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婚姻-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淫徒勾搭成奸,现无路可退,随破罐破摔,沦为娼妓。’”红玉这时打断我说,“行了行了,难听死了。”

  我这才一看人脸儿,她还真生了气,脸色羞红一片,这又赶忙搂紧了哄。我动情地说,“妹,其实哥什么都不会对妹做,不管妹怎样伤害了哥。谁让咱俩是蛇跟鼠、臭鱼跟烂虾,一对小冤家?你就是将来真的离开我,我又能把你怎么样?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哥也就放心了。不过哥一生都会伤感的,哥不打你也不去找你,我就在你和那个人的身后,看着你们幸福地走过去。我孤郁而死之后,就埋在老家。你如果去看我,我也能知道,但我绝对不会像梁山伯那样,把坟弄开,让你跳进去。我不想让你死,我要让你好好地活在人世间。这样到了晚年,你才能静下心来比较出,究竟谁对你好。”红玉这时也轻柔地说,“其实我知道你对我好,我只是发愁咱俩现在的生活。”说完她两眼的神色又辽远了。我也不再说话,用脸贴了她的脸,像冥思一般。

  第二天我就去上班,可以说又把自身投入到一种苦难或抗争中了。这时候内心什么都不再顾忌,也无所畏惧。去报了到,果然又让我领了复卷班。打废纸、擦机器,共有两个复卷班,一班十来个人,全是女的。大姑娘小媳妇都有,多数都是我的老部下,很好带的。车间我也看到了,整体凌乱且残败,蒙尘厚重,像废弃千年的城堡。这都要被车间的工人们逐一整理起来,然后才能将一个新的局面顺理成章地铺设开来。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为人所做到。在我现在的脑海中,我对我们的车间那火热的工作场面的记忆是永存的,它今生也不会再变为云烟。车间外围的野草间,也有一种逸致的美,那棵早年间不知被谁一颗沙枣核儿点成的沙枣树,已枝繁叶茂。世界的局部在某一时刻静静地看过来,真的很美好很寂静很有意境。

  新鲜的红枣和小鲫鱼,这几天最盛。毛栗子也多了起来,许多小贩都开始摆锅炒了。市场上的大肉也涨了多时了,现在是六块五一斤。我买了一筐苹果,黄元帅,我基本上每年都这样买。但去年买过没有,我已经不记得了。我现在脑子也麻木了,记不住许多事情了。我的考职称的书,也看看停停,始终不能深入。昨天又把一个平底锅买坏了,小炉匠用杂铝倒的那种,怕有毒,而这个商场买的又买薄了。我是为了早上给红玉煎鸡蛋饼或荷包蛋用的,结果在煤气灶上用不成。我也感觉到红玉像是有病,但她说没事儿,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始终不看医生。

第十四章 第五节
日子就是这样过的,既不真正富足,又很安适、甜美和宁静。红玉有时仍去楼下弄衣服,但也是偶尔去了。那朋友侯的九百多元钱,我也咬了牙一次还上了。好友也不是为了钱,他仍时时地过来,像是一种骚扰似的。红玉也烦起来,有一次晚上十点多又来敲门,红玉就大声说,“我们睡下了,你明天来吧。”好友也不计较,说,“你们好好睡,我明天再来。也没啥事,就是想来看看你们。”其实我们也真的睡下了,每天红玉并不想睡得早,但我想睡得早。一个是这季节屋里凉了,另一个就是总想搂住她的身子才舒服。

  这几天国家也有个重大的好消息,也像是给我们了一份希望似的,就是总书记从西安传来了一个号召,说要“再开发一个大西北。”我们去老院,父母也在兴高采烈地谈这件事,说沿海已经开发完了,国家经济重心就要往西转移了,要我们俩提起精神,趁年轻好好地干。我们又说了一通这件事,但这件事似乎又很遥远,没有十年二十年是看不出什么起色的。就是今天开发大西北,也解决不了我们眼下的工作和吃饭问题。今天又拿出一百元交了水电费,两个月有四十多块钱,比往常高了,可能问题出在电水壶身上,我们就决定把这电水壶停了,另买个铝壶烧水。电水壶是没有煤气灶的那个年代用的,那个没有真正婚姻的年代早已结束了。

