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师父。”于行礼跪拜行礼。
自从罗学究给了他北园书房,他就将那个地方当做了自己住房,除了进餐、如厕未曾出房门得半步。屋外是一大片园地,大得像一座公园,日常习武练习再适合不过。屋内研读,屋外练习,虽是辛苦,却总是神采奕奕,不知疲惫。为了能保证真正的全身心投入,他这才向罗学究开口要闭关。
要知道几岁的孩童要闭关修炼,摒弃玩心实属罕见。连罗智都佩服不已,虽然现在学得比这位师弟多,但却没有这样的毅力和决心。或许等到师弟出关之时,自己也就比不上了。罗智也是暗下决心,可不能输给了师弟。
这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是不可能投机取巧的。唯有不断的努力,不断地坚持,不怕失败,勇往直前方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除此之外还离不开机缘、悟性、品性等等。
先前一段时间,于行礼苦练《华氏炼体法》,法门文字早已倒背如流,依照图文他也能练得象模象样。这次闭关,他也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但他却决定要将这北园书房内的所有书籍看完、练完、达到融会贯通才得出关。或许三四年,或许五六年。这样的闭关,在一个八岁的小孩子身上是无法想象的。
他决定十二个时辰中,五个时辰练武,四个时辰习文,三个时辰休息,当然吃饭、如厕等也都算进了习文时辰当中,如此计划,不至于身体吃不消。
可喜的是,书房内所有的书籍都是全有注解的,想来这是为了学殿内长期教学而做,也都是原本,所以都不会再拿出去。有了这些方便,只要悟性不算特别平庸,融会贯通便只是时间的问题,况且以于行礼的悟性,学起来自然是轻松得很。
转眼间,于行礼就已闭关两年。原本清瘦的身体,在罗家温饱不愁和不断习武的过程中,早已变得挺拔健壮,本就是长身体的年纪,身高也是蹭蹭的往上长着,似雨后春笋般生机勃勃,所以身材也是修长有致,越发得英气勃发。
两年间,他看了书房内一半左右的书,结合所有释义,他能全部融会贯通,理解的多了,也能将以前在竹老夫子那里学到的一些东西给诠释出来。甚至慢慢的还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偶尔也将这些心得做成文章。
《华氏炼体法》他早已练得滚瓜烂熟,所以他也练了书房内的其他武学书籍,其中就包括轻功法门《岚步身法》,拳脚法门《擒虎手》、《霹雳旋身掌》、《憾地腿决》;内功心法《晨元吐纳法》;兵器《竹雨花剑》、《破空刀法》。这些功法若是真练好了,恐怕这川门学殿内的艺武科高阶学员都无法与之匹敌了。但于行礼并不知道,他只是潜心修炼,每练好一门,他都很兴奋,却从不骄傲自满,都是很快又静下心来醉心于下一部的功法之中。
《岚步身法》分为五层修炼,一层比一层精妙。前三层属于基础级的轻功,基本都是炼体技,以提高身体敏捷度、爆发力为主要目的。但第四层、第五层则都是需要配合心法才能练习的,以改变体内气息节奏、真气厚度从而致使身轻如燕、踏空飞行。
《晨元吐纳法》则正好为《岚步身法》的四、五层提供练习基石。这门心法只能在每日寅时才能练习,采集天地之间最精纯的精气,呼吸吐纳,多吸少吐,周而复始,时间长了便能集气。这北园书院,本就背靠山峦,寅时精纯精气颇厚,练起气来事半功倍。这门功法可以说是内功心法之祖。只要寅时这个时辰在,便精气不尽,所有内功心法就能以此为引进行修炼。练到极致,任何时辰都能提炼精纯精气,且以气为食,便不用担心气息不足,真气不足,无论何时都不会有身累之感,甚至不进食也精神奕奕。真到了以气为食的地步,相信再无多少俗世之人能够比拟。可惜的是,这门基础心法虽然很多人都在练,但却鲜有人练到极致的。目前就算在罗学究的意识里也没有这等人物。
《擒虎手》是模仿与虎搏斗时的技法,虽然并不高深,但却是炼体的不错法门。炼体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时候,身体素质不佳,后果可想而知。
《霹雳旋身掌》是以速度、力量见长的掌法,以体魄强度为基础。身体素质越强大,使出的威力也就越强大。于行礼用《华氏炼体法》和《擒虎手》练就了非常好的身体,再加上内功心法,他用起《霹雳旋身掌》来自然是威风凛凛。不过他的体魄和内劲仍有不知道多大的提升空间。
《憾地腿决》是必须以力量为基础的腿法。于行礼遗传他父亲的天生神力,从小虽然清瘦得紧,但七八岁时就已经和普通的成年人差不多。而且于行礼还修习了他父亲也只是听说过的内功心法《晨元吐纳法》,所以凡是以力量为主的功法,他都练起来事半功倍,轻松得意。
《竹雨花剑》是以轻盈灵巧为主的击剑法门,配合轻功速度、灵巧度更是无与伦比。招式也有些柔美,耍起来像是跳舞,特别适合女子练习,还可塑形。可放在以力量见长的于行礼身上,这门剑法,却显出另一番韵味了。体态翩翩、矫健如风,加上他身具轻功,更是灵巧多变,再有身体力量和内力的加持可算是练出了新境界。若是别人看了,兴许还不会认为这是《竹雨花剑》。
《破空刀法》是一门拥有极大破坏力的刀法。即便没有内力的人,也能武得虎虎生威。像于行礼这种人,练习这门刀法再适合不过了。
