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科技强国-第2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力收回,又连外交谴责都做不到,他们都很“聪明”地选择性失聪。

“委员长,这39年,真是我宝岛的血腥史啊,光是在台北、花莲等地就发现了数个千人坑,在台南的高雄,更是发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万人坑。”

外交部副部长,亚洲司、华人司司长周国来,正对最高委员长张蜀生汇报台湾的情况,说到台湾人民这39年来度过的血腥岁月,虽然身为副部级高官,他却依然无比动容,拳头都不经意地攒紧。

这些数据,张蜀生在后世都没有听到过,只是隐约记得有几个历史学家说过,发生在台湾的那段黑暗岁月,死在日本人手下的中国人不少于一次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在原本历史上,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或许都因为国民党逃去了台湾后,被有意无意地遮盖了。

周国来说的这些情况,是在台湾省政府派出精干警察配合军队,在对苦难民众进行统计调查,同时对汉奸卖国贼进行审讯后得出的线索。从而发现了这些骇人听闻的千人坑,甚至是万人坑。

“触目惊心,触目惊心啊。”张蜀生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内心却是怒意难平,自己的到来,改变了南京大屠杀这场民族巨难,但自己却无力改变台湾被日占领的那段历史。这次和日本人的暂时停战,却是出于种种需要,否则,依照张蜀生的个人意愿,他甚至希望这场战争一直持续下去,华夏虎贲之师要一直打到东京,血洗整个日本皇族才能填平他心头之恨。如今倒是不争朝夕,中日早晚有一场决战。

“委员长,在这些屠杀中,有大约五分之一是伪警察和伪军们做的。这些汉奸卖国贼,真是忘了祖宗,忘了自己的根,为了当日本人的狗,对同胞也痛下杀手。委员长的那个命令下的再好不过,我是坚决支持的。”

周国来指的是张蜀生之前下令严禁任何一个中国人外逃的命令。当时在执行时,复兴党内部和政府高官之间虽然没有表示反对,但还是有一些不同的讨论。有些人认为,既然是汉奸卖国贼,那大可以放他们去日本,离开了井喷式发展的中国,是他们自己的损失。也有人认为,这些汉奸卖国贼中,有些本来就是在日统时期才出生的,对大陆的认同度太低,作为日统下的汉奸,也是有原因的。更有人提到,那些孩子……

对于这些讨论,张蜀生只当充耳不闻。他下令的时候,并没有将事件扩大化,盲目地对所有的汉奸卖国贼甚至是家属执行极刑,只是要求查清历史,对那些真正的汉奸卖国贼进行秋后的算账。不管他是在日统之前出生还是日统之后出生,有狗胆向自己同胞下手,通过同胞的鲜血和生命换来日本人的赞许的畜生,都将受到绝对的处决。

在日统时期,仗着日本人的庇护,为了荣华富贵为了升官发财,就不把同胞当同胞,肆意杀戮。眼看台湾要回归,便想逃往日本,一走了之,依靠之前屠戮同胞的“战绩”来换取在日的优渥生活。对于这种人,张蜀生是绝对不会原谅的。

秋后算账,就是为那些无辜死去的同胞主持公道,让他们在天之灵能够安息,看着这些真正的侩子手伏法。当然,在处决真正的汉奸卖国贼,收缴其非法财产后,对于家眷还是不予以追究的。至于李金龙父子则是异数。李金龙组织了反抗力量,意图依靠手下的人枪摇身一变变成抗日势力,而李登辉更是死得其所,这个几十年后的老妖孽被自己老鬼父亲抱着跳崖,也算是便宜了他们。

“谁对同胞下手,政府就对谁下手。就算他逃到天涯海角,也不会有安享富家翁生活的机会。”张蜀生淡淡地说道,中国人的本性偏懦弱,容易忘本,对于仇恨也消散得快。后世的犹太人却恰恰相反,纳粹分子在二战结束后以为能逃脱惩罚,谁知道却被各种追杀组织秘密处死。而现在,新中国要做的,就是对汉奸卖国贼进行全面清算,当然,在尽最大努力避免误判错判的情况下,进行全民公审、全民举报、登报核实等环节都是必要的。

张蜀生不会让事情走入极端化,但该做的,新政府一定要做,在台湾要清算,在大陆同样要清算。那种连身上每根毛发都滴着国人鲜血的汉奸走狗们,以为躲在深山沟里过几月半年,出来就能摇身一变当个富家翁的人,一开始就想错了。

墙头草自古就多,何况是这种民族危难存亡之际,更是大奸大恶大忠大义尽显昭彰。

上午和周国来就一些之后几年的对日政策问题进行了讨论,下午,国防部部长蔡锷和总参谋部部长蒋百里来到元首办公中心,请示一些关于即将开始的大整编的问题。

新中国的各部门中,国防部和后世有些不同,有些类似美国的体制。国防部权力更大一些,它并不隶属于政务院,而是隶属于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最高作战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都是其下属机构。

在军内,各级官兵对最高作战部的称呼,有时候也称作最高军部。

新的军事体制将是指挥与管理分离,比如三军总参谋部,不隶属国防部,而是隶属于最高作战部,受最高作战部的指挥。不论是战时还是和平时期,张蜀生亲自担任部长的最高作战部,也可以称为未来的元首大本营,拥有唯一的最高指挥权。

