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使去廉亲王府的人回来了,把大姐儿拜堂后给长辈们敬茶要红包的事情一说,厅上众人都笑了起来:“这孩子,不知道随谁。”
倒还是大姐儿把众人哄笑了。
沈老祖强打起精神来:“好了,好了,不要这样;明儿,我们一起去给大姐儿暖亲去,回门时留大姐儿多住几天。”
红袖一阵头疼:这好像不合礼数吧?看看沈妙歌,沈妙歌在看自己的鞋子,看得很专注;她瞪了沈妙歌一眼,自己却也没有开口劝沈老祖。
沈老祖和沈太夫人、沈夫人把目光落在了红袖的肚子上,心里犯了难:是盼着是孙子呢,还是个孙女呢?唉——!
第二日沈老祖等人到了廉亲王府,和廉王妃一处说了阵子话,便去新房看大姐儿和福官:两个孩子不见踪影。
廉亲王妃笑道:“八成去了王爷的书房,福官最喜欢那里了。”
众人便向书房而去,远远就听到书房不时有声音传来:有的沉闷、有的清脆;众人的脸色变了变,不过都还撑着,只是脚下快了许多。
再走近些就听到孩子们的笑声,细细分辩一下一共有三个。
推开书房时,众人惊呆了:书房里除了桌椅还是全的,其它的完整的东西已经不多了;而打破的东西价值多少不说,大多都是廉亲王最心爱的东西——他夺人所爱得到的东西。
廉亲王妃看了看,还好还好,皇帝太后赏下来的东西还好好的。
红袖先喝了一声儿:“大姐儿!”
沈老祖立时回身道:“小声,莫要吓到了、吓到了小王爷。”她临时想起这书房可是廉亲王的。
红袖心中苦笑:老祖宗啊,这可是在廉亲王府。
廉王妃笑道:“无妨,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她十分了解自家的夫婿。
然后唤过三个孩子:“伤到没有?你们奶娘呢?”
大姐儿歪着头:“睡着了。”
“睡着了?”众人一愕,这奶娘想来是活腻了。
红袖立时想起了什么来:“你上花轿前,找你墨叔父讨了什么东西?”墨大夫绝不会给她有伤害的东西,但是让人睡着的药,还真说不定。
大姐儿笑着自福官的袖子里换出一个小瓶儿:“我给福官了,换了他的这个。”她自脖子里掏出了一块玉佩。
她倒是不赔的,那玉可是上上好的翡翠。
这次是沈老祖出声儿:“快把玉佩还给福官儿。”
廉王妃道:“不用了,不用了。也是孩子们有缘,这孩子自得了玉从来不离身的,居然能给大姐儿,只能说是缘份了。”
“我、我、我……”廉亲王到了,他看着书房里的一片狼籍,心痛如狡。
等大人们解释了半天,说这样玩儿很危险,会伤到他们时,大姐儿和福官还有福官的姐姐福慧都摇着头,让大人们看他们没有伤到半分。
最终还是廉亲王爷无意说到这一屋子的破碎东西可是值很多银子时,大姐儿的眼睛睁大了,看看地上的碎片,然后很郑重的点头:“孩儿知道错了。”说完,她又挺了挺了小胸膛:“父、父王,大姐儿会再讨来给父王的。”
这句话深得廉亲王的心思,连连点头;只是看看那一地的碎片,又心痛得想掉泪。
不过,当沈府提及回门时多留大姐儿几日时,廉亲王说什么也不同意;此事只能做罢。
回门时,福官和大姐儿已经很要好,而且同来的还有福慧:她非要吵着来,不要和弟弟、大姐儿分开。
进了大姐儿的房间,福官儿福慧便被她房里的小玩意吸引,玩得不亦乐乎;到了晚上,沈老祖等人千不舍、万不舍的送走了大姐儿。
不过,三五天之后,廉亲王亲自把福官、福慧、大姐儿送到了沈府,说他和王妃有要事要忙,请沈府的人帮助照顾几日。
后来沈妙歌和红袖才知道,大姐儿和福官、福慧,把廉亲王最爱的花给拔掉,种上了他们在花园里收集的草籽儿——这当然不是三个孩子做得唯一的事情。
最让廉亲王受不了的是,不知道为什么三个孩子就是要霸着王妃不放,天天晚上非要在王妃房中睡才可以。
沈妙歌知道此事之后,亲自去了廉亲王府:我代你养儿子、媳妇,你不能一分银子不出吧?
