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玄录-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那时开始,我就知道护元养生功也是修道法门的一种,可惜我太笨,练了那么久都没有成果。而师父的留言说天玄录是很容易修炼的,所以我就改修炼天玄诀了。嘻嘻!真的很容易练,按照师父的说法,要进入金丹期至少要花几年时间,可我不到半年就练到了凝丹期。我看修炼那么简单,所以就没有在意师父说过凝丹期要绝对安静,没想到在一次修炼时被同学打扰了一下,这下麻烦就来了,真气变得非常混乱,我费尽心思也只能暂时控制真气一时,而且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后来我想起师父在玄天洞府留有一些丹药,所以我就急急地找到这里来了……” 
  听着朱梦琳娓娓道来,吴寒秋才知道,自己是撞了好运才找到朱梦琳。不过,也许是两人心有灵犀吧,否则自己怎么会想得到朱梦琳在这里呢? 
  说着说着,三个玄天门弟子调息结束了,他们看到吴寒秋三人后,赶紧走上来向他们表示谢意,这三个玄天门的年轻弟子分别叫清明、清山、清莲,至少已修炼了七八十年,但外表看起来只有二十来岁,由于此前曾误会了吴寒秋,所以对吴寒秋是特别恭敬。 
  而吴寒秋也难得当一次被人感谢的英雄,虽然一向算得上冷静,但毕竟也算是一个年轻人,此时就未免显得有些得意洋洋,嘴上不自觉地冒出了各种从书上、电视上学来的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类的话。 
  好不容易等到吴寒秋和三人的声音稍停,朱梦琳问清明:“你们玄天门的祖师是不是叫虚明。” 
  “是啊,本门祖师正是虚明真人,前辈你是怎么会知道的?” 
  玄天门的三个弟子顿时很奇怪,虚明祖师没有多大名气,本派也没有什么大的名声,从来就没有修行者知道虚明真人这个人,对方是怎么知道的? 
  “你们看看这是什么?” 
  朱梦琳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把天心玉拿了出来,将天玄真气输入其中,天心玉顿时发出耀眼的白色光芒,那耀眼的白光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天玄”那两个金色的篆字。 
  看到这两个篆字,三个玄天门的弟子马上跪下行礼,“玄天门第三十一代弟子清明(清莲,清山)拜见祖师爷。” 
  “你们都起来吧,以后不要叫我做什么祖师爷的了,我可还没有那么老。” 
  朱梦琳也没想到对方会有这种反应,赶紧手忙脚乱地把三个玄天门弟子扶了起来。 
  “是的,祖师。” 
  …… 
  任凭朱梦琳费尽口舌,但三人也只是把最后那一个爷字去掉而已,最后朱梦琳也只好放弃了这种徒劳的努力,任由他们了。 
  据三人说,这是虚明祖师遗训,虚明祖师生前要求非常严厉,而且他也只有这一条遗训,门中之人谁都不敢违背他的遗训。 
  其实他们都不知道,虚明并未死去,怎么能称为遗训呢?他是得到一个奇遇,这才没有现身,但大家都不知道这件事,发现他很久没有现身,又加上他临走前的交待,所以都以为他已经死了。 
  此时何春华也调息完毕了,朱梦琳也就不再浪费口舌,她走到那巨大的石门前,快速地施展出许多繁琐的法诀。随着法诀的施展,石门上渐渐浮现出许多稀奇古怪的花纹,那些花纹组成了一个圆形,而且那些花纹也渐渐开始发出柔和的白光,等到法诀施展完毕,已经足足花了近二十分钟,而被打开的是圆形花纹所包围的那部分,并不是整个石门。 
  朱梦琳告诉大家,穿过这个洞门才是真正的玄天洞府,这个石室是洞府的候客厅,或许该说是客候厅——客人等候的大厅,而不是主人接待客人的地方。 
  介绍这毕后,朱梦琳领着众人走进那道发着白光的石门,随后众人不由为之一呆,眼前的景象实在是让人不敢相信:一个山洞里居然会有繁花似锦,小桥流水的景色!这还算是山洞吗? 
