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侯门娇-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娇如此做,自然也是有私心的。

虽然她现在已经不想再给沈家的主子做小妾,但她是家生的奴婢,不同于沈府后面买来的人,所以到时她的终生如何还真不一定:红袖做他们五爷的正室,强过那个郡主或是萱姑娘百倍千倍。

萱姑娘一向待她很不错,只是点娇一直记得她母亲曾说过的话:萱姑娘能得府中上下人等的好感不简单啊——要知道沈府中可有很多人是面和心不和的,萱姑娘居然能让这些人一起说一个好字,岂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因此,点娇对萱姑娘一直是恭敬有加但却从来不敢过于亲近她;经她母亲的提醒,她这几年也看出了一些苗头:萱姑娘是不能招惹的人。

点娇现在也不想招惹萱姑娘,但是眼下的情形不同,很可能关系着她后半辈子的生活,所以她偏向了红袖:就算日后她不用做小妾,她一样还在沈府讨生活,有萱姑娘那样的主母,日子也好过不了。

最主要的是萱姑娘现在根本不可能成为沈家将来的主母了,因为有了红袖姑娘;并且她还不像平南郡主有贵人扶持,她只是一个寄居在沈府的人,虽然身有万贯家财,但是沈家的主子们并不会看上那些钱财。

只是,萱姑娘如果甘心做侧妻,那沈家的主子们也许会乐见其成吧?点娇的眼睛眯了起来:不过红袖姑娘一定不会允许那种事情发生的。

她认定了红袖,是因为她看得出来沈妙歌的心在哪里。

红袖在回郑府的路上心情已经不错了:她现在已经知道沈妙歌的心偏重谁了。他同萱姑娘这两日很要好,也不过是多年的情谊——应该同男女之情无关,或者就是有也并不浓。

她回府本来就是要把沈府的事情想清楚,包括沈妙歌的事儿;同时也为了让沈妙歌体会一下离别,莫要因为她常常在他身边而被忽略了。

到郑府后她便直直奔向了正房,当她看到郑姜氏时却大大的吃了一惊:郑姜氏人已经瘦了整整一圈!脸色腊黄,双眼无神。

“母亲,你怎么病的这么重?为什么不让人给我说实情?为什么要瞒着我?”

“袖儿,你怎么回来了?现在你哪里能离开沈府,你要知道平南郡主……”郑姜氏却没有理会红袖的话,看到女儿的她没有高兴,反而着急的想坐起来。

“母亲,你这是怎么了?身子倒底是哪里不舒服?”红袖听到郑姜氏的话,眼圈一下子便红了:虽然这她一直不能在心底奉郑姜氏为母,但是听到郑姜氏的这番话,她的心狠狠的痛了一下。

郑姜氏被红袖打断话后又看向了红袖身后的赵氏等人:“你们也是的,怎么不劝着姑娘些,这个时候你们姑娘不能离开沈府的,你们连这个也不明白吗?”

母女两个人各说各话,却关心的却都是对方,根本没有在意自己的意思。

红袖看再说下去也说不清楚,便把郑姜氏按倒在床上,又握住了她的手:“母亲!”眼中的泪珠几欲坠落。

郑姜氏看到红袖的眼中的眼水便轻轻的一叹,看女儿的目光里满是怜惜:“让你嫁到侯府就是错啊,虽然平常的人家日子过得不如侯府那般富贵,但是却少了多少烦心事?以平南郡主之尊,她如何肯屈于你之下?就算是做妻,她也要做发妻,让你做平妻吧?”

她抚着红袖的手:“我可怜的儿,这些日子没有少受委屈吧?”沈府能护女儿多少?只是见那郡主一次拜一次就已经足够女儿难堪的了。

红袖轻轻摇头:“母亲,先不要说这些,你先告诉我你为什么病得这么重?是什么病?”

郑姜氏却不理会红袖的话,还是追问红袖在侯府的生活;她在看到红袖回府的那一刹那,担心、忧心等等一下子都冒了出来:女儿怕是又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吧?

