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仙-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陶然居的大掌柜还未等到控制住场面的时刻,萧友峻和高子明竟两败俱伤,俱都重伤昏迷过去。陶然居大掌柜见此,吓得不轻,也没心情再去管已经吓得魂不附体的两府下人,赶忙又分派人去请大夫前来救治。

    说来也巧,陶然居派到萧家通知消息的伙计刚到萧府门口,正碰到有事回府的萧二老爷。听说自己的混账儿子竟然在外面和人打起架来,当下就气得他亲自前往陶然居抓人。

    刚到陶然居,萧二老爷迎面便碰上了同样是闻讯前来的高家人。高家前来的是外院的二管家,两人还没来得及寒暄,就被告知萧友峻和高子明两人的真实情形。

    这样一来,萧二老爷和高家外院的二管家也顾不得扯皮,匆匆定下约定,便各自整顿下人,分别领着尚在昏迷的那两位回府而去。

    陶然居虽有背景,可毕竟只是一处酒楼,仓促间也请不到特别厉害的大夫,而萧、高两府却不同,当然得赶紧回府医治。

    至于其他事情,且不说高家来的只是一个管家,即使是和萧二老爷身份相当的高家人,在事情未明了之前,也商定不出个所以然来,一切只能押后处理。



………【第三章 人命(上)】………

    萧友岩和萧友祈得知此事后,同时松了口气。不是二人薄情,原本就没有多少情分,萧友峻又恶名显著,且已无xìng命之忧,与其担心对方,还不如cāo心自己。

    因为萧友峻的突然受伤,萧友岩两兄弟暂时不用面对萧友峻的报复。可也因为这一次的受伤,等到萧友峻恢复以后,将来的报复只怕会更为猛烈。

    萧友岩两兄弟从了解到的信息中已然知道萧友峻会打架斗殴的缘由,而这个缘由偏偏与自己二人密切相关,而且可以说是直接的导因。

    以两兄弟对萧友峻的了解,若是没有被高子明奚落以及后来受伤之事,两人还有可能想法子让对方不再过分追究近乎当街被训的“屈辱”。可这两件事发生以后,两兄弟也估算不出一旦萧友峻伤势好转,打击报复会有多猛烈。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见招拆招了。

    当rì晚饭过后,萧友祈回到自己房内,正准备拿出白rì里新买的书籍挑灯夜读。只是他还未翻开首页,突然就有萧老太爷所在松院的小厮平安前来通传。

    “祈少爷,老太爷有请,还请祈少爷前往松院书房。”

    骤然听得祖父遣人传唤自己,萧友祈先是一愣,不过随后便恍然。他与萧友岩两兄弟早先和萧友峻当街产生冲突,当时有许多的围观者,萧家只要多派些人出去打听,再结合个人的行踪,不难推出谁是当事者。

    这种事情平常自然不会派人去查,可是联系到萧友峻与人殴斗并最终昏迷被抬回府上的事实。萧友祈不难猜到萧老太爷定是传唤他询问当时的情形,看能否得到些有用的线索,而兄长萧友岩同样也会被传唤过去。

    萧友祈在心中快速的得出一个推论,脸上却透着懵懂无知的表情,怯生生的问道:“平安哥哥,祖父唤我去松院是为什么啊,难道是我做错事情了么?”

    平安看着眼前怯懦模样却又极为可爱的萧友祈,又想起对方平rì在府中的处境,顿时心生怜惜,而且就他所知,萧老太爷只是传唤萧友祈前去问话,并不是责罚,就斟酌着将自己知道的一些事情说与了萧友祈。

    “祈少爷不用担心,老太爷只是传唤少爷去问几句话,没有大碍的。在平安之前,还有平贵被遣去传唤岩少爷。”