就算是大姐儿如此调皮,但还是十分得廉亲王的心:因为廉亲王常常带着大姐儿去王府、皇宫中走动时,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儿媳妇,打死廉亲王他也不会不要的。
廉亲王在娶儿媳妇大姐儿一事上,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做:痛,并快乐着。
第7章 刘氏父子“双喜临门”
廉亲王因为大姐儿的事情窝了一肚子火气,可是看到大姐儿那张精致的小脸儿,火气便是一丝也发作不出来,还要赔上笑脸:他活到现在,也没有如此窝火过。
但是窝火归窝火,偏还把个大姐儿爱到了心窝子里去,他自己不要说加一指之力在大姐儿身上了,他人更是不成;在他看到看不到的地方,都不许人对大姐儿大小声:吓坏他儿媳妇,他会拼命的!
红袖和沈妙歌虽然没有失去女儿,反而了多一个女婿,但是想要管教孩子却更是难上加难:原本就是有沈家长房的人护着,再加一个廉亲王,他们夫妻要教育女儿还要偷着摸着才成,一个不小心,他们夫妻就是被教育的那个。
近来夫妻二人苦笑的时候居多。
不过大姐儿除了淘气些,男孩子气些,倒也没有什么其它的坏处:爱钱,不能算是坏处吧?性格脾气上并无大的缺陷,这是让红袖比较欣慰的地方;不然,她真担心大姐儿被众人给宠坏了。
而廉亲王一肚子的火气:破财啊,他一样爱钱的!所以便立时决定找刘氏父子的麻烦,他总要出出气的。
他认为只是按着原来的计划行事,就太便宜刘氏父子了:因为王爷他现在肚子里的火气大啊,那刘氏父子应该更倒霉才对。好像有些不讲理?谁要敢这样对廉亲王他老人家这样说,他老人家一定横跳三尺,竖跳三丈,把那人踩到地底去;旁人还不会可怜他,只会笑他没有见识——满京城的人都知道,廉亲王他老人家什么时候讲过道理?
只是廉亲王现在心情欠佳,一连几日想到的法子都不足以让他好好出口气,这日在仙灵茶楼遇到红袖和沈妙歌,不免就抱怨了两句。
红袖和沈妙歌道:“王爷,您只想着水柔结亲失了刘家的面子,自然是不足以出口气的。”
一句话提醒梦中人,廉亲王立时跳起来走了。
红袖微笑:“看来刘长青大公子又要结亲了,只是不知道他不攀权贵报恩义娶来的妻子,他要如何对待了。”
沈妙歌冷笑:“刘长青那个畜生,用脚趾也能想出来他会怎么做。”
红袖并不太赞成对水柔用计,所以今日得着机会劝了劝廉王:廉王的原本的用意,是让刘长青父子,也尝尝被人退亲的滋味儿。
廉亲王立时又请诚王爷吃酒,吃完酒的诚王爷十二分的高兴:能得廉亲王的承诺,不会随意寻他麻烦,这可是比拣了一万两银子还让他高兴。
至于做些事儿,他原本也是无聊的紧,感觉能和这位王侄一起耍耍很好;他还盘算着,以后如果能常常和廉王在一起,是不是日子能有趣的多。
诚王爷又是一连几日没有见刘氏父子的面儿,刘氏父子当真是着紧了:亲事议到了关键时候,怎么不见人了呢?