  洞府里和外界如同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外界还是寒冷的冬天,而这洞府里面却是一个春天的世界:那一片绿茸茸的草地,加上其间点缀着的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鲜花,看起来就像一张百花齐放、万卉争妍的画卷。 
  前方百多米,一条清可见底的小溪缓缓流过,溪水对面长满了形态各异、姿态优美的竹子,密密麻麻的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一阵清风吹过,舞动的竹叶就像浪头上那一朵朵小小的浪花。此时的竹林还在发出“哗哗哗哗”的声音,似乎正在跟大家打招呼。 
  竹林间有曲径通幽,几座木庐在竹海中若隐若现,显得是那么的休闲,当一阵轻风吹来,整个人顿时兴起一种懒散的感觉,只想躺下来静静聆听那竹海的窃窃私语。 
  好一个世外仙境! 
  相信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也有那么美丽,但那里应该没有这里的随意从容。 
  大家都被眼前的景色镇住了,许久没人说话。当吴寒秋清醒过来后,一回头,却发现身后根本就没有什么门之类的东西,而是一座小山,山上还有一座凉亭。他试着向山上走了几步,确实是真实的存在,而不是他怀疑的什么虚影,仿佛这里本来就是另外一个世界,这个结果让他再也分不清眼前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这里漂亮吧。” 
  朱梦琳首先打破了宁静,众人才如梦中惊醒一般,发出梦呓一样的声音:“太美了!实在是太美了!” 
  确实是太美了,这里的美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也许只有一句话算得上贴切: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寻几回见。 
  大家都默契的没有询问眼前景象的真伪,真亦假时假亦真,假亦真时真亦假,只要我们心里认为它是真的就行了,真真假假何必那么在意。 
  众人穿过竹林来到林中木庐,坐在那造型古朴的木椅上,大家一边吃干粮一边听清明说玄天门的往事。虽然吴寒秋也很想与朱梦琳单独交谈,但他也看出玄天门、朱梦琳、天玄上人三者之间似乎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所以他决定先听他们之间的交谈,而何春华也对修道界的事情非常感兴趣,现在有故事可以听,当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原来,早在八百多年前,天玄上人在探索界外界中的一个世界的时候,遇上了几个强者围攻,虽然最终重创敌手,但自己也身受重伤。而因开辟玄灵界和移走玄灵之事,天玄上人与仙界的关系并不好,魔界也是肯定不能去的。而他到了养伤的首选之地玄灵界的时候,却发现玄灵界已遭重创,到处都有仙魔两界高手出没。 
  故在迫不得已之下,天玄上人回到自己的老家——地球。而且刚好就落在此地,而那时候还没有玄天门,更没有玄天门的祖师虚明,只有一个名为旺财的年轻小伙子。而旺财就是在这里遇上了天玄上人,时逢天玄上人重伤发作,功力几乎全失,于是旺财照顾了天玄上人十余天。 
  天玄上人因感其德,故在独自疗伤之前收其为记名弟子,传了一套上乘功法给他,奈何其天资较差,始终未尽全功。后虚明创玄天门,将功法传了下来,只可惜其后招到的弟子大都天资不佳,加上后来又出了一些事,所以现在已经没落了,整个门派里甚至没人修炼到元婴期,而且在百年前还因一事被另一个门派迫离武夷山,最终到西部的青海湖中落脚。 
  而天玄上人伤势痊愈后,才在玄天观旁开辟了玄天洞府,虽然天玄上人临走前已为这事留下了线索,但玄天门却未能发现,否则就不会没落到今天的地步了。 
  以上这些事,大部分连朱梦琳都不知道,这几个在青海湖加入玄天门的弟子就更不可能知道了,朱梦琳也只是知道虚明是师父的记名弟子,而玄天门则是虚明所创而已。 
  清明所说的都是玄天门在青海湖中的事情,他们也知道玄天门为什么离开武夷山,但他们却不敢对朱梦琳说实话,他们生怕朱梦琳知道了门派的惨状会不跟他们回去。 
  他们这次是偷偷跑出来的,就这样灰溜溜地跑回去,还不知道会被怎样责罚,如果有朱梦琳这个祖师爷与他们一起回去,那可就完全不一样,立功受奖那是肯定的。 
 
 
 
  
第一卷 初入道途 第二十四章 修行之道
 
  由于清明有意隐瞒,所以在介绍玄天门往事时也就语焉不详,而说到玄天门搬出武夷山一事时更是一句话就带过了,谁知道这反而更引起了朱梦琳的注意。 
  现在朱梦琳就很奇怪地问清明:“清明,武夷山灵气充足,是海内有名的洞天福地之一,玄天观更是灵气所钟之地,为什么还要搬出玄天观,到那青海湖去呢?” 
