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吴建雄人间庄子-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又去拜见孔子,说:〃我又进步了。〃孔子问:〃你这次又进步了什么呢?〃颜回说:〃我忘记礼乐了。〃孔子说:〃好哇,但这还不够。〃又过了几天,颜回又来了,说:〃我又进步了。〃孔子说:〃这次又进步什么了?〃颜回说:〃我坐忘了。〃孔子疑惑地问:〃坐忘为何物?〃颜回说:〃毁废了强健的肢体,退除了灵敏的听觉和清晰的视力,脱离了身躯并抛弃了智慧,从而与大道浑同相通为一体,这就是静坐心空物我两忘的'坐忘'。〃孔子感叹道:〃与万物同一就没有偏好,顺应变化就不执滞常理。你果真成了贤人啊!我作为老师也希望能跟随你学习而步你的后尘。〃
  从这个故事来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并非是亘古不变的,教与被教,所谓〃教学相长〃不需要太多客观条件就能实现。
  庄子是神奇的,就像个魔术师。他掌握着季节的模样,秋天是严肃的观众,而春天是温暖的情人。他对日夜的变化信手拈来。你可别指望能在他眼皮底下做小动作,你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要知道,将船儿藏在大山沟里,将渔具藏在深水里,可以说是十分牢靠了;可谁也没想到半夜里会有个大力士把它们连同山谷和河泽一块儿背着跑了,睡梦中的人们还一点儿也不知道。
  庄子的魔术是危险而高超的,对于他的恶作剧我们无须害怕,只要想办法利用就行了,让这个诡秘的魔术师为我们服务。这点要学子舆。
  子舆生病了,子祀买了补品跑到他家去探望。子舆躺在床上兴奋地说:〃伟大的造物者啊,你竟然把我变成如此曲屈不伸的样子!我的腰弯了,背驼了,五脏六腑的穴位都向上打开,下巴低垂着,简直都要隐藏在肚脐的下面了;我的肩部也耸起,两个肩膀像驼峰一样,都快要高过头顶了;我扭曲的颈椎也如被黄蜂赘过的皮肤瘤一样凹凸不平,朝天隆了起来。
  〃子舆嘴里是这么说,语气中分明带着调侃与自嘲,他的心里却是闲逸而快乐的,仿佛压根儿没生病似的。不仅如此,他还步履蹒跚地跑到井边对着井水看呀看,再次惊叹:〃呀,造物者竟然能把我变成如此曲屈不伸!〃 子祀看到他蹲在井边照影,问:〃子舆,你讨厌自己现在的样子吗?〃子舆说:〃不啊!当然不,我怎么可能会讨厌自己呢!我是无所谓的,要是造物者想把我的左臂变成一只威武的大公鸡,我就用它来报晓;要是造物者想把我的右臂变成刚强的弹弓,我就用它打下斑鸠烤了吃;要是造物者非要把我的臀部变成车轮,把我的精气变成骏马,我直接就用来乘坐了,不然,难道还想换别的车马吗?我们之所以获得生命,是因为我们到了适当的时候,这叫适时;如果有一天我们要失去生命了,不要难过,那是因为天地趋势的发展,这个叫顺应。安于适时而处之顺应,无论悲哀和欢乐都不会侵入心房扰乱情绪的。这个道理就是古时圣人所说的解脱了倒悬之苦,至于不能自我解脱的原因,是由于外物的束缚。最重要的一点是,天下万物自身的变化都不可能超越自然的力量,我又怎么可能厌恶现在的自己呢?只不过是发生一点小变化而已。〃
  让一切意外的变化成为不在计划的计划,你需要的是一颗泰然的心;同样,想成为庄子的观众还要发挥想象力。
  庄子的魔术带着神秘色彩,他让天下人变形。这些好玩的把戏必定是魔幻的,否则怎么能够随心所欲?这个魔术师的表演随的是心,这颗心要比世界之大还要大。

  第17节:不强加于人便是善待自己(1)

  如何才能超越世界,成为比世界之大还大?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和你无法征服的世界一体化。有人说,要想和世界一体化,要么征服,要么屈服;而在庄子眼中,不能征服,也不要屈服,而是渗透。
