亏杨帆的嘴馋极力的阻碍,才挽救了一家子生活。

    从此以后,杨老头对县里的任务也就是报观望的态度,只要能够完成任务就行,管他还挣不挣钱的。村长骂他不思进取,没有集体观念,皮痒肉不痛的杨老头笑了笑说“总要有人在最后的吧,难不成全都跑第一。”把村长气了个半死。果然,第三年大集体种植甘蔗,甘蔗也腐烂在地里,因为榨糖厂都倒闭了,这才有几个人醒悟过来,跟杨老头学习。更可喜的是,那一年两亩地的脐橙结果了,果实结的虽然不多,但是卖了一个好价钱顶的上过去两年的总收入了,杨老头笑了一个冬天,连口夸耀杨帆的聪明,将来肯定是个有福气的人。杨老头留了个心眼,把脐橙嫁接,一年一年的多到了五亩地,脐橙每年的收入正是杨帆和杨永的学费来源,培养出了两个名牌大学生,也正是杨老头一家人在村里能够快乐生活下去的原因。

    因而,玉泉村的果子林木是县里最多的,桔子,橙子,葡萄,等等。地多人少,所以果子是玉泉村经济的主要来源,平均一家一年也能收获万把块。不过却有这样的问题,果子多是多,但是都没有名气,果子也不是特别优质,所以卖不出价钱,只能保一个温饱而已,改革开放外面的人富裕起来,玉泉村民也眼浅,一窝蜂地去了外地打工,留几个老人在家看着果子就成,于是老弱病残的人留守在家。不过也有许多少妇在家带孩子,杨帆不敢出去四处逛门,原因也在此,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和少妇哪怕说一句话,瓜田李下的不知道要闹出多大的麻烦来。

    杨帆摸出一个脐橙,旁边的周政和递过水果刀来。杨帆没有接刀,把脐橙在手里使劲的搓了搓,把皮搓软了,剥着皮说:“叔叔,剥皮吃脐橙才是最好的方法,水果刀一切不但吃的满手都是水,而且脐橙的汁液流去也浪费。”

    周政和笑着说:“原来还有这个讲究,不过太麻烦了吧。”

    杨帆说:“周叔叔你有急事吗?其实剥皮比吃的更过瘾,不信你试一试。”

    “你这小子,还蛮有意思的,这个就叫做钓与闲情了。”周政和拿出一个脐橙,揉了揉,剥开一块皮要往圾桶里扔。

    杨帆阻着接过橘皮,笑着说:“叔叔,这个可是好东西啊,晒干了几毛钱一斤,更重要的是炒狗肉那叫一个好搭配,过几天买几斤狗肉回来尝一尝,保证叔叔吃了还想吃。”

    周政和哦的一声明白了;说道:“那好,我也喜欢吃狗肉,倒是没大注意这个橘皮了,看来生活的经验还不够。明天搭你的面包车咱们去镇里,买几斤狗肉回来尝一尝鲜,你会做狗肉吗?”

    杨帆摇摇头说:“不会,不过陈家麟伯伯会做,做的很好。明天我去一趟县里,看脐橙能不能卖给超市,回来的时候咱们在县城买几斤怎么样。”

    这时一边的小涛和桂花也跟着剥皮吃脐橙,把皮好好地保留下来放在杨老头的准备好的盘子里。杨老头看着嘿嘿直笑,不过杨母却正在骂杨润生这个小家伙,因为他不吞橙子肉,只是吮吸着喝汁液。



………【第三十五章老二媳妇】………

    湘妃县目前种植了许多脐橙,品质优良,和其他地方相比差不了哪里去,但是零零散散的卖,没有品牌意思,脐橙也没有它的名字。在本县的竞争过程中,本县人自己又排挤压价,被外面的品牌脐橙一挤,湘妃县的脐橙占不了高端市场,“勉力”地沦为地摊货。

    杨老头坚信家里的脐橙品质不比外地差,但是就是卖不上价。脐橙几毛钱一斤被二道贩子收购贩卖到外地去,这让杨老头特别憋屈,脐橙的种植花了他太多的心血,想尽一切办法在提升着脐橙的品质,如果发现哪一颗脐橙的味道很好,杨老头绝对会把全部脐橙嫁接成一模样的,总是保持在四五亩地的脐橙上不去,多半也源于此。所以杨老头对别人的脐橙看不上眼,但脐橙还是和同村其他人的一样的价格被收了去,一分钱都不高,这让全村的人笑话说:“你横挑鼻子竖挑眼,还不是一个屁样。”燥的脸通红的杨老头闷声不响走了。

    卖脐橙不仅仅是钱的事情了,杨老头需要面子,所以嘱托杨帆去小董那里看一看,让脐橙进驻华联,给村里笑话的妇女们瞧瞧,他杨老头种出的东西岂能是你们这些鸡肚肠的娘们小瞧的。杨老头想挣一口恶气。