    得到平安回话的萧友祈彻底的放下心来,落在平安眼中的却是羞涩的脸红一笑。随后,萧友祈便安静的跟在平安身后,一同前往松院。

    萧友祈表现在人前的虽然只是一副乖小孩的模样,然而实际上他却远比表现在外的要成熟的多,这一切最初都要归功于祈氏的刻意教导与培养。

    因为自身的遭遇,加上生下萧友祈后身体一向就不好,为了萧友祈将来的生存考虑,祈氏在由平妻变为妾室以后,就暗暗的狠下心来,决定自小便开始对萧友祈的磨练。

    自萧友祈开始认字以后,祈氏就从不曾中断过考较,每rì必要其完成定量的功课。当萧友祈稍大一些,开始自己阅读书籍后,祈氏更会不时的询问萧友祈从中有何收获,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启发。

    祈氏的教育并不刻板亦或教条,不但奖罚分明,而且因时制宜,目的却只是让萧友祈从前人留下的文字中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明辨是非,懂得思考。

    祈氏的教育又可谓是煞费苦心,因为自身的经历,为免萧友祈只懂理论而不切实际,在萧友祈懂事以后,祈氏便有计划的逐步让他出面与萧府众人周旋。

    一是为了让萧友祈早rì见识到世态人情,二来也是希望萧友祈能通过实际生活的经历,真正理解从书籍中获取的经验知识,将其化为自身的知识。

    祈氏很早的就失去了丈夫的宠爱,加上其他一些人的有心为难,与萧友祈母子二人在萧府的生活可想而知肯定不会好过。

    下人中多的是见风使舵、迎高踩低之人,萧友祈虽然年纪不大,可是大大小小的苦头却吃过不少,早已经识清人xìng中存在的自私淡漠、险恶难测。

    也许是多年的磨砺,或者是本身就有颗七窍玲珑心,加上阅读的书籍不少,看过不少典故、权谋之术,萧友祈见识机智俱都不凡,心智远胜于同龄少年,凡事心中自有计较。因为听闻目睹甚至经历过众多萧府中勾心斗角、明争暗斗之事,萧友祈心机城府也都有所历练。

    在环境的历练下,萧友祈逐渐养成了行事谨慎,诸事谋定而后动的习惯,又善察言观sè,兼之心思细腻,懂得变通之道。虽然年纪不大,行事还颇有稚嫩之处,但因其诸事不显于表,竟将萧府众人都瞒了过去,个个只道萧友祈乖巧率直。

    至于萧友祈的真实xìng情,除去祈氏知道原委外,也就与其关系比较亲厚的萧友岩有所察觉。

    祈氏母子倒并不是有意隐瞒着萧友岩,只是刚开始的时候萧友岩的年纪也不大,且祈氏不想因自己母子而影响到他人,待到萧友祈年岁渐长,却也不好无端端的特意提及,于是便这么含糊过来,只是也不再刻意隐藏。

    祈氏虽然如此行事,却并不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心理yīn暗,只知算计的小人,只不过是未雨绸缪。

    好在萧友祈本xìng不坏,又有最为濡慕崇敬的祈氏时时表率并耳提面命,他并不轻易主动算计他人,只不过也不会是个滥好人。

    萧家有一条祖训,凡家中庶出的子弟,成年以后便可自动提出申请分家出去,并可以将生母一并带出府外。只是若然以这样的方式分了出去,几乎等同于脱离了本家,整个萧家除了象征xìng的分拨些许银两外,此后便再无关联。

    祈氏母子就是打的这个主意,只低调的在萧府过着rì子,以待萧友祈成年。这个打算是萧友祈主动提及的,祈氏仔细思虑过后,不忍违了儿子的拳拳孝心,也答应了下来。

    她很清楚萧友祈之所以有这个念头,最主要的还是想让她活得自在些,不必在萧府内受些闲气。

    却不料天不从人愿,祈氏尚未三十,便因病早早离世。



………【第三章 人命(下)】………

    跨进松院书房大门时,萧友祈抬眼迅速的扫视了一圈,发现除了坐在书桌后的萧老太爷外,书桌前还坐着萧家大老爷以及二老爷,另有萧友岩站在书房正中。

    萧友祈向几人行礼之后,自行站到了萧友岩身边,便听萧老太爷说道:“友岩、友祈,友峻的事情想必你们也已经听说,今rì白天你们兄弟二人和他有过当街争执,到底是何情况,如今细细说与祖父和你们父亲、二叔听听。”

