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蕙姐,你刚刚生过病,不应当有这种思想,”琴感动地劝道。“你看,你到这儿来,我们心里都高兴。我们都舍不得你,我们都关心你。你为什么还要看轻你自己?”
    “姐姐,你听琴姐的话说得多么有理。你纵不为你自己着想,你也当为我们着想,我们是离不开你的,”芸含着眼泪、偎着蕙、顺着琴的口气劝道。
    “我也舍不得你们。不过你们不晓得我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我也算忍耐够了。现在就是伤心地哭一场,我也没有精神。真是眼泪枯了,哭不出来。我害怕我就会这样一天天病弱下去,”蕙凄凉地说。
    觉新知道这天蕙要来,便早早从公司回家。他走到自己的房门口,听见有人在里面说话,是蕙的声音。他便静静地站在门帘外面听了一会儿。听到最后一句,他再也不能忍耐了,就揭起门帘进去。
    觉新的出现立刻把刚才的话题打断了。众人的眼光都集中在他的脸上。他装起笑容招呼了蕙和芸,而且故意对蕙说:“蕙表妹,你今天气色好多了,我想不到你好得这样快,完全看不出病容来。”但是他的一对眼睛却爱怜地望着蕙的憔悴的面容,好像在望一朵残花,唯恐一转眼花就会枯萎。
    众人惊讶地看觉新,觉得他的话不对。但是琴和淑英马上就明白他的用意了。她们在旁边附和着,而且故意找一些愉快的话来说。芸也知道她们的用意,便带笑地跟众人应答着。起初只有淑华一个人是真心在说笑。后来大家都忘掉了忧郁,吵吵闹闹地在房里玩了一个多钟头。蕙也开颜笑了好几次。
    淑华看见天气很好,想起了她同淑英商量好的在花园里赏桂花的计划,便提议到花园里去。蕙也说想去。别的人自然也很赞成。这时觉民也回来了。他们动身的时候,觉新担心蕙走动不便,还吩咐绮霞搀扶她。
    众人进了园门,一路上有说有笑,十分热闹。每到一处他们总要停留一下,让蕙休息一会儿。蕙还是出嫁以前到这里来过。几个月的分别使她对园里一草一木都起了深的怀念。
    她依恋不舍地望着一切的景物,她带着那样的眼光,好像她是在跟这一切诀别。园里的一切都充满着生机。空气也很清洁,而略带芳香。微风像慈母的手在人们的脸颊上频频轻抚。
    在木桥下缓缓地流着清莹的溪水,水声仿佛是小儿女的愉快的私语。这些都牵引着她的心。但是她却深切地感到它们跟她中间有一个不小的距离。她好像不再是这个世界里面的人了。
    蕙由绮霞搀扶着过了桥,走入天井。一阵馥郁的甜香往她的脸上扑来。她不自觉地吸了一口香气。她听见淑华说了一声:“好香。”她抬头一看,茅草亭前几株银桂全开花了。她忽然微微一笑,便随着众人在亭内坐下。
    “翠环,你去喊老汪来折桂花,等一会儿给蕙小姐、芸小姐带回去,”淑英记起一件事情便向翠环吩咐道。翠环答应一声,走开了。她还带了茶壶去泡开水。
    “给我带回去?”蕙略略惊喜地问道。
    “不错,我还记得蕙表妹是喜欢桂花的,”觉新满意地插嘴道。
    蕙露出了苦笑说:“亏你们还记得。”她又凄凉地接下去:“我不要了,让二妹带点回去也好。我今年一点兴致也没有。
    好花带到我那儿去,不过一两天就会枯萎的,还不如让它留在树上。”
    “你不折,花也要谢的。横竖明年又会一样地开放。你何必这样爱惜,”淑华不以为然地说。
    “蕙表姐,你不必客气,带点回去罢。树上枝子又多,我们也看不荆我们以后会常常给你送花来。你要是愁闷的时候,看看花,也还可以解闷,”淑英亲切地对蕙说。
    “蕙姐,二表妹的话也很对,”琴也附和道。她怜惜地望着蕙,一面压住突然发生的悲痛的感情。“我们天天在挂念你,好容易你今天到这儿来了。我们大家常常在一起耍,大家热热闹闹的。你一个人在那边有时候也会想到我们罢。我们没有法子去看你,折点花枝送给你,你看见花就好比看见我们一样。这也可以安慰你。你看好不好?”
