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科技强国-第4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诚:“嗯,战争基金的事情要稍晚一些,我们先不说他,就说这兑换土地的事情,倒是在眼前了。

大本营的战争积分改革命令上说,整个西伯利亚的可利用耕地达到了3亿多亩,哪怕是我们现在占领的地区,也足以支撑数千万人的移民。老百姓虽然要背井离乡,但却能获得大量的耕地,政府还会统一修建小区化的住房,这对国内一批较为贫困的人民,以及西北和蒙古等地的人们,实在是巨大的吸引力。”

“虽然地方是偏远了一些,但西…蒙铁路已经开工了,说不定战争没打完,铁路就修到了北海之滨,哈哈。到时候,我也兑换一些土地,以后退役后,也可以作为夏天的避暑山庄嘛,哈哈!”霍卫国非常乐观地估计道,他不是特别了解国内的民用交通工程的修筑能力,但他却知道这次的西蒙铁路是由铁道兵部队修筑,那个速度一定会非常快。

“这感情好,到时候我们一起做个邻居,当个现代化的农场主。”

陈诚也开怀大笑道,战功积分的出现,最让军人们感觉到欣慰,在单纯的国家荣誉感和使命感以外,体会到了更温暖、更是在的东西。

霍卫国提到的铁道兵部队,主要以朝鲜人组成的铁道兵部队,说是军事化部队,其实只有小部分管理的官兵。来到中国十年之久的朝鲜人,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强度的工作。筑路修路虽然累,但相比于被遣返回国,被冷死饿死强太多了。

在中国做上十年,说不定能争取到移民机会,哪怕不能,也能回去在深受中国影响的中朝边境做个富裕翁。

陈诚感慨道,“这个好消息,在总攻贝尔加地区的战斗打响前,就由你这个总指挥告诉官兵们吧,好歹让大家有个念想,那点军饷对不住他们一条命,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

“好消息自然要在最关键的时刻告诉他们,这也是一种鼓舞士气嘛,呵呵。”霍卫国笑道。

“报告!”

一名少将作战参谋副官走过来,向两位正副总指挥报告道。

“讲。”

“我迂回部队之装甲第一师,第二师,已经完成对苏军主力之包围,截断其后退路线。负责指挥这场装甲大迂回作战的第二装甲集团军副司令彭忠怀中将电请指挥部,乘势发动大歼灭战。”

少将参谋激动地说道。

“太好了。传令,三十分钟后,我要进行战地广播讲话。”

霍卫国猛地站起来,真是瞌睡就来枕头,等候多时的装甲部队成功迂回包抄的消息,就是这场总攻战斗的信号枪。

三十分钟后,霍卫国走进了通信指挥中心,坐在话筒前,轻咳两声,开始讲话。

这时,早已得到消息,总指挥要发表讲话的事情已经人尽皆知,官兵们都围在无线电广播面前,准备收听讲话。

远在贝尔加湖之滨的一支班级作战小分队,刚刚完成了一场冰面侦察任务,交接了巡防工作后,停留在岸边,打开了广播。

“甘班头,快,快,调好没。”

士兵们都迫不及待地围拢成一团,除了一名在警戒的士兵外,其他人都挤入了这个班的一辆装甲运兵车。

班长甘儒新总算调好了频道,刚才在一场击溃苏军游击/队的战斗中,装甲车吃了一发小口径炮弹,意外地震到了广播,出了点小故障。

“滋滋……”

一阵电离声过后,无线电广播中终于传来了总指挥霍卫国上将的轻咳声,显然,讲话刚刚开始。

“……同志们,我是国防军西伯利亚方面军的总指挥霍卫国上将,现在,我代表共和国大本营,代表共和国最高权力委员会委员长张蜀生同志,向大家宣布一个最好的消息。

在这场刚刚开始的大战中,国防军的儿郎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中苏战争的第一期重大胜利,贝尔加湖地区从今天就将改名为北海。

就在刚才,彭忠怀将军发回来捷报,整个北海的50多万苏军的北逃路线已经被我英雄装甲第一师,第二师截断,至此,整个北海地区的苏军已经基本处于我近百万强大国防军的团团包围中。

在总攻开始前,我要向大家先宣布一个来自大本营的最新命令。

鉴于国防军的广大官兵们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的巨大贡献,元首做出重大决定,所有征战部队,都将施行最新的战功积分核算战功。

也许大家还不知道,我们脚下这片刚刚打下来的西伯利亚土地,将在不久后彻底归属我们共和国,而在接下来,国家就要展开一场史无前例的西伯利亚大移民。

在这场移民潮中,元首最先想到的是大家,所有官兵都可以通过战功兑换最多不超100亩的土地,土地虽然属于国家,不得买卖,但却可以以免费的形式长期“租赁”给大家,政策至少五十年不变。

而如果不愿意移民,也可以将土地返还卖给国家……详细的部分,你们的指导员们会通过书面说明书发给大家……

……在接下来就要展开的总攻中,希望大家能够发扬我们西伯利亚方面军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我只要求大家记住一点,从今天起,你们不只是为民族为国家为委员长而战,你们还是在为自己作战。你们远离了社会,远离了繁华的大都市,远离了高薪,远离了经商或者政治的机会,但是,你们没有远离财富,没有远离人生际遇。

委员长让我转告大家,战争能够为民族带来利益,就一定能给洒热血的兄弟们,带来富裕安康……”

第308章 收复北海,大移民启动

1944年1月26日,西伯利亚最寒冷天气来临之前,中国国防军西伯利亚方面军经过充分准备后,在西伯利亚方面军总指挥霍卫国上将的指挥下,近百万国防军对包围圈的五十余万苏军发起了全面总攻。