  于是在《大宗师》里有这么个经典镜头: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个人在一块议论:〃谁能够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柱,把死当作尻尾,能够通晓生死存亡浑为一体的道理,我们就可以跟他交朋友。〃话一出口,四个人都会心地相视一笑,心心相契却不说话,于是相互成为朋友。
  这里的〃一体〃应该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一体〃了,让我们无法不佩服庄子这位魔术师对世间的悟性,他的脑里像养了只小兽,让人无法捉摸。但庄子的表演和万物一样,并非总能成功的。失败的表演,就只有死。在很多人眼里,死与生是相对的。但在庄子这位魔术师眼中,生与死是平等的,处于天平两端。
  庄子认为,最旺盛的生命其实是一种对死的最急切的期待,更好的生其实是为了更好的死。生与死都是高潮,生的高潮是长期的、断断续续的,偶尔会发掘一些生命的精彩;而死的高潮则是短暂的、急速的,是一瞬间的放纵。
  在庄子的逻辑学里,生是死的酝酿,而死则意味着表演闭幕。庄子把生死理解成一种循环。我们的生,只是一个灵魂带着某一个面具在世间这个舞台上活动着;我们的死,则是这个灵魂摘下了面具等待舞台下观众的命令,等待他要上演的下一个角色安排。等观众商量好要看你什么样的表演时,你的生命就复苏了,此时一个新的生又开始了。在这个舞台上,每一个人既是观众也是演员。我们各自上演着各自的剧情,彼此看着彼此。
  这么一理解,对生死的固执也看淡了。对于死去的人,我们也就没必要太难过,我们对死者的怀念充其量也只能说是对他上演的角色的怀念,如此而已。于是,我们理解了孟孙才、孟子反和子琴张。
  同样,我也理解了那天夜里喧嚣的锣鼓声,那支托送老人离去浩浩荡荡的队伍,那些纸人纸车和那些如雪花般盛开的纸钱。那是观众对谢幕者的最高敬意,感谢在仓促的人生中能够与他有缘相遇,同时带着猎奇的心打量着他的下一个表情。那些对尸体唱歌的人,是在欢送,带着喜悦;那些活着的人表演累了,反而会羡慕他可以休息,所以他们眼睁睁地嫉妒他;那些不为亲人离开而哭泣的人并不难过,他们只是期待,期待这个熟悉的灵魂下一场的精彩节目。
  第七讲 不强加于人,便是善待自己
  ……《庄子o内篇o应帝王》解读
  《逍遥游》里孤独的鲲化身为鹏。鹏目睹天下,看到了《齐物论》所写的景象,不禁感叹,在这般世界人怎样才能活得好好的?于是决绝的庄子就用一篇《养生主》告诉大家,外界凶猛,远不如人心险恶。
  与《齐物论》里的客观描述相比,《人间世》里的是是非非就是一种人文意象间的斗争了。于是面对混世,便有了《德充符》的自我检讨,有了《大宗师》的主动学习。而鹏这趟旅途的最后归宿便在《应帝王》的升华。
  看《应帝王》时,我的脑海里总是把大鹏与凤鸟联系在一起。《人间世》里说,国家无道,天下大乱,凤鸟是不会飞来的。如果说大鹏的逍遥代表了一个普通人心中的自娱自乐,那么凤鸟的出现则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代表了一个境界、一个权威的判断。
  在我看来,鹏再大,也比不上凤鸟;凤鸟,凤凰,是鸟中之王。鹏再怎么逍遥,再怎么持风飞行,只要凤凰一出现,它必然是矮一截的,是抬不起头来的。
  庄子旅途的是北海,终点是南海。尽管鹏很伟大,但它充其量只是庄子旅行的一个工具,终究是要被抛弃的,庄子的最终目的是凤凰,因为凤鸟才是天下有道的唯一象征。
  庄子阐述的故事多是悲凉的,一直读来,不知不觉地就被他语言表面的绝望所感染。而在《应帝王》中,庄子把过去的一切绝望都抹去了,他以一种无比积极上进的心态指引我们前进。