    “蕙表姐,你看琴姐真会说话。我们想得到的说不出来,她一下子就说出来了。她又教二姐读书。她是我们几姊妹的好姐姐。我们真离不开她。我从前真担心她会飞到别家去。现在我不怕了,我晓得有二哥在这儿,我很可以放心了,”淑华看见蕙的眼睛里渐渐地浮出泪水,便故意打趣琴道。
    “呸,我在说正经话,要你来岔嘴。我又不是小鸟,怎么会飞来飞去?”琴微微红了脸带笑啐道,惹得众人都笑了。
    笑声刚歇,众人便看见园丁老汪拿了一把斧头跟着翠环走过来。
    蕙叹了一口气,带着喘息地悲声说:“你们的好意我不会忘记。不过我现在很怕看见花谢,我总记得《葬花诗》里面那两句:‘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固然如是。
    其实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我平日在家……”她说到这里,忽然咳起嗽来。她俯下头,用手帕掩住嘴,一只手还压在石桌子上面。她这次比较咳得厉害,脸都挣红了。绮霞站在旁边给她捶背。众人关心地望着她。连老汪也站在天井里带着惊奇的眼光看里面。
    不久蕙止了咳,把翠环递给她的茶杯接过来,喝了几口茶。她还喘了一阵气,过后疲倦地抬起眼睛看看众人,有气无力地说了一句:“我想出去歇一会儿。”
    “姐姐,我陪你出去,”芸含泪地说。
    “我们都出去罢,”淑英接口说。
    大家都赞成淑英的话。她们临走时,淑华还吩咐老汪把桂花砍下来送到她的房里去。
    蕙在淑华的床上躺了一会儿,精神也渐渐地恢复了。琴和淑英姊妹们都留在房里陪伴她。后来她也坐起来了,跟她们随便谈了些闲话。她讲话少,还是她们谈得多。后来琴和淑英姊妹出去“摆供”,留下芸和翠环、绮霞在房里陪伴蕙。
    供摆完不久,便到了吃午饭的时候。
    午饭在觉新的房里吃,觉新、觉民两人也来参加,仍旧是淑华请客,不过她同淑英商定的在花园里赏桂花的计划却无法实现了。
    蕙只吃了大半碗饭。不过她看见淑华们有说有笑地闹着喝酒,她的脸上也常常浮出笑容,这使众人更加放心。这一顿饭吃了两个钟头,蕙的座位比较舒适,她觉得自己可以支持下去,极力不使自己露出一点疲倦的样子。她想:这也许是她同他们最后一次的热闹的聚会了。所以她也不希望早早散去,而且也不愿意以她的哀愁来败坏他们的兴致。后来她刚刚离开桌子,张嫂便奉了陈氏的命令来催她和芸准备回家。
    陈氏担心蕙的身体支持不住,要她早早回家休息。这一夜她留住在周家,这是周老太太同郑国光讲好了的。
    蕙走的时候,淑华坚持着要绮霞把几枝桂花放在蕙的轿子后面放东西的地方。蕙终于把桂花带走了。她的一乘轿子应该是特别地重,因为她带走的不仅是几枝桂花,还有那几个少女的爱和同情,而且她还带走了觉新的一颗心。
    ……





    正文 第二十九章
     4696

