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科技强国-第4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远东战场的南部滨海地区的战事,说得简单一些,就是中国要全歼南部日军,而日军要打通通道来救援。要阻止日军救援,中国军队就只能在这条300公里长的阻击线上,随时准备堵住日军的主力。

毕竟是日军的突防部队也是大部队,不可能悄无声息地就钻过去了。双方在远东地区的兵力密度,已经达到了吓人的地步,除非像高枫说的一样,从中间线附近的上因斯克突破,然后战略迂回包围下因斯克,打通整个滨海通道。

二选一的问题,霍卫国很难仓促决定。

“航拍的照片,分析结果如何?”

高枫:“主力自然是日军的,但也有苏军的编制,也有美军的编制,非常乱。整个上因斯克附近的装甲兵力,几乎是下因斯克的两倍。”

霍卫国:“会不会中了日本人的计……”

日军的动作乍看完全不复杂,就是在两个点摆出了进攻架势,并且目前在其中一个点摆出总攻的架势,这至少说明,日军的总攻就在眼前了。

高枫:“司令员,是不是下令装甲集群向上因斯克方向靠拢?”

一百五十公里的距离,如果是完全的大平原,装甲部队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抵达了。但是远东地区的地形比较复杂,这个时间就要长一些了。而万一选错了方向,到时候更是来不及堵漏洞了。

一开始,中国远东方面军就认为,这次阻击战的主力是装甲集群,毕竟,对方也拥有很强大的装甲兵力,这个时候,步兵和战壕是堵不住日军的,只有步坦协同机动防御作战,才能堵住。

“不!命令继续侦察,高度监视日军动态。将目前的情况上报大本营,要求加强情报支援。”

霍卫国摇摇头,接过那份报告又看了看,随即走到模拟沙盘前,和众多参谋一起,仔细地分析研究起日军最近的动向来。

他坚信一个事实,无论任何军事行动,都会在细节上露出破绽,而且,目前也确实没有到必须做出决定的时候。

张蜀生接到报告的时候,刚刚完成了前线无人操控战车的调试。

对于霍卫国和远东方面军的疑惑,他是能够理解的。

毕竟,身在局中,是很难看清楚所有一切的。

而且,特情部的高级情报是掌握在大本营手中的,一些特别敏感的情报,没有张蜀生或者大本营高级官员的签字甚至不能下发。

接到命令的特情部情报主任罗峰,其实也刚刚收到了一份情报。

这份情报是一个低级情报人员从前线送回来的。

“委员长,我们发现,日军的大量装甲部队在向上因斯克集结,而通往下因斯克的物资里面,油料物资却同样占据了很大的比例。需要注意的是,日军在远东地区的补给是很紧张的,在总攻即将展开前,他们如此分散装甲部队行动最重要的油料补给,非常可疑。

另外,潜伏在日本国内的情报人员发回来了一个可能性的情报。这名潜伏人员偶然发现,日军驻扎在东京附近的两个伞兵师,已经连夜失去了踪迹。”

这就是罗峰的报告。

张蜀生几步走到地图前,拿起笔划了几下,尤其是将上下因斯克的态势简单分析了一下,再加入伞兵师的情报,不由说道,“日本人在故弄玄虚,他们很可能会从上下因斯克同时发起进攻。之所以上因斯克的兵力比下因斯克强,是因为下因斯克将得到来自日军空降师或者斯韦特拉亚的登陆部队支援。这样,原本两点进攻能力不足的日军,就拥有了充足的兵力。”

随后,张蜀生将这些特情部获得的较高级情报下发远东方面军,霍卫国也终于作出了决定,按照日军的真实意图,布置机动防御计划。而作为总预备队,为了以防万一,伞兵部队和装甲部队则是最后的可能救火力量。

第348章 坦克神炮手张蜀生:因斯克阻击战(下)

1945年10月7日,张蜀生第一时间接到了特情部虏获的远东战场情报。

“委员长,苏联人刚刚在布列亚河防线以超过5个集团军的步兵为主力,向我们动了进攻。”

受益于畅通的战场通信手段,在罗峰走进张蜀生办公室不久,大本营总参谋长蒋百里与作战部长粟裕任两位上将走进了张蜀生的办公室,汇报了这个确切的前线战报。

“5。6个集团军的规模,四十个左右的红军步兵师!布列亚河防线的第8集团军,第25集团军,能确保挡得住吗?”

