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侯门娇-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有奸情的人不是江氏反而是田氏。

田氏的房里还有几件男人的衣服和鞋子,都是没有完全做好的,但绝不是沈大爷的身量;查出田氏的事情来,还真是让沈妙歌和沈夫人吃惊。

因为和田氏通奸的人,只不过是一位管事而已:那管事的娘子就在田氏院子里当差,常常在晚上的时候,穿上其娘子的衣服去会田氏。

事情的峰回路转太出人意料,所以沈夫人和沈妙歌正在商议如何对沈老侯爷回此事:沈太夫人现在没有闲心理会这些事情;就算她有这个心,沈夫人也不打算让她来处置此事。

沈妙歌只要晚上得空闲便会回老宅去住,红袖虽然不在沈府,却对沈府的事情了若指掌;小夫妻现在等得就是沈老侯爷的回府。

沈老侯爷父子还在宫中时,郑将军回府了。

红袖和郑姜氏自然是在郑府中等他,一家人团聚先高高兴兴的吃了顿饭;而后郑姜氏才把红袖的事情说给了丈夫听。

郑将军的脸色并没有太大变化,只是看向红袖道:“袖儿大了,她的事情由她拿主意;我们只要看着她,不要让她吃亏受气就好。”

红袖听到之后,真想狠狠的抱一抱郑将军夫妻:她是真的自心底把他们当作了自己的父母。

她也把自己的打算对郑将军说了一番,并且还因为太后的寿礼,她和郑将军夫妇关了房门在屋里半晌;门外的鸿鹏听到父母的惊咦和大大的吸气声,更是急得抓耳挠腮,却根本进不了房。

郑将军打开房门之后,便决定让红袖自己送寿礼:看来他对红袖的寿礼十分的满意;而郑姜氏也没有反对,只是不停的打量着红袖,自己嘟囔着亏得这丫头想得出来。

鸿鹏爬到父母身上追问,可是却没有人告诉他,他姐姐在屋里给他父母看了什么;惹得鸿鹏赌气一天没有去沈家老宅看红袖。

就连沈妙歌也奇怪红袖要送什么寿礼给太后,可是他追问再三,红袖就是不说。

沈老侯爷父子终于也回府了;红袖听说之后,轻轻的一叹:“沈太夫人怕是少不了一顿皮肉之苦,依着老侯爷的脾性,怕是皮肉之苦后,沈太夫人这一辈子……”

不过红袖并没有心软:沈太夫人真得不能留在沈府,不然沈老祖、沈老侯爷百年之后,沈府便会败在她的手上。

沈老侯爷父子坐下之后,看到请安的人里独独少了红袖,沈侯爷便随口问沈妙歌:“你媳妇呢,可是有什么不舒服?”

沈妙歌闻言面有难色的看了一眼沈太夫人,没有说话。

沈老侯爷感觉有些不对劲儿:他对沈太夫人私自回府有些不快,不过倒底是多年的夫妻,认为回来就回来吧,只要知错了就好。

当他看到沈妙歌的神情时,便微微一皱眉头看向老妻:“孙媳呢?”

不过,沈侯爷都听得出来此事不对劲儿,何况是沈老侯爷?!他当即怒了,让沈妙歌先把江氏的事情回上来——只要听完此事,是非对错也就能明白一大半儿了。

沈妙歌倒是没有隐瞒,把江氏和田氏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沈老侯爷听得那个气啊;到后来在他的怒喝声中,他也知道了沈太夫人的所为:红袖几乎要被逼得破门而出!

在她带着身孕的时候,沈太夫人居然让侍卫们动手捉她——沈老侯爷才不管红袖是什么时候说她有喜的;反正,红袖有喜了,而沈太夫人还让侍卫对红袖动武。

沈老侯爷看向沈太夫人:“哪个让你自家庙中回来的?又是哪个让你插手管府中的事情?我的信你没有看到?!”

