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不但能寻找其娘亲失踪的线索,还能同时帮助乔峰寻找当年的仇人。当然段誉心中还有一个无法说出的小心思,那就是希望在这期间能再次见到唐紫尘。
而乔峰听到段誉的请求,当然也无法拒绝。毕竟段誉身为人子,这本就是他应该的作为。何况段誉本身身手不落,所以对自己寻找仇人也是一份助力,所以乔峰也没有拒绝。
所以在这一切都商定之后,乔峰和段誉便立马动身离开了大理,开始按照段正淳给的线索,开始查询乔峰当年的仇人。
至于段誉为何不去寻找自己娘亲的线索,反而却是先帮乔峰寻找仇人,这些并不值得奇怪。毕竟段正淳派出这么多人手去搜寻,都找不到任何线索,难道段誉一个人还顶的上那么多人不成?
所以没有丝毫头绪的段誉,当然选择一边帮乔峰追寻当年的仇人,一边顺便查探自己娘亲的下落。何况段正淳帮乔峰锁定仇人的身份也是极为显赫,没准在这当中还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线索。
就这样,两人便开始在武林中东奔西走,打探着一切可疑的线索。
至于这期间游氏兄弟在聚贤庄大发英雄帖,召集武林中人想除去乔峰的聚会,乔峰当然不会像原著中那样去参加。
毕竟现在已经没了阿朱的存在,再加上段正淳划出的人选当中并没游氏兄弟这对废物,心灰意冷,不想再面对中原武林人士的乔峰,当然不会对其理会。
而游氏兄弟以及来参加大会的武林中人,在看到乔峰并没按时到来后,不禁以为乔峰是怕了他们。所以在对乔峰一番痛骂批判之后,接着又对自己等人开始大肆吹捧,好像没了他们,整个中原就没了希望一般。
接着这些乌合之众在聚贤庄又待了几日,这才意气风发的陆续离开。至于身为举办人的游氏兄弟,更是心得志满,觉得自己已经是个人物,所以对此当然也是心满意足。
也正是因为乔峰的没有参加,游坦之也并没有如原著中一般悲惨。何况此时阿紫早已消失,所以也没了庄聚贤这个悲催人物。
同样,也正是因为乔峰留在中原打探仇人的下落,而没有像原著一般前去草原,所以耶律洪基这个契丹大王也悲剧了。
因为这次没了乔峰的相救,所以被围困的耶律洪基,也只能靠着自己狩猎时带的那点兵马,开始奋力突围。
好在耶律洪基也并不是无能之辈,所以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终于突围而出,找到了忠于自己的军队。
而且也正是因为没了乔峰在千军万马中,拿下叛乱的南院大王等人的举动,突围而出的耶律洪基在面对叛军时,也只得发兵开始剿灭。
好在耶律洪基身为一代雄主,契丹众部到底大多数都是忠诚于他。所以很快南院大王等人的叛乱就被其剿灭,耶律洪基的统治权也随之稳定。
虽然随着叛军的消灭,契丹又恢复了原来的安定,但是经此一役,到底还是元气大伤。毕竟没了乔峰的斩首战术,那么底下的士兵在南院大王等人的压迫下,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所以这样一来,战争不但是发生在契丹的境内,还是双方自己人打自己人。所以经过这么一场自相残杀的闹剧,契丹能好受的了才怪。
不过这样的场面也正和魏北风的心意,毕竟以后大宋肯定要吞并契丹。而随着契丹的元气大伤,那么到时候发动吞并战役时,大宋也会容易许多。
当然,魏北风对于此事心中也有所预知,毕竟乔峰的命运早已被其改变。所以对于乔峰会留在中原的举动,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改变,魏北风心中当然也有所猜测,只是没想到效果会这么好而已。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所以此处也不再多提。
话说随着乔峰和段誉的不停打探,段正淳划出的人选也随之被一个个排除,最终只剩下一个让两人不愿意相信的人选,也就是少林的现任方丈玄慈大师。
要知道玄慈方丈在武林中声望本就是极为显赫,为人处世更是让武林中人称赞不已。而且乔峰当初在少林寺学艺时,玄慈对其更是颇为照顾,所以乔峰心中当然不愿意相信玄慈大师会是自己的仇人。
至于对佛法参研颇深的段誉,那就更不要提了,没见他学佛法都快学成傻子了吗。所以面对执佛门之牛耳的少林寺方丈,段誉更是对其推崇至极,怎么也不愿相信玄慈会是此事的幕后黑手。
不过其余的怀疑对象已经被排查清楚,根本就不是当年的幕后主使。何况玄慈身为少林中人,对于谣传乔峰父母要带人到少林强抢经书的行为,当然也不能置之不理。
所以二十年前的玄慈,不管是为了中原武林的责任,还是为了保护少林武学的义务,他都是最有可能出手之人。而且二十年前玄慈虽然还不是少林方丈,但是在武林中肯定也有了极为显赫的声望。
不然在大德高僧云集,高手更是屡屡辈出的少林寺,又如何会选玄慈为方丈。要知道少林寺身兼武林佛门两大至尊为一体,要是说执掌如此巨头的当权者,以前会是个默默无闻的人,这话谁会相信?
因此哪怕乔峰和段誉心中再是不愿相信,但是事实已经摆在面前,所以两人也只得放下心思,动身前往少林寺去查证此事。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五章 齐聚少林(中)
同时,对于乔峰养父母的被害,以及玄苦大师的圆寂,少林寺在魏北风和段誉调查期间,也同时对该如何处置乔峰而展开了讨论。
虽然没了原著中乔峰血战聚贤庄的桥段,但是少林最后还是决定召开武林大会。因为少林寺毕竟是武林的泰山北斗,所以对于乔峰所以引起的动乱,少林当然有责任去解决。
而且玄苦大师又是乔峰的启蒙恩师,所以少林寺更是跟乔峰脱不开关系。再加上玄苦大师之死,乔峰也要给少林一个交代。不然要是不追究此事的话,少林寺的颜面又有何存?
