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妲己竖耳细听,远风吹来几个零星的词汇,听不真切。好似并不止一人呼喊,妲己来了兴趣,立时化作一点白光顺着声音朝源处飞去。
…………
包拯自来到定远县,整理了一班档案典籍,无事时便领了自幼跟在身边的书童于定远县各处酒肆茶馆闲逛。
因接连查办了几桩受冤的案子,得了定远县百姓的称赞,包拯的声名传了出去,前来诉冤的百姓也多了起来。
这一日衙门前的鸣冤鼓再次响起,两班衙役罗列两旁,齐齐喊了“威武”之后包拯坐上堂来,命人将鸣鼓之人带上堂来。
只见一神色憔悴不堪,衣容凌乱的老妇人冲上前来,随后跟着个与她一般年纪的丈人。
二人被两班衙役一声威吓,吓得立时跪倒在地。
“堂下何人?报上名来。”
下跪的老妇人立刻磕头哭泣起来,原来他二人姓高,是定远县西山脚下的富户。膝下得了一儿一女。儿子早已成亲,独女儿秋芳,长到十五岁,生的如花似玉。夫妻俩极疼这个女儿,向外言道,我这女儿定要嫁个才貌双全的人,不拘家中富贵与否,只要人品才貌好,便情愿多送嫁妆。
消息传了出去,前来高家提亲的络绎不绝。高父既许了这个相女婿的门槛高度,看人便格外的仔细,长相不俊俏的不行,才华不过关的也不行,如此一来四里八乡都知道高父难缠,提亲的人变少了。
且说北门外有一严姓之家,家中颇有财富,只是父亲早逝,只有老母在堂。严俊长到一十八岁尚未定亲,他人生的丑陋,偏好风雅,自认是世间少有的美男子。他有一表弟,名钱青,生的一表人才,又是饱读诗书,只是家中贫寒,竟连住宿之地也没了。
念着亲戚的缘故,钱青便借宿在了严家。
谁想这日严俊无故着人寻了钱青来,说了些住宿饮食可还习惯的关怀之语。那钱青寄人篱下,见表兄这般态度,自然恭恭敬敬,说了些恭维的话。
话到一半,只听严俊道:“我前日听得一个消息,西山脚的高家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想寻个才貌双全的女婿。我原想托了媒人去说亲,谁知那媒人言了许多高家的条件,只说以我的相貌定不能入高老汉的眼。我就想着,表弟也是一表人才,又饱读诗书,或可代我一去。如此一来,哥哥我的亲事也就定下了,省了你姑母整日为我的亲事操心,你道好不好?”
第33章 包青天之骗婚记
钱青听罢严俊之话,立刻摆手摇头,道:“别的事尚可帮一帮,唯此事不行。一时哄过了,后来知道,你我都不好看。”
严俊道:“放心,放心。原也只想哄这一时,待到行聘过后两家就是许定了的,高家女儿自然与我绑在一处,就是知道了也不怕他。何况他又不认得你是何人,到时候怨怪也只怨媒人,与你什么相干?况且两家距离百里之遥,一时也未必知道。你且放心就是。”
钱青思量着,若答应下替他走这一趟,实不是君子的行为;可若不答应,如今他借居此处,只怕惹恼了对方与己不利,到那时再想找个这样好的住处,怕是比登天还难。
尚未开口,又听严俊道:“常言道,天塌下来,自有个高的顶住。凡是有哥哥在呢,你怕什么?”
没法子,钱青只好答应下来。
严俊立刻命人张罗了一套华美的衣裳与钱青穿戴,又派了家中一名伶俐的仆人名小乙的跟在钱青身边。
“叫小乙跟着,若有什么不妥的他自然会告诉你。你只管放心行事,再不可畏畏缩缩。”又封了二两银子与钱青,道:“这个略表哥哥的心意,待你回来事成了,还有重谢。”
说罢又将媒人尤辰叫来,两相里看过了,大家又说了些需要注意的话,到次日将明时分一伙人坐船出发了。
高老汉已等候多时,尤辰来说媒时,不管对方说的多漂亮,高老汉是必要见对方一面的。也因此故严俊想出让钱青代替自己的念头。
行船一日,到的第二日天明时到达西山脚,早饭过后尤辰估摸着高老汉已起身,便让小乙带了写有严俊名字的拜帖上门,上次尤辰来时带了小乙,是以高家仆人识得他,急忙上告高老汉,又将小乙等人迎了进去。
双方见过礼,复坐毕。
高老汉仔细查看钱青,果然生的好相貌。又见来时带了许多东西,便知尤辰所说家中颇有富贵不是虚言,就是不知才华如何。
因此高老汉将西山脚的先生请了来,帮着考一考钱青。
先生每次出题,钱青具能快速作答,几次下来先生不觉冒了汗,对钱青的学问很是佩服,与高老汉道:“学生惭愧,这位官人当真才华满腹。”
高老汉一听心下更喜了,立刻张罗酒菜,好好为钱青接风洗尘。
钱青心里着急,却又发作不得,只好随了高老汉。
如此又过了一夜,第二日钱青带着高老汉的满意回了表兄严俊家,将事情一说,严俊高兴道:“既如此,多谢表弟。待哥哥抱得美人归,必要封你一个大大的红包。”
钱青忙作揖谦虚的恭贺了他一番。
谁想高老汉自认得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婿,必要在乡邻间炫耀一番,有意使那之前嘲笑他的人看看,高家也不是那说大话的。如此可就苦了严俊,高老汉必要严俊亲自去西山脚迎娶新娘子,这样一来可不就露馅了吗?
