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堕落-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知道玉蓝天身怀至宝,就说他这么轻易便被李肃杀死,他多少有些怀疑,不过他也知道那“六级妖法”的厉害。

“难道这小子真的死了?‘六级妖法’之下的确难以活命,不过这个家伙与众不同啊。自从我认识了这个家伙,就知道他一向都是奇迹的缔造者,希望这次他仍然创造一个奇迹。”一路上百里追的心里总是在想着这件事。

他偷偷地听了那些无极宗弟子的谈话,很容易便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因为这一战太过于精彩,所以只要是个目击者便都在谈论,因此百里追知道这个消息并不费劲。

当他得知玉蓝天的死讯时,首先是震惊,然后是怀疑,但是事实就是事实,玉蓝天的确在李肃的“灭天指”之下化成了飞灰。

其实百里追虽然在怀疑,内心的深处几乎已经确定了玉蓝天已死,只是现在还不到时候公开,他知道秦衣他们兄弟的感情,也许在一急之下会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

明州。

明州基本上算是位于整个中州的中部左右,在一处比较偏僻的山区,百里追他们一行人停下了脚步,在经过多方面查探之后,终于在这里安居了下来。

山清水秀,绿意盎然,这里的景色不次于龙泉山一带,最重要的是这里人烟稀少,而且在胡豹和罗迟的查探下,周围方圆近千里都没有什么门派,也没有什么妖兽之类,只有大大小小几十个村庄,对于像卓老他们世代的山民来说,这样的环境已经算是上等了。

征求了大家的同意之后,便将这里定为了日后的居住地,于是一场开山辟土,大兴土木的活动便在这里兴高采烈地展开了。

相对于做他人的奴隶而言,背井离乡已经是最好的恩赐了,只有卓老等几个老人心中不免时时想起那两个小山村,其余的村民们个个高高兴兴,大有一副乔迁之喜的心态。

在中州这些弱小的山民应该就是整个中州的最底层了,他们的要求不高,只要求安安分分的过日子就可以了,有自己的农田,有自己的土地,有自己的家庭,这些就足够了。

没有几日,简单的便搭起了上百个木棚,他们都是山民,自然有着一些自我生存的本领,开荒、伐木等等,这些活计都是手到擒来。现在是夏季,也用不着御寒,不过未雨绸缪,这些山民在卓老的指挥下,自己烧制砖瓦,盖起了砖房。

百里追等人也偶尔帮帮忙,跟这些朴实的山民们相处的很好,其间卓老等人纷纷询问玉蓝天的消息,真是让百里追左右为难,后来终于这事情没有瞒住,原因是因为又一次胡豹出去买酒,在镇上听到了关于龙泉山大战的消息。

其实百里追将据点暂时定在这里,就是因为偏僻,能瞒住几天算几天。哪里知道在距离此地百里之外有一座小镇,小镇上有着几家大户,他们家里有武者。

虽然中州崇尚武力,但也不是家家都能习练的,那是需要银子的。请教师要花钱,买功法要花钱,而且价格都很昂贵。

龙泉山大战的消息像风一向在中州传开了,八大尚仙围攻一个少年,最后还一死一伤,到了后来无极宗的使者使出无上的妖法才将那新出世的少年英雄斩杀,这是何等壮烈的一战啊。

昔日有寒山苍山远一战,名动中州,如今又出现了一个玉蓝天,而且传闻此人只有真仙的境界,却拥有着尚仙的实力,还听说实力犹在当年的苍山远之上。

于是,“尚仙第一人”的帽子又扣在了玉蓝天的身上,只可惜最后这少年身死,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惋惜。

第二百三十章  医童

中州浩荡,绵延数万里,在中州西部的边缘地带,乃是一片沙漠,广阔无垠。

沙漠并非走不到头,相反的只要步行走上个一天,便穿越了沙漠,再往西便进入西荒的境界。

西荒并非真正的荒凉,里面也有人家,不过就是人数很少罢了,因为这里越往西边越是荒凉,所以人数也随着向西越来越少。

很少有人愿意到西荒里面生活,中州广袤富饶,土地肥沃,而且人烟也不是很密集,随随便便就能寻到一块生存的地方。

严格的说,应该是中州与西荒的交界处,还有人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不能叫西荒,这里也应该属于中州。

门派之争涉及不到这里,荒凉偏僻的地方总能避开战火的熏陶,所以这里也到是在另外一种情况下成了和平的乐园。

而在交界处有一座最大的城镇,名曰古峰镇,这里算是天邦塞外,中州人士很少踏足这里,不过却也成了连接西荒的重要枢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中转站。

因为西荒中有一些上好的药材,总有一些商人和大夫会走进西荒,采取哪些稀有的药材,另外还有一些寻宝人,据他们说西荒中有宝物,不过谁也没有见过,只知道有为数不少的人进去寻宝,不过他们回来的时候却两手空空。

奇怪的是这些人过不了多长时间又会来到这里,仍然空手走进西荒,空手回来,周而复始,的确是一件怪事。

古峰镇的繁华成了这一带的一个奇景,华阳药铺差不多算是整个古峰镇上最大的药铺了,药材齐全,坐堂先生更是妙手回春,在这一带闻名百里,而且名声甚好,颇得百姓好评。

“伙计,周大夫在吗?我们要找周大夫看病啊。”清早刚刚开门,华阳药铺的门前便有人来求医了。

伙计小七揉着惺忪的眼睛,打着哈欠从内堂走了出来。

“谁啊,这么早就来找大夫,我还没睡醒呢,周老先生估计也没起来呢,真是的……”伙计小七嘟嘟囔囔,有些很不情愿的样子。

年轻人往往都爱睡个懒觉,这伙计小七自然也不例外。

“来了来了,这么早吵什么啊。”小七不满意的嚷嚷着,一边伸手拉开了门闩。

一开门,倒是吓了他一跳,原来门外不单单是几个人,而是几十个人,看样子风尘仆仆,像是走了很远的路,而且眼睛发红,以小七的经验判断这些人应该是连夜赶来。

“你们是哪里的人啊?”小七诧异地问道。

其中最前面的是一个老者,胡须发白,看样子是这一行人的头领。他过来拱手陪笑道:“我们是古峰镇西一百二十里的下洼村的,连夜赶来就是为了找周老先生,也只有他老人家有这等妙手回春的医术了。”

