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湘后+番外 作者:斋藤猫(晋江2012.06.13完结,嫡女、宫斗)-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库中,也只是作为一个陈设罢了。”
  湘儿复又叹道:“这难道是十弦古琴?不是说只在东齐的皇宫内才存着一架吗?”
  清雅再一次诧然了,回道:“这是两年前,皇后娘娘寿宴之时,地方上贡的,据说乃某郡郡守家族内世代相传之物。只可惜,因年代太为久远,又无文献记载,故现已无人会弹奏。”
  湘儿瞧着满室的物件,终于越过一排牛皮鼓,看到了后头的编钟。它分为五组,钟架应为木质,呈曲尺形。近百来枚编钟,整齐地排列在钟架上。走得近了,可以瞧见编钟上的纹饰,有人形的,有兽形的,还有龙形的,铸制精美,花纹细致清晰。除了花纹,还一并辅刻有铭文,用以标明各钟的音调和演奏技法,湘儿问道:“方才徐大人说,会敲这编钟?”
  清雅讶异道:“你怎知编钟是用槌棒击打的?有关它的文献,应只存于宫中书库里,卫小姐又是如何得知?”
  湘儿笑道:“钟不用敲的,难道还用弹的吗?”况且,她那个世界,也存在这种古老的乐器。
  清雅应道:“原来是这样。”复又回道:“我确实会演奏,但无相应的乐谱,也不能成曲。”
  湘儿笑道:“这个大人不必担心,我有个朋友,自小便精通音律。他曾作过一首曲子,其中有那么一部分,需要用到钟声。我想,用这编钟应是最合适不过了。本来还愁呢,要到哪儿去寻找类似铜钟的器乐,现下总算是解决了。还想请问大人,这编钟可否于寿宴之时借我一用?”
  清雅不答,反诧然问道:“卫小姐,你是说,有供编钟演奏的曲谱?”
  湘儿点了头,应道:“是的,徐大人你还没回答我,这编钟可否借用?”
  清雅这才反应过来,回道:“可以,只需先在府库登记了,便可使用。卫小姐,你那曲谱可否让我瞧一下?”
  湘儿笑道:“那日泛舟,夏衍曾说大人酷爱音律,陆凯也打趣过,说你是个乐痴。果然,一谈到乐理之事,你的表情就变了。”
  清雅微低了头,赧然道:“见笑了。”
  湘儿浅笑道:“谱子我今日没带来,等下次入宫之时,再捎带给你吧。不过,我有个不情之请,希望大人能在寿宴之时,为我和奏这编钟。”
  演奏编钟,这对清雅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但他素来喜欢钻研音律,遂也就应了下来。
  湘儿复道:“此次,除了编钟,我还需要几个牛皮鼓。其中一个要大些,直径要丈许,另外八个,一丈就可以了。材质要讲究些,木材要够坚实,牛皮也要用韧度强的。最重要的是,不管木料和皮料,防水性要好。如何?能做到吗?”
  清雅边听边思考着,应道:“可以是可以,不过,卫小姐要那个做什么?”
  湘儿笑道:“自然是有用处的。”
  清雅虽是不解,但仍记下了她的要求。
  回到府中后,湘儿便着手抄录起了乐谱。因为这首曲子规模较大,所以零零总总的,共抄了十多张纸。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湘儿忙着筹备曲目,既要和清雅研讨有关编钟的问题,又要排舞。毕竟是大规模的寿宴,不能太随意了,得动些脑子。舞衣也在逐步缝制中,好在云锦本就华贵不凡,勿需再作缀饰,只要依着曲子的意境,稳妥裁剪便可。
  相府里头,也不空闲,两桩婚事均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真可谓是一个忙碌的时节。人们在忙碌的时候,便觉日子过得飞快。终于,四月十八到了,众人迎来了府中的大喜之日。




☆、双喜临门

  卯时起,府里便开始忙碌了。卫家的迎亲队伍需在辰时五刻出发,而陆家的迎亲队伍会在巳时左右到达。因此,厨房要提前备好早膳。六姨太和卫汀一道,帮着张罗糖水。这是规矩,新娘出嫁之前,要喝加了蛋的糖水,取个好彩头。
  卫湉一早便起了身,用了些许早点,喝过糖水,净脸漱口后,就是上妆。最先要开脸,用细线拉除脸上多余的角质,使整个脸看上去更为明净。其次便要抹上香膏,再扑香粉,晕开脸上的胭脂。之后是描黛眉,点绛唇,涂蔻丹,贴花黄。再然后,绾发髻,别珠钗,一并戴上金质的珥珰、手镯、戒指和如意锁。最后,穿上嫁衣,戴上凤冠。临行前,再蒙上喜帕。
  湘儿起得也算早,听金妆说,娘先去的大哥那儿,母子俩应是有话要说的,她遂去了卫湉的院子。一进屋,便瞧见沈玫和三姨在谈话。
  沈玫见了湘儿,笑道:“湘儿,你也来啦?巧了,二姨方才还说到你呢?”
