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之孝献皇后乌云珠+番外 作者:木怡乐馨(晋江vip2013-04-19完结,宫斗)-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暂时我可以找人去教你,但是不可能有人帮你把事情都处理好,奴才毕竟是奴才,很多事他们根本没有出面的资格”,顺治听到博果尔的话后不加考虑的道。

    “还有,若是你不想以后都被奴才管着,你还是自己学的好,你额娘管着你的时候至少不会害你,若是一个奴才管着你,你要担心的就是也许什么时候惹怒了他被惩罚了……”冷着脸,顺治继续道。

    博果尔打了个寒战,皇兄想到什么了,变脸好快啊。

    “我知道,我也想自己决定王府的事情啊,但是上次乌云珠和额娘说起的时候,额娘就说过我不行的,而且额娘给我说过,这些事情是不能让乌云珠碰的,乌云珠也做不了,那我一个人根本没办法啊”,博果尔皱眉,又小心翼翼的问道“皇兄,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啊?”

    “没了,要不你就听你额娘的吧,太妃都会给你安排好的”,沉着脸,顺治回答道。博果尔真是不求上进,也不想想太妃会同意让自己的人管着王府的事,估计自己一开口,她就要闹些事情出来了。再说了,自己东算计西算计就是想要拿回自己的权力,现在有自己帮着,博果尔还嫌麻烦,真是同人不同命。

    “哦,那我回去想想吧,”博果尔想走了,皇兄生气的时候还是离开最好,“对了,皇兄,你要不要见见乌云珠啊,等你见到她就知道了她的好了,你跟四贞妹妹说的那些东西,乌云珠都会的,她还有一间跟你的书房差不多大的书房,里面的书乌云珠都看过了,她知道很多东西的……”

    朕当然知道她知道很多东西,连朕都是从汤师傅那里知道海外还有国家的事情,你福晋都从书上看过了,连外面有什么东西都能说的像真的一样。还有明朝的事,连朝政都敢议论的人,会是无知妇人嘛。想到这里,顺治更恨多尔衮了,若不是他拦着自己上学,自己哪会像现在这样懂得还没有一个妇人多。

    “等等,你下次来的时候把你福晋那里的书给朕带几本过来,就带她看过的,也不用告诉她了,朕看完就还回去”,想到晚上和孔四贞一起听到的话,顺治改变主意了,“听说很多的古籍都在战乱的时候遗失了,鄂硕打仗的时候带回去了不少,也许你福晋那里就有很多”。

    “额,好的”,博果尔摸摸头,不明白皇上的目的,提议道,“要不,我把书目给皇兄带过来,有什么书皇兄想看的话,我再回去拿”。

    “书目?你们家的书都列了名字在上面吗?”皇上的文化造诣也不差了,只听一个名字就知道了是什么东西。

    “嗯,原来没有的,乌云珠管家后整理书房,就顺便做了几个大册子,我和她带着几个婢女一起誊写的书目。她自己的书也都有书目的,连在哪里都写的清清楚楚的,听说以前她还在庄子上的时候教了不少的人读书,读得好的人还可以去借书看,就是看着那个书目借的”,感觉皇上好像对乌云珠的书感兴趣,博果尔急忙把自己知道都说了出来,“呃,差点忘了,这一年多乌云珠好像也借了不少的书回去,每次都抄了副本留下的”。

    “是吗?那你就把书目带过来吧,若是真的有什么珍贵的古籍,朕还真想看看”,顺治若有所思道。

    “嗯,不过,皇兄若是真想看的话,最好找董鄂家的书目看看,有一次我陪乌云珠回去的时候看到过,费扬古的小院子里面整整有四屋子的书,还都是用书架放的好好的,看起来每间屋子里都比皇兄书房的书多”,不知不觉,博果尔把自己的岳家也卖了。若是乌云珠知道博果尔帮着别人打她家书的主意的话,一定会狠狠捶他的,要知道,她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收集到的这些些书,还有几本是鄂硕无意中带回来的外文书籍,她看了很久找了很多材料才翻译过来的。

