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一句话“一杀猪,二嘟嘟”,最牛叉的职业是杀猪,第二牛叉的就是开车的师傅,跟你一个小屁孩废什么话。
可今生的赵卫东虽然年龄是一样,但身高体重,已经超过多数的成年人,心理成熟就更不用说了,为此小伊的话明显多了很多,赵卫东开心的说:
“行,我就叫你小伊,我叫赵卫东,你就叫我小赵好了。”
“小赵,你是去下乡插队是不是啊?”伊宏平问道。
“是啊,我是去周坑大队下乡插队。”赵卫东回答说。
“我听我们车队的领导说,有县里领导的小孩要搭便车,你爸爸都是县领导,给你安排一个工作还不容易,干嘛还让你去下乡,吃那个苦。”
伊宏平不理解的说,他觉得自己都能进林业车队,赵卫东的父亲还是县领导,给自己的小孩子安排一个工作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干嘛要把小孩子送到农村去当农民,当农民多苦啊,象自己当驾驶员多好,职业好,什么人碰到都是师傅长、师傅短的,工资又高,外快还不少,运木头的时候随便买一付床板带到外面卖,都可以兼十几块钱,一个月带几次就能多兼一个月的工资,如果胆子大还能赚得更多,他觉得这些人真傻,有权力都不懂得用。
“小伊,我老爸认为越是艰苦的环境,就越能煅练人,所以就让我来下乡插队当农民,我也愿意接受艰苦的煅练。”赵卫东兴致勃勃的说。
“真是搞不懂你们。”伊宏平不解的说着。
……
从县城到周坑才五十多公里的路程,由于路又小、路况比较差因此行车速度也就比较慢,当然县至县公路、县至公社公路都有专门养路段养护,路况相对比较好,而公社至大队的路,特别是不通客车的福桥公社到周坑的路更是差,基本算是拖拉机路,主要是被拖拉机走坏的,拖拉机爬坡非常会损坏道路,还有下雨的流水冲刷对道路的破坏,又没有专门的养路队伍,路况之差是可以想象的。
赵卫东一路上都在提心吊胆,特别是最后的一段路更让他担惊受怕,还好伊宏平是林业车队的驾驶员,这个路对于走贯路况极端恶劣的林区便道的伊宏平来说就是不算什么了,经过二个多小时的行车,十分顺利到达赵卫东此行的目的地周坑大队,快到进村路口,赵卫东就对伊宏平说:
“小伊,就在进村路口停吧,我自己走进去就行了。”
“小赵,还是我给你送进去吧,你还要拿那么多的东西,对我车来说就是转转方向盘的事。”伊宏平热情的说道。
“小伊,你的好意我心领了,虽然这一段路对你来说不算什么,我是担心,你到村子里调头不方便,因为村子里的路比较小。”赵卫东推辞说。
“小赵,你就不要再推辞了,难得我们这么讲得来,如果没有事情,我都想在你这里玩一天呢。”伊宏平坚决的说。
“好吧,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行,那就辛苦你了。”
看到伊宏平如此客气,赵卫东知道没有办法再继续推辞了,他不知道自己的力气很大,那点行礼跟本没有问题,他是认为自己是干部子弟,力气有限,搬着那一堆的行李肯定够呛,因此坚决要把赵卫东送到村子里。
车子一直开到大队部,赵卫东就在这里下车,将行李都搬了下来,正好前面有一个三叉路口,很方便货车调头,伊宏平就把车子开车前面调头,回到大队部他又走下车来跟赵卫东握着手道别说:
“小赵,我要去拉木头了,以后回城去找我玩。”
“小伊,今天非常感谢你,有机会我会去找你玩的。再见。”赵卫东真诚的说。
“小赵,再见。”伊宏平说完就开着车子走了。
赵卫东拿起行李来在站着,因为时间又不早,是先到大队部把手续办理一下,还是先到姑姑家安顿,正在犹豫着,大队部出来一个人,赵卫东马上认出来了,他是大队的支部书记,但他很明显不认很自己,他走到赵卫东的面前问道:
“你是赵卫东吗?”
“是的,我是。你就是江书记吧?”赵卫东问道。
“你认识我?”江甫良好奇的问道。
“我是猜的,我听我爸爸说这个大队的支部书记姓江,我看你象书记。”赵卫东也只能这么回答,总不能说自己早就认识他吧。
“欢迎你到周坑大队插队落户。走,到大队部去。等一下你把手续给我,我给你安排。”
江甫良一边说着一边提起行李热情的说道,赵卫东收把剩下的几件东西拿起来一起走到大队部里面去,这是一座土木结构的老式大会场,四周都是农村最为多见土墙,跟社员土房子不同的是墙上多了石灰粉刷过,由于日月的侵蚀,已经有不少的地方石灰层掉了,露出里面的土墙,墙上还有一些标语。
大门上面有一个红色的五角星,只是在雨打日晒之下,红星上的油漆已经掉了一大半,只有一部分留着,让人知道这是一个红色的五角星,走到大门内,会场的两边用木板隔了两排房间,楼下两边各有五间房,是大队相关人员的办公的办公室,楼上两边各有十间房,这个会场可以开大会,也可以放电影。
他们一起来到书记办公室,两个人坐了来后,江甫良说:
“小赵,我们大队不是公社的知青点,没有专门的住房,没有食堂,没有电灯,你在这边生活条件会比较差,你要有思想准备,到今天为止我们大队只有你一个下乡知青,现在我们大队楼上有一些空房间,我给你安排一个房间,你就住在大队吧,只是吃饭问题不好解决,我们大队是有个食堂,平常都没有开伙食,只有上面有领导下来或是大队开会的时候才开伙食,你看怎么办?”
