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世蓉华-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构点了点头,眼里盛满悲伤与自责:“妈妈初时被押解至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洗衣院充作奴婢。金人听闻我即位,才把她送往五国城。”

    潘贵妃当然知道臭名昭著的洗衣院是个什么东西,那是金人的官方妓、院,韦太后既入其中,不可能冰操独守,只是单纯地做一个赵构口中奴婢,不过宋人都是婢妾婢妾地连在一起称呼,这个说法也算合适。说句实在话,潘贵妃对韦太后一点好感都没有,身为一个母亲,知道自己儿子做了皇帝,居然还不顾廉耻,苟且偷生地活着,听说还给盖天大王完颜宗贤做妾,生了孩子,真真是她潘蓉虽然前生没有孩子,但是也知道作为一个母亲要怎么爱孩子,最起码不要成为孩子前进道路的绊脚石,此时选择死去是最好的抉择。说不定这样自尽而死还能激起赵构对金人的痛恨,不会像如今这么懦弱,活着只会成为赵构帝皇生涯中的耻辱,还是一个亮晃晃地阻止赵构北伐的人质。

    但是身为韦太后的儿媳妇、赵构的小老婆,潘贵妃当然不能表现出对这个女人的不满和不屑,只得安慰道:“官家,那如今妈妈过得还算可以吧,起码也不用在洗衣院里挨饿受冻了。对了,不知道娘娘过得好不好。”潘贵妃很有默契地没有提及赵构的老爹和大哥这俩敏感人物,其实潘贵妃也不明白为什么赵构的原配刑秉蕊都活到这份上了也愿意这样委屈地活着,是因为那句老话“好死不如赖活着”吗唉,反正她是不愿意的,许是她的性子比较烈吧。

    赵构的目光有些恍惚,叹息道:“她们都被送到五国城安置了。”

    潘贵妃见赵构实在难受,转了转眼珠,便道:“官家,如今两战大捷,我军士气正旺,也不是不能打过黄河去”

    赵构这才回过神来,抓了潘贵妃的手坐到美人榻上,抱着她摇头失笑道:“不瞒爱妃,我在见到秦卿家之前也是有这么个想法,但是秦卿家告诉我,金国不是那么容易打败的。”

    潘贵妃心里腹诽,她才没这么天真呢,现在要钱没钱要马没马,拿什么跟金人拼啊她不过说几句安慰赵构罢了,没想到赵构还真有想过。

    “秦相公怎么说啊说给我听听,他是不是唬人呢”

    赵构失笑道:“他为什么要唬弄朕别瞎想。秦卿家说了,金国人分四个等级”

    潘贵妃听了赵构的转述,弄明白了金国内以女真和渤海人为核心,完全不用生产种地;契丹人与奚人地位要低一些,半脱产,其中表现优异的少数人有机会被编入猛安谋克,享受接近第一档次的待遇;原大辽境内的汉人与其他蕃族更低一些,在经济上受到一定的压榨;侵宋以来新占地区的汉人地位最低,是被统治阶层。

    秦桧还推测认为女真人几乎是全民皆兵,渤海人中的精兵悍将也不在少数,总兵力应该不下于三十万,因为两族的青壮加起来恐怕不下百万。而在实际战争中,这批精兵一般只作为军官和督战队出现,损耗相当有限,其他各族其他各族军队则作为主力,也就是说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金兵都不是女真人。而且契丹人与奚人也同样有有数十万精兵,是当年席卷中原的主力,战斗力只在南宋军队之上,宋军即使仅想战胜他们,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即使是遇上被金人俘虏收编的汉儿军,大多数南宋军队都会爬得望风而逃,不战而溃。

