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农家长媳 作者:于隐(晋江vip2014-06-30完结)-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伯明仍使命捶着樱娘的肩头。

    樱娘明白了,回头瞧着他,笑问:“嫌少?花二十两来修葺已经不少了。”

    伯明支支吾吾地说:“不是修葺,是重新起一座庙。庙都破成那样了,修葺也好不到哪儿去。我想把佛云庙建得大一些,地上都铺青石板,否则香客一进去,踩得到处都是泥,哪里还有拜佛的心情。”

    樱娘这下得三思了,她估摸着心算了一下起新庙的花费,“按你这么说,至少得两三百两银子了,可比盖女子学堂还要多花很多心思哩。虽然这些钱对咱家不算是个大数目,我只是担心以后会被官府盯上,动不动就要咱家捐钱捐粮。比如哪儿闹旱灾了,哪儿闹虫灾了。若是真捐到了灾民的头上也行,可是大多数还不是被贪官给顺进他们自己的腰包了?都说十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你当他们这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伯明想起大前年嘉镇闹水患,听说官府找不少财主家捐了钱与粮,可是当地的百姓还是饿死不少。后来永镇及其他几个镇子的人自发地送几十车粮过去,才算解了当地百姓的燃眉之急。当初薛家还没现在有钱,官府没来催捐,倒是伯明与那些自发的人一起去送了粮食,看到了官府只派人下来发一些快生了虫子的玉米面就匆匆走了的那副场景。

    伯明也知道,一旦被官府盯上以后就没完没了。眼前的李长安不就是个例子么,因为被皇上盯上了,他家落得个倾家荡产。

    “咦?怎么甄家从来没有官府来催捐钱捐粮?”伯明好奇地问道。

    “他家与知县和州府有着多年的交往,当然是无论摊派什么都会漏过他家了。咱家哪能和他家相比,人家可是员外府。即便员外已经过世了,那块员外府门匾也还仍然高高挂着哩。依我看,还是花钱修葺一下佛云庙吧,你……不会不高兴吧?”

    伯明并没有不高兴,就是觉得有些遗憾,他真的想看到佛云庙香火鼎盛、香客摩肩接踵的景象。

    他正踌躇着,招娣在外敲起门来。

    伯明去开门让招娣进来了,招娣刚才在作坊门口银月、金铃一起摊晒着有些发潮的线料,却见有四位穿着衙役服的人过来了,说是要找薛伯明薛大财主。

    平时可没有人这么叫伯明的,都只是叫大当家的。招娣觉得这些人来可不是什么好事,就赶紧过来找伯明了。

    伯明正在问着招娣有何事,那四位衙役已经随着招娣进来了。

    伯明只好带他们四人去了待客室。

    招娣坐在了伯明平时坐的椅子上,自己倒了一杯水喝,“大嫂,你怎么了,有什么发愁的事么?”

    因为樱娘此时紧蹙着眉头,她刚刚才说起捐钱捐粮的事,没想到就来了四位衙役,感觉很不妙。

    樱娘叹道:“官府派人来找咱们,能有好事?”

    招娣有些紧张起来,“他们不会是来抓人的吧?可是咱们几家也没有谁犯事啊?”

    樱娘摇头,“抓人不太可能,咱们家规规矩矩地做买卖,作坊里没有出现打架斗殴之事,更没有出人命祸事。我琢磨着,官府是来要钱了,听说知县可能要去外省的一个州走马上任当州府了,想趁走的时候捞一笔银子。”

    招娣脸一愠,“不给!这些贪赃枉法的东西可都是喂不饱的。这任贪官一走若是尝到了甜头,下一任指不定也会知道此事,到时候会想着法子时不时就来捞一笔,那咱们家就成冤大头了。”

    樱娘应道:“可不是么,要知道咱们这钱挣得也不容易哩,织线衣有好多妇人的身子越来越差了,榨油坊里更是,他们挣的全都是血汗钱。咱家有钱还不知给短工们多发些工钱,去养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蛀虫作甚?”

