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女 作者:南风暖(晋江vip2014-06-02正文完结)-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中无动静。李持玉道:“我是前朝长乐公主李持玉,老婆婆,你可在殿中?”
  她转眼搜寻四周,没有见到人,也无任何可以的动静,甚至连半点声响都没有。李持玉再道:“老婆婆,您上次肯见我,必定有事吧,我入宫一趟不易,您若真有事何不出来相见?”
  殿中还是无动静,李持玉等了一阵,打算放弃了,叹息一声走出书房。不过她看到正堂上的挂画,又想起江氏会不会还往里头藏东西,于是上去翻看。但也许江氏和沈之轶都警惕了,已然换了传递情报的地方,那里空空如也,再也没摸出东西来。
  李持玉颓然,打算回去了,可是一转身,她便“啊”地惊叫一声后退,因为她居然看到了白衣白发满脸褶皱的老妪像个幽灵一样站在背光暗处盯着她,整个人阴森而苍白,唯独一双眼睛是亮的,十足的鬼样,咋一见,即便是淡定如她也吓坏了。
  李持玉瞪大眼睛颤着声道:“老……老婆婆……您真的在!”
  老妪施施然行了一个前燕的大礼:“公主见礼了,老妪等了您许久了。”
  李持玉待平复心中的震惊之后才走上前,“婆婆,您是谁?一开始怎么知晓我的身份?”
  老妪递上来一个信物,是一个雕刻着奇怪图腾的旧银扳指,那东西李持玉认得,可是太后生前侍婢,也是从小服侍她长大的苗疆籍宫奴阿祖的东西。据说那东西从阿祖出生时就挂在阿祖脖子上了,长大后更是一只戴在阿祖拇指上,可两百年以前的东西,怎么会出现在这个老妪身上,并且无残破,依旧如新?
  老妪道:“这是我高祖母的传家之物。”
  “你……你是阿祖的后人?”
  “高祖母临终前传下话,我族习巫术者必须世世代代守护在毓琉宫中,直至公主出现。”
  李持玉心惊得说不出话,这事实在玄幻,但是信物在此,而那人的确认得她的身份,不能不信,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们在此守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昨晚大抽,感谢大家的热情留言,今晚要是不抽,能更新得出我就再更一章。
  现在不抽了,这一章能不能把昨天不足的6条留言补上?(俺得寸近尺呀,嘿嘿~)


☆、三十七  祸

  “殿下,此生使命是否已了?”老妪道。
  李持玉不明白她话中之意;只是想起了上一世临终前阿祖沧桑叹息:“公主孽缘未了;凡果皆有因,殿下种下的果不可不了结!”难道正是因为此事她才穿越了;并且是阿祖造成的?那么驸马、崔景的穿越呢,也与阿祖有关?只是阿祖说的因果是什么,莫非是情债?
  上天不会因为一件情债而让他们穿越的吧;李持玉不信如此歪曲的理由。
  “什么使命?”李持玉道。
  老妪平静无波,继续说道:“殿下完成了使命便得以回去;无论重生还是轮回,殿下不是此生之人,不能留在此世……”
  “我……不明白。”李持玉道。
  可老妪仍是自说自话,话语沧桑沙哑;犹如穿越千年缓慢传来:“不仅殿下,驸马、昌平王,所有前世之人都将回去……”
  “阿祖可有留下别的话?”李持玉皱着眉头问。
  “南越国王孙,为李家后人……”
  李持玉大惊,可是这个惊天消息与前世今生轮回有关系吗?况且那王越国王孙可不姓李!李持玉道:“南越国国姓赵,婆婆,他们岂可是李家后人?”
  “王将军狭天子以令诸侯,事成欲毒死新帝,奈何得公主临终托付锦囊妙计脱身不死,潜逃南诏国,易李姓为赵,大燕灭亡大绥兴起,他联合南越部族建立了越国。”老妪说起历史,语气平静得无半点情绪,仿佛只是念字。
  李持玉仍是非常震惊,若南越国为李家后人所建王朝,与大绥朝对峙百年不倒又是意味着什么?