    “嗯,朕知道了,我们还是先看看你家的吧,其他的以后再说”,皇上不在意的道,他只是好奇乌云珠的那些话是从哪看到的。

    博果尔点点头,退出去时还在心里暗骂自己笨,早知道皇兄对书感兴趣的,自己一早怎么没想到告诉皇兄自己家有很多书呢。

    而送了博果尔出去的吴良辅又轻轻的走到拿着书的皇上身后,小声的回报着皇上先前安排的召汤若望立即进宫的事。

    提起汤若望,皇上也是有些喜欢这个人的。见识广博又不贪恋权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传教,很多时候顺治都愿意于这样一个人谈话,不用担心太多,还可以学到不少的东西。

    汤若望也曾多次对皇上说过海外国家的事,对于他所说的天文生物学的知识,皇上是非常佩服的,对汤若望能够预测出日食也很是重视,皇上自己也跟着学了不少。唯一不满的就是汤若望所说的教会,他虽然同意汤若望在大清传教,但是自己并不信教,特别是反对外国的教会凌驾于国王之上的权力。不过教会在大清得不到汉人的认同,旗人就更不用说了,皇上也就不把这些放在心上,真正让他感兴趣的是汤若望曾给明朝提供的两册关于火器的著作。只是他现在还不能完全控制朝廷,大清入关的时间还太短,旗人的根本是骑射,还不能颠覆,火器的研发和应用必须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才好。

    还有就是元朝的统治,进关不到一百年就被赶出去。成吉思汗带领的勇士四处征伐,所到之处无不投降,打下了最广阔的土地,堪称世界第一,这样的人建立的国家也逃不过最终败亡的结局。满清八旗比起成吉思汗的军队,皇上自己也承认要差得多,能够进关运气也占了不少。太祖皇帝是被明朝的火器所伤,太宗皇帝一生都没能进关,满清立国说到底也算是汉人内乱时拣的便宜。现在既已建国,顺治就没想过满洲会有被赶回盛京的一天,那么能让明朝看重,也伤了无数满洲勇士的火器就是满洲最后的资本,只要自己给满洲八旗配上最先进的枪炮,同时限制住汉人蒙古人的使用,以后就安全的多了。要进行这些秘密工作,一个稳定的统一的政治形势是必须的,皇上必须先要把集权握在自己手里才好。

    还有朝堂上,皇额娘不懂还好说,哪知道那些王公贝勒们全都看不清形势。把汉官都赶出去干什么,让他们一起商量怎么反清复明吗?看看之前多好,只要满洲不出声,那些汉官也会自己窝里斗,为了得到朝廷的支持,他们只会更好的帮助自己管理天下汉人,满洲八旗轻轻松松的就可以得到最好的,大清也能更长久的存在。

    现在的皇上有太多的事需要办,靠着新提拔上来的汉人和站在自己一边的满官,他在朝堂上能做主的也更多,朝堂上的满汉争端他一直在权衡,对汉人不能太好,即使是他们的能力学问都不错,不然他们会忘乎所以,就像是陈名夏一样,仗着自己的宠爱,什么都敢说了。但是满洲这边也不能乱,八王议政的时期早就过去了,带着宗室王爷和太后反对自己的现象也不能轻轻放过,他已经想过双方各打五十大板,现在看来这么做是有问题的。乌云珠说的其他的自己需要求证,但是明朝的党争确实是明朝内乱的一大原因,自己决不能让满洲把那些汉官都逼到一起了,要闹乱子也只能是汉人之间闹,自己出来调停才好。

    还有就是乌云珠关于海外的说法。明朝的商人富有自己当然知道,当初几十万满人拼着炮火也要进关就是为了这锦绣河山,多尔衮还在的时候就一直在想办法让满人富裕起来,圈地的起始也是为了银钱,若是海外有乌云珠说的万一,那就值得尝试,成了增强满洲的势力不说,就是不成,也可以让满洲八旗不再紧盯着朝堂上的这一小块不放。

