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满江红之崛起-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皓天的脸上还带着得意,两人虽不在一个小队,或董皓天也知道这许志远的枪法和他相比还有那么点差距。

“别得意,我今天比平常打的好格斗也是一样”

许志远的表情很是冷淡,当其它人在那焦急的等待着成绩时,他却在那里擦起了枪来,枪膛不净、枪机沾尘,一经发现就是笞刑二十,或者说二十军棍。

正所谓军令如山,在军队中等级制度严明,军规不可冒犯,在这“阎罗岛”上撑到今天的564人,有几个在这一百二十天里头,没挨上几百军棍。

阎罗岛上无冤枉,有的只有错误而军棍是真正的让男人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的东西。一人犯错,集体受笞,在前后挨了近两百军棍,害的班里的兄弟跟着挨了上千军棍后,许志远早把那些军规刻到了骨子里,即便是在打了上千发子弹后,他的步枪枪膛也是明亮如镜,枪机映影,靠的就是这份自觉。

“49号81环”

这个成绩却是让董皓天得意了起来,他瞅着身旁的许志远,正想说什么时却未听报靶声,只看着那长短相加的灯光信号,脸色却是一红,83环

“我说过了,今天我比平常打的好拳是,枪也是”

一米三长的步枪朝肩膀上一背,许志远却跳出了沙坑。接下来的一切就简单了,集合、列队、解散,归队、继续训练,而许志远则在交还步枪后,又跳上了那艘小木船,继续着他的“欢乐时光”。

马车上,陈默然看着手中的表格,却是一副难以决择的模样,50个人可以说是各有所长,耐力、格斗、射击可谓是各有所长,恰正鲁道夫说的那样,想选择十五个最好的的确有些困难。

像小学生做连线一般,陈默然从船上就开始画,可从船上划到岸上,然后又画回了租界,从清晨划到了上午,还是没能选择出个所以然来,有的耐力、格斗见长,可射击却一般,有的射击、格斗见长,可耐力又一般。当然这里的一般是在那五十人中,放到外面却都是个顶个的以一当十的好汉。

“难啊”

盯着这名单,陈默然的脑门皱成了一团。

“算了就他们二十个吧”

几个小时没能选择出个所以然的陈默然随手在自己选出的那二十几个很难再选下去名单里画了一个圈,十五个选不出来,那就选二十个。

终于解决了一个问题的陈默然,脸上却依然没有问题解决的轻松,人选好了,冲锋枪很快就会造出来,二十个人带五十支冲锋枪,五十支手枪,或许可以给姬丽最好的保护,但他的心里却总是放不下心来。

在马车到了产业公司楼前停下后,陈默然便下了车,径直上了楼梯,虽然说一夜未归,但现在也没有必要回家,只要接到他的电话说不回家后,姬丽往往会到凯瑟琳那里。

前脚刚进办公室,后脚陈默然的秘书于鸿玉便拿着一份公文袋式信封跟了进去。

“董事长,伦敦的杰克森律师事务所的邮件”

将信封放到陈默然的面前,于鸿玉便退了出去,这正是陈默然喜欢这个书院出身的秘书的原因,他不会说什么费话浪费时间,只是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

尽管只是20世纪初,但欧洲的邮递先进却超出了陈默然的想象,半个月前负责代办公司手续的杰克森律师事务所才发来电报称已经办好了英格兰和墨西哥石油公司的营业执照以及相关手续,现在这些手续却已经到了陈默然的面前。

陈默然折开这份在火车与邮轮之间不断倒换后,在短短的十六天中,即从伦敦到达上海的信封时,眉宇间略带着些异色,这几天,几乎每一件事情都在催促着他和姬丽的离别。

“英格兰和墨西哥石油公司”

折开信件后,营业执照上的名称只让陈默然一叹,公司的持有人是姬丽?斯特林,一位拥有贵族血统的英国人,虽然她是英墨石油公司的持有人,但另一份文件却显示出她的丈夫才是公司的注资人,作为注资人他拥有公司的全部资产。