  “殿下,你的时机已到,愿您早日完成使命……切莫耽误时机……”
  李持玉惊疑不定,轻轻问了句,“我们几人,谁先回去?”
  老妪终于行了一个动作,摇摇头:“老妪无法参透天机,但此次使命中将有人先行一步……老妪话已至此,蓝家守护六代责任终于完成,往后殿下便无需寻老妪了。”她说着慢慢走向书房。
  李持玉看着老妪的身影,仍在惊疑当中,许久,她跟到书房呼喊老妪时,老妪却已经不见了。
  此事犹如隔梦。
  李持玉回园子,想着老妪的话,想着前因后果种种,仍是不明了。老妪说她重生带着使命,又告知她南越国乃李家后人,难道……
  李持玉被自己的想法惊了一下,不过她又极力压抑自己的胡思乱想,如此平复了一会儿,但心中愈加坚定必须见一见南越国的后人了。
  陛下四处戒严,李老太太说萧家做生意与越国皇室有牵连,崔景曾问起她是否见到可疑之人,莫非南越国的人已经潜伏入京城?
  李持玉不得其解,暂压心头。如此平静了几日,这天终于变了。
  是夜李持玉看书未眠,隐约听见园子里有声响,这大半夜的下人们不睡是要闹哪样?而后便看见管家敲门来报:“小姐,小姐,可是睡下了,不好了,不好了,五皇子领兵夜袭皇城,兵败后被陛下的禁卫军反扑,如今正追赶着朝我们这边来。南城郊就我们这一片园子,如此多的军队过来如何是好啊!园子上人心惶惶,都收拾包袱欲往外跑,小姐您看……”
  未及他说完,李持玉打开了门,睡在西厢房的珠儿也匆匆忙忙穿戴出来:“小姐,管家,怎么了?”
  而李持玉院子里值夜的两个小丫鬟正跪在庭院里头哭,“小姐,奴婢不想死,奴婢家中还有父母、幼弟需养活,奴婢不想死啊!”
  李持玉迅速下令:“让人把园子所有能出入的门都关了,狗洞也给堵上,谁也不许出去,所有人到前院集合!”
  其实管家及众奴仆担心的是兵荒马乱,南郊也只有他们这个园子足够大可以轻巧躲人,万一反贼害怕躲进来了,引来禁卫军,刀光剑影下那可血流成河了,因此众人都想着趁大军没来赶紧逃出去,躲到高山里或是低洼里,逃得一命是一命,总比守在这里当活靶子的好。
  可李持玉没这么想,这些人没经历过乱世,她经历的乱世可太多了,这种兵荒马乱之际越是逃命被误杀的可能性越大,她宁可所有人守在大宅子里,若反贼跑过去了,他们也安全了,万一反贼没跑过去,而冲进他们园子里躲命,那他们所有人皆集中跪在地上,任由他们与禁卫军打打杀杀皆不管,他们只是寻常百姓,与他们无冤无仇,那些人也不是敌国逃兵,不至于伤害了自家百姓,只要他们乖巧不吱声,没人会理他们怎么样。
  李持玉不至于很担心大绥过朝士兵为难他们,她更担心崔景那边的情况。五皇子既然已造反,便是狗急跳墙、鱼死网破了,说明此事已到了无法掩饰的地步,崔家必然也受牵连。五皇子被陛下追杀,那崔景呢?