    樱娘说话时翻开了一个本子,递给招娣,“昨日我和伯明还商量着给短工们涨工钱,不知你和银月、金铃会不会同意?”

    招娣对带字的东西天生就排斥,只道:“同意同意,银月和金铃肯定也会同意的。你知道我不识得几个字,还让我看。”

    樱娘收起本子,笑道:“即便你不看,我也得跟你们说说嘛。咱们俩赶紧想想对策来应付那些衙役吧,钱坚决不能给,还得不让他们怀恨在心。”

    招娣苦着脸,“这也太难了吧,反正我是想不出来。”

 第81章 合久必分

    果然不出樱娘所料;衙役们来就是为了要钱。他们找了一个十分好听的名目;说是朝廷下令催各地绅士及财主摊派钱;因为国库空虚;战事却仍在继续,将士们缺衣缺粮。

    他们拿出皇上这个大名头来压人,又用前线打了两年战的将士们来博取同情,这对于一般百姓来说;哪有不惧的?即便不舍得出钱;但也怕被朝廷怪罪,一不小心被安个罪名那可就完蛋了。

    伯明听了十分忧虑;其实他也知道衙役们说的是假话,若是朝廷下令了;必定有公文。可是他们几个只不过空口白牙这么说,伯明哪里是那么好哄的?

    想到将士们在前线为国捐躯,而这些官吏们却在离任之前打着他们的幌子来骗钱,当真是可恶至极。

    而且这些人狮子大张口,一开口便是三千两,说出来脸不红心不跳,好像这些钱能从天上掉下来似的。

    伯明知道,县丞收上了钱,确实会拿出一部分送到朝廷,这样既在朝廷面前得了脸可以谋个好前程,也是为了掩盖他们假以朝廷之令来要钱的事。因为他们确实给朝廷筹到了钱,至于私下到底要了多少银两,他们又不给这些百姓打欠条,一切都由他们说了算。

    他们是既得了钱,还不会丢乌纱帽,甚至会因得上面的赏识而加官进爵。

    这个主意当真是打得好!

    伯明首先找托辞说家里所有的家当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钱,哪怕倾家荡产都凑不上一千两,而且近来作坊里进了好几批料子,手上真的没有什么闲钱。

    那位衙役领头顿时将脸拉得老长,问到底能拿得出多少钱,还特意指出这是朝廷下的令,谁都不许推托,否则皇上怪罪下来都担当不起的。

    伯明说他只知道家里最多只有几百两现银,至于具体数目他也不清楚,作坊里的钱与账都是樱娘管的。衙役们并不是永镇的人,只是听闻了薛家近年来发了大财,至于到底有多大的家底,他们并不是很清楚。

    听伯明这么说,他们也不知道伯明说的是实话,还是胆大妄为敢连朝廷的令都敢违抗。

    伯明起身,说要去问问樱娘,本想以这个由头与樱娘商量一下对策,没想到这些衙役们精得很,平时配合县丞审案多了,知道怎么防止串供。他们不让伯明去找樱娘,而是由其中的一名衙役亲自去找。

    若是樱娘说得和伯明不一样,就可以表明伯明是在欺瞒他们。

    只是樱娘早已猜到他们是来要钱的,就连他们要钱的名目都猜出了个大概。在伯明与他们说话的空隙,她已经让招娣将她家那三颗金瓜子找出来,她自己也去拿自家的那三颗。

    当那位衙役来隔壁找樱娘,并没见到她人,一出门却见她从对面的家院子小跑着过来,手里还端着一盘花生米和一壶小酒,假装十分热情地说道:“这位爷,我知道你们办差辛苦,来永镇这么远的地方实在是不容易,我家也没有啥好东西招待你们,就只有这些花生米和小酒了。不知你们远道而来,到底办啥差事?”

    那位衙役见只有花生和小酒招待,觉得这也太寒酸了,完全不像大财主家的做派。不过,有的吃总比没有的好。

    他摆着官腔道:“嗯,你先将这些端进去吧。”

    四位衙役边吃边喝,那位领头还不忘瞧着樱娘问:“你将你家的现银都拿出来吧,朝廷下令各地有财力者尽快慷慨解囊,助前线将士们打胜战,若敢隐瞒者可是犯欺君之罪的。听薛财主说,你家有一千两现银?”

