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羽闻后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以后再有财务方面的支出没我的准许任何人不得支出!收缴的钱财财务方面的所得必须向我如实汇报!”
“诺!”杨修领命道。
关羽接着谓杨修道:“德祖啊这段时间你忙里忙外跑前跑后的十分辛苦,工作做得也很到位这不也过年了,你也歇歇,来年我们的工作仍然十分艰巨,你身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承蒙丞相提拔,为丞相做事德祖当竭尽所能,倾尽所有的才华,来年德祖会一如既往的支持丞相,竭力辅佐丞相做事!”杨修恭维道。
关羽接着说道:“好!诶?对了德祖啊!还有件事情需要你去办一下!”
“丞相请讲!”杨修道。
关羽遂道:“你看这不过年了么,难得大家高兴。我决定将咱们收的这部分钱财全部作为新年的奖励发给士兵们,20万大军每人五两纹银!这些士兵们跟着我干出生入死的十分不容易,不能让士兵们光卖命,手头现在多少有些拮据。不过过年了么。没多有少,怎么的也不能苦了弟兄们。给他们发点银两留着过年!”|
“|丞相体恤民情爱惜军士此乃三军之幸!丞相我们需要钱财的地方还很多,这笔钱财是个不菲的项目,是不是等来年有了结余再说?”杨修荐道。
关羽摆了摆手道:“发!将这笔钱财全部发掉发到每一个军士手上!我作为主帅担当了一把手苦了谁也不能苦了弟兄们,以前我没这个权力。现在我说了算了,一定要稿赏搞赏三军犒劳犒劳将士们!”
“诺!我这就去办!按照丞相说的去办!”杨修当即领命而去。。。。。。。。
关羽作完这个决定捋了捋胡须: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啊!一百万的纹银发给将士们不过是每人五两,这么大个家要养起来还真不容易,真是狼多肉少啊!看来还得努力赚钱养家糊口方是上策,要不连这个年都过不起了!作为头一个新年,关羽便拿出了103万纹银来庆祝和给军士们过年,要知道这可是多半年的粮饷啊!但关羽琢磨之后还是决定将他花了。而且这么的痛快,其实连董卓那么的挥霍也不曾如此,过个年就花了这么多的银两,这不是败家么?
但在关羽看来事情却不尽然。俗话说“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不论是谁都有这么个感觉,那就是当回忆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往往都注重第一印象,关羽也明白这个道理,作为头一个新年,作为一个新的主帅出现,他当然也得表现出一种新的气象,也许这个看似花费不少,但细细想来却是值得的,关羽这个银子也是花到了点子上,他用这些物质上的财富赢得了人心,大家对他这个丞相的第一印象也当然是好的,关羽作为一个主子与董卓最大的不同那就是他能赢得人心,他总是为别人着想,俗话说“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不管你担当了多大的官做得了多大的职位,对于普通人来讲你能为他造福那就是最好的官。
关羽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总能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而对于忠于他的那些臣子和属下还有他带的那些士卒,他这个主子要不为他们考虑为他们着想,试问人家为什么会死心塌地的跟你干为你卖命,当然这个时代讲究忠义,但是作为一个人他是有着物质需求的,信仰是好事,但不能当饭吃,所以在物质上给予人以支持,到了什么时候还是有作用的,关羽举事那时,为什么军士们会那么快就倒向他那里,这自然有关羽的过人之处但不难否认,关羽在物质方面从不亏欠军士和弟兄们,每当缴获的东西他都分给军士,这么多年来关羽散尽自己的钱财来维持整个部队的运转,来补贴军士们的开支,从未拖欠,也正因为如此他自身没能攒下什么钱财,其实他很能挣,但都花在了自己手下的人身上,而他自己除了基本的吃穿足用之外根本没什么私房钱了。
当然你会问那么大的官再国库中随便支出一些花了不就行了,但关羽岂是那么挥霍浪费之人?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他从不乱花一分钱,这是他与董卓最大的区别,他也很豪爽,一掷千金甚至是万金,但那些钱全都花在了自己的弟兄身上,这次就是个鲜明的例子,本来动脑筋搞到这么多的钱财,可以充当军费的,但为了过年为了他这个主帅能展现出一个新气象,他还是将这笔钱财散尽发了,就是这么的慷慨,当然这个年最大的赞助者就是洛阳的这些大户了,这些人果然有钱,一下子成了过年的最大赞助商。。。。。。。。。。。。。。。。。。。。。。。。。。。。。
一百多万的纹银这么快就花光了,看来还得努力赚钱啊!还得给弟兄们改善生活,要钱的地方太多了,明年的改革必须坚定执行,关羽这样想着,想着,突然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那就是物质和精神的问题,改革抓的说到底不过还是物质问题,而精神世界呢?也得抓起来,必须在治下树立一种制度,好的制度能为改革铺路,更能约束人的作为,使作奸犯科者不敢贸然做事,使得好人好事不断涌现,以实现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这就是制度的作用,关羽想到这寻思道:“制度!制度!”想到这他突然想起一个人来,谁呢?那就是他刚刚提拔的光禄大夫蔡邕。
正文 第352章 蔡邕
之前他就想专门去造访一下蔡邕,但苦于事务缠身,每天为纷繁复杂的公务缠身,他把这个事情便抛到了脑后,这回好了,过年这几天相对轻松许多,身边又多了杨修这么一个精明能干的年轻人,关羽方感到身上的担子轻了许多,正好利用过年的空闲时间去造访一下蔡邕!
