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起点vip完结)-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的震撼是最大的。
  尽管熊光荣曾经跟刘伟鸿表过态,要好好配合他搞好夹山区的工作,但并不表示他心里就已完全服气。要让他这样的“老油条”服气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刘伟鸿得拿出点真本事来。熊光荣所言的配合,其实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保证他的地位不受损害。前任黄克俭在的时候,熊光荣不说威望盖过了黄克俭,起码不输于他。现在,熊光荣也不想事事居于刘伟鸿的副手位置。
  最起码,要并驾齐驱。
  熊光荣原以为要做到这一点毫不为难,甚至可以说是他做出了重大的让步。没有他这个区长撑着,刘伟鸿能玩得转夹山区?
  不料刘伟鸿出差半个月不到,就搞到这么大一笔款子。
  这个就是本事!
  在如今的夹山区,谁能弄到钱,谁就是爷!
  更不要说刘伟鸿还是正印书记,手里握着官帽子。虽然说下面的乡镇党政一把手都是副科级,任免要经过县委同意,但区委书记的意见,还是很有分量的。何况还有朱建国为刘伟鸿撑腰。
  如此一来,刘伟鸿手里即有权又有钱,他熊光荣拿什么和刘伟鸿并驾齐驱?
  唯一的仗恃,大约也就是他的本土化和老资格了。
  但这些东西,毕竟上不得台盘,只能在桌面下做手脚,用起来着实不是那么得心应手的。
  从昨天夏寒的到任,就可以隐见峥嵘了。熊光荣虽然不清楚刘伟鸿和夏寒之间是何种关系,但要他相信这只是一个巧合,那断无可能。刘伟鸿一上任,就开始抓权了。
  官场上的所谓抓权,实际就是抓帽子。
  刘伟鸿能够说服朱建国给他换一个对路的派出所长,谁知道下一次,刘伟鸿会换谁?
  正因为这样,见了刘伟鸿略带不悦的神情,熊光荣心里便是一跳,连忙向张妙娥使了个眼色,叫她不要做出头鸟。
  谁知道刘伟鸿心里是怎么想的?
  张妙娥一怔,随即有些不高兴地扭过头。
  熊光荣在别人眼里,那是威风凛凛的区长,在张妙娥眼里,不过就是个出气筒罢了。张妙娥哪里会去怕他?只不过这是在开会,张妙娥也不便公然对熊光荣“大发雌威”。毕竟张妙娥也不是个笨人,在会上剥了自家男人的面子,熊光荣说话不灵光了,最终受损失的还是自己。
  “同志们都谈谈吧,谈谈看法,咱们集思广益!”
  刘伟鸿脸上又挂上了笑容,和气地说道。
  熊光荣便瞥了薛志民一眼。
  薛志民却低头去看笔记本去了,似乎那上头记载了很多很有趣的东西。
  熊光荣便在心里暗骂了一声:老油条!
  尽管搞到了一百万是好事,刘伟鸿也说了请大家畅所欲言,但薛志民却抱定一个宗旨,情况不明,绝不胡乱发言。刘伟鸿不比其他区委书记,他年轻得很。因为年轻,就有可能气盛。若是以前黄克俭在,薛志民肯定没有多少顾忌。黄克俭除了爱个酒,倒并不热衷“斗争”。大家开开玩笑,说错了话也没什么。刘伟鸿就不一样,万一是钓鱼呢?