“大英帝国的皮啊”

这薄薄的一张纸上后透露出的信息,还是让陈默然无奈的笑了下,如果中国像英国一样,自己又有什么必须和姬丽……和她结婚并不后悔,真正不愿意面对的是什么?恐怕就是让一个娇滴滴的只有十九岁的女孩去墨西哥的蛮荒之地了。

“凯瑟琳小……”

在声音传来时,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了,跟在她身后的于鸿玉显然没能拦下她。

“董事长,我……”

抬起头来的陈默然看到凯瑟琳后,便说了句。

“子次,你出去吧把门带上”

门再次关上时,看着怒气冲冲的凯瑟琳,陈默然却把文件塞到文件夹里。

怒视着陈默然凯瑟琳恨不得把眼前这个男人从这楼上扔下去,他竟然把自己唯一的妹妹哄到了墨西哥。

“瘸子我需要一个解释”

“我的腿现在已经不瘸了”

陈默然笑看着自己这位处于暴走边缘的“姐姐”,忍不住开了个玩笑。

“难道你还记得我瘸腿时的模样”

“你……”

他的嘻笑却只让凯瑟琳一怒,可被这么一提醒,怒容却又一红,原本的质问似是失去了底气一般。

“陈默然,我需要你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什么,为什么要让姬丽去墨西哥,你们才结婚两个月”

凯瑟琳依还是那副艳光逼人的模样,与姬丽那种内敛的美不同,凯瑟琳的美是妖娆而绽放的美,她的皮肤焕发着健康的光泽,蓝色的眼睛里闪耀着智慧,以及另一种令人难以捉摸的光彩,既富于魅力又神秘莫测。她的五官匀称,线条分明的下巴、高高的颧骨和标致的前额组成一个完美无缺的整体。

过去她的脸上总是带着显得有些妖媚的微笑,或许这是她这位“Viscountess”自幼受到的教养的关系,但现在她却是一副冷若冰霜的模样,陈默然完全可以想象此时凯瑟琳的愤怒。

“姬丽应该已经告诉了你,她去墨西哥的原因”

“我需要你告诉我”

“因为……”

停顿时,陈默然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情。

“这是为了我们的家庭,当然也是为了我的事业,姬丽的举动让我非常感动,我的心里同样不舍得她去”

“那你为什么还要让她去那里”

凯瑟琳质问着眼前的这个男人,她曾怀疑过这个男人娶姬丽的用心,隐隐的她总是感觉陈默然是在利用姬丽,姬丽的身份对于他这个中国人来说,虽然她并不像自己一样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但她的贵族血统却是不容质疑的,在英国或许破产的子爵和贵族,没有任何影响力,但是在中国,英国贵族的血统却是中国官府所忌讳的,对于他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挡箭牌。

可过去两个月中,姬丽表现出来的幸福,却又让她曾心存过一丝期待,他是爱姬丽的,可现在,这个男人却一把将她的妹妹“赶”到了墨西哥,去帮他开什么石油公司。

“我也曾拒绝过她”

陈默然眼神一黯,自己的那种拒绝与其说是拒绝,倒不如说……

“如果你爱姬丽,就不应该让姬丽去那么远的地方,做为她的丈夫,你要知道,姬丽只是一个小女孩,她简单的心思里,当然希望为你分担忧愁,可……”

凯瑟琳的声音圆润而又显娇媚,这会她似乎已经冷静了下来。

这会门突然又被推开了,走进来的却是姬丽,门外的于鸿玉却是一副无奈的模样,走进办公室后,随后把门关上的姬丽,看到姐姐后,朝着陈默然投去一个歉意的眼神。

“相公,对不起……”

“姬丽,你不需要对他说对不起”

妹妹那副娇小可人的中国妻子模样,却只是凯瑟琳一怒,声音加大了些。

“姐姐”