红袖只得让赵氏几个人伺候着郑姜氏,她唤了郑姜氏的贴身丫头怀珠出去问话。

郑姜氏原本只是偶感风寒,可是服了几贴药之后,身子却越来越糟糕,最终躺倒在床上不能理事了。

“我父亲呢?”红袖闻言眉头皱了起来。

“快到年节了,将军这几日就在军中,还要再过两日才能回府。”怀珠小心的回着话,现在府中无人做主,夫人病成这个样子,说她们伺候不周打一顿也并不是不可能——自家姑娘原来的火爆脾气,她可是记忆犹新。

红袖的眉头皱得更紧:“现在府中是谁在理事儿?”

怀珠轻声答道:“是管家。”

居然不是柳氏!红袖先是惊讶了一下,然后她的目光便是一闪:换作她是柳氏,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接掌郑府。

“药是谁煎的?在哪里煎的?”红袖看郑姜氏的样子,可不像是风寒,反而像是体虚。文人小说下载

“在我们院子里煎的,是平安嫂子亲自看着。”怀珠的脸色已经有些变了。

她和平安媳妇一直便有些疑心药有问题,所以不管是取药还是煎药,一直都很小心在意,但是夫人的病还是一日重似一日。

平安媳妇还怕那方子有问题,每次的方子她都要拿了去问过几个大夫才敢按方抓药;但是她们再小心,夫人的病依然不见好转。

听完怀珠的话,红袖也为难了:居然没有任何不妥的地方,那郑姜氏为何会缠绵病榻这么久?她原来的身子可是一直都不错的,怎么可能一下子就病成了这个样子。

红袖和怀珠又回到了房中,郑姜氏还在问赵氏等人话,不停的追问红袖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红袖走过去打断了郑姜氏的话:“您就多养养神,不要问长问短的了。我很好,真得很好。”

“好?好你会不声不响的回家?是你们小两口怄气呢,还是郡主给了你气受?”郑姜氏哪里肯相信红袖的话。虽然赵氏等人什么都没有对她说,可是越如此她越担心。

女儿有什么事情,也是瞒不过母亲去的:因为母亲一颗心都在自家女儿身上啊。

第76章 惊柳

红袖给郑姜氏掖了掖被角,坐在床头上道:“是有点事儿,不过不像母亲想的那样,我啊,这次回来是等人来接我回去的——不接我,我是不会回去的;真让我生气了,我就在家过年节了。”最后一句是玩笑话。

红袖如此做自然有她的深意,而且她也在利用沈府里的一些人和事情,让沈妙歌自己体会、成长起来:她不喜欢说教;而且沈妙歌也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向着红袖所希望的那样改变着——红袖只是定了一个大的方向,悄悄的引导着他,所以沈妙歌并不有任何的感觉。

郑姜氏闻言一愣,然后皱起眉头:“袖儿,你不能如此任性;嫁作人妇……”她现在虽然身子不好,但也要好好的教教女儿,不能让她做错事情,不然以后吃亏的还是自己的女儿啊。

“不是你的想的那样,母亲!”红袖哭笑不得,知道自己不说清楚,郑姜氏一定不会放心安养,只得把事情简单的说了说:“我这次回府,担心母亲的病想在床前伺候您尽尽孝心;再者正好可以借此知道那小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女儿还要知道沈家倒底打得是什么主意。”

郑姜氏已经闭了上眼睛,她病后体弱;听到女儿回来伺候自己汤药便轻轻的摆手:“你以后万不可如此了,女子嫁出去之后要万事以翁姑为主,不要以我为念;不然日后应景就说不定被人说三道四了。”

然后又道:“至于这一次的事情,你做的倒也不算错;只是日后千万要记住,凡事要留一步后着,为自己留一条退路;还有,你一定要记住,日后绝不能再因为母亲生病回来了——家中有很多人,不用你来伺候的,有什么不放心的?袖儿,母亲只要你能好好的,懂吗?你好好的,母亲多大的病也能去一半儿。”