  薛志民平日里和熊光荣关系还不错,不过要紧关头,他可不会胡乱往前冲。
  薛副书记只想早日调离这个穷山旮旯,去县城享福。
  熊光荣便又将眼神落到了夹山镇党委书记张贤福身上。张贤福是区委委员兼夹山镇党委书记,与熊光荣的关系非常好,可以说是熊光荣的铁杆兄弟。见了熊光荣的示意,张贤福就明白了熊光荣意思。是叫自己打头阵。
  不过张贤福有些挠头。熊光荣有这个要求,他肯定不会往后躲,关键在于,张贤福暂时也不清楚熊光荣想要怎么用这一百万的巨款。刘伟鸿搞的是“突然袭击”,事先谁也不知道他搞到了一百万,也就不可能商量怎么“分蛋糕”。
  “咳咳,刘书记,熊区长,同志们,我谈几句吧……”
  张贤福略微想了一下,笑着开了口。
  “好,贤福同志请讲。”
  刘伟鸿微笑着点头允可。到了这样的正规场合,除了熊光荣,对其他主要的领导干部,刘伟鸿都是称呼同志。一则是党内惯例,二来也是在不经意间确立一把手的独特权威。
  在人家的名字后面加上“同志”二字,表面看既正规又亲热,内里却不可避免的占据着某种心理优势,通常只有地位高的人才这样称呼地位低的人,称呼上级,一般都是叫官衔,显得尊敬。
  当然,到了很高的层级,那又另当别论。谁也不会再使用这种小手腕。没的惹人耻笑。
  “一百万,呵呵,老实说,我在夹山做了这么久的干部,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么大一笔钱,心里头很激动,想得不周全的地方,请刘书记和熊区长批评指正……”
  张贤福先就按照规矩,预留了“退步”。
  刘伟鸿微笑点头,示意无妨。
  “我个人觉得吧,张妙娥主任的意见,是很有道理的。咱们的办公条件,确实是太差了点。凡事都讲究个面子,夹山区也不能太寒酸了不是?”
  张贤福挺直了身子,笑呵呵地说道。
  张贤福三十几岁年纪,大致和熊光荣相当,个子却比较高大,长相也算得俊朗,雄赳赳气昂昂的,颇有几分威势。
  张妙娥便朝张贤福嫣然一笑,很是满意。
  说起来,张妙娥与张贤福还沾点亲带点故。张姓是夹山区的大姓之一,同族之间,沾亲带故乃是常态。认真细论起来,整个夹山的张姓家族,几乎都是一家人。
  张贤福一上来就给张妙娥投了赞成票,倒也不仅仅因为这点亲戚关系,也不仅仅因为张妙娥是熊光荣的老婆。关键还在于,夹山镇党委和政府,与夹山区区公所是在一起办公的。大家都在一个院子里。真要改善办公条件,总也不能只改善区公所那一块的办公室,将他们夹山镇撇到一边。
  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张贤福自然要支持一把,看能不能分到一杯羹。
  刘伟鸿脸上继续带着微笑,并无不悦之意。


第196章 败家子!
  张贤福心里却咯噔了一下。
  刘伟鸿脸上虽然带着笑,却只是“职业性”的,表示某种礼貌罢了。刘伟鸿的眼里,可丝毫也没有露出赞同的意思。
  张贤福又有点难拿了。
  到底刘书记是个什么意思?
  张贤福情不自禁地望了熊光荣一眼。张贤福说起来,也并不是个机灵到极点的人。他能做到夹山镇党委书记,多半是沾了本乡本土的光。加上有熊光荣的一力举荐,就上来了。所以,刘书记到底是个什么想法,张贤福也不是特别在意。他在意的是熊光荣是个什么想法。
  但一些太具体的东西,单纯靠表情和眼神是很难表达清楚的。
  “除了办公条件的改善,我看这笔钱,应该拿出一部分来,好好慰问一下咱们区里的军属、烈属和五保户。这些年,我们太穷了,军属、烈属和五保户,除了县里逢年过节给的那点东西,别的基本什么都没有。这也不大好啊。”
  张贤福又说道。
  他记得熊光荣曾经跟他提起过这个事情。料必这是熊光荣比较关心的,便提了出来。
  “此外,我建议,还要整修一下水利设施。我们夹山区山多地少,比较缺水。五六十年代大修农田水利的时候,修了一批小水库和引水渠,眼下都已经年久失修,很多水库都干涸了,引水渠也大部分失去了效用。这几年农业收成不好,和这个有很大的关系。区里和镇里,早就想要整修一下这些水利设施,奈何就是没钱啊……也向县里打过报告,县里也是没钱。这个事情,我看应该搞,让群众都得点实惠。”
  张贤福边说,边察看刘伟鸿和熊光荣的脸色。
  熊光荣微笑点头,刘伟鸿也缓缓点了点头。
  张贤福便高兴起来,一颗悬着的心也回到了腔子里。总算得到了熊光荣的认可,这就好了。
  “其他同志呢,有什么意见,都谈谈!”