当下又是托人,又是安排席面请了诚王爷。
诚王爷并没有接刘氏父子有关亲事的话儿,而是笑眯眯的道:“我这几天忙着一件大喜事儿,就是为了你们父子忙的。”他当下如此这般一说。
刘氏父子听得脸上忽喜忽忧,一时间不知道应该答应呢,还是不应该答应。
原来诚王爷说,一位王爷的一位女儿寡居在家正要寻门亲事,诚王爷便想到了刘长青:那位王爷可是有实权的人,监理着户部。
户部,那可是直接管着海上的事情,如果和这样的一位王爷结了亲家,那海上就成了刘家的;不过对方王爷能看上刘长青,就是因为刘家掌握着海上的生意:日后海上归了刘家之后,要孝敬他三成才可以。
刘氏父子如何心里不痒痒的?三成的好处分出去并不是问题——赚多赚少还不是他们一句话?京中之人哪里知道海上获利之丰?
至于郡主是再嫁之身,他们一点芥蒂都没有。只是有个难题便是家中那个妇人怎么办,她生下了儿子倒不是大事儿,但在海上行走少了她就等于是少了一只眼睛啊。
刘长青当真是左右为难,不知道要舍那一边为好。而诚王爷在两日之后,听他们父子说到其中的难处时,笑道:“你们好计较!那妇人不过是百姓出身,又已经为你们家生了儿子,岂能不死心踏地的跟着你?至于海上的事情,你就没有法子哄了出来?但是王爷的女儿,可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儿——你就是打着灯笼,也没有这样的好事儿了;你想一想,海上归了咱们……”
刘父还在犹豫时,刘长青便被诚王爷点醒了:是啊,那妇人的东西要想哄出来太容易了,可是王爷的女儿,却不是哪个能替的,这亲事,一定要成!
刘父却担心前事,他们已经退过沈府的亲,现如今还要把嫡妻降为平妻另娶,岂不是让人笑话?
诚王爷一拍桌子:“哪个敢笑?本王打折了他的腿,撕了他的嘴,再着人烧了他的房子!有本王和你那位岳父王爷,你们还怕什么?”
刘氏父子一想,对啊,他们如果攀上了这两门亲事,便也算得上是皇亲国戚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当时便鬼迷了心窍,一心一意的核计起来。
一面打发人飞快的去请了那家中的妇人来京,一面这里已经是和那王爷见面,然后又见了那位郡主:只是远远的一面,还隔着轻纱——刘长青和郡主都无异议,于是便订了亲事,并议定了婚期。
因为是再娶再嫁,所以一切都没有那么讲究,一个月之后便完婚:反正郡主府是现在的,把新房里东西重新换成新的,打头面首饰做新衣新被便成了。
而刘长青现在的妻室赶到京中时,距他再成亲也不过四五天了;所有的事情把妇人瞒得死死,先着意哄出了那妇人海上的路线图来——只说是让她来看梦喜的笑话,便让那妇人乐得合不拢嘴,怎么会想到自己亲亲的丈夫正在算计她?
当她交出所有的航线图,并把脑中所记忆的一些也画了出来之后,刘长青便变了脸;听到刘长青要她做平妻,要迎娶一位郡主为妻时,她立时便晕了过去!
她没有想到,沈梦喜的笑话热闹没有瞧成,倒变成了旁人看她的笑话热闹;她醒转之后,身边无人无水,唤人进来叫了刘长青到跟前,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你如果另娶,只会成为人家的笑柄,而且人家好好的郡主为什么要嫁给你?
但是刘长青现在一颗心都在将来的鸿图伟业上:原来刘太傅知道他们父子退亲,就暴怒的找他们父子,要和他们一起到沈府赔罪,可是他们父子不从,而且硬是不同意把那妇人赶走——那妇人就是钱啊,海上漂来的白花花的银子啊,如何能赶出去。
致使刘太傅感觉自己清白一辈子,居然临老对不起沈家的大姑娘,气得一病不起;沈府倒是明事理,并没有怪刘太傅,可是刘太傅自己过不去这一关,病好好坏坏的拖了一年:他一直都在劝刘氏父子,不惜以断绝关系来要胁他们父子,但是刘氏父子就是不同意,到底把个老太傅气死了。
现如今,刘长青认定了那位郡主,如何能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