所以有了这些诸般原因的存在,哪怕乔峰没有在聚贤庄屠戮中原武林之人,但是少林寺还是要召开武林大会,以逼乔峰现身,让其对这些血案给出个交代。
到时乔峰要是真的清白,那么当着天下武林群雄的面,他也能趁机洗清自己的冤屈。要是乔峰真是这一连串血案的真凶,那么趁着武林群雄聚集,也可以趁机将乔峰拿下,给众多武林人士一个交代。
因此不管怎么说,少林寺都是只赚不赔的买卖。所以面对这种里子和面子都双收的好事,少林寺的众多高层当然不会拒绝。
所以在少林所有高层的支持下,少林寺立马开始向整个中原武林大放英雄帖,邀请各个名门大派,以及各路英雄豪杰前来少林,以处理乔峰之事。
同时,还在武林中放话,希望乔峰也能前来。然后当着众多武林群雄之面,给出一个自己的交代。到时乔峰要是真的有冤屈,那么少林寺一定会给其主持公道,不让其蒙受这不白之冤。
当然。乔峰也可以不来。但是要是如此的话,也就坐实了这些罪名。所以在武林大会召开完之后,少林便会率领武林同道对乔峰展开追杀,以慰那些被乔峰残害之人的在天之灵。
而同时正赶往少林寺的乔峰和段誉二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当然没有因此而感到担忧,反而对此感到高兴。
毕竟两人先前出于对少林寺以及玄慈大师的尊敬。两人并没有打算偷偷摸摸的去调查玄慈,而是打算正大光明的去少林寺拜山,然后当面去跟玄慈对质。
因为玄慈身为少林寺方丈,又是有名的大德高僧。所以只要当年雁门关之事真是玄慈所为,那么两人根本就不害怕玄慈会对此会有所隐瞒。
所以面对少林寺这次召开武林大会,给乔峰一个解释的机会,乔峰当然会感到高兴。毕竟那些血案本就不是乔峰所为,因此乔峰对于此事当然不会感到心虚。
而且有了少林寺召开的这次武林大会,乔峰正好也能趁机洗清自己的冤屈,让天下人知道自己的清白。
而跟乔峰结拜同行的段誉。当然对此也为乔峰感到高兴。同时,在跟乔峰查探仇人的这段时间,段誉对于自己娘亲下落的线索根本就没找到丝毫,就连自己的父亲段正淳。也没接到任何回报。
所以对自己娘亲安危感到担心的段誉,心情不禁也焦急万分。因此在得知少林寺为乔峰召开武林大会时,段誉同时也抱着打探自己娘亲下落的心思。
毕竟少林寺身为武林的泰山北斗,所以面对少林寺的邀请,众多武林人士肯定会给面子去参加。这样比起段誉在江湖上东碰西撞来,少林寺的这次武林大会,当然是个很好的机会,因此段誉当然也会感到高兴。
同样段正淳的想法跟段誉一样,在接到少林寺的英雄帖后,便立马召集渔櫵耕读四大家臣。等四人聚齐后,便一同快马加鞭的朝着少林赶来。
而天龙的另一个主角虚竹,因为魏北风的干扰,让叶二娘提前得知了他的身份。所以在擂鼓山棋局结束后,叶二娘便跟其余四大恶人分开,找机会确认了虚竹的身份。
随着虚竹身份的确认,叶二娘跟虚竹母子不禁抱头痛哭一番,上演了一幕亲人相认的苦情大戏。
不过叶二娘并没有告诉虚竹父亲的身份,毕竟玄慈身为少林寺的方丈,而虚竹又在少林寺当和尚,所以要是一旦告知虚竹自己的父亲是玄慈,那么肯定会给虚竹带来巨大的打击。
毕竟身为人子,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父亲会是个道貌岸然之辈。何况虚竹又是少林的和尚,本身的性格又极为迂腐,要是知道玄慈方丈就是自己的父亲后,虚竹又会怎么样去看待玄慈呢?
再加上虚竹的年龄又轻,一旦这个秘密被其不小心泄露出去,那么将会在整个武林引起轩然大波。
到时候玄慈身为当事人,又是少林寺这个泰山北斗的掌门方丈,面对群情愤涌的武林中人,玄慈也只能是以死谢罪了。
所以面对虚竹的追问,叶二娘也只能随口编了一个谎言,将虚竹糊弄过去。打算等虚竹在大大,人再成熟一些后,再将玄慈方丈的身份告知于他。
而迂腐善良的虚竹也没多想,随即也就相信了叶二娘的谎言,不再追问自己父亲的身份。毕竟刚知道自己娘亲身份的虚竹,心中正是激动万分,所以根本就没想过自己的母亲会欺骗自己。
随后叶二娘便又让虚竹不要对此事声张,让其跟着少林寺的队伍继续回少林。而叶二娘则在暗中跟着虚竹,一起朝着少林寺赶去。
等到了少林寺后,叶二娘又偷偷的联系了玄慈,将虚竹的身份告知于他。并嘱托他好好的教导虚竹,希望将来虚竹也能有一番成就。
而玄慈在得知虚竹的身份后,虽然口中念着孽障孽障,但是内心还是极为兴奋。毕竟古代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当玄慈自己当年失踪的儿子并没被害,而正是身处少林的虚竹后,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