  见张贤福结束了发言,刘伟鸿便继续发问。
  接下来,又有几个同志发表了意见,基本上和张贤福的意见大同小异,都赞成改善办公条件,买个好点的车,也好撑个门面。
  刘伟鸿一开始还认真听着,听到后来,双眉渐渐皱了起来。怎么都是一个调调?
  见刘伟鸿皱眉,薛志民瞥了他一眼,嘴角浮起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无疑,薛志民将此事归结为刘伟鸿和熊光荣在“斗法”了。
  但刘伟鸿不悦,却不是这个原因。他忽然发觉,自己对夹山区干部的思想解放程度以及经济建设的眼光的估计,还是过于乐观了。甚至可以说,在这些干部脑海里,压根就没有经济建设这根弦。多年以来的闭塞落后,让这偏远山区的干部们都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那就是一切听上级党组织的安排。夹山区要怎么发展,自有县里的领导操心,大伙只要执行命令就是了。
  反正手里没钱,想做点什么事也做不成,又何必白白浪费许多脑细胞?
  “区长,谈谈你的看法吧!”
  刘伟鸿终于“忍无可忍”了,转向了左侧的熊光荣。
  身为区长,总该和其他干部有些不同的思维吧?
  熊光荣点点头,就算刘伟鸿不“点名”,自己也该说话了。
  “我看啊,你们都是在胡闹!”
  熊光荣坐直了身子,板起了脸,一开口就“石破天惊”!
  大家伙都愣怔了一下,为什么我们就是在胡闹了?
  这话怎么说的?
  “这个钱,你们以为你拿来乱花的吗?刘书记辛辛苦苦上首都,跑大宁,好不容易搞到了这么一笔款子,就拿来买车子,买办公桌椅?这么干,那就叫败家子!”
  熊光荣毫不客气,板着脸继续训斥道。
  刘伟鸿的双眉,又蹙了一下。他不是反对熊光荣的言语,他只是觉得熊光荣这个态度有点问题。今天召开的是主要干部座谈会,他刘伟鸿才是夹山区区委书记,怎么现在看上去,熊光荣反倒成了一把手呢?难道以前黄克俭在的时候,熊光荣也是这么僭越的?
  熊光荣没有在意刘伟鸿的不悦,接着说道:“要我看,这笔钱必须用在刀刃上。刚才张贤福说了,要整修水利设施,这个意见还可以。把水利设施整修一下,就算今年不能马上见效,明年就一定能见效了。我们是农业区,农业是根本。整修水利设施,还是有必要的。另外,有了这笔钱,我们可以考虑引进一些中药材种子,种植药材眼下比较流行,推广也比较容易,这个我认为可以搞。至于具体怎么弄,还要再仔细商量。总之这钱不能浪费了……”
  与会干部们就情不自禁地点起头来,觉得熊区长果然与众不同,说的话很有水平。
  “药材不急着种!”
  不待熊光荣说完,刘伟鸿忽然插口说道。
  所有人又都望向刘伟鸿。
  熊光荣也闭上了嘴。
  照说,区长正在发言的时候,主动去打断他的发言,是不礼貌的。但刘伟鸿觉得,不能让熊光荣继续说下去了。其他同志发表的意见,刘伟鸿纵算不赞成,也没什么。就是一个意见罢了,接不接受,还得主要领导拍板。但熊光荣的身份地位,和他们都不相同。熊光荣是区公所的一把手。他说出来的话,尤其是有关经济建设的议题,份量是很重的,某种情况下,甚至可以看成是“决议”。
  问题在于,熊光荣的思路和刘伟鸿的思路却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