  湘儿客气笑道:“哦?二姨都说我什么了?”
  沈玫笑道:“我说啊,阿湉她排行老四,竟嫁得最早。看来,淑儿得加把劲了,别你都嫁人了,她还没个着落。”
  湘儿笑道:“瞧二姨说的。”复又走到卫湉身边:“三姨,四姐今儿个真漂亮,看这额前花黄,衬得人多俏啊。”
  五姨太应和道:“我倒觉得这嫁衣漂亮,瞧这缎面,这绣功,看着就舒心,别提多喜气了。”
  三姨太笑道:“五妹,你也别羡慕我家阿湉,沁儿她今年也十三了,过不了几年的事儿。”
  八姨太似笑非笑道:“不过,虽然都是嫁,但寻不寻得到一个好婆家,这可没个准头。”
  三姨太听了,微微尴尬道:“那自然是不用愁的,沁儿她长得标致,还怕寻不到好人家?”
  沈玫笑着出来打圆场,道:“好了,陆家的迎亲队伍也该出发了,你们母女俩抓紧时间说些体己话,下次见面可要等到回门之时了。淳儿那边不知准备得怎么样了,我去一趟,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
  五姨太也笑道:“是啊,大姐那儿就她一人,文娟不知在不在,我也过去帮衬帮衬吧。”说着便拉了卫沁,跟着沈玫一同出了屋子。
  余下八姨太一人,她自是不会呆着的,遂也随了众人一同离去。
  湘儿最后一个走,临行前,对卫湉道:“四姐,你今日出嫁,做妹妹的也没什么好送你,前几日去庙里求了个平安符,你暂且收下吧。”说着便把平安符递到了她手中,复道:“进了陆家,凡事才算开个头,希望它可以保你平安稳妥。”
  卫湉接过平安符,感激道:“谢谢妹妹了。”
  湘儿知道,娘和几房夫人均已送出各自的“彩头”,自己这么做实属多余,但所谓礼轻情意重,有的时候,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也比不上一份心意。
  进了大哥的院子,几位姨太太先到一步,又已聊开。大哥穿了喜袍,戴了冠帽,一身的红色。但是,和这周围的喜庆气氛相比,他的神情无疑是有些漠然的。众人多少也知道些缘由,故只当没看见,省得自找没趣。
  时辰差不多了,众人跟着蕙兰去往府门处,作最后的打点。湘儿自始至终都没和卫淳说上话,其实是想说些什么的,但终究也开不了口,只在临行前,轻轻叹了口气。
  爆竹连连响,卫家的迎亲队伍就在这喜庆的爆竹声中出发了。沿途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不久后,下人来报,陆家的队伍近了。于是,再次燃起了爆竹。在这爆竹声中,新郎下了马,执起新娘的手,将其送入花轿。
  因卫家和陆家均是未城数一数二的大门户,遂宾客多有重复。也因此,午间在陆家喝喜酒的,晚间便要赶赴卫家,青衣巷一时热闹不已。
  夜间,相府灯火通明,数个大厅均坐满了宾客。湘儿中午吃得多了些,因此现在无甚胃口,遂悄悄离了席,准备四下走一走,消消食。回廊曲折,中间门环相间,外间人进来后极易迷路,又因此处临近花苑,所以较为僻静。
  湘儿走得累了,便顺势坐在了栏杆上,背抵廊柱,打算小憩片刻。蓦地,却听见谈话声。本想起身回避,不料这声音很是熟悉,不是卫淑吗?只听卫淑道:“殿下,是不是在席间坐着生闷,便想出来走走?不如到我院里坐坐,我给殿下沏壶茶,好解解乏。”
  殿下?湘儿纳闷了,才想转身离开,却又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不劳烦了。”
  云羲?他怎么会在这儿?而且还是和卫淑一起?就在湘儿疑惑不解的时候,卫淑又道:“殿下勿需客气,反正喜宴一时半会儿也完不了,我知道殿下觉着闷,就去我那儿喝杯茶吧。”
  听着卫淑的话,湘儿莫名不舒服起来,双方似乎还有拉扯下去的趋势。摸了摸腰间的玉佩,她一把扯下,就着地面猛地砸去。顷刻,响起了玉佩碎裂的声音。
  “谁?”卫淑出声道,语气有些不耐。哪家的仆婢,竟敢坏她事?