“江书记,你也不要为难了,我有一个姑姑就在这里,我就在她家吃饭好了。”赵卫东回答道。
“嗯,这样也好,吃住总算都解决了,关于下生产队的问题,我看这样,就下到第七生产队吧,我们全大队就属这个生产队的分红高,十个工分七毛钱,最低的是九队十个工分只有三毛钱,你看怎么样?”江甫良在征求赵卫东的意见。
赵卫东听了江甫良的话感触颇深,前世让自己到第七生产队自己就到七队,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现在真正面对的时候才知道,这个时代的基层干部还是很纯朴、很善良的的,江甫良的安排是带着关心城里来的知青,尽量给予力所能及的照顾,自己还记得前世自己曾领到过七块多钱的分红,对于江甫良的善意,赵卫东回应道:
“江书记,谢谢你的照顾,我会好好劳动的。”
“小赵,那这样,我就带你去楼上的房间,先安顿好再说。”
“行,先住下来。”
赵卫东拿起行李,江甫良也帮助拿了两件行李,两人就一起到右边楼上去了,走到第六间,江甫良停下来掏出房门钥匙打开了房门说:
“小赵,你就住这个房间,你就先安顿一下,如果有什么困难随时来找我,房间钥匙给你。”说着就从一串钥匙中把那把钥匙解了下来,交给赵卫东,他就走了。
走进房间,赵卫东认真观察了房间,非常简单,一张旧课桌,一张老式木架床,床上铺着稻草垫,这个已经是老古董了,估计农村也早没有了,这种草垫是一把一把的稻草用草绳绑住,比床铺略长,长出的部分卷起来就是一条软硬适中的枕头,而且保暖性还挺好,成为这个时代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床上用品,赵卫东把带来的草席铺上,然后挂上蚊帐,被子放上去就行了,很简单快捷的就将下乡插队的家安好了。 赵卫东回到家里时,已经是吃午饭的时间,在吃饭的时候,赵国钧问:
“秀英,你今天调动手续办得怎么样?”
“我的调动手续都办得很顺利,赵卫国的转学手续也都办好了,明天整理一下,后天出发。”
周秀英若有所失的说,自己是一个恋家的人,说实在要自己一个人调到省城,自己一直下不了这个决心,从结婚开始,一家人就没有分开过,在县城工作时一家人都在县城,到河西工作也都是一家人一起去,现在到省城工作,一个家就要分成两个家,她的心里真是依依不舍,但想到在省城卫国有个更好的学习条件,老赵过几年也可以调到省城去,不是全家人又能在一起了,分开只是暂时的,眼前她也只能以此来宽解自己。
“手续办好了就好,你就放心去省城工作,我和卫东的独立生活能力都很强,你就不要担心了,而且县革委会的食堂办得很好,我们以后就在食堂吃饭也很方便。”
赵国钧知道自己的妻子是一个非常恋家的人,为了家庭她可以放弃个人的前途,他只能去宽解她,让她能两头兼顾才好。
“老妈,用不了几年,老爸就能调到省城去的,我也会经常去省城看你的。今天学校召开毕业典,我拿到了高中毕业证,从今天开始,我也是走上社会的人了。”赵卫东也添上一句,希望能够让老妈减少与亲人长时间分离的愁绪。
“卫东,你现在已经高中毕业,我看是尽快下去,你看怎么样?”赵国钧征求赵卫东的意见说。
“好啊,毕业了,也没有什么事,还是早点下去好。”赵卫东同意老爸的意见。
“那行,我今天或者明天就让人给你办理下乡插队的手续,我考虑你就插队到福桥公社周坑大队吧,那里没有知青点,那里有一个你的姑姑在那,你就住在她家里,这样你在插队期间也有一个吃住的地方,我和你妈也能放心,下去当农民,劳动是艰苦的,你要有思想准备,你自己也做好准备,这几天就下去,好吧?”赵国钧给了比较周到的安排。
“行,没有问题,我会做好准备的。”赵卫东爽快的回答道。
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在前生老爸老妈也是安排自己到福桥公社周村大队去下乡插队,只是没有跟自己商量,不知接下来有多少相同、有多少不同,自己记得周坑大队是不通客车的,大队离公社所在地有十五公里,交通非常不方便,前世的记忆不断浮现在自己的面前……
这二天,全家人都在忙碌着,老妈在整理行李,虽然不多,但反复整理了多次,有些东西拿了出来,犹豫了一会儿又放了回去,考虑了一下又再拿了出来,赵卫东觉得有股淡淡的离愁在笼罩着全家,对于既将的分别全家人都是不舍……
下午,革委办的同志帮助送来了赵卫东下乡插队的通知和手续,并送来县知青办送给每位下乡插队知青的礼物,一件棕衣、一顶斗笠、一把锄头,还有给公社的补助通知执行时间,每个月给知青补助八元钱,为期一年,给大队医疗站一次五元钱作为合作医疗费,赵卫东对革委办的同志的热情帮助表示感谢。
吃完晚饭后,赵卫东看着一堆收拾好的,想到明天就要到周坑大队去当农民了,现在老爸已经是县委第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