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兴一拍脑袋,道:“必是哪路的神仙在保佑公子你,见咱们行了一天的路没个过夜的地方,所以才会变幻出客栈让咱们住了一晚。阿弥陀佛,谢天谢地,谢谢神佛菩萨保佑。”
说着朝四面八方拜了一拜。包拯拧眉思考了半天也想不出昨晚是怎么回事,只好接受包兴的说法。
只是两人上路不久便遇到了山匪,两人被五花大绑拖到了山上。包兴心里直流泪,他才夸了菩萨心善,想不到这么快就打嘴了,眼看着气势汹汹的一帮大小喽啰,暗暗地只喊神仙来救他们。
正求神拜佛,山下的小喽啰忽然上来报,说山下来了个好本事的,众人都降不住他。
原来此山名土龙岗,是山贼蜗居之所。这山上寨主四个,分别是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四人具有故事,不得已占山为王,做些打家劫舍的勾当。
谁想今日才劫了两个倒霉的,就被人打上门了。
四个人听说那人好生厉害,于是一齐出去预备对付他,谁想才见那人面就听张龙道:“原来是兄长,请到山中叙话。”
你道来人是谁,原来是南下展昭,因为武艺高强,好打抱不平,在江湖一带很是有名。张龙曾得展昭的恩,这下相见自然是好一番叙话。
谁知才进了大堂展昭便看见被绑在柱子上的包拯二人,不由惊诧道:“县尊为何在此?”
原来包拯上任之前曾与展昭有过两面之缘,展昭知道包拯清廉之名,是立刻与张龙赵虎等人说明,四人当下便与包拯两人松了绑,又道有眼不识泰山,连忙请至厅上坐了。
展昭问及包拯为何在此,包拯将如何被卸任一事说了,大家各自叹息一回。
包拯又问了张龙四人为何会做了山贼,四人将不得已说了,展昭道:“我看众兄弟皆是异性骨肉,今日有缘聚在此处。虽说包大人目下革职,然将来朝廷必要擢用。到那时众兄弟何不弃暗投
明,跟随在包大人身边,为国出力岂不好?”
四人一听具答好,又向包拯道:“老爷倘蒙朝廷擢用,我等俱效犬马之劳。”
包拯只得答应:“岂敢,岂敢。”
次日,包拯与展昭等告辞,张龙四人挽留不住,赠与他一匹马做脚程,包拯又是一番道谢。主仆俩下了山直奔京师,谁知到大相国寺包拯忽然头晕眼花从马上栽了下来,牙关紧闭,人事不知。
包兴叫他不应,吓得放声大哭惊动了庙里的方丈。方丈法名了然,是个得道高僧,学问高深,医卜星相无一不精。闻得门外动静,出来探看包拯脉相,安慰包兴道:“无妨,无妨。”
说着叫小和尚帮忙抬了进去,安置在方丈东间。
众人一通忙乱,开方抓药,用药不多时至二鼓天包拯“哎哟”一声睁开了眼睛,这下可是好了。只是了然嘱咐他,需要静养,因此包拯便带着包兴在相国寺住了下来。
这一日包拯自觉头脑清醒了许多,身体也康健了不少,便在相国寺内闲逛了一会,便有小和尚来相请,说方丈找他下棋。
包拯便跟着小和尚去了方丈室,两人说了些志同道合的话题,了然忽然道:“那日给你看病,我见着你佩戴的一块玉佩,好生奇怪。可否告诉贫僧,这玉佩是从何处得的?”
第36章 包青天
了然于占卜这方面很有些能力,他自见了包拯观他面相便知不是普通人,后又为他占卜得知包拯也就这百日的劫难,待时机成熟自由出路。
只是他胸前佩戴的狐狸型玉佩却令他疑惑了,按理玉佩是个死物,就算有些历史也能看出些许痕迹。然而了然细细磨算了一番,却是半点头绪也无。
若是活物,那道行势必比他高深的多,才会令他一丝情况也摸不着。
可这玉佩明明是个死物,又为何也推算不出呢?
包拯听闻了然好奇他从小狐狸手中得的那块玉佩,于是从怀中掏出来放在案几上,将小时候到山窝庙里躲雨遇到小狐狸的事情说了一遍,到现在包拯还在奇怪小狐狸为什么要给他这个。
了然将玉佩拿在手中细细观摩了一番,然后对包拯说道:“贫僧道行尚浅,居然瞧不出此物的来历。不过据你所说,这应当是个宝物了,我猜想那日雷雨必是它渡雷劫,碰巧你救了它一命,所以将这个玉佩做成谢礼。既然是宝物,定要小心收藏了,说不得能帮上你的忙。”
说着将玉佩还给包拯,包拯听他如此说,也觉有理,于是小心放好。
又过了几日,王丞相忽然造访相国寺,寻了方丈言说想给寺中所有的僧人赠送一套衣衫鞋子,待方丈将所有僧人叫出,左右却看不到自己要找的人,不得已再次问。
了然知道王丞相要找的是包拯,于是叫人将包拯请出来。
原来不久前当今圣上做了一梦,梦中之人形象记忆犹新,于是御笔亲画了形象,特派王丞相暗暗密访此人。
王丞相便将龙图中所绘人物与府中之人看过,叫他们外出时时注意。凑巧这一日王丞相家的厨子自相国寺门前过,见着包拯,见他形貌同图中所化分毫不差,于是赶紧回府报与管家知道。
管家害怕厨子眼花看错了,特特的跟随看过确认了才去禀报丞相,于是就有了今日的事情。
待包拯出来与王丞相见礼后,王丞相便问起他的事情。包拯便将他在定远县因证据确凿罪犯却坚决不认,最后动了刑以致犯人意外身亡的事情一一道来,王丞相也说不好这事是对是错,只道:“圣上已等久了,先去见了再说罢。”