总攻一开始,北海与乌兰乌德附近被包围的苏军就遭到了猛烈地进攻。

国防军西伯利亚方面军经过短暂的紧张准备,集中了一万多门大炮,2000多架飞机,以上千辆坦克为先导,对包围圈内的数十万苏联军队发起了最猛烈的进攻。

战争一开始,国防军装甲部队快速地将苏军分割成多个小部分,面对集群式的装甲冲锋,已经丧失了几乎所有反坦克武器的苏军,完全组织不起任何有效的防御。

少部分使用炸药包和集束捆绑手榴弹想要发起自杀式冲击的苏军,在这种钢铁洪流面前,作用微乎其微。

正如苏德战争前期,大批大批的苏军被德军包围一样,在遭到中国国防军强势包围后,这些苏军同样选择了投降。

整场总攻战役进行得非常顺利,最终苏军被消灭了数万人后,大约50万人向国防军投降。

乌兰乌德,原本是苏军设置在西伯利亚的第二道防线,如今,这个原来的军事重镇,已经成为了临时战俘营。

城市东面的平原空地上,是一连片的临时战俘营,里面挤满了刚刚从贝尔加湖附近战场上抓获的苏军俘虏。

“其他的营长真是矫情,这抓捕战俘,约束战俘的事情,居然不愿意来做。”11号战俘营分区,何安刚刚掏出烟,旁边的警卫班长张大复连忙点燃,笑着道:

“营长,别管他们,我倒觉得这抓战俘的事情很有意思,看看,我们枪口一扬,那些苏联鬼子就得发抖,谁要是敢闹事,轻则拳脚,重则枪毙。”

张大复把自己的那支中华全自动步枪朝背后挪了挪,叉着腰,站在那里,如同一个暴发户一样,望着那一眼看不到头的数条俘虏长龙,每个苏军俘虏,不论军衔高低,职务高低,此时都是耷拉着头,失魂落魄的,没有人敢于说话,生怕任何异动或者异响,惹来了中国人的枪口。

这些俘虏在遭到中国军队包围后,后勤补给就基本断了,数十万人虽然捞几把雪就能煮水喝,但吃的东西从雪地里却变不出来。

前方不远处就是战俘营了,每个苏军士兵都饿着肚子,紧紧地裹着自己身上的大衣,一边偷偷地注视着旁边凶神恶煞的中国士兵,一边嗅着远处战俘营中飘来的馒头香。

这是放下武器投降时,中国人的承诺,只要投降,每天会提供面包和馒头。

要知道,哪怕是中国人还没打过来的时候,在乌兰乌德附近驻扎时,就因为部队人数远超过补给份额,许多人就只能靠着又硬又难吃的黑面包果腹。

饥饿和寒冷,战败的颓废,早已消磨了这些红…军士兵的斗志,每个人都在揣测着这些中国人,会不会像德国人一样,发生屠杀俘虏,或者把俘虏送进毒气室的事情。

“营长,这打仗打赢了就是好,别看他们以前多凶,现在都得举起手当孙子,任打任骂,吃个半饱就得起路去后方修铁路。”

张大复大声说道。

“是啊,这就是胜利者的特权,修铁路还算好的,至少我们不屠杀他们。别的营不喜欢做这种事情,我倒是喜欢得很。那些破铜烂铁有什么好打扫的,一个个争着抢着去。”

因为战功,何安的副营长职位早已转正,成为了二营的营长。

何安的话虽这样说,他也没有把自己的意见强加到士兵们头上,只是在营里挑了一个连加入到抓捕、押运战俘的工作中去,其他人,他让他们去打扫战场了。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不稀罕战利品,虽然没办法贪墨,但收缴到了什么,上交后是可以换成积分的,虽然这种积分增长不大,但却胜在积少成多。

想到积分,何安倒是心里一动。

这个战功积分在他看来,确实是姐夫做的一件大事,充分为广大官兵考虑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如他一样,家财万贯,上战场只为了梦想。别的官兵还需要养家糊口,万一要是伤残甚至是阵亡,那一家老小指望谁去呢?

何安一边盯着排着队前进的苏军俘虏,警惕地注视着他们,一边爬上旁边警戒的装甲车车顶,张大复也跟着爬了上去,装甲车是二营的,作为机动部署兵力之用,如今用来巡逻看押战俘了。

“那是,营长是什么人?中华烟一包包地散人,面子又大,上次去团部吃烤肉喝酒,叶团长和蒋团长都给你倒酒呢。别的营长,哪能跟你比,你当年要不走,现在最少也是个团长了。”

张大复爬上装甲车后,一边抽烟一边感慨道。

他不是个阿谀奉承的人,说的都是大实话,当年何安来到野战部队的时候,他就是时任副营长的何安手下的兵,如今几年过去,何安才转正,张大复还有点为他叫屈呢。

“诶,营长,我们在恰克图也立了功,这次乌兰乌德虽然没有立大功,但好歹是迎来了一场大捷,你说这战功积分会有多少啊?”

一提到最近部队最热门的战功积分,张大复就开始掰着手指头算起来。这个战功积分究竟怎么回事,他还是听营政委宣传的时候讲的,幸好自己有初中文化,很容易就能联想到一个很诱人的前景。

“我们在恰克图立的功不小,当时还获得了国防部下发的通报嘉奖,我估计,光是那一场抓捕,就够你小子兑换一个最上限的土地数字。”

张大复的家庭比较贫寒,是青海人,那地方据他所知,哪怕是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也是非常落后的,幸好政府的工作做得比较到位,不至于穷的吃不起饭,穿不上衣,上不起学。不过总体来讲,张大复家在全国,绝对是最穷的那一部分。

几年前来野战部队,到今天,原来的二营也就只有这个张大复还在当警卫员,如今虽然当了警卫班长,但补贴家里还是有些勉强。

原因无他,这小子家里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