  今夜有半轮明月。红玉似乎夜里听见了雷声,其实并没有。在夏季天热让我们在床上有了距离,这会儿又无形中拉近了。我把她圈在怀里,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身体,我这小妇人究竟跟了我是对还是错呢?她的*上的水草长得特别地好,她的乳房也比刘楠的好看。但我的红玉却不如刘楠有本事,红玉也真像是个学生出身,几乎什么都不会做。红玉的许多本领还是在银川一年来,我教给她的,包括如何打苍蝇。不过红玉会做被子,刘楠却不会。我对女孩是否会做针线活儿,不是多在意但是会特别感动,*年前的那个女孩贾丽,至今仍在我脑际上留存着这方面的印象。说起打苍蝇,红玉这几天就在楼里做着这件事情,但给我心灵的感觉却有些不祥,我总会在那片刻的臆怔间想到鲁迅《伤逝》上子君养北京小油鸡的情景。我的爱人的内心也如此无奈和沉沦么?

  我是早已警觉起我和红玉的婚姻中,存在的许多东西了,不管出现的是轻微的预感还是纤细的迹象,我敏锐的心灵都能感觉到它。像有一次我无意中又说到那个高飞,红玉竟像知道他似的,可我开始骤然间捕捉这份奇怪的信息时,那信息又从她身上消失了。但我的头脑却有这丝儿阴霾或者说阴霾也不是,只是个阴霾的空影子。他俩不可能认识,这是最基本的常识,除非与高飞与我都是朋友的好友陈事先怀有目的去作为。今年五六月在豁虚镇上,有一辆宽体红轿车停在俱乐部西侧的路口,上面有两个人曾这样对话。一个说,“他怎么在这儿?”另一个说,“人家姑家在这里。”这两个人里没有高飞,但同样是三十来岁的小伙。他们是谁?他们中有人确实和银川有关。

  这个九十月也和我们去年开始生活的九十月份没有什么两样。该想起的全都想起,该忘记的又逐一忘记。我们俩的生活也还是很充实的。丈母娘来不了了,张卫峰的案子也移交给了法院,只是法院还没有开庭审理,人仍在郑州的看守所里羁押着。另外石磊又准备开超市,还打电话来让我给起个好名字,而我想他们不过是来报喜而不是真让我起名字,我就顺水把这差使推给了红玉。这也是丈母娘不能来帮我们开店的又一原因,她肯定得先顾她儿子。这话无须明言,反正我们也不想在这冬天临近前开那店了。这段时间和去年同期比较起来,大街小巷全民为商的场面又热闹起来了。但老百姓仍不敢大方地掏腰包,银行降息和收利息税也不掏,他们对生活已经谨慎多了。不过世界的经济的确也在复苏、起色和发展,而且是大局较稳定,和平多、战争少。可能也有意针对世纪末的世人情绪,国内也有人提出了中国现在处在盛世的论调。难道一个刚摆脱了战争苦难,又刚吃了些温饱的民族和它的泱泱大国的“盛世”,原来就是这个样子么?竟这么容易获得,像刚醒来伸了个懒腰式的轻松?