  回廊旁是个小场院,湘儿快走几步下了台阶,到得场院。在他们赶来之前,跌坐在了地上。
  一看到她,卫淑便诧然道:“你怎么在这儿?”她不是一早就离席了吗?所以自己才会瞅准机会,尾随三殿下出来。
  湘儿皱眉道:“方才走路没注意,不小心摔下了台阶,脚好像崴了。”
  云羲上前细细察看了一番,询问道:“没事吧?”
  湘儿回道:“没事,回屋涂点膏药便成,只是……”说着为难地看了他一眼,“我这样,怕是不能自个儿回去了。”
  卫淑听罢,脸色微变,忙上前道:“不如让二姐扶你回去?”
  湘儿回道:“方才来的时候,见着了二姨,她正到处找姐姐呢。姐姐快去吧,别为我的事耽搁了,我自己可以走的。”说着便要自己站起来。
  云羲扶住她略显摇晃的身体,淡道:“我陪你回去。”
  湘儿也不推辞,低道:“谢谢。”
  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卫淑咬牙低咒道:“死丫头,尽来坏我的事!”
  湘儿由云羲扶着走在路上,两人均是沉默不语。直至到了花苑,云羲突然开口道:“其实并未摔着吧?”
  湘儿猛地抬头,他是如何知道的?既然知道,那又为何不拆穿她,而要扶她回去?
  不等她细究,云羲复又浅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湘儿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作答,支吾道:“我……我……”
  看着她低首赧然的样子,云羲忽而浅笑一声:“我想牵手的人,不是她。”
  未等湘儿听明白,人已被打横抱了起来,忙惊道:“殿下,你这是做什么?”
  云羲浅道:“既然有人愿意受伤,那抱她走下去又有何妨呢?”眸中流光浅浅。
  湘儿没来由地醉了,因这无双的清韵。
  夜幕如墨,唯有明月当空照。月光洒在地上,泛起清冷的白光,映衬两人的身影,朦胧一片。




☆、大嫂

  翌日,湘儿起得有些晚。昨日府中办喜事,她愣是没有休息的机会,遂一躺到床上便睡得死沉。
  梳洗后,金妆先一步到了外间,从棉套里取出瓷盅,复又取了瓷碗,将粥盛在里头,递到了湘儿面前。
  湘儿接过,喝了一口,复道:“什么时候了?”
  金妆一一取出食盒里的酱菜,仔细摆放开来,边做事边回道:“辰时快过了。”
  这么晚了?湘儿夹了些酱菜,就着清粥喝了一口,复道:“大哥他们向爹娘请过安了吗?”
  金妆低眉回道:“方才遇着夫人院中的红玉,说是已经去过了。”
  新婚夫妻要在成亲翌日向公婆请安,这是规矩。既然他们都一起去请过安了,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旁边银妆却道:“大少爷也真是奇怪,昨晚明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