  第18节:不强加于人便是善待自己(2)

  〃应帝王〃里的〃应〃是顺应的意思,很多版本的译文直接把这个题目的意思翻译成〃顺应民众的君主〃。这样的翻译乍一看仿佛还合理:在一个专制的社会,每个人的生命不可能和君主断绝关系,庄子目睹人间冷暖,看过一个个如卫君般残暴的君主,必然对现实不满,于是他呼唤一个理想的君主顺应天道、理解民众,能给大家创造一个宽松舒畅的生存空间。
  但是,如果真这么理解,那就错了,庄子对国君之术是不感兴趣的。在政治意义上,一个国度只有一个君主,王是唯一的;但在生命意义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王。庄子是想告诉世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王,要成为生命和世界的主宰,而不是受奴役,这才是〃应帝王〃的根本含义。
  《应帝王》开篇中的问就很让人意外。一天,缺向王倪求教,四次提问,王倪四次都不能作答;缺于是跳了起来,高兴极了。
  庄子这里说的四问,往往被翻译成问了四次。为什么问四次,还会四问而四不知?要想真正理解这〃四问〃须从《易经》里说起。用《易经》的道理讲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事物有正反两个方面,这就是二,二之中再有是非对错两个方面。二的平方当然就是四了。
  从学生问老师的角度分析,王倪必然会让人失望,对一个一问三不知的老师,我们都会有些瞧不起。但缺的反应却和正常人截然相反,老师无知,学生竟高兴起来。与其说王倪是无知的,不如说他是拒绝回答。
  王倪不愿意做老师,因为他觉得自己没资格。他不回答,并非知识欠缺,而是出于对知识本身的怀疑,有种根深蒂固的质疑。我们真的了解事物,了解他人吗?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用逻辑学分析,一个事物的是或非之中会再生出是或非,是非则非,是是则是,非非则是,非是则非。那么,我们对知识应该怎样理解呢?王倪正是出自对知识的怀疑而拒绝作出回答。
  这样的拒绝是直接的,这样的拒绝其实是拒绝对事物的主观判断,是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身上。
  确立了这么个立场,下面的故事就很好懂了。在《逍遥游》、《齐物论》里出现过的肩吾去拜见《人世间》里的出世者楚国隐士接舆。
  接舆问:〃平时你老师日中始用什么来教导你?〃 肩吾说:〃我老师告诉我,做国君的一定要凭借自己的意志来推行法度,这样,百姓有谁敢不听指挥呢?〃 接舆说:〃这是自欺欺人的做法。那样治理天下,就像让你徒步下到海里去开凿河道,让蚊虫背起一座大山一样,是根本不可行的。圣人治理天下,难道会治理社会外在的表象吗?他们才懒得管什么百姓生活秩序,民众听不听他们吩咐呢!他们只需要简单地顺应本性,感化他人,听任人们所擅长的。天上的鸟怕猎人用罗网去抓它,所以飞得高高的、远远的;田里的老鼠怕人去抓它,就在神仙的庙宇下打洞,人不敢冒犯神仙,所以不会用烟熏。这两种小动物都有求生本能,何况是人呢?〃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庄子的时代更是如此,而他能提出君主不能把自己意识强加于民众的想法,实在大胆。
  与日中始对应的人是无名人。有一天,天根到殷阳这个地方去玩,在蓼水边碰到一个无名人,天根就向无名人请教怎么治理天下。
  无名人看了眼天根,直接说道:〃走开,你这个人脏得很,你怎么可以问让人这么不痛快的问题?我正打算跟造物者结伴而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