沈太夫人没有想到沈老侯爷居然一分面子也不给她,当即心下一狠:一不做二不休,此时当然不能回头认错。

她急声分辩道:“我有什么错?郑红袖不过是一个晚辈,全不把我放在眼中,还是给你们宠的?江氏的事情当时哪里知道真假,我也不过是喝斥了她两句,她便……”

“喝斥?”沈老侯爷气得双目几乎喷出火来:“你眼中可有沈府,可有我?居然再一次亲口诬自己的孙媳清白!人家要往我们自家人头上泼污水,我们还要抢先护着;你倒好,人家不泼,你自己倒是泼得不亦乐乎!”

“泼完一次不成,还要再泼第二次?我们沈家的名声,我们孙媳的名声,在你眼中是什么?!”

沈太夫人不服:“你一味只知道怪我,可知道她根本不遵孝道,而且还迷惑的五哥儿眼中也没有我,连儿媳妇也为她顶撞与我?这样的妇人又会是什么好人!”

沈老侯爷闻言气得一拍桌子,对沈侯爷等人喝道:“出去,统统给我出去!”

沈侯爷有心要劝父亲,可是被沈老侯爷一瞪,只能带着沈妙歌和妻子出了屋子;他们也没有走远,只是立在上房外等着。

沈妙歌三人在屋外隐约听到沈老侯爷的怒斥,还有沈太夫人的尖叫、惨呼:看来沈老侯爷是对沈太夫人动了手,并且不轻。

屋里,沈太夫人被打之后更是气得失了理智:“那郑红袖和她表弟就是不清不楚,居然还设计让马家的二姑娘做她的遮羞布……”

沈老侯爷气得拉起她来打了两掌之后,又一脚把她踢倒在地上,根本对沈太夫人的伤势视而不见,连声喝道:“取家法,取家法!我今儿要好好教训她一番,再休了她!如此妇人,留下只会祸害子孙!”

沈侯爷等人听到之后,急急的奔了进去,看到沈太夫人半脸是血的伏在地上;沈夫人扶她时,才知道沈太夫人身上也有不少的伤:沈太夫人从来没有如此狼狈过。

沈老侯爷是真得气坏了:不止是因为红袖,也不止是因为红袖腹中的孩子;他有一半儿的气只是因为沈太夫人是他的妻子。

沈侯爷带着儿子妻子扑倒在地上,不停的叩头代沈太夫人求情:不管沈太夫人有什么错,那都是沈侯爷的亲生母亲,沈妙歌的嫡亲祖母。

沈老侯爷看着儿子和孙子,一指沈太夫人:“你们为她求情,问问她做过什么?!”不过,在沈侯爷等人的哀求中,最终还是长叹一声坐倒在椅子上:临到老了面对这些,他也有着十二分的无奈。

休妻,他已经一把年纪了,还真是丢不起这个人。

而沈太夫人看到儿子和孙子为自己求情,心里安稳了许多:她毕竟给沈家生了儿子,有什么好怕的?

沈老侯爷把沈太夫人关到了佛堂中,以后几日还有用她的时候:朝中对他的封赏,必定会荫妻的——府中的丑事,他当然不能说出去,推脱掉朝中的封赏;而且,红袖回府的事情,也说不定会用到她。

不过,他已经不再拿沈太夫人当妻子看待,已经决定让她去家庙住一辈子:就算是他死也会留下遗言,沈太夫人就是死也只能死在家庙,不许她再踏进府中一步;她在府中,只会祸害子孙。

接下来,郑府和沈府忙了起来,皇家的赏赐、朝中人的来贺:沈老侯爷虽然很忙,还是和儿子亲自去了郑府。

郑将军很客气的招呼沈老侯爷父子用了一顿饭,对于红袖的事情他并没有抱怨一句;沈老侯爷一提及红袖的事情,他便说了一句她在沈家老宅上呢,挺好的吧?我这些日子忙,还没有来得及去看她。

郑将军如此让沈老侯爷父子更难做:就如同软软的棉花,让他们根本就找不到下力的地方。

沈老侯爷父子又带了好多的补品等,和沈夫人、沈妙歌去见了红袖:红袖还是执以晚辈之礼,对沈老侯爷父子无并分生份;可是他们父子最终也没有开口说出让红袖回府的话来,他们实在是不知道应该怎么说。