    看到两位庶孙脸sè突变,萧老太爷又补充道:“你们别怕,不是找你们来问罪的,只是要了解事情的经过,放心说就是了。这样吧,友岩的年纪比较大,就由友岩来说,友祈在一旁听着就是了。”

    萧友岩两兄弟自是应下,紧接着萧友岩便将白天的事情经过缓缓道出,不过出于自身考量,他将自己出面阻止的动机隐隐的解释为不想让萧友峻败坏萧家名声。萧友岩的这个理由倒是合理,况且萧家三位长辈的心思也不在这等小事上。

    至于萧友祈,面上虽是一副认真聆听的表情,其实心里却在想着别的事情。他刚刚偷偷的观察了一会,发现对面三位长辈都在仔细的倾听萧友岩的述说,心中顿时疑窦横生。

    萧友峻受伤虽算不上小事,却不可能引得萧家三位最有权势的当权者一致的如此关心,肯定另有隐情。而萧家并无大事,那么便只能是出在高家那边,萧友祈心中隐隐的有个猜测,却还不能完全肯定。

    等到萧友岩说完,见萧老太爷带着询问的眼神向自己望过来,萧友祈忙对着对方猛的点头,以示与事实并无出入。确定萧友祈并无其他补充,萧老太爷挥挥手让萧友岩两兄弟先行退下。

    萧友岩两兄弟离开书房没多久,萧二老爷就急急的向萧老太爷问道:“父亲,刚刚友岩和友祈的话中也得不出什么有用的讯息,接下来该如何处理是好?”

    萧老太爷沉吟片刻,对两位儿子说道:“在这件事情上,友峻虽然有错,可是也不能真让他赔上xìng命。明rì你俩一起去高家赔礼道歉,并且和高家好生商议,只要条件不太过分,就都应承下来。”

    等萧大老爷和二老爷应承下来,萧老太爷口风一变,转而训起话来。

    “平rì就让你们好好管教子女,如今倒好,竟然给我闹出人命来!老二,你回去以后,该教训的还是要教训,再不可由着你那媳妇,再这么宠下去,成何体统!老大,你那房也要引以为戒,趁机给我好好整顿一回。”

    萧家两位老爷在外面威风惯了,可惜在自己老子面前,却不得不老老实实的听着,只是心中却郁闷不已。萧大老爷直叹无妄之灾,萧二老爷更是暗暗咬牙,非得好好的收拾萧友峻一顿不可。

    次rì,高子明身亡的消息在萧家流传开来。

    原来在头一rì的殴斗中,高子明不比萧友峻幸运,在送回高府的途中就咽了气。事后诊断才得知,高子明似是头部受了暗伤,脑内出血过多而丧命。

    虽然已经隐约猜到了这个可能xìng,确定事实的那一刻,萧友祈还是有些唏嘘,一条人命就这么没了,仅仅只是因为斗气而已,实在太不值得。

    接下来的数rì,萧、高两府因高子明身亡之事纠缠不已。高家除了要求巨额的赔偿外,还要求当rì的肇事者萧友峻受到应有的惩罚,以命偿命,态度极为强硬。

    萧家自然不肯同意,这不仅仅是赔偿和交出萧友峻的问题,而隐然已经上升到两家的脸面之争。

    萧、高两家谈判失败,高家便一纸诉状将萧友峻告上衙门,另外捎带状告萧府治家不严。为此,高家还特意找来了殴斗当rì的目击者作证。

    萧家当然不会承认高家的指证,提出当rì现场一片混乱不堪,高子明的伤势并不一定就是萧友峻所为,极有可能是在混乱中被他人误伤,只肯承认萧友峻行为不端,断然不肯坐实萧友峻失手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