目前于行礼修习的所有功夫法门,都是一些人人都可练习的基础法门。不需要有人帮忙疏导真气,甚至不需要将真气拿去打通体内各处经脉穴道,只要将真气储存起来,用时击出便可。当然,现在的他还并不知道,打通了周身经脉对他到底多有好处。他修习的那么多书籍里,囊括了凡文、自然、道医、玄学、艺武,对周身经脉穴道的位置也算得了如指掌了,各经脉穴道之间的关系、作用却了解不多。这或许就是他还不知道打通周身经脉后多有好处的原因吧。
于行礼学习的那么多书籍里,却单单没有计战方面的。不是他不肯学,而是根本就没翻到一本关于计战方面的书籍。他也感到奇怪,不过转念一想,肯定是有什么特殊原因的。
当然,他也时常拿着当年竹老夫子赠的那本非常神秘的《武圣功法录》来看,不过仍旧看不懂上面的文字。
他学到什么层次了,他并不过问,只是一味的学习。况且在他眼里,层次不过是在别人面前炫耀的谈资而已,对自身本并没什么用。或许这正是源于他不知道社会百态、涉世未深才导致的吧,要知道在这四分天下任何等级都代表着地位与尊重。
说来他已经两年多没见过自己的父母了,心里也甚是想念。还有那位义妹,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虽然想念得很,但学习是不进则退的,加上他有一定要实现的抱负,又怎么可能放弃闭关。
其实他不知道,每隔半年父母都会带着义妹来川门学殿探望他。父母哪有不想念自己儿子的,念儿之心不会比孩子念父母之心少,天下的父母均是这样。只是知道自己儿子还在闭关,也不忍心打扰,每次都是空跑一趟。不过每当那个时候,于行礼的饭菜都是由父母或者义妹放在园外的,总期待去送饭的时候能看上一眼,可望眼欲穿,却怎么也看不到。其实主要是,每次于行礼去拿饭菜的时候,都已经很晚了,他常常练习得忘记时间,每次都是感觉到饥饿才会去拿。
每次来到川门学殿,罗学究都会热情接待于义三人,硬是要留住几天才让离去。于义三人虽不想打扰太多,可是盛情难却,就只能顺了罗学究的意。罗学究打心眼儿里认可着于行礼这个徒弟,早已视作亲子,自然是对于义三人甚是亲热。
',!'
 ;。。。 ; ;
第九章 玉女化气心法
何美荷自从认了于义为义父,不久之后便改名为于美荷,跟了义父的姓。当然于义夫妇也是对她百般呵护,关怀备至。再次体会到以前那种父母温情,感动之余也是孝顺得很。在她心里跟于义夫妇之间的关系已经超过了义父、义母的范畴,早已视作亲生父母。
可是她跟自己的礼哥哥,可就没这种亲人般的感觉了。或许是因为相处的时间实在太短,感情并未深厚到视作亲哥哥的地步。但即便如此,只要她的礼哥哥在她的身边拉着她的小手,她就有种莫名的安全感,如果看着对方的话,还会生出些许紧张。
每次跟随义父义母去川门学殿的时候,她都非常期待,希望借此能熟悉熟悉,可总是见不到礼哥哥,不免心里失落。但却从来不表现得那么明显,生怕被别人看到似的。
于美荷经过了两年的成长,和当初刚遇到于义时可有明显的变化。女孩子要比男孩子发育得早些,本就美人坯子的她,比起别的孩童来,越发有了少女的味道,但孩童的稚气肯定还是脱不了的。
这两年来,于义将他所有的功夫都交给了自己这个爱女,也没令他失望,于美荷的聪明劲儿,一点不比自己的儿子差,很多时候都是一点就通,就是力量小了点。于义的功夫大都建立在他的神力之上的。于美荷修习了一段时间便发现有力不从心的时候,两年下来越发的觉得不太适合自己修习。
当然,于义也绝对是个尽心尽力之人,始终认为义女不识字的他,三番五次的带义女去找竹老夫子求学。竹老夫子虽然很是与于义交好,但毕竟于美荷是个女孩子,虽然他游历过很多地方,也见过女子学文的,但毕竟这个社会主流还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况且竹老夫子这两年身子越发不顺畅,有些有心无力,便只是教于美荷识了一些字,然后送了些书籍,让她拿回家自行研读。于美荷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儿,配合竹老夫子学着认字,好多时候为了顾及夫子的身体,便直接自己认了出来,待老夫子发现,便推脱是老夫子教过的,只是老夫子忘记了而已,竹老夫子也时常夸她可爱聪明。
看到这么聪明好学的女儿,于义时常思考着给她寻一位武学名师的事情。只是他没有任何社会关系,并不认识那些武学高深之人,这让他很是犯愁。于美荷是看在眼里的,孝顺懂事的她不时也会劝说自己干脆就留在义父义母身边安安稳稳的孝顺他们,但一想到自己亲人被坏人杀了个精光,就恨得牙痒痒,安安稳稳的念头随即打消了。
思来想去,于义就只有去求罗学究这一个办法。自己的儿子是他唯一的关门弟子,也知道罗学究相当喜欢自家儿子。便乘着去看儿子的机会,厚着面皮去求罗学究。
此时于义三人正在罗学究家中做客,到晚上吃饭之时,于义决定开口求罗学究,成了自然是高兴,没成也感激他对自家儿子的照顾。
“学究在上,小弟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学究帮忙。”于义有些不好意思得对罗学究说道。
“于老弟,不必客气,有什么事情尽管说来,只要我能做到的,定当尽心竭力。”罗学究回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