    最后秦桧得出的结论就是,大宋想靠武力光复失地,那是几乎不可能的妄想。

    赵构被当场泼了一盆冷水,很是不满,什么叫做不可能的没看见这次的两战大捷吗把完颜娄室都给灭了完颜昌也毫无反击之力几十万金军呢

    赵构其实挺想和秦桧争论一番,无奈秦桧口才太好,说得煞有介事,还渲染得这么金军真有这么强大恐怖,弄得赵构心里都没了底气。

    潘贵妃听了倒不气馁,这抗金可是持久战,况且潘贵妃从来没想过要把金国灭了,还想着靠金国抵御蒙古的崛起呢,可不能学当年的北宋引狼入室,拉了金国灭辽国。

    “官家刚才脸色这么难看,就是因为秦相公说了这些”冬雨端着刚煎好的茶进来,潘贵妃接了过来递给赵构。

    赵构掀盖吹了吹,摇头道:“不是,秦卿家还说了别的。”抿了一口,接着道,“他说金国里边并非都是那些想要灭亡大宋的蛮夷,也有仰慕汉化、愿意与大宋和平共处的人。那个完颜昌就是其中一个。”

    潘贵妃奇怪了,就算是秦桧给完颜昌说好话,也不至于气成这样啊,赵构对金国皇帝也没多痛恨呢,要真细究起来,估计惧怕的心情多一点,而且这秦桧不是给赵构指明了一条和谈的道路吗赵构应该开心才对。

    正想着,赵构把茶杯一放,恶狠狠道:“你猜秦卿家接下来说了什么他居然说如欲天下无事,须自南自南,北自北;停止抗金,与金议和。”

    南人南归,北人北归,神马意思

    由于金国南侵,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均已沦陷。上文有说为了统治这片土地,金国扶植刘豫做了伪齐皇帝。“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即是划长江而治,承认金国对中原的占领以换取南宋的偏安,同时也承认刘豫的伪齐国。而从江北到江南避难的老百姓一律送回江北,被金国掠去的江南臣民则不须送还。这样一来,大批不愿降金而南下的北方人士,都必须回去接受金人统治,这等于南宋自毁长城。自己解除掉武装,简直是不用等金国来打,而是直接把大宋国土双手奉上

    这绝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卖国主张,赵构又不是蠢到没有脑子,当即斥道:“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朕北人,将安归”

    任是舌如灿花的秦桧此时也无言以对。于是赵构便让秦桧告退,带着怒气来找潘贵妃宣泄了。

    潘贵妃听后倒觉得好笑,劝慰道:“官家跟他生什么气任谁也不会搭理他的。官家,此人算是有才,当历经此事,你以后若要用他也要小心了,我觉得他有些古怪。”

    赵构把事情说出来心里觉得没这么憋屈了,有心情跟潘贵妃开玩笑了:“哦哪里古怪爱妃也觉得他是个奸细”

    潘贵妃轻笑,“是不是奸细我不知道,却定然不是能想我大宋好的。官家,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这金国也一样。你看着吧,一个蛮族建立的王朝,不会强盛多久的。”

    这话赵构听了舒服,他惬意地躺到了美人榻上,“爱妃,来陪我睡一会。”

    潘贵妃翻了个白眼,婉拒道:“等会宝宝醒了要来写大字,你进里间睡,别做个坏榜样。”

    赵构不乐意了,一个鲤鱼挺身,坐起来抱着潘贵妃的细腰磨磨蹭蹭:“蓉蓉,我们给宝宝生个弟弟,昨天我教他习字,他说了想要个弟弟。”

    潘贵妃扑哧一笑,捏了捏赵构的福气大肥耳朵:“白日宣、淫成何体统,正经点,我让你找的伴读找到没有”

    赵构把脸埋在潘贵妃的肩脖里,闷声道:“找到了,有个叫赵伯琮的,是赵子偁的嫡子,今年四岁,和宝宝差不多大赵旉生于建康二年六月。还有个赵伯玖是太祖的七世孙,肥嘟嘟的很是可爱,跟宝宝一样好看为了咱赵旉宝宝,把赵伯玖的出生日期提前了。”赵构明显更喜欢长得跟个福娃娃一样的赵伯玖。