没奈何只得再次请钱青出面帮忙,钱青再次推脱一番,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谁想那一日天气突变,中午时分就下起暴雨来,累得钱青和一帮前去迎亲的只能留在西山脚高家。因原是定了吉时,过了吉时再拜堂就不好了,因此高老汉见天气留人,便去找了钱青让他和自家女儿直接在高家拜堂,倒也省事。
钱青自认是个正人君子,替了新郎拜堂实在有违他对严俊的承诺,因此百般推辞。严俊家的仆人小乙也是极力反对,千万要钱青推辞了。只是高老汉实在热情,钱青待要找尤辰讨个主意,却不见了他的踪影,原来尤辰喝酒醉醺醺的,早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钱青见推辞不过,恐再多说话会引人怀疑,只好答应下来。转身又向小乙保证:“此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过我保证绝不会碰新娘一下,定会对得起表兄对我的嘱托。”
小乙却不信他,新娘子长得如花似玉,到时夜深人静,孤男寡女睡在一张床上,他不信钱青能做的那坐怀不乱的柳下惠。
夜里洞房,钱青念着孔子教诲,果真和衣躺下半点不碰新娘子。因新郎态度冷淡,高秋芳心里委屈,却又无可奈何。
高老汉心里喜欢,直摆了三天的流水席,请了整个西山脚的人赴宴。没奈何钱青也在高家住了三天,三天一过立刻启程赶往北门外。
高老汉一直将女儿送到严俊家中,新郎交接时发现不对劲,加之中间又有小乙向严俊报告钱青已与新娘拜堂洞房之事,不等高老汉清楚,严俊就与钱青打了起来,如此一来事情水落石出,高老汉并坐在轿子中的高秋芳知道自己被骗。
正当闹得不可开交,吴江县令路过遇到此事,将一干人等叫了过去,从众人言语中得知事情来龙去脉。又看严俊面貌丑陋,着实可恨,便以欺骗之罪先打了他二十大板。
之后叫来钱青问话,县令见他生的一表人才,遂起了爱才之心。有意撮合钱青与高秋芳的婚事,谁知钱青极力反对,并言:“我是受人之托,并未违反承诺。若果真同意成亲,那三日的坚持岂不是白费了,枉我君子的行为。”
他如此一说竟得了县令的青睐,以为他是个正人君子,如此的环境也能做到坐怀不乱,便劝他,若是不答应成亲,骗婚之说就成了他前途的污点,如此一来钱青也就同意了。
只是高秋芳却是个倔强的姑娘,自认被骗,坚决不愿嫁一个骗子。又想自己已与钱青拜了堂,进了洞房,名节已然受损。且此事闹得这样大,周围布满了人群,心下不由恼羞,当即立意以死明志,竟撞了柱子。
那吴江县令原本就偏爱钱青,判了严俊几板子,又罚了他些许银子,竟对钱青没有半分惩罚之举。
高老汉失了女儿,与妻子一通好哭。
吴江县令不愿惩罚骗婚者,高老汉便听了儿子的话找了定远县令,听闻包拯清廉之名,夫妻两个并儿子一张状纸告到了包拯面前。
包拯一听此事,那还得了,立即着人将钱青、严俊叫上堂来。
…………
妲己看着面前的高秋芳,道:“你父母兄长已经告到定远县令那里,包拯也已受理了此案。你的冤屈定能昭雪,何必找我帮忙?”
高秋芳恨恨道:“便是包大人秉公办理,那二人也决不能还我受损的名节。更何况,我如今已死,若不能报复他们,岂不是白死了!”
妲己看她如此,倒有些意外,道:“你若要他二人以命偿还,也要付出代价,从此后再无投胎成人的机会。”
高秋芳正是气头上,也不管代价是不是自己付得起的,爽快道:“无所谓。”
“好,契约达成。”
…………
钱青与严俊以及花言巧语做骗人帮凶的媒人具被带上公堂,包拯照例询问一番,问到钱青时,钱青便以亲情之故做挡箭牌,只说因为帮助表哥才做下此事,由此并不违背君子德行。
那严俊之前已受了一通打,被街坊四邻好一顿嘲笑,心下也恼了钱青不守诺言,当天便把钱青撵出了家门,两人此刻已是水火不容。
钱青将自身的罪名推脱了,又拿严俊做筏子,严俊自然不乐意,两人在堂上一时吵嚷起来。包拯出声阻止,堂下衙役拄着棒子一通威吓,吓得两人立时偃旗息鼓。
在包拯的盘问下事情很快清楚下来,将严俊一干三人一通打,又着重罚。只是高秋芳之死到底与他们无直接干系,重罚过后也只得放他们回家。
第34章 包青天之骗婚记
钱青被严俊赶出家门时,那套赠他的华美衣衫和做谢用的银子都被收了回去,当日他是如何去的严家,如今就是如何的出来。
依旧着那身不知被打了多少补丁的粗布麻衣,背着他的书篓子,左邻右舍都知道他骗了人家姑娘,出门谁都要给他点脸色瞧,甚至当着他的面都要来一次唾弃。
钱青在街上转了两圈,收获了不少白眼,尤其是市井大妈的闲言碎语,更是令他掩面而逃。
“看看,这就是读书人。亏得成天讲什么孔孟之道,做的那事却是连我们没读书的都要羞愧了!”
婆婆婶婶的嘴巴真是厉害,一面嘲弄钱青白读了圣贤书,一面给自家孩子科普读书人也不见得人品就好。
“你这丫头还眼高于顶,说什么读书人好。瞧着吧,若是嫁了这么个读书人,就算将来出息了,只怕也会忘了共患难的糟糠妻。”
这母亲早前就瞧不惯钱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