担任总参谋部部长的蒋百里,既是名誉上的三军副司令,同时也是最高作战部副部长,未来的元首大本营总参谋。

所以,整个军队就呈两条线,军事管理从国防部朝下,军事指挥与调动,则从最高作战部往下。国防部除了转发最高军部的命令外,不具备单独的指挥权和命令权。

所以,这次大整编是由总参谋部和国防部联合制定计划。

“委员长,目前我国的正规军事力量为三部分组成,原西南人民军、原国民党军队以及原东北军。总人数为1253885人,其中海军人数包括海军陆战队在内共计4万人,空军3。5万人。而非正规军事力量则主要为原西南的预备役部队。这一部分的兵员大约为214926人。也就是说,我国目前具备战斗力的部队总计约147万人,陆军139。5万人,海空军共计7。5万人。另外,因为刚刚建国,全国只有大约50万警察部队,这其中除了少部分转业退役复员军人外,其他大部分是从全国各级学校招募的,通过特训上岗的,基本不具备军事战斗力。一些如剿匪的特别任务,还需要驻军部队抽调特别行动部队参加。”

蔡锷简单地介绍了一下目前中国的军事力量构成,并对这种构成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表面看起来,我们的军事力量是比较强大的,比如,和法国人大约83个师的军事力量比起来,我们在人数上看起来并不吃亏。但是,法国的国土纵深远比我们小,国土面积更是只有一个中国大省的面积。

而反观我国,虽然南部和西部的军事压力很小,但北部和东北部的军事压力却很大。暂时不提日本,我们和苏俄的领土边界线总长12500多公里,除了在东北要对抗苏俄的远东军事力量,在蒙古以北地区,新疆以北以东地区,都和苏俄有着大量潜在的军事冲突可能。这样一来,我们势必要在北中国驻扎重兵。”

总参谋长蒋百里补充道:“虽然红色苏俄刚刚经历过惨绝人寰的军队肃反大清洗,但他们的陆军规模依然是世界第一。外界普遍认为,苏联只有160多个师,但确切的数字却应该是260多个,正规部队大约在240多万人,包括众多的预备部队,甚至是民兵,苏俄的军事力量能够在短期内达到吓人的3…500万。同期,单论军队人数,不论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德国人,都被这只红色冰熊远远超过。至于美国人,更是只有十万不到的正规陆军。”

张蜀生点点头,听着二人的分析,却想起自己已经提前查看过的二战前后各国军事力量。

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二战爆发前夕,苏俄能够达到300多个师,法国人能够有100多个师,德国人有190多个师700多万人的规模,英国人则比法国更少一些,美国人则更少。

但是,当这场远比一战规模更大的世界大战全面打响后,那种骇人听闻,让全世界都没有预料到的超大规模战争局面,在创造众多奇迹的同时,也为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战争爆发第九天,苏联就扩军到了近千万的规模,巅峰时期,苏联人更是武装起了1200多万正规军,这个数字非常吓人,不计算部队损失,保持1200万人的战时军事力量,已经达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美国在巅峰时期更是有上千万的兵力,日本在巅峰时期也有600多万。

这还只是兵力方面,装备方面,整个二战,苏联人生产了十万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更变态的美国人,在最巅峰时期的1000万兵力规模下,年产能够达到4万架飞机,2万多辆坦克。整个二战,美国生产的坦克,达到了8万多辆。

这些如同天方夜谭一样的数字,就算张蜀生当笑话一样说给蔡锷和蒋百里二人听,两人也不会相信,毕竟,这些数据实在是太离谱了。

但是,张蜀生却知道,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发生在原本历史上的事情,整个二战就是全球疯狂的时期。

如果不按照原本的历史,按照张蜀生的计划,各国的军事力量还将迎来更大的井喷,比如,苏联人、德国人、法国人、美国人等等,都将拥有更多的军队,更多的坦克,更多的飞机。

在这种前提下,在1934年这个已经不算早的时间,中国的军事力量虽然没必要扩大到拖累国家财政的地步,但却绝对有必要保证做到“能绝对防守,能绝对进攻,能快速扩军。”这三条要求。

“你们最终制定的几个方案,我都看了。三个方案都有各自的出发点。”张蜀生指了指桌上的几份计划,他刚才花了20分钟的时间全部看完,

第一个方案,全国的军事力量保留70万正规军,陆军人数为60万,多余的部队转为预备役。这是一个最保守,也是最出于全力发展经济这个角度的计划。

第二个方案,全国的军事力量保留120万正规军,陆军100万人,扩充海空军。在走陆军精兵强兵路线的同时,全面提高海空战斗力。这个计划比较维持现状,和第一个计划相反,建议保留原国军和东北军的精锐部队,加强军事训练和文化教育工作,提高这些整编军队战斗力。

第三个方案,全军扩编为180万人,海空军为30万人,陆军保留150万人的规模,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预备役部队。这个计划不但要保留原有军事力量,还要求扩军。

“这三个方面,第一个太保守,第二个较为一般,第三个比较符合我的想法。不过,陆军的作战部队应该扩大到180万人,海空军的人数暂定为30万人,总计210万的规模,应该就暂时够了。”

看着张蜀生轻描淡写地将这个最大计划的数字再次上调了30万,两人不禁有些叫苦,毕竟,按照计划,这个第三计划已经是最大的扩军计划了,整个军事预算都将陷入麻烦中,需要提请特别军事预算,才能保证在两年内完成这个扩军整编计划。毕竟,就算扩军,也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完成的,第三计划的期限是两年。

“委员长,这样一来,中央的财政负担将非常大。”蒋百里皱眉地说道,其实,他还是倾向于新中国在前期采取保守的防御政策,180万的军事力量,分两年扩军完成,这已经是他犹豫了一周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