    蕙回去以后就如石沉大海,没有一点音信传到高家。觉新的梦魂始终萦绕着那个病弱的少妇。他一用思想,就会想起她;他一闭眼睛,面前便现出她的影子。在梦中他常常看见她,有时她同梅变做了一个人。他听见人谈起她,他总是怀着激动的心在旁边默默地倾听。他一个人闲坐在房里的时候,他常常绝望地暗暗祈祷她早日恢复健康。他这样地关心她,却不敢把他的感情向任何人泄露。有时候他不能够静静地痴等她的音信了,便借故到周家去,在那里他会知道一点她的消息。但是永远只有那一点:她的身体还是那样弱,不见好,也不变得更坏;她仍旧时常喘气。中秋节后两个多星期,某一天他在周家听说:她又在吃药了,是罗敬亭开的方子。他回到自己家里十分着急。他不知道她的真实的病状如何,他为她的身体担心。但是他又不能够做任何事情来减少自己的忧虑。现在他连“请西医”的话也不敢向周老太太们提起了。他所能做的只是祈祷更坏的消息不要来。
    然而更坏的消息很快地就来了。某一天下午觉新到周家去。他看见周老太太和陈氏的脸上都带着愁容。他关心地向她们询问,她们便告诉他:蕙又得病,发烧厉害,而且呕吐不止。陈氏要到郑家去看蕙,便邀觉新同去。觉新正惦记着蕙,巴不得有这个邀请,便立刻答应了。
    他们到了郑家,由国光和郑太太接待着,陪着他们进了蕙的房间。王云伯正俯在书桌上开方子。王云伯摩了一下自己的大胡子,跟觉新打了招呼,交谈了几句话,说这是感冒,不要紧。觉新听了这样的话,略微放了心。然而他不敢十分相信王云伯的诊断。他心里还藏着一些疑虑。
    国光送王云伯出去了。郑太太和陈氏留在房里。觉新到床前去看蕙。蕙精神委顿地躺在床上。她的脸色焦黄,两颊深陷进去。两只眼睛显得大而可怕。她看见觉新,头微微一动,想对他一笑。然而她刚刚动嘴,忽然忍耐不住,连忙撑起身子,对着床前的痰盂大声呕吐起来。陈氏便站在床前伸手给她捶背。觉新怜悯地望着蕙的狼狈的样子,听见她的极力挣扎的呕吐声,他觉得自己心里乱得了不得,他也想呕吐。
    郑太太还絮絮地尖声在旁边讲话。他更觉支持不住,但是他仍旧勉强站了一会儿。后来他看见自己留在这里也不能做什么事情,便找一个托词,走开了。
    觉新从郑家又到公司去。他在事务所里忙了两个多钟头才回家。他到了家,刚下轿,袁成便来报告:“大少爷,刘大爷回来了。他来见大少爷,等了好久,大少爷没有回来,三老爷也不在家。他刚回去了。”
    “你去喊他来,说我回来了,”觉新连忙吩咐道,便拔步往拐门走去。他一路上就想着蕙的事情。他的思想仍然在重重的压迫下绝望地苦斗着,还想找到一条活路。他去见周氏,把蕙的病状告诉她。他们焦虑地商量了一会儿,也没有谈出什么结果。后来何嫂来报告刘升在他的房里等候他,他便搁下这个问题回到自己的房里去了。
    这次刘升带来的却是好消息:田地都没有被水淹没。刘升到城外去看过了。他看见了田地,也看见了佃户。他同佃户的谈判已有结果。租米卖出,款子陆续兑来。不过现在米价不高,每石只售十元零三四角。
    “怎么这样少。我们定来吃的米每石也要十四块半钱。”觉新惊诧地问道。
    “大少爷,那是从去年就定了的,今年乡下棒客太凶,简直没有人敢买。这个价钱还算是顶高的了,”刘升带笑地解释道。
    “我们今年吃亏不小,”觉新惋惜地说,后来他又自慰道:“还算好,只要田没有给水淹掉,就是运气了。”他还向刘升问了一些乡下的情形,又说了两句鼓励刘升的话,最后吩咐刘升先回家去休息,明天早晨来领一笔赏钱。刘升正在请安谢赏的时候,袁成忽然揭起门帘进来说:“大少爷,外老太太打发周二爷来请你就去,说蕙小姐病得很凶。”
    “我先前才去过,怎么又来请?”觉新惊疑地自语道。他激动地吩咐袁成说:“你出去喊大班提轿子,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