而红袖所为就是为了让沈老侯爷不能开口让她回府,她这一次说不什么也不会如此简单的就回去。

她知道沈老侯爷一定不会轻饶了沈太夫人,只是她要不止是这样:沈太夫人不会知错,那就让她知道什么叫做怕——她就是因为瞧不起郑府,瞧不起红袖,才会如此待红袖;如果不能折服沈太夫人,她这次大闹沈府便有些不值了。

折服了沈太夫人,才足以震慑住那些心怀鬼胎的人:就算有人不会就此收手,但也不会再肆无忌惮的谋算她。

她当然有法子,只是等一个时机,而那个时机就在眼前了。

第3章 巧手巧心思

近几天,沈家和郑家的贺客十分多,沈老侯爷父子也没有很多时间;就在这样的忙碌中,太后的大寿到了。

红袖在老宅门口等着沈妙歌,和他一起上车子进宫给太后贺寿;到了宫门前,沈妙歌去寻祖父等人,而红袖则立到了沈夫人一侧,对前面的沈太夫人视而不见。

沈太夫人来时已经被沈老侯爷再三的训斥过,如果再给红袖半分脸子看,就让她回府等着收休书;所以,红袖虽然没有上前给她请安行礼,她心头不快却也没有带出半分来。

众命妇跟在各王妃郡主的身后进了宫,在慈安宫的正殿前给太后叩头贺寿:说是简单,但是等一切繁琐的礼仪完成,便过了近一个时辰。

太后今天的心情还是不错的,拉着廉王妃的手坐在一旁说笑着;各宫妃也相陪凑趣,一片欢声笑语。

品阶低的命妇被宫婢们带到偏殿入座吃香茶,等侯赐宴;而红袖却被太后留了下来:有廉王妃进言,她想面见太后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听王妃说,你有寿礼送给哀家,只是却要当面奉上才有趣儿?”太后打量了一下红袖,如果红袖不是顶着郑家女儿、沈家妇的身份,她根本不会引起太后一丝的兴趣。

在众妇的女眷当中,红袖的长相可以算是平凡的了:太多美丽的女子,清秀而已的红袖自然算不得出众;她因为习武,只有一股子英气略与人不同,却也落不到太后眼中。

武将世家的女子习武也非红袖一人,太后识人多矣,乍看之下红袖并无什么长处一般。

红袖上前跪倒:“臣妇礼物微薄,只求能博太后一笑,以尽臣妇的孝心。”

太后微微点头,扫了一眼殿上坐着的众人:“嗯,那哀家看看你给哀家准备的什么吧。”

有了太后的话,一旁便有宫婢过来带红袖下去:她要准备一番的,应该用的东西也早已经随寿礼送到了宫中。

宫婢把红袖的寿礼送到她手中,便帮她一起准备妥当了:不过宫婢看红袖的寿礼,却露出了失望的神色——虽然说是薄礼,这寿礼也实在是太薄了一些;就算是那个水晶琉璃大杯,也不值几个钱。

宫中比这个琉璃杯名贵几倍、几十倍、几百倍的都有。

不过她也没有提醒红袖什么:年年总有命妇们想博太后的恩遇,像红袖这样愚的虽然不多却也不是没有。

红袖把东西备齐,又塞给宫婢一张银票,烦她让人送上热水来:她要泡茶。

宫婢没有想到红袖还算上道,也点头让小宫女把红袖备好的东西送到了殿上,又着另外的小宫女提了热水相随。

太后看到红袖备好的东西之后,也有些失望:那杯盏之中的茶球就是大的有些出奇,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

廉王妃也没有见过红袖的寿礼,她看到那琉璃盏和茶球也露出了失望之色,看向红袖轻轻的摇了摇头:早知道如此,就应该由自己给表嫂备下寿礼。

廉王妃认为红袖会求她在太后面前亲献寿礼,一定是有要事要求太后做主:她这几年可是极懂太后的心事,备一份合她心意的寿礼不过是小菜一碟。

红袖对着太后行礼之后:“请太后细看。”她取过盛装热水的精致金壶,向琉璃盏中徐徐注入热水。

随着热水的注入,那茶球浮动了几下后沉到了琉璃盏底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