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晋名人小传-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安注释过很多佛教经书,惟恐注释有错,于是他发出誓言:“如果我的注释没有大的问题,望能见瑞相。”道安在睡梦中见到胡道人,头发很白,眉毛很长,胡道人对道安说:“您所注释的经文,都很符合经文原意。我不能入涅磐,住在西域,应当相助弘通,可时时摆设饭食。”后来《十诵律经》来后,高僧远公知道师父道安所梦见的是宾头卢罗汉。于是立座供饭,由此成为成例。

    道安不仅品德*行是人们的宗范,而且对佛教的经、律、论都学有所长,所制《僧尼轨范》、《僧法宪章》制定的条例:一曰:行香定座上讲经上讲之法;二曰:常日六行道饮食唱时法;三曰:布萨差使悔过法等。此制条一出,天下的寺院都跟从遵守。

    道安常与弟子法遇等人,在弥勒菩萨像前立誓,望死后能登天界。到前秦建元二十一年(公元385年)正月二十七日,忽然有一个很奇怪的僧人,形貌丑陋,来寺院寄宿。因寺房狭窄,就安排他住在讲经堂上。这天负责管理僧堂修持事务的维那当值,晚上他看见那位异僧从窗户缝里出人,赶快把这事告诉道安,道安惊起,前往行礼问讯,问他的来意。异僧回答说:“为您而来。”道安说:“自知罪孽深重,不知还能否度脱?”异僧说:“甚可度脱,过一会儿浴圣僧,您的心愿就可以实现了。”然后又告诉道安沐浴的方法。

    道安又问自己来生在什么地方,异僧用手向西北方向的天空中划了一下,即见云开,道安看到天界美妙的胜景。这天晚上,有几十个人都看到了这番胜景。

    道安按异僧的指点开始准备洗浴用具,看见一个非常小的小孩儿,由几十个人陪伴着,来寺院戏耍。过了一会儿,道安开始沐浴,果然照应了异僧的话。这二年的二月八日,道安对弟子们说:“我该走了。”这天斋毕,无疾而终,安葬在城内五级寺中。这一年是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公元385年),终年72岁。

    道安在临终之前,隐士王嘉来看望他,道安说:“世事已如此,行将及人,我们一起去吧。”王嘉说:“诚如法师所言,法师先走一步,我还有些小债未了,不能跟法师一起去了。”

    待后秦姚苌*长安,当时王嘉因故留在长安城内,姚苌与前秦的苻登正相持不下,姚苌问王嘉:“朕能否当得苻登?”王嘉回答说:“略得。”姚苌大怒,说:“得当就是得当,‘略得’是什么意思?”于是杀了王嘉。这就是王嘉所说的“小债未了”。待姚苌死后,其子姚兴杀了苻登。姚兴字子略,这就是王嘉所说的“略得”。

    王嘉字子年,是洛阳人氏,形貌鄙陋,似若不足。而且他很滑稽,好说笑话,然而他却不吃五谷粮食,清虚服气,受到世人的敬重。凡是有人找他问吉凶的,他随口而答,说的话很可笑,好像是在开玩笑,有些话像是谶语,不可理解,但事后多能应验。当初,王嘉住在加胥谷中,苻坚派大鸿胪前去请他进京,王嘉坚辞不就。待苻坚将要南征江南时,曾派使者前去问他,此行能否获胜,王嘉一句话也没有说,却骑着使者的马,向东走了几百步远一路上掉落靴子、帽子,还解掉衣服,然后奔马而回。以此暗示苻坚此行必败。王嘉竟有如此先见之明。在姚苌杀害王嘉的那天,有人在垅上看见王嘉,留了一封遗书给姚苌。道安的好朋友们,都是象王嘉这样的不凡之人。

    先前,道安就听说高僧罗什在西域,很想和罗什一起讲析经文,多次劝苻坚请罗什来前秦。罗什对道安的风范也有所耳闻,称道安为东方的圣人,常常遥向礼拜。当初,道安出生时,左臂上有一块皮,有一寸见方,挂在臂上,用手持一下,可以上下活动。肘的外部,有一块方形的肉,上有通文,当时的人们称道安为“印手菩萨”。