  在这里我想说,我只要失业着或者说像我这样正直、年轻又无不良嗜好的青年,仍然对前途消沉和无奈,我就不认为眼下的中国就是盛世。即使将来综合国力更进一步的加强,或者已经超英赶美,但是民众的精神和他们的青年仍然是彷徨、消沉和无奈的,我也毅然不敢认同于所谓的盛世。而我心中的盛世是这样的,它是一个国家,但它是它所包含的民族的每个成员都为之拥戴和骄傲的国家,同时它又是整个世界各民族为之效仿和倾慕的榜样。它怀抱里的人民正义、勇敢、文明、坚韧和富庶,同时它又对世界人民满怀热情、鼓舞和宽容。它博大的胸襟能招引五湖四海,又能对世界的文化善意地吸收和改造。它能总领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文明,同时它又能将世界面临的危难和罪恶,通过正义得到拯救和伸张。尤其是它的国度里的众多的青年,他们热情、智慧、健康,时刻充满着蓬勃的力量,他们从不彷徨也从不迷茫,他们富有理想和激情,又懂得务实、勤勉,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明确的发展方向。他们的动力就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原始动力,他们的理想也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理想。那么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的繁荣,才是我心中的盛世。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四章 第六节
中秋节快到了。父亲和老二的单位又发了鸭子,那鸭子看着白白净净像生鸭,其实是单位灶上做熟的,而且有烟熏的香气。父亲也送给我们一只,本来该凉吃但我怕红玉受不了,又配了红辣椒炒了,这一炒鸭肉的烟香味也丢失了。父亲与老二的单位,经济效益一年不如一年,发给职工的节日礼物已越来越少,今年中秋还有十一国庆,恐怕也只有每人两只鸭子了。他们还是铁路单位,竟弄得如此不凉不热,人心凄惶。而我们楼里的这些货色的本事,也就会敲个楼板,听个叮当。这不这几天楼上又有人凶闹起来了。究竟谁惹了谁?

  我已开始上班,但正式开工还没得到具体的消息。这次司仪和好友安可能也准备上班,看来他们在外面也混不下去了。今年的中秋节在阳历九月二十四日,这天我买了枣、毛豆、芋头还有龙眼和玫瑰香葡萄,也买了肉和鱼还有月饼。最后又去理了发,洗了大池地热,换上好些的衣服,也算把自己把家把红玉,都整理得有些节日气氛了。然后又炸了小鲫鱼加上水果给对门送过,又过老院给父母送过。还让红玉也给她那裁缝师傅送了礼。在老院,老二的女友也来了,给父母提了月饼水果等礼物。老爹买的月饼都是市场上的,不好吃,老二女友的是礼品盒装的那种,也不好吃,而我和红玉在华丽超市自选的这种,倒是挺实惠的,也挺好吃。总之,这个节还有随后的国庆,就这样在吃上打发了。

  于是傍晚就月出东方,好黄好大的一个圆盘,像个果实。我和红玉依偎在它的清辉楼台里像对麻雀。第二天我又去上了班,有些部门已开始倒班了。我们仍然打扫卫生和打废纸。又见了一些人,也在各忙各的。还见了我那小义妹,人挺精神,见了我就笑,我说,两颗门牙好大呀。她在换了朝廷之后,也做不成保管员了,又发配到草料场去过地磅。不过说回来,也就那么回事了,大家现在都是在给私人老板打工,有钱挣就行。今天红玉也同时来了老城,又应聘到刚来银川落户的全聚德去了,据说那店开在钟鼓楼附近,正在装修呢。

  今天没见着司仪和朋友安,我又趁了时间骑车返进城里到他家去找。最后在北环市场里找到了他,原来他老妈又要领着他们哥儿几个开面馆,而且租了一个三层楼。这位置在市场后面,客源主要面对那些用大车长途贩菜的批发商,也不知这基本点找对了没有。司仪不在这里,好友说她回石嘴山大本营了。这情势下,好友也不可能来上班了,人家要做小老板了。我问他主要干什么,他就拖腔吆喝了一声,原来就是店小二。也罢,下午我又赶回厂里继续上班。司仪是要来的,仍在选纸车间,这一点是肯定的。下班回来,红玉的妈又打来了电话说,张卫峰在下个星期二就要判了。也不知命运如何,我这边也为他担起心来。那石磊的店也开了,叫民生超市,一天能卖个三四百元,但我想这绝对是个虚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