这蔡邕,字伯喈。陈留郡圉(今河南省开封市圉镇)人。最初拒征召之命,后为司徒桥玄所征辟,出任河平长。征召为郎中,参与续写《东观汉记》。迁任议郎,参与刻印熹平石经。因直言被宦官诬陷,流放朔方。后几经周折,避难江南十二年。董卓掌权时,强召蔡邕。蔡邕被迫前往,被署任为祭酒,甚得董卓所敬重。被举为高第,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御史、尚书。又出任巴郡太守,被留为侍中。后拜左中郎将。
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蔡邕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于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创“飞白”书体,蔡邕的六世祖蔡勋,喜好黄老之术,汉平帝时曾任郿县令。父亲蔡棱,也有清白的操行,死后称贞定公。
蔡邕对长辈非常孝顺,他的母亲曾经卧病三年,蔡邕不论盛夏严冬、气候变化,都没有解过衣带,七十天没有睡过觉。母亲去世后,就在墓旁盖一间房子住下守着,一动一静,都遵守礼制。一只兔子很驯顺地在他的住宅旁边跳跃,又有木生连理枝,远近的人都觉得奇怪。前来观看的人很多。他与叔父、叔伯兄弟**,三代没有分家,乡里的人都称赞他品行好。
蔡邕少年时即博学多闻,师从太傅胡广。喜欢文学、数术、天文。还擅长音乐。汉桓帝时。中常侍徐璜、左悺等五侯,擅权不法。听说蔡邕的琴鼓得好,于是告诉桓帝,命令陈留太守督促他启程。蔡邕不得已,走到偃师。假称生病,返回家中。
蔡邕在家里无所事事,品玩古董,不与时人来往。受东方朔《客难》及扬雄、班固、崔骃设疑自通的启发,于是汲取百家之言,肯定其中正确的而纠正不对的,创作了《释诲》来警惕和自勉。
公元170年(建宁三年)。蔡邕被司徒桥玄征召为掾属,受到桥玄的厚待。出任河平县长,又被召拜为郎中,在东观校书。升任议郎。
当初,朝廷认为州郡会相互勾结结伙营私,于是下令互为婚姻的家庭和两州人士,不得互相担任监察官吏。后来又有三互法,规定互为婚姻家庭和两州人士不得交互为官,禁忌更加严密。选用官吏,非常不容易。天下十三州,有十一州的人都不能担任幽、冀两州的官职,致使二州的官职缺职很久都无人接任。蔡邕上疏建议灵帝废除近禁,不要拘于时间与三互法,只要合适的就可以任用。但灵帝没有理会。
灵帝喜爱辞赋,又创作了《皇羲篇》,因此许多人是因为会作文章才得到任用。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引来很多无操行趋炎附势的人,都在鸿都门学任职,喜欢讲一些地方风俗、乡里小事,灵帝非常高兴,不按常理来提拔他们。而几十个市井小民,谎称自己是宣陵孝子,都被授予郎中、太子舍人的官职。当时常有雷霆疾风,伤树拔木,地震、冰雹、蝗虫为害。而鲜卑又侵犯边境,百姓为劳役赋税所苦。
公元177年(熹平六年),灵帝下诏自责,并下令群臣各自陈说可行的治理国家大事的措施。蔡邕上密奏陈说应该施行的七件事:
明堂月令。天子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及季夏之节,居明堂迎祭五帝于郊。为了导引神气,求福丰收。清庙祭祀,孝敬祖先,养老设教,告诉人守礼化俗,这些都是帝王的大业,祖宗恪守奉行的。而有关部门常因藩国有丧,宫内生育,以及吏卒病死,经常发生禁忌,缺而不行。只看到南郊斋戒祭祀,没有废缺,至于它祀,每有不同的说法,难道南郊卑而它祀尊贵吗?孝元皇帝的诏令说:‘礼仪所敬,莫重于祭祀,所以全心全意亲自奉行,是为了表达其肃敬之情。’
而孝章皇帝元和年间的旧事,再次申明议修群祀,以祈丰年,前后诏书,用心诚恳。而如今以来,更换太史,忘了礼敬的大事,听任禁忌的书流行,拘信小故,亏废大典。按《礼》,妻妾生子,斋戒,不入侧室之门,没有废掉祭祀的规定。至于说宫中有死丧的发生,三月不祭,是说普通百姓只有几间房子,不少人住在一起,不便举行祭祀。难道说宫廷广大,臣妾众多也可以不祭祀吗?从如今起,斋戒祭祀的制度,应该按照以前典章执行,才可以说对灾异的发生,作出了回答。
臣听说国家即将兴盛,常常听到好的建议。往内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治理情况,往外也可以了解百姓的情绪。所以先帝虽然聪明圣哲,还是广泛征求意见,询问政治之所以得及其之所以失的原因。又因发生灾异,寻访那些隐居不仕的高士,重视贤良、方正、敦朴、有道的察举。直言敢谏,不绝于朝廷。陛下主政以来,连年发生灾异,没有听说下诏征召贤能,真正应当遵循过去一些好的措施,让忠心耿耿的大臣发挥敢想敢说的精神,让《易传》所说‘政悖德隐’的话不得流行。
访求贤能的方法,不只一种。有的人因道德修养好而著名,有的人因直言敢谏而被人称道。如今,朝廷里面的人,没有因忠信受到赏赐的,反而常常因诽谤诬蔑而被杀害。因此群臣闭口,不敢说话。郎中张文,以前一人敢于直谏,陛下采纳他的意见,斥责了三司。群臣心悦诚服,平民百姓也高兴。臣认为应该提拔张文担任要职,用以劝勉忠贞之士,向海内宣扬。广开贤明政治之路。
司隶校尉、各州刺史的职责是督察不法。检举坏人,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