    道安死后16年,罗什才来到长安,两人没能见面,罗什悲痛之极。

    道安笃好佛家经典,志在宣扬佛法,他所请来的外国僧人,如僧加提婆、县摩难提以及僧伽跋澄等人,翻译了很多佛教经书,达百万余字。道安还和僧人法和一起诠定音字,详核文旨,使这些新译出的经书,准确无误。孙绰在《名德沙门论》中说:“释道安,博学多才,通经名理。”

    在另外一本书上有记录说:河北另有枣个竺道安,与释道安齐名,说习凿齿致信竺道安。道安本随师姓“竺”,后改为“释”。世人见有两个姓,就说这是两个人。这是错误的。



………【第二十一篇 司马聃】………

    穆帝,名司马聃(公元343…361年),字彭子。东晋第五代皇帝,庙号孝宗。在位344年…361年,晋穆帝是晋康帝之长子,母褚蒜子。康帝死后继位,时年仅2岁。在位17年,病死,终年19岁。葬于永平陵(今江苏省江宁县西北幕府山南)。曾用年号:永和(345年…356年)升平(357年…361年)。其妻何法倪谥号为德章皇后。

    康帝病危时被大臣们立为太子。344年9月由于晋康帝驾崩(病死),晋穆帝于同月己亥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永和”。由于年幼而由褚太后掌政,并由何充辅政。何充过世后改由蔡谟与司马昱辅政。晋穆帝在为期间东晋虽然北伐失败,但是由于桓温消灭了在四川立国的成汉,并且于356年夺回洛阳,虽然不久就因为粮运不继而撤退,东晋的版图仍然有所扩大。

    司马聃即位时只有2岁,由褚太后临朝听政。在位期间,用桓温驱逐了庾氏势力。桓温势力日益强大,企图篡夺帝位。公元361年5月丁巳日,司马聃病死于建康宫中的显阳殿。

    司马聃死后的谥号为穆帝。

    司马聃…生平年表

    公元343年,司马聃出生。

    公元344年,晋康帝病死,司马聃即位,是为晋穆帝。

    公元346年。桓温率军沿长江西进,灭掉成汉*。

    公元349年,桓温第一次北征。

    公元354年,桓温第二次北征,收服洛阳。

    公元357年,司马聃开始即位。

    公元361年,司马聃病逝。

    司马聃死因之谜

    《晋书》没有讲司马聃有什么不良嗜好,也没有讲皇帝死前有什么先兆,皇帝说死就死了。八卦的史书竟然不讲八卦事,再加上这事发生在政治恶斗十分激烈的东晋时代,就显得更加蹊跷了。

    换上新皇帝的第一年,桓温上了一道奏章,提议中央政府迁回刚刚被桓温收复的旧都洛阳。洛阳这时早已成为东晋与北方各国拉锯的地带,一会儿属你,一会儿属我,几经屠城之后,早已万物萧条,百姓星散,这时迁都洛阳,是极其不合适的,毕竟首都不是将军的中军帐,打到哪里,安营扎寨在哪里。如果迁都成功,整个中央都要依赖桓温的军事保护,王朝就要受制于桓氏家族。但是朝廷里没人敢提出异议。虽然王述说明同意迁都的理由,但这个理由毕竟过于不负责,不能作准。

    皇帝之死和桓温迁都,两件事看起来没有瓜葛,但联系起来,意义就多了。我们可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看看司马聃到底怎么死的:

    第一种可能是桓温做的手脚,这个可能性很小。桓温虽然是前任皇帝的女婿,但势力还没有到达中枢,更何况宫闱。而且桓温作为既得利益者,皇帝换人,朝中势力重新洗盘,对他也没有什么好处。