  李持玉领着燕情园上下八十三口人守在前院一会儿,果然听闻外头的路上马蹄声厮杀声滚滚。府中的女婢吓坏了,有发抖的,有嘤嘤哭泣的。
  没一会儿,最坏的也是李持玉所料想的最大可能情况发生了,燕情园四周居然有人翻墙进来,那些人如蜘蛛般身手灵活,滑溜攀上,轻易蹿下,他们身着盔甲,手持刀枪,刃口上血淋淋的,显然是五皇子的军队。
  丫鬟们惊吓,尖叫拥抱成一团。士兵们爬墙进来本是要安静的地方逃命,谁知那些丫鬟惊叫得这般大声,烦不胜烦,便提刀过来。
  李持玉令所有的丫鬟噤声,而后上前一步挡住了那些提刀士兵,万福道:“官爷,燕情园上已清空了所有宅院,你们随便躲藏,我们绝不轻易说出去,园子上皆是有老有小的,您爬墙进来必然也是怜惜您的家人,也请官员怜惜则个,放过我等小民。”
  李持玉特地强调了‘小民’,而且都是为人父母子女的,谁不惜命?那些士兵被李持玉说到内心柔软处,他们也下不了手,便轻哼一声,快步跑到后院去了。
  李持玉回头又对所有人严苛下令,谁若哭闹便当场推出门外去,众丫鬟这才噤声。
  有逃兵躲进来,自然有禁卫军追来,没一会儿有人大力拍门叫园子内开门,看手法,显然是训练有素的禁卫军了:他们先敲门,迫不得已再闯入,不轻易扰民。
  李持玉命管家去开门,管家害怕,磕头不敢,李持玉只得自己亲自前去,一打开门,便伸来一道御令:“我等为禁卫军御林军,奉命追捕反贼,方才已证实有逃犯潜入园中,请小娘子配合!”
  李持玉躬身后退,未敢阻拦,那些乌沙梁冠,缂丝团花玄衣,玉带钩、脚蹬黑靴,个个持剑武功非凡的禁卫军便冲进去了,两队人马排得很整齐,速度堪比旋风,没一会儿两条长长的黑影就看不到了,皆奔入后院。
  丫鬟们这时候到还不害怕,但听到后院传来铿锵声、凄惨的叫声便又惊慌发抖,嘤嘤哭泣,连管家都跪得双手脚直打哆嗦。李持玉跪在前方低着头安静自若,细心听闻里面的动静。最好都收拾干净了,免得遗留一两个祸害他们!
  大绥朝的禁卫军训练得还是非常有礼且素质良好的,处死了那几个逃兵以后还把尸体拉走,绝不留下来惊吓他们,只不过他们从后院拖来前院出大门,一路上留下的长长血迹还是非常渗人,更不知门外明天得有多少滩血了,而这些恐怕都得他们自己清理的。
  李持玉暗道倒霉晦气。
  终于,逃兵和禁卫军都从他们家门前经过了,他们园子上所有人保命,一个都不死,惊慌了一夜总算可以稍稍安定下来,东边已泛起鱼肚白,天准备亮了。
  李持玉命五十几名男仆先往燕情园各处巡逻,待确保已无隐藏的人员才让丫鬟们回到各处,收拾血迹。
  珠儿、张姥姥和管家这时候真是对李持玉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尤其是管家,想起李持玉叫他开门他不敢开,还是让李持玉亲自去他就无言相对,又愧疚又自责,连忙跪地磕头。
  李持玉不与他计较,大难关头谁都想保命,更何况管家上有老下有小,他的命丢不起。
  丫鬟们收拾府上,李持玉就十分担心崔府的情况,不知崔家有没有参与此次谋反,她命珠儿携几个扈从出去打听,但想想还是不安心,于是叫管家安排了马车,自己亲自去。
  从城郊赶到京城也有五公里路,等李持玉到城门,发现城门守卫比往常森严,但她是寻常百姓,还是可以入城,一路驱车到崔府,本以为崔府该被禁卫军包围的水泄不通,府中之人皆被软禁了,却不想崔府门前十分冷清,大门紧闭,两个守卫立在门口闭眼打盹儿,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这不可能啊,即便没有禁卫军包围府上也应该是烽烟四起、谨小慎微,怎么还有两个打盹儿的侍卫?
  李持玉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找路人问,路人仿若见了外来怪物一般惊呼:“小娘子不知道,昨夜五皇子造反之前齐国公已携一家老小五十几口人入宫跪于午门外求饶恕了。”
  “跪于午门外求饶恕,五皇子造反之前?什么意思?”李持玉不解。
  路人道:“听说可是齐国公先一步密奏陛下五皇子欲夜袭皇城,陛下才得以迅速集结大批羽林军、京畿卫埋伏反扑,否则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