姐姐的愤怒却让姬丽不大乐意了。

站起身走到姬丽的身边,陈默然看着被吓了一跳的姬丽,轻抚了一下她那圆润的脸蛋。

“姬丽,我们之间,你不需要说对不起”

“嗯”

乖巧的点点头,看着陈默然时姬丽的眼中闪动欢快的神采。这一幕看在凯瑟琳的眼里,只是一阵气堵,这个该死的瘸子。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后,凯瑟琳看着姬丽。

“姬丽,现在默然在这里,而且他已经答应了过,我需要你告诉你的丈夫,你不去墨西哥”

听到这话,陈默然一愣,自己什么时候答应了,姬丽同样也是一惊,惊讶的看着自己的丈夫,感觉到姬丽的眼神,陈默然只能点点头。

“是的,我已经答应了凯瑟琳”

虽有不甘,但不知为何,说出这番话时陈默然却又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双眸在姐姐和丈夫的身上转来转去,姬丽又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

“相公、姐姐……我……我”

有些结巴的姬丽抬头看着凯瑟琳,却微微一笑。

“我真的希望自己能够为默然做些什么,而且,这件事事关他的公司未来,姐姐,也许在你眼中我还是那个只会弹琴的小女孩,甚至于还曾做过在音乐厅演奏的梦想,可你不知道,那个爱作梦的小女孩已经长大了,她也希望自己干出异乎寻常的事情。”

说话时,她那双如宝石般的蓝眸中闪闪发光,凯瑟琳以前还从来没有见过妹妹的眼中流露出这种神采,在凯瑟琳惊讶时,姬丽却又把视线转身了陈默然。

“而且,这个长大的小女孩,更希望为自己的丈夫做些事情帮助自己的丈夫成就他的事业这是为我们的幸福”

姬丽的话只让陈默然的心头一颤,他努力使自己保持着平静,但却怎么也平静不了,最终只是紧紧的拥抱着这个让他感动的女孩,不是让他感动的妻子。

(今天三十张月票成绩不错着实让无语感的动流今天再次爆发这是大大们对无语的鼓励,无语自然不会的辜负大大们的鼓励,以努力码字回报大大们的支持。这当真是到了月票了,冲刺新书榜的新书都开始发力了,大大们还请继续支持无语无语一定会不负大大们的鼓励,努力码字,争取超级大爆发无语的更新一直很给力,这大大们的月票就再给力一下呵呵拜谢)

第111章 征程

第111章 征程(再再大爆发!第二更!求月票!)

1901年12月27日上午。

上海黄浦江畔。

连阴多日的天好象突然放晴了,雪也停了,蔚蓝色的天空,飘着几堆棉絮状的白云。外滩的一幢幢洋楼在喧闹声中兀然屹立。南京路、陇海路,……行人如潮水般,向黄浦江畔流涌。

黄浦江,混浊的江水,插着星条旗、米字旗的巨轮,沉闷的汽笛声,还有从浦东几座已经开工的工厂里飘过来的股股浓烟……

码头上挤满了各色人等。西装革履,长袍马褂的这会全拥到了这码头上,码头上不时可以传出人们的呼喊声,偶尔的还有与亲人别离时的哭声,甚至可以看到些留洋的青年人,跪拜在父亲面前,表情严肃的叩着头。

什么高堂在,子不游,然国事之忧的话语从他们的口中道出。

对中国人来说,百天前的《辛丑与各国议和条约》的签署,那人头一两计四万万五千万两的赔款,像重重的耳朵一样,打的那即便是再保守的老学究,也知道,若不是留洋图强,怕就真的国亡族灭了,留学的浪潮远比前几年更甚之。

九时许,一辆黑色一辆白色的马车,在送行的人群中挤进了码头。马车停下后,黑色的马车上下来三女三男中外各异的六人,而白色的马车上却走下来一男两女三个人,头戴西式纱帽的身着青色儒裙罩着呢绒上襟的女人,在这挤满了人的码头上显得有些显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