    杨帆也为难,家里种出的脐橙品质不容怀疑,高出同村的脐橙一大截。但是这样的品质多到那里去了,全国各地产出的脐橙打响了名头,纷纷抢占了市场。而华联走的是品牌路线,许多都是进口的,地方上的水果一般进不去。这让杨帆怎么开的了口呢,和小董的关系也仅仅是买卖的利益关系,况且小董也不能做的下主,他毕竟是高级的打工仔而已。

    可是杨帆也不能拒绝打击杨老头美好的希望,毕竟脐橙是自家的,能够多卖点钱也是喜事。出一口恶气毕竟有意气的成分在里,但是杨老头作为村子里第一个种植脐橙的人,经验丰富,对别人上门求教向来是无私的倾囊相授,现在别人忘了这一桩,还恶言相向,怎能不叫杨老头气恼。所以还是要问小董一下的,顶多丢一下面子而已,实在不行,杨帆打算到街上各个水果摊叫卖去,送货上门。

    谁知道,杨帆的担忧和最坏打算一切都是多余的,电话一打过去,小董那边笑语盈盈的,连说没有问题,虽然不是高价产品,但也可以摆进超市嘛,普通人家正需要这种价位的水果呢。小董的话里没有一丝勉强,反而详细地问起杨帆家种植了多少水果,桔子橙子都可以进驻华联,过几天桔子采摘了,只需要稍微分出大小,可以卖出不同的价位。

    杨家人都大喜过望,原本只打算卖脐橙的,现在连桔子卖出的着落也有了,算是双喜临门了,别人家的桔子眼巴巴等着二道贩子上门呢,也不知道贩子来不来,即使来了也是拼命地挑三拣四地压价。年份不好,水果积累成灾,一分钱都卖不出去,因为贩子亏油钱划不着,根本不进村子里来,这样的事有过几回了。

    杨帆只需要进县里和小董商量一下细节,并且小董过来看看水果如何,定一个安全点的价位,不让杨帆吃亏卖不出去。

    “喂,小花,你是不是叫小花呀,咯咯,咯咯。”杨帆的母亲逗弄着小花的儿子杨过。

    小花,就是早些天出嫁铃儿的嫂子,是老二的媳妇。小花模样倒是端庄的,在村里算的上是个俊俏的媳妇儿了,可是为人却让人失望,据说和村里的一个教师勾搭在一起,去教师那里住了一个礼拜。小二回来时候把小花腿都被打折了,但是却不敢对那个教师怎么样,好像屁都没有放一个。

    老二,被人背地里称做崽老二,意思懦弱无能,夸夸其谈的人。从小就这样叫他,并非他排第二,他是第四出生的,对家人可以说狠毒,但是对别人的侮辱只能畏畏缩缩的,背后骂几句娘得了。他的儿子叫杨过,就是因为老二喜欢金庸的神雕侠侣,不管儿子的出身背景用不用的上,简洁地套用的了。

    杨帆和老二一块长大的,虽然不喜欢老二的性格懦弱,但是知道小花背地里偷人养汉后,那叫一个气啊。小花进门时候,杨帆好颜色都没有给过。

    杨母抱着那个孩子希望杨帆也逗逗,杨帆说不太会抱。

    小花就说了:“不会就学吗,你将来也娶老婆,也有孩子的呢。”

    “老婆”一经小花的嘴里说出来,感觉不太好听,杨帆摆一摆手说:“还不是有我娘呢,她喜欢抱孩子让她抱个够去。”不知觉把气撒到他娘的身上了,埋怨杨母不该好颜色对待小花的。

    “你这孩子,还没有生儿子就嫌麻烦。娘抱你们兄弟两人长大都不嫌累,还要给抱你儿子也行,生十个八个我都抱的下。”杨母笑着说。

    一屋子人的笑,尤其是桂花笑的捂住嘴巴直叫哎哟,那天虽然伤了心,过了段时间也放开了心怀,觉得不应该那样子的,对于杨帆来说比亲兄长都亲,只要能在他身边看见他快乐也就心满意足了。所以第二天又来到杨家和小涛打闹。

    杨帆也不还意思地笑了笑,想起了老二的一个笑话,最初老二娶媳妇的时候看见村子里有人生了双胞胎,于是老二上香说:“祖宗啊,祖宗,你要保佑我生个三胞胎,不然我祖坟都挖了你的。”

    哎,毕竟还是老二的儿子,媳妇不怎么的,估计文化水平低,没有道德观念,但是也不能怨恨到他儿子身上去。杨帆结过“杨过”抱着,看着他小眼睛滴溜溜地转,头转过来转过去,四处找寻着。杨帆感慨地自嘲说:“在小孩子的眼里,也许只有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在他的眼里估计我和一条狗没有多大的区别。”

    又是一屋子的人笑,杨母笑骂道:“哪有这样比喻的,真是作践了自己。你多抱抱他,说不定大了还惦念你呢。”

    周政和却发感慨地点点头说:“杨帆的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这就是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吧,从小需要教育才能成才,小孩子最初的眼睛里的确只有熟悉和不熟悉,再到认知,慢慢地接受这个世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