    潘贵妃笑道:“官家,你改天让人带来让我看看好不好另外把他们爹爹妈妈也请来。”其实她本来就是属意赵伯琮的,他可是南宋评价最有作为的皇帝啊,这娃子根正苗红,在赵构这种人的言传身教下都没有长歪,实在太难得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赵旉跟他一起长大也有好处。

    赵构忙着给潘贵妃宽衣解带,哪有不同意的,只是含含糊糊道:“行,等会就叫人去办。”

    潘贵妃被赵构拱得也弄出了一丝感觉,作为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憋太久对身体也不好,潘贵妃也就半推半就了,不过还算有点理智,托起赵构的大脸嗔道:“等等,进里屋去”

    赵构咧嘴一笑,抱起潘贵妃便往里间走,一会房里传来潘贵妃断断续续的呼声:“等等,去关门,有这么猴急么”

    激情过后,潘贵妃的脸上泛着红晕,她捂嘴打了个小小的哈欠。

    赵构摸了摸她的脸,道:“你睡一会吧,等会宝宝醒了我看着就行了。”

    “又想偷懒,你今天还没做什么正事呢。”潘贵妃实在不想白费口舌教育这个懒惰的皇帝了,实在想不明白,怎么有这么能躲懒的人。

    赵构挺委屈的:“我在越州每天早起晚睡,还不许我休息几天吗”

    “你回来差不多一个月了,也就是说你休息了差不多一个月了。”潘贵妃无情地拆穿了他,能不能给宝宝做个好榜样啊。

    赵构无奈,只得听得贤妃言,准备去御书房上班干活。

    潘贵妃起身帮他穿好衣服,正好春芽抱着赵旉过来了。赵旉看到赵构一双黑葡萄般的眼睛亮了亮,甜甜地喊道:“爹爹,宝宝跟你学写字”

    赵构蹭蹭赵旉嫩嫩的胖脸。

    潘贵妃不理会黏糊的两父子,“不行,你爹爹有事情做,乖了,今天妈妈陪你。”

    两双眼睛哀怨地看着潘贵妃,面对这种无言的控诉潘贵妃无动于衷。

    赵构只得认命走了,他真不想面对御书房那一堆乱七八糟的奏章,唉,想要国泰民安真难啊。

 ;。。。 ; ;
第六十章 宗泽之死
    更新时间:20130103

    晚饭时候,赵构又跟下午一样,黑着一张脸回来了。

    潘贵妃奇怪极了,这一会儿的时间谁又招惹他了

    “官家,又发生什么大事了瞧你这张脸黑的。”

    赵构撩起衣摆一屁股坐下来,沉声道:“宗泽去了。”

    潘贵妃眨了眨眼睛,没在第一时间内反应过来。

    潘贵妃消化完这个消息后,虽然对这个爱国忠臣的死感到挺惋惜和沉痛,却不太明白赵构如今的坏心情,他不是一直对宗泽心怀嫌隙吗不是不喜欢他在手握重兵又一个劲撺掇他北伐迎回两帝吗难不成这厮良心发现,也知道念人家宗泽的好了

    “官家,宗老已年过古稀,活到这岁数了,这也是天命。”潘贵妃试探着道。

    赵构怔愣了一会,郁闷道:“屯驻在徐州的岳飞上了一道奏折,说宗泽在弥留之际;无一语及家事;念念不忘北伐,他要继承宗泽遗命,渡河北伐。”

    十月中旬,宗泽知道自己病重,将不久于世,却还是念念不忘地请求赵构回銮开封,誓师北伐,听得两战大捷的好消息后,他给赵构写了最后一道乞回銮殿疏,又给岳飞写了一封信,言辞恳恳,希望岳飞能继承他未完成的北伐理想,收复失地迎回二帝。十月末,他临终前,对前来探望的将领沉痛地说:“我以二帝蒙尘,悲愤至此,你们多能歼灭敌寇,那我死而无恨”又不停地念诵杜甫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闻者无不泣涕。直至断气,无一语及家事,惟连呼“渡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