    作者有话要说:写了那么多,顺治的情况一直都是侧面点了一下,想到以后乌云珠进宫,总觉得有些突兀,这一章就着重皇上的心思,对他的施政策略做一些介绍
 48四十八章

    顺治十二年;若是可以,乌云珠宁愿不要襄郡王妃的身份也不想经历这样的一年;哪怕是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甚至是进宫后的日子也没有这一年过的辛苦过的累。

    十二年的年宴结束没多久,乌云珠就收到了太妃要她换院子的要求。说实在话;乌云珠是不介意住在哪里的,但是被人形同发配一样赶到冷宫里她也不愿意。不过也是在这时候她才知道她原以为抓在手里的东西在太妃不顾皇上赐婚的体面的时候;除了能让她提早一点知道太妃可能会有的打算以外什么作用也没有。

    “额娘是要反对皇上的圣旨吗?儿媳是王爷亲自迎娶进门的王妃;是襄郡王府名正言顺的女主人;别说是选个院子住了,就是安排整个王府的吃住也是可以的”,站在下面听着太妃的话;乌云珠有些破罐子破摔的说道。

    不知道是不是还应该感谢太妃娘娘;至少她没有赞同秦嬷嬷的暗中赐死自己的提议;只是想要让自己给她中意的人挪位子罢了。

    说起来,太妃现在闹起来真是好时机,满汉之间的冲突让蒙古再次重要起来。满汉之间的争执本质上其实是皇上和满洲之间的较量,是满洲对皇上政策的不满。在这种时候太后的意见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满洲想要拉拢太后身后的蒙古,还是太后想要趁火打劫,把她的势力延伸到满洲内部,这两方的合作都是顺理成章的,为了自身的利益或者只是给对方面子,两者都不会再庇护乌云珠。而皇上那里更好说了,不管满汉,乌云珠都是夹缝中的人。势单力孤,乌云珠面对太妃的刁难再没有了当初的胸有成竹。

    朝中已经是一片混乱,短短的时间里鄂硕老了不止十岁——现在的他除了支持皇上重用汉人的政策外已经没有了倒向满洲的余地,他年纪大了,几次出征已经看出大儿子们没有带兵的能力,董鄂家还没有能撑起全家的人,作为王妃的乌云珠和思维敏捷满腹经纶的费扬古才是这个家的希望,按照皇上现在的政策和费扬古的身份,只要再几年,费扬古就可以结果这个家。

    太妃的决定董鄂家没有多说的余地,原来和乌云珠交往的比较好的人家虽然没有出来落井下石,但是也没有人站出来为她说些什么。乌云珠想可能这些人家也不想帮着婆婆和侧福晋连起来欺负嫡福晋吧,毕竟不管是作为嫡福晋的她们自己还是她们的姐妹女儿,都有不得婆婆喜欢的,现在踩了乌云珠,也许这事就会成为惯例,将来她们的位置也会不保,更何况踩着作为正室的乌云珠也是明晃晃的打皇上的脸,就算是现在他们正在和皇上打擂台也只能是暗地里做些小动作罢了。

    乌云珠有些委屈,也有些不甘。政治斗争比起商业合作要黑暗的多,政治中永远是赢家说话,同一阵营的人也可能随时撕毁合约,弱势的一方没有任何办法保证自己的利益。

    满汉争执之前,哪怕是皇上亲封的叔王济尔哈朗这几年和汉官的交流也远远比乌云珠一家要多,安郡王康亲王家的宴会上也没有少了汉人的身影,然而到了现在,董鄂家和乌云珠是弃子,这些宗室是满官争取的对象。被太妃逼着,求救无门的时候,乌云珠曾苦衷作乐的想,满洲的这些人做事完全凭借暴力,先是排挤早起的合作伙伴蒙古,蒙古暂时沉默了就又看不惯汉人了,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