  清明看了朱梦琳一眼,稍微犹豫了一下,才继续编造谎言,说是因为百年前武夷山发生了一些事,掌门认为这里不适合玄天门发展,所以就搬到青海去了。 
  看着清明那明显慌张的表情,吴寒秋就知道清明也是个老实人,而且出身肯定不怎么好,因为他连撒个谎都不会,都二十一世纪中叶了,凡是有钱有势的人,谁不是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男盗女娼,他连撒谎都不会,肯定是出身贫寒。 
  接着,朱梦琳又问起门中弟子的修行情况,结果当然非常不妙。玄天门现仅有二十余人,修炼到金丹期的还不足一半,仅有区区七人,这还包括清莲、清山、清明他们这三个后起之秀,没有人修炼到元婴期。 
  而其他门派最少都有三个以上的元婴期高手,而那些大门派就更不用说了,连合体期高手都比比皆是,而且玄天门物质还特别匮乏,连飞剑都没有几把。 
  把一些事情问清楚之后,朱梦琳才开始追问玄天门搬离武夷山之事,清明的异样神态当然瞒不过她。在朱梦琳的再三追问下,清明可不敢在这个祖师面前撒谎,这才把事情经过说了出来。 
  原来,三百年前,武夷山悄悄搬来了一个门派,是现在的第二大派都天门,不过那时候的都天门比较弱小。刚开始的时候,两派相处得很融洽,玄天门还给了都天门不少帮助。但随着都天门一天天强大起来,渐渐就不把玄天门放在眼里了,而且他们还对玄天门传自天玄上人的典籍动了心。而玄天门却因为很少弟子出山历练,收到的弟子资质也不理想,故而相对实力越来越弱小了。 
  偏偏在一百多年前,虚明居然把掌门之位传给了他的弟子,自己跑去隐居了,还有几个实力较高的弟子随行,造成玄天门的实力进一步下降,这就给了都天门更好的机会。 
  结果在百年前的某一天,都天门借口说玄天观是在数百年前被玄天门抢走的,要玄天门归还。玄天门当然不会理睬,这个结果正中都天门的下怀,于是两派就动起了手,结果当然是玄天门大败,还被迫离开了武夷山。 
  在那一场大战中,玄天门的老一辈全部战死,但他们以自己的死掩护了一众弟子逃出了武夷山。而都天门一众高手也因为玄天门老一辈的临死自爆而遭受了重创,这才让玄天门弟子逃到了青海湖。此一战后,玄天门典籍被都天门所获,玄天观也被都天门占据,但都天门并没有进驻玄天观,因为他们的目的只是典籍。 
  此后,玄天门的声势和实力一落千丈,现在更是差点连修真门派都算不上了;而都天门则因为获得玄天门的典籍,门人弟子功力大进,势力突飞猛进,现在已经是中原排名第二的大门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