其实这些局部战事,张蜀生几乎很少插手,也不用他这样半壶水的门外汉去指手画脚,但正如希特勒一样,半吊子的元首至少应该比任何人都关切这样大规模的战事。

“是的,委员长。布列亚河防线的一线防御集团军是瞿忠义的第8集团军和左荃的第25集团军。这两个集团军都属于精锐满编集团军,拥有很强的阵地战水平,在优势空中支援和地面火力的帮助下,问题应该不大。按照前线的情况来看,多个点上的苏军虽然气势汹汹,但实际上的进攻火力并不强,大病伤身,远东的苏军还没有喘过气来。”

蒋百里组织精干参谋力量深入分析过远东地区的苏军,包括将领,兵力构成,装备情况,以及苏军自己的部队补给能力以及美军的武装补给能力,对苏军可能发起的战争规模进行了预评估,得出的结论和如今苏军实际进攻规模差别不大,在火力强度,空中支援,地面装甲力量方面,苏联人表现得还不如共和国总参谋部的预期。

“嗯,苏军不足为虑。”

苏军和鬼子打了几年,损失不可谓不惨重,装备后勤,飞机和坦克大炮这些更是损失惨重,翘首以盼地等着美国人运来美援重新武装。苏军5、6个,甚至七个集团军的兵力,能有战前部队总数的7成规模就已经很可观了。

张蜀生认为,苏军的这支远东红军暂时已经是虚弱的远东病夫,在红…军政…委的督促下,打防御战问题不大,甚至能够通过阵地防御战的一个个间隙,一边战斗一边喘气,打出一个个犹如欺凌日本人一样的阵地战胜利,但进攻能力就差了国防军几条街。

在国防军猛烈的火力,有效的空中支援,强大的地面纵深火力面前,没有装甲集群来撕破防线,在国防军的战壕前面,苏军送死的成分比突破的概率大得多。

“其他几个方向的情况如何?因斯克的日军在行动了吗?”张蜀生问道。

“调动频繁,日本国内也有一些异动,如果日本人要抢时间,最大化地利用好苏联人的话,他们或许明天凌晨就会发起进攻。不过,日本海上空的日机已经显著增多,和我们的驱逐机群爆发了多场小规模的空战。”蒋百里补充道。

“这可能是为了空降和登陆做准备的。这个时候,说不定他们的伞兵师已经在机场待命,登陆船队已经准备乘夜出发了。”粟裕任抬起手腕看了看表,说道,“还有三个小时,远东地区就要迎来黑夜了。苏联人不在黎明偷袭,也不在傍晚突袭,选在大下午,倒是为了帮日本人,不惜豁出去了。”

张蜀生笑笑,摇摇头,“苏联人也不一定就愿意,美国人肯定是最积极的,有钱有装备,逼迫苏军做点牺牲太容易了。无论战时还是平时,美国人最强的手段不是亲自出手对付敌人,而是让其他人当炮灰冲在前面。”

办公室里顿时一阵笑声,曾经仇敌一般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如今却是联合起来对抗另外一个所谓的“邪恶国家”。

对于美国人,张蜀生倒是很清楚的,战时,他们的口号是“打倒法西斯,解救世界人民”,和平时期,他们的口号就变成了“美利坚有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为世界各国描绘民主蓝图”。

