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3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另建一座忠魂祠,专门祭祀那些为我大唐开彊浴血、披荆斩棘、奉献生命的将士们,让我大唐为国效死之豪杰英魂能有所归处也是向我大唐帝国的无数仁人智士宣告,死亡,于国有大功者,便可享后人永世凭吊因为他们是为了我大唐帝国的尊严与生存而战斗至死的英魂,当活着的人寄托哀思时,我大唐帝国。军人的精神,将永留心底当因战斗牺牲的亡者在历史与时间之中飘荡时,忠勇,顽强,奋战至死,决不屈服的他们,名字将被刻在忠魂祠上,英名将流传千古”

    太宗听着也是激动不已,连声道:“好好主意让英魂有所归处,果然是好主意天下有你这样只一心为国而无一已之私的良才,乃朕之幸,大唐之福”

    杜睿连忙躬身道:“圣上谬赞了,臣万不敢当圣上如此赞誉若说是当真一心无私之人,臣以为只有魏大人堪当此名”

    太宗道:“你就莫要自谦了,乾儿忠烈祠之事便交由你来操办”

    李承乾闻言,不禁大喜过望,连忙应承道:“儿臣遵旨”

    太宗交给李承乾办这件事,对李承乾也是大有好处,旨意是由太宗来颁布,可具体的操办事宜,却是由李承乾来主持,虽然功劳小一些,但是却一样能得到那些将士们的感激与支持,对李承乾稳固储位,绝对是件天大的好事

    太宗接着又看向了杜睿,道:“承明你书法天下无双,又专攻丹青之道,这绘图题词便交由你了”


()免费TXT小说下载
    杜睿也不敢怠慢,道:“臣领旨,只是这凌烟阁上何人登顶,还请圣上示下”

    太宗闻言,也是一阵沉吟,道:“此事,朕还需好好斟酌一番,凌烟阁一事,你们暂且不要透露出去,随后朕便将名单交给你,你来按名作画”

    杜睿也知道太宗的顾虑,绘图凌烟阁这件事原本就是天大的荣耀,后人就曾有诗赞曰: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可见绘图凌烟阁是何等的荣耀,但是对这份荣誉的分享,毕竟只能是极少数的人,这个消息一旦传扬出去,毕竟会引起众多朝臣相争,所以这种事,只能由太宗一言而决

    在原本的历史上,最终入选了凌烟阁的有功臣二十四人,每一个都是在大唐草创之时,立下了莫大功劳之人

    位居第一的便是赵公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身为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太宗为友,高祖李渊太原起兵后投靠太宗帐下参与太宗主导的历次战役,尤其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导作用终身为太宗信任,评价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

    赵郡王李孝恭第二,其父为高祖李渊堂侄,高祖在太原起兵后,他负责经略巴蜀,得李靖之助,灭萧铣、辅公祏,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战功几可与太宗分庭抗礼玄武门之变,太宗登基后,退出权力中心,以歌舞美人自娱避祸已于贞观十四年,暴病身亡

    杜睿的爹老子,蔡国公杜如晦第三身为太宗的主要幕僚,高祖攻克长安时投靠太宗,得房玄龄推荐而受重用,为十八学士之首参与太宗主导的历次战役,及其后的玄武门之变贞观初年与房玄龄共掌朝政,贞观四年病故,年仅四十六岁深为太宗痛惜,死后极尽哀荣

    郑国公魏征第四,魏征原为李密谋士,后随李密降唐,为大唐招降李世绩窦建德进攻河北时被俘,窦灭亡后重回大唐,隶太子李建成麾下玄武门之变后,归顺太宗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无不言,以进谏著称终生深受太宗信任,评价说贞观之前辅佐之功以房玄龄第一,贞观之后以魏征第一,业已病故

    梁国公房玄龄第五,同样是太宗的主要幕僚,善于谋略高祖起兵后派太宗进攻渭北,受温彦博推荐投入太宗幕府,被委以心腹,参与太宗主导的历次战役,及玄武门之变太宗登基后论功行赏,被比为汉之萧何,贞观年间负责行政,为相近二十年,深得太宗信任

    申国公高士廉第六,长孙皇后、长孙无忌的亲舅舅,二人之父早死,实际由高士廉抚养高士廉对太宗极为器重,以至主动将长孙皇后许配给了太宗后因得罪隋炀帝,被发配岭南,随后中原大乱,被隔绝在外,直到李靖灭萧铣南巡时才得以回归,其人善行政、文学,为李世民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鄂国公尉迟敬德第七,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太宗起初不被众将信任,几乎被处死,但太宗坚持起用他与王世充决战时有单骑救主之功,得以稳固地位,此后以勇将身份参与太宗主导的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角色,亲手杀死齐王李元吉,拥立之功第一

    卫国公李靖第八,李靖其人,堪称是历史上“使功不如使过”的典型,曾试图揭发李渊谋反,因此几乎被李渊处死,幸而为太宗所救后来戴罪立功,协助李孝恭经营巴蜀、灭萧铣、辅公祏,被李渊评价为“萧、辅之膏肓”,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负责抵御突厥,成功地消灭突厥政权,战功无人可及,后来又挂帅出征,消灭吐谷浑势力,屡次被诬告谋反,为免嫌疑,主动退休闭门不出