    这人只想诈一诈樱娘,伯明说只有几百两,他硬是说成一千两。

    樱娘故作惊讶的神情,“一千两?这位爷,你不会是听错了吧?伯明,你不会是要将作坊全卖了凑出一千两吧?”

    伯明心里恨死了这些衙役,摇头道:“我刚才跟他们说了,咱家只有几百两现银,倾家荡产也凑不出一千两银子。”

    樱娘直拍大腿,“哎哟,咱家现在可是连一百两银子都拿不出来了。你咋忘了,惠妃娘娘上个月让人带来太后的口谕,要重盖佛云庙么?过几日就要动工了。听说太后一心向佛,最不忍心见寺庙破败。咱家一共才三百两银子,得拿出两百盖庙,剩下的钱还得买些咱永镇的特产送给惠妃娘娘和太后,手上哪里还有余钱?”

    衙役们听樱娘竟然扯出皇上的妃子和太后,唬了一大跳,连花生米都不敢吃了。

    樱娘突然又道:“咦?上个月宫里来人,他说是惠妃娘娘身边最亲近的太监,咋没听他说朝廷要募集钱粮的事?反而听他说前线战事顺利,很有可能年底就会凯旋归来了。”

    衙役们哑口无言,不过心里还是不太相信,因为从来就没听说薛家与皇家有什么瓜葛。

    这时樱娘掏出六颗金瓜子来,因为来不及再问银月和金铃要那剩下的六颗颗,就先拿这六颗对付。她觉得哪怕只有这么六颗,也足以能震慑到他们。

    “几位爷,我一介村妇可不敢瞎扯谎。你们瞧,这可是惠妃娘娘赏给我们薛家的金瓜子,上面还刻有‘赏’字哩,只有皇宫里才会有这种东西。”樱娘递给他们看,他们接过来一瞧,傻眼了。

    惠妃娘娘可是皇上最宠的妃子,她竟然与薛家有这么亲近的关系,也就是说,今日之事很有可能会被传到皇上的耳朵里?

    他们慌了,可别为了县丞捞钱,把他们的命给搭进去。

    樱娘又接着道:“要不我将这些金瓜子捐上去吧,到时候即便惠妃娘娘得知我把她赏的东西给捐了也不会生气的,这不也是为了前线的将士们么?”

    衙役们由开始来时的昂首挺胸变成点头哈腰,那位领头讪讪赔礼道:“小的有眼不识泰山,不知您们是太后和惠妃娘娘的人。既然你们要为太后办事,手里拿不出钱来,那就算了吧。其实我们也只是奉县丞之令来办差的,其它的事可是一概都不清楚的。”

    他说完就带着另外三位战战兢兢的衙役朝伯明和樱娘拜了拜,然后赶紧灰溜溜地走了。

    樱娘看着他们的背影,一脸得意的笑容。

    伯明良久才回过神来,“樱娘,你这一说,估摸着他们再也不敢来打咱家的主意了。即便下个月新的县丞来上任,有这些衙役去相告于他,以后怕是也不敢上咱家的门。”伯明对樱娘可是越来越佩服了,她总是能在紧急情形下想出好主意。

    “对待这些欺软怕硬的东西,只要稍稍扯出皇家,他们自然服软。”樱娘高兴地转身回屋。

    伯明跟着进来,发自肺腑的感慨道:“咱家若是没有你,可能还过着六年前那种为填饱肚子而发愁的日子。而且刚才要不是你想出对策,这次咱家估摸着又要拿出一笔大银子来喂贪官。想起当年村民们笑我靠女人吃饭,现在想来,人家也没有说错,你不会……也觉得我窝囊吧?”

    樱娘横了他一眼,“瞎说!榨油坊不是你自己撑起来的么,我可没多管。如今咱家挣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