老者说话虽然客气,但是明显可以看出她神色间带有慌张。

小七扫视了一下众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但是均都面色正常,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

“老先生,我看你们身体健壮,哪里像有病的样啊?”小七疑惑道。

这老者苦笑一下,道:“小哥,你有所不知啊,就在前天的黄昏时分,我们下洼村的上空突然间传来轰轰雷声,震得我们难以自持,有的房间都塌了几间。后来声音消失,我们全村的人除了老夫之外全都变成了聋子,其中还有十几人被震得晕了过去,到现在奄奄一息。老夫十分着急,毕生也没有听见过那巨大的声响,后来便急忙找大夫,奈何我们本村的大夫都震聋了,可能是医术不济,连他自己都治不好,这次也跟着来了。”

说着话,回头用手一指一个老者,小七顺着眼光看去,一下子认出了这个老者,知道此人姓唐,也是一名老中医,跟自己家的坐堂先生周大夫交情还不错,偶尔也来这里取取药,和周老先生聊聊天之类的,自己也曾经伺候过他。

刚才人一多,小七眼睛一乱,并没有看到唐大夫。

一看有熟人,小七不敢耽搁了,急忙将众人让进了院里,领进了内堂,然后急忙去喊周老先生。

周老先生为人最是和善,在华阳药铺一坐镇就是几十年,医好的病人无数,曾经有人这样称赞过他,说他“医道高尚,医术通神,没有他治不了的病。”

尽管这是一句颂扬之词,但是足以看出周老先生医术高明。

可是今天他挠头了,遇见了前所未有的怪病。

下洼村来的这个老者也认识周老先生,身为大夫自然以病人为主,老先生连早饭都没有吃,急忙给众人看病,第一个便是那唐先生。

这些人的耳朵聋掉了,只能通过手势或者写字来交流,周老先生仔细地检查了病情,并没有发现异常。按照常理来说,耳朵被震聋,应该是鼓膜破裂,只要修复鼓膜便可以了,但是这些人的鼓膜完好无损,耳朵内一点伤势都没有。

所谓“对症下药”,奈何这“症”都找不出来,如何用药,并且通过那村长老者还得知,村子里面还有十几个人被震得晕了过去,现在奄奄一息,如果不赶快治疗,恐怕性命都难保。

身为大夫自然知道这其中的轻重缓急,急得周老先生团团转,但是苦无良策,后来他和唐先生用文字交流,写了一张纸又一张纸,众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这周先生是附近医术最高的大夫了,他要是治不好,估计就没有人能治好了。

良久,在场的无论是大夫还是病人,甚至是哪个伙计小七,汗水都下来了,他们紧张的是家里那十几个人的性命。

在这个荒凉的地方,人们都是非常团结。

直到最后,那唐先生和周先生同时在纸上写了一个名字。

那老者和小七凑过去一看,只看写了两个字“医童”。

“医童?谁是医童啊?”那老者首先问了起来,他不知道这两个字的含义是什么。

周老先生长叹一声,道:“唉!这里的人们都说我医术通神,医术高明,其实老夫真是有愧啊,真正医术通神的人并非老夫,而是此人啊,这样的怪病也只有医童能够治好。”

当这个名字一说出口时,在场能听见的人都是一愣,在古峰镇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医童?就连那伙计小七也是一脸的茫然,心中暗道自己干药铺伙计都十几年了,这一带四乡八镇的大夫他差不多都认识,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医童。

周老先生摇头道:“人生一世,多在乎名利,老夫亦是不例外啊,但是救人如救火,到现在不得不说了。其实在咱们这一带老夫的医术只能算是一般般,中州藏龙卧虎,就在三年前,咱们古峰镇南五十里小王庄来了一户人家,主人姓吴,他有一个孩子,今年还不到十岁,但是医术甚是高明,才真正称得上是‘神医’。

只可惜老夫偌大的年纪也存在争强好胜之心,只道一个孩童能有多大的本领,因为都是大夫,曾经在一次集会上我们见过一面。那个时候我和这位唐先生都发现了一个小孩,身背药箱,神态自若,俨然一副名家大夫的样子。当时我们便起了戏耍着小孩之心,于是便从医术上考考他,老小孩小小孩啊。”

周先生一边说着,一边看向唐先生,那唐先生也直点头,不知道是听到了还是感觉到了。

“哪知道,后来我们才发现这小孩对于医术没有不知道的,单单从医术上,我与唐先生两个人加起来也是他的对手。这样一来便激起了我们的好胜心,于是便从几样大病上着手,老夫也想看看这孩子是只知道理论啊,还是真的会医术。后来一看,这小孩堪称神医,于是我跟唐先生便暗地里称呼他‘医童’。

此小孩性格淳朴,十分具备我们行医者的个性,后来我得知他经常去中州内地,救死扶伤,声名也极好,渐渐地闯出了‘医童’的名号。但是他从来不在本地行医,所以你们都不知道他的存在,现在看来这个病也只能去找他了。“

周老先生苦笑,接着摇头。

众人大惊,能比让周老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