    荣国公萧禹第九,隋炀帝萧后之弟,以外戚为隋炀帝重臣因反对出征高句丽,被贬为河池郡守,到任后受薛举进攻,奋力抵御高祖李渊起兵后,归附大唐,善行政,终生为高祖重用太宗即位后,因与房玄龄、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太宗,仕途沉浮,但从不“改过自”后来太宗评价其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褒国公段志玄第十,高祖李渊在太原时的旧部,首义功臣参加大唐历次重要战役,以勇武著名太宗兄弟相争时,拒绝建成、元吉的拉拢,忠于太宗,并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其人治军严谨,太宗评价其为“周亚夫无以加焉”,已于贞观十六年病故



    夔国公刘弘基第十一,隋炀帝征高句丽时,因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高祖李渊太原起兵时,与长孙顺德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途中于霍邑之战阵斩隋主将宋老生,攻克长安后被评为战功第一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力尽被擒,太宗灭薛氏后获救又在刘武周进攻太原时战败被俘,侥幸自己逃回,随后配合太宗在介休歼灭宋金刚因大唐与突厥关系恶化,常年驻守北边抵御突厥

    蒋国公屈突通第十二,原为隋朝大将,历仕杨坚、杨广,战功赫赫杨广南巡江都,委以镇守都城长安的重任高祖李渊起兵后进攻长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战,力尽后自杀未遂,最终投降大唐,被封为兵部尚书后参与大唐历次重大军事行动,尤其灭王世充被评为战功第一,后被委派镇守洛阳,已于贞观元年病故

    勋国公殷峤第十三,高祖李渊旧部,太原起兵时投奔李渊,参与进攻长安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与刘文静一同被追究责任,贬为庶民后随太宗灭薛氏有功,得以重被任用参加太宗历次战役,在进攻刘黑闼时,得病身亡,是凌烟阁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个

    谯国公柴绍第十四,高祖李渊之婿,娶平阳公主李渊起兵时身在长安,侥幸逃脱追捕前往太原参与攻克长安、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重要战役贞观年间作为主将消灭最后一位反王梁师都,已于贞观十二年病故

    邳国公长孙顺德第十五,长孙皇后之叔,炀帝出兵高句丽时,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高祖李渊,与李氏父子友善太原起兵时,与刘弘基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时任先锋,擒隋主将屈突通此后功劳不显,贞观年间因多次贪污被弹劾,已然病故

    郧国公张亮第十六,原为李密部下,隶属李世绩,随李一同降唐得房玄龄、李世绩推荐入太宗幕府贞观年间,因善于行政而颇得信任

    陈国国公侯君集第十七,太宗心腹,常年担任其幕僚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

    郯国公张公谨第十八,原为王世充部下,后投降大唐,受李靖推荐进入太宗幕府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谋划太宗登基后,以其为李靖副将抵御突厥,协助李靖灭亡突厥已然在肃州之战中战死沙场

    鲁国公程知节第十九,原为瓦岗军勇将,李密失败后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秦叔宝一同降唐,分配到太宗帐下参加太宗历次战役及玄武门之变

    永兴公虞世南第二十,隋朝奸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学著称宇文化及江都兵变后被裹胁北返,宇文被灭后归窦建德,窦死后入太宗幕府此后尽心辅佐太宗,被评价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已于贞观十二年病故

    邢国公刘政会第二十一,高祖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的老部下,随李渊起兵,首义功臣此后负责留守太原,刘武周进攻时被俘忠心不屈,还找机会打探刘武周军情秘报李渊刘武周灭亡后获救曾担任刑部尚书,贞观九年病故,追改渝国公

    莒国公唐俭第二十二,唐家与李家均为北齐大臣,有世交之谊,唐俭亦与李渊为友参与李渊太原起兵的策划,为首义功臣最大功劳是揭发独孤怀恩谋反,被特赐免死罪一次贞观初年负责与突厥外交事宜

    英国公李世绩第二十三,原为瓦岗军大将,少年从翟让起兵,翟死后跟随李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势力,但仍坚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渊称为“纯臣”遭窦建德进攻后,因父亲被窦擒为人质不得已投降密谋暗杀窦重归唐朝,但未能成功,侥幸逃走随太宗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又担任主将灭徐圆朗,随李孝恭灭辅公祏贞观年间与李靖一起灭亡突厥

    胡国公秦琼第二十四,本为张须陀部下勇将,张死后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为瓦岗军大将在李密与宇文化及童山之战中立下大功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程知节一同降唐,分配到太宗帐下参加太宗历次战役,每战必冲锋在先后因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已然病故

    历史上的这二十四位功臣,其实水分不小,就比如没能入选的李道宗,在大唐创立的过程当中,李道宗同样居功至伟,但是且比不过张亮,高士廉,虞世南等人,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好看的txt电子书
    同样后人对凌烟阁上的排名,也颇多争议,最为集中的就是在秦琼的身上,在后世的《隋唐演义》中,秦琼可是作为男一号出现的,交友胜孟尝;孝母赛专诸,马踏黄河两岸;锏打山东半边天,神拳太保,不过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排名当中,却排在了最后一位,这就是历史和演义的区别

    如果称三国时代的吕布为“三姓家奴”,那秦琼就能称得上是“五姓”了,他最初隶属张须陀的部下,后辗转于裴仁基手下,随后跟李密,然后投王世充,最后降太宗

    秦琼有点蛮力,但跟政治家、军事统帅这样的角色离得远了点,所以,投靠了英气逼人的太宗后,秦琼就变得很老实了,再没动过跳槽的念头

    当然,这也说明二十岁出头的太宗确实有魅力秦琼为太宗卖命,不仅表现在打江山的年代,即使在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夏,太宗要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兄长和弟弟,秦琼也很爽快地答应去帮忙,跟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侯君集、尉迟敬德、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