包拯先去丞相府歇了一晚,第二日一早启程换了县令服色跟随王丞相进了宫,先去朝房等候,至仁宗宣见这才整顿衣装上前叩拜。
仁宗一见包拯形容果然和梦中一样,不由大喜。询问了一些包拯为官的事情,待他说到乌盆鸣冤一案时,喜道:“你既能为乌盆鸣冤,想必定能看通玉宸宫中诡异。”
于是将最近玉宸宫夜半闻鬼哭嚎的事情一说,只望包拯能解了这事,以免宫中人心惶惶。
包拯心想他不一定就能拿住那鬼,只是圣上既然这样吩咐了,便先答应下来,前去看望一番再作打算。因此道:“容臣前去探看一番再做计较。”
于是仁宗派了内监杨忠领包拯前去玉宸宫,一路走来杨忠实是看不上这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包拯,言语间难免怠慢。包拯也不理他,自去看有何蹊跷。
至正殿门前,杨忠停步道:“你是圣上钦点来除妖邪的,自便进去就是,我且在外面等着罢。”
说罢站至门前只看着包拯进去,包拯进去后先朝主位宝座行了三跪九叩之礼,而后于副位坐了,也不言语,眼睛只在四方查看。
杨忠心里嘀咕了一回,见包拯没有动作也就不再去看,转身坐在门槛台阶上。只不过片刻空地里忽然起了风,打着旋卷着地上的落叶滴溜溜的转,杨忠只觉一股冷气袭了上来。
包拯正观察周围是否有动静,忽见门外坐着的杨忠起身走了进来,步伐与之前大不相同,袅袅娜娜大有女子的姿态。他原当杨忠在戏耍他,于是问道:“你是何人?有何冤屈?”
只见杨忠娇滴滴的向包拯福了一福,道:“奴婢寇珠,原是金华宫承御,只因救主含冤地府。”
于是将二十年前狸猫换太子一事详细地说与包拯听,道:“李娘娘受苦二十载,如今苦难已满。寇珠特来请大人为娘娘含冤昭雪。”
包拯乍一听闻皇家这等秘辛,也是吃了一惊,只是仍旧嘱咐寇珠:“此事我已知晓,只是你在玉宸宫闹得人心惶惶,恐惊扰圣上,必须隐形藏迹。”
冤魂附身的杨忠答应下来,转身出去仍旧坐在台阶上。
杨忠醒来只以为自己睡了一觉,包拯却仍没有什么动静。忙道:“老黑,你坐在这里许久没有动静,叫我如何向圣上回复?”包拯道:“鬼已审明了,只是你贪睡不醒,叫我好等。”
杨忠忙问怎么回事,包拯却道:“你只管领我回去,我自会告诉圣上。”
杨忠不由改了语气,道:“哎哟我的亲亲……包大哥,这样让我回去,岂不是要挨圣上一顿好打。好歹告诉我一声,也好在圣上面前有些说头。”
包拯见他如此,便只将那鬼名寇珠之事说了,其余不提。只道鬼已收服,往后不必担忧。杨忠听闻寇珠之名时还吓了一跳,疑惑为何包拯会知道宫中二十年前的一个宫女名字,只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也就罢手了,至于后事如何早晚有一日会清楚。
因狸猫换太子一事有关国体,需要慢慢访查,必要证据确凿才敢拿到皇上面前,不然打草惊蛇恐于自己不利,因此包拯只说冤魂超度一事,别的不提。
仁宗听闻果然大喜,越加相信包拯可听旁人不能听,可看旁人不能看。升任他为开封府尹、阴阳学士。从此人传包公善于审鬼,白日断阳夜间断阴,一时哄传开了。
包拯拜谢王丞相,从此到开封上任,每日查审案件,一面又着包兴回家送信。包拯上京师前与隐逸村李家的小姐订了亲事,如今既已落户开封,自然去信求婚毕姻。
过不多久包兴便带回了家信,又将王氏托他带来的那面古镜交予包拯,细说了些家中近来之事,说道王氏将此镜悬于房中不想一日竟惹得李氏的丫头秋香发了狂,将李氏的右眼生生弄瞎了。请医问药调治了许久也不见好,包兴来开封前见着二老爷,看他还是无精打采的。
只是这些事情距离千里之外,包公也有心无力。
再不多久隐逸村李家老爷的夫人张氏带着女儿前来开封完婚,包公见李家小姐幽娴贞静、体态端庄,果然是大家风范,于是满心的欢喜。
待过了三朝满月,张氏便依依不舍得别了女儿女婿,回家去了。
再说张龙、赵虎四人,听得包公在开封府上任的消息,商定好一齐前来投奔,包拯便将他四人安排在衙役班房中。
不说后面陆续到来的公孙策、展昭,同包拯一起组成了今后开封府的铁三角,只说这一日,包拯正在案前批阅公文,平地里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枝摇叶摆,飞沙走石,直刮得人睁不开眼睛。公孙策与展昭举步站到包拯身前,警惕突然发生的危险。
只是大风刮了片刻,并无任何奇特之处就销声匿迹了。
忽听得门外张龙来报,说是庭院中间不知为何落满了桃花,当中有甚物浑身发光,看不真切。包拯三人面面相觑,不知出了何事,一同前往观看。
众人来至庭前,果然见满地的桃花瓣铺落,当中有一物体发出强光,却不知是何物。衙役们远远站开,并不敢靠前探看。
第37章 包青天之桃花劫
这日天气晴朗;正是宴请宾客的大好时节。公主便邀请了极为熟识的几位官家小姐到驸马府赏花宴饮;其中便有和驸马同科高中的榜眼袁真的新婚妻子,尚书府裴赞的女儿裴梁玉。因各自的丈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