“知道了。”红袖的眼圈又红了,她的嗓子有些暗哑;她忽然想到,郑姜氏的病不会是因为知道了平南郡主的事情之后急出来的吧?不然以她的身体,一场风寒不会让她病倒不能理事。

只是,就算是这个样子,红袖也不能说出来;她用几句话安抚好了郑姜氏,一直看着她睡着才自郑姜氏的房里出来。

她回到自己房里后疲累的吁了一口气,然后让人打水来简单的梳洗了一番;衣服还没有换下来,就听小丫头来报:“姨娘来看姑娘。”

柳氏到了,她居然到这个时候才来见红袖。

“请姨娘到花厅上等一等,我梳洗之后便过去。”她既然已经怠慢了红袖,红袖当然不会待她很客气:应该做什么她还做什么,做完之后再去柳氏。

柳氏就在门外,红袖的话她当然听到了;她眼底闪过一丝恼意,不过她向来是个知机的人,所以并没有多话便随小丫头到了厅上。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红袖不常回来,所以院子里的小丫头们都已经忘了待客的规矩,居然没有人给柳氏上茶,任她干巴巴的在花厅上坐着。

红袖更完衣服之后,又重新梳了头吃了两杯茶之后,这才轻轻起身去花厅。

柳氏在厅上足足等了少半个时辰,无茶无水又无人相倍,她早已经很不耐烦了;她甚至忍不住起身对小丫头说:“姑娘既然忙,那我就改日再来看姑娘吧。”

可是小丫头轻飘飘的道:“姑娘一会儿就过来,让姨娘在这里等的,莫非姨娘有急事等不得?”这小丫头一看就不是郑府的人,因为柳氏不认识:郑府里就没有柳氏不认识的人。

她就是再不耐烦也不好走了,只等再次坐下枯等。到红袖来时,她的恼意已经有些藏不住了。

红袖进来看了她一眼,并没笑;柳氏也不知道为什么,近两年的时间里,她越来越惧郑家的大姑娘。看到红袖没有一丝笑意,便不自禁的站了起来:“姑娘累坏了吧?原本想到晚饭时再过来看姑娘,不过到底心里掂记着,才忍不住这么早过来了,还真就是打扰到姑娘了。”

她顿了顿:“姑娘,你要不再好好歇一歇,到晚上我再来看姑娘。”

红袖轻轻摆手:“姨娘不用客气,坐吧;我说不上太累来,姨娘自管坐就是。”她一面说一面坐下来,扫了一眼空空如也的小几,眉头轻轻一皱:“怎么无茶无水的?你们真是越来越没有规矩了!还不快上茶水。”

一旁的丫头们应着便有人下去了。红袖这才对柳氏微微一点头:“倒是怠慢了姨娘,姨娘莫怪。”不过有眼睛的都能看得出来,红袖虽然嘴里说着歉意的话,却一丝歉意也无。

柳氏就算看得再分明,也只能忍下这口气;她微笑着问起了红袖的起居生活,又把郑府现在的难处说了说;她对郑姜氏的病表示出了十分关切,并且十二分的担忧焦虑,而对将军还要过两日才能回来,也十分的着急——夫人都病成这个样子,将军怎么说也应该回府来的。

她的话说得极为委婉,意思能让人明白的同时,也不会生出她说某句话逾越的感觉。

红袖早已经知道柳氏的过人之处,所以她只是平静的听着;等柳氏说完之后她道:“夫人的病并没有什么大碍,我明儿就请几个有名的大夫和宫里的御医来瞧瞧,很快就能有起色的。姨娘不必太过忧心。”

柳氏脸上的神色并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她的目光闪了闪:就是因为没有变化,所以才是破绽;如果她真得为郑姜氏忧心,听到红袖的话应该高兴才对。

没有变化是因为她在强自镇静,努力让自己的脸上不会现出心中的想法来:她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红袖会忽然回府。

在柳氏看来,红袖回来的太不是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