一边挥舞着各种口号,一边挥舞着美元收买人心,以建立在世界其他国家悲剧上的国家繁荣为招牌,很是在世界各国招揽了一些亲美分子。

转眼,远东地区的天黑时间就来临了,日本人依然没有动作,苏联人倒是已经占领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阵地,那些都是上一回合较量中,过河的国防军拿下的河对岸苏军阵地,如今,退守彼岸的中国军队依托河岸工事,死死地挡住了苏军。两个精锐满编集团军,面对五六个不满编不全装的苏联红…军,应付起来居然得心应手。

尤其是擅长阵地战的第8集团军,有的阵地上,一个团能够顶住苏军一个师的反复进攻。

就这样,在布列亚河百公里级的防线上,中苏在进行反复的拉锯战。

和北部布列亚河打的热火朝天的场面不同,因斯克地区倒是安静异常,即便是火线上也不过是一些零星的枪声,那是双方的狙击手、神枪手接着微光和探照光,甚至是一次树叶的轻响在乱开枪。这虽然骚扰敌军的手段,但实际上,真要碰运气,也可能让敌人摸黑偷袭的队伍暴露。

第二天凌晨,张蜀生特意比以往起得更早,望着东方的鱼肚白,一杯早茶还没喝完,就接到了电话。

“委员长,日本人已经在上因斯克和下因斯克展开猛烈进攻了,同时,在斯韦特拉亚,日军的伞兵正在组织空降,准备夺取滩头阵地,登陆船队也将在大约两个小时后靠岸。”

这个消息来的不早不晚,毕竟,苏军的牵制进攻虽然分散了国防军的注意力和部分兵力,但也将日军的行动暴露。至于伞降行动和登陆行动,只要天一亮更是无处可藏,被发现是必然的。

“霍卫国有什么反应?”

“霍司令员已经下令装甲集群的一半力量堵住上因斯克,另外一半兵力围剿斯韦特拉亚的空降部队和登陆部队,下因斯克目前处于绝对的防守状态。”

张蜀生挂掉电话,看来霍卫国是采取的和作战报告上差不多的方案,集中力量堵住上因斯克同盟军的装甲集群,分兵去对付斯韦特拉亚的那几个日军师团,下因斯克由于相对压力较小,就只能坚守待援了。

又给茅云先打了一个电话,张蜀生草草地吃了点早饭,就直奔地下科技中心而去。

智能化程度和自动化程度都非常高的地下科技中心,在张蜀生进入后迅速运转起来。

“欢迎主人!”

张蜀生进入两道最安全的检查门后,踏上了水平助力轨道,很快就来到了3号实验室,这里在他进来的前一刻已经准备好了。

“老板,一切准备完本!”

轻微的嚓一声,实验室中间投影出了小屁孩张兵的3D影像,伸手指向实验室中间的那一台模拟指挥舱,示意张蜀生可以进去了。

张蜀生坐进了模拟指挥舱,感觉和玩虚拟游戏时的那种模拟舱差别不大。

“启动!”

下一刻,张蜀生犹如变幻了身体,整个人通过虚拟进入,来到了“天行”无人战车的驾驶室。

一个标准的战斗舱室射击,简单的设计和布局,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让张蜀生一个人可以轻松遥控这辆无人战车,而且感觉是亲临其境一般。

“老板,刚才战车已经由特别行动处的人员手动驾驶,跟随大部队出发,这里是上因斯克。”

张蜀生和小屁孩都是以虚拟形象出现在天行无人战车中,随着小屁孩张兵的手一挥,一个清楚的视野就出现在二人的面前。

那是战车的视野。

这辆伪装成猛虎3号的天行战车,现在正在一堆钢铁怪兽群中。

上因斯克仅有的一条公路早已是坑坑洼洼,更多的坦克是在田野和荒地上驰骋,张蜀生驾驶的这辆无人战车就在一片荒芜的田地里快速地推进,刚刚跃过了一条半米高的土埂,坦克的重量直接将土埂压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