    第二种可能是朝廷权臣政变,这个可能性稍高。小皇帝在位的十七年,刚好是桓温势力崛起的黄金期,皇帝不可能不受桓温的影响;另一方面皇帝的独立执政,等于削减了朝臣权力。但这个理由也讲不通,因为如果朝臣真有这心思,其后也不必立个20岁的司马丕继任,干脆再立个两岁的小王子更省事。

    第三种可能就比较复杂。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大臣请皇帝决策,奏章其实是过场,一定需要事先的沟通,桓温的动议,其实是摸新皇帝的底牌,给新皇帝难堪。

    两相比较还是朝臣动手的可能性高:第一,如果是桓温动手,那么以他的性格,他不会一下子就提出动议,显得自己巴不得前皇帝早死似的。第二,桓温这么早就提动议,显得他对新皇帝没有什么信心,而且他对前皇帝之死也有点小道消息,拥护新皇帝的人,一般跟前皇帝之死脱不了干系,所以如果有人胆敢公然反对桓温,那么他就可以借题发挥,追究司马聃之死,甚至可以“清君侧”(后来,这个皇帝没当多久,果然被桓温给废了)。



………【第二十二篇 司马德文】………

    晋恭帝司马德文(386年…421年),东晋的末代皇帝。为晋孝武帝之子,晋安帝之弟。司马德文最早封琅邪王,之后被封为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领司徒、录尚书六条事等职。晋安帝被桓玄所废时,司马德文与晋安帝都居于浔阳;桓玄败死后被迁至江陵。

    桓玄之乱后,刘裕当政,司马德文知道刘裕有篡位与杀害晋安帝的企图,而且晋安帝本人不辨饥寒,司马德文便随侍于晋安帝左右;直到有一次司马德文因病出宫,刘裕才派人杀害晋安帝。刘裕本人有意自称皇帝,但由于图谶所言“昌明(晋孝武帝)之后有二帝”,于是刘裕为符合图谶所言,便于418年改立司马德文为皇帝,次年改年号为元熙。

    420年六月,司马德文禅位与刘裕,东晋自此灭亡;司马德文被封为零陵王,421年九月,刘裕便派人以棉被闷死司马德文,司马德文享年三十六岁。司马德文死后葬于冲平陵。

    概述

    398年,兖州刺史王恭和豫州刺史庾楷,因对尚书左仆射王国宝等不满而领兵反,司马德文不得不杀王国宝来平息这场风波。399年,王恭、庾楷协同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等再反,叛军一直攻到建康附近才被抵御,王恭被杀。与此同时,在浙江、江苏一带孙恩的叛军也非常昌盛。400年孙恩攻会稽,401年攻浃口、临海、广陵,晋军多次战败。402年孙恩直接威胁建康,建康被封锁,城内饥荒。

    403年司马德文亲征桓玄,司马德文数次战败。桓玄自封为丞相、太尉。同年孙恩为临海太守辛景所败,自杀身亡。404年1月29日(十二月庚申),桓玄杀司马道子,从此成为东晋的主宰者。他于同年秋又自号楚王、大将军。最后于同年12月31日,桓玄篡位,改国号为楚,史称桓楚,贬安帝为平固王。

    405年1月19日,司马德文被逐出建康赴浔阳。3月24日,刘裕举兵攻桓玄,桓玄军队大败。桓玄挟安帝逃往江陵。6月19日(五月壬午),桓玄被杀,司马德文复辟为皇帝。但好景不长,6月26日桓玄的将军桓振又攻陷江陵,安帝被俘。406年3月2日(正月戍戎)安帝才再脱叛军之手。桓玄的叛变终于摧毁了东晋的皇权,刘裕成为东晋举足轻重的人物,为南朝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从412年开始,刘裕在朝中独掌大权,排挤和迫害与他不和的大臣,矫安帝诏以令外地刺史。413年,高句丽和日本(倭国)使节到建康。415年,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和雍州刺史鲁宗之以逃犯刘裕为名举兵,但被刘裕战败。417年,刘裕再次北伐,攻入长安。

    418年刘裕被封为相国、宋公,同年,晋军不得不退出长安。41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