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满江红之崛起-第5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但这份同盟条约签字的话,在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小视中国”

接着亚哥夫又特意强调道。

“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外交大臣阁下,对此我同样不怀疑”

点下头,杨晟在表示赞同之余又继续说道。

“我相信,当世界知道德国拥有中国作为盟友的时候,全世界都会明白,德国将从东西两线夹击的困境中摆脱出来”

作为一名外交官,杨晟知道如果在这个时候,被亚哥夫摆出这种“恩惠”的架子,而自己又默认的话,下面的谈判,中国一定会失去很多。

杨晟的一句话,轻轻的把的亚哥夫言语中流露出的“恩惠”推了回去,在这份同盟条约之中,并没有谁对谁的恩惠,有的只是共同的义务与责任。

“当然”

亚哥夫只是笑了下,之前的那番话只是为了占据谈判的优势而已。而现在两个人却打了一个平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根本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进纠葛,于便翻开了那份德文译本的《中德同盟条约(草案)》。

“鉴于德意志帝国皇帝、普鲁士国王陛下和中华帝国皇帝陛下必须认为在一切情况下保障他们帝国的安全和他们臣民的安宁是他们作为君主的绝不可少的职责;鉴于两帝国紧密联合而更容易和更有效的履行这一职责;最后鉴于德国和中国之间的亲密合作不会威胁到任何国家,而且,目的是巩固欧洲与亚洲的和平。

德意志帝国皇帝陛下和中华帝国皇帝陛下,庄严的彼此承诺决不让他们之间的纯粹防御性的协定发展对任何方面的侵略的倾向,决定订立一个和平与共同防御的同盟条约”

在亚哥夫念出同盟条约的开头时,杨晟同样审视着中文版本,与德文版本不同的是,在中文版本中中华帝国居前,这是国际条约惯例。

“对此,德意志帝国没有任何异议”

念完后,亚哥夫看着杨晟询问道。

“贵国有异议吗?”

“没有。”

当然不会有什么异议,这是由中国似写的草案,怎么会有什么异议,更何况,这只是条约的引言,真正的谈判在后面。

接着,杨晟发言,他则在那里念着两国的全权代表任命。过程,这只是一个所必须的过程。

“第一条,如果与他们的愿望 相反,并且与缔约国双方的忠诚愿望相背,两帝国之一遭受了英国的进攻,两缔约国有义务以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实行互助,而且因此也只能在彼此同意后共同缔结和平条约。”

念完这一条后,亚哥夫则开口主说道。《小说下载|WRsHu。CoM》

“出于现实的考虑,我们希望,这一条款中针对英国改为针对俄罗斯帝国”

对于德国而言,这是出于最直接的利益考虑,一但这一秘密条约外泄的话,那么这第一条,就足够让英国对德国更为警惕,而这又是现在德国所不愿意面对的。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德国签定这一份条约,是想利用中国牵制俄罗斯,而不是英国。

“全权代表阁下,考虑到中华帝国所面临的实际威胁,我们希望无论是英国或是俄罗斯,都可以被写入直接条款,而非广泛条款”

杨晟毫不犹豫的表示了拒绝,同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准确的来说是中国的态度,直接条款与广泛条款的约束完全不同,日本被英国人玩了游戏,就是玩在那个广泛条款上,国内可不想重蹈日本的覆辙。

“这个……”

犹豫着,亚哥夫沉默了下来。

针对英国,恰恰是德国并不愿意承担的责任,至少是现在并不愿意承担的责任。

“全权代表阁下,如果写入英国条款,我们可以承担更为广泛的责任与义务当然,这是在德国需要的前提下”

面对杨晟的坚持,亚哥夫很不满意地动了一下肩膀,用急速的动作把雪茄熄灭掉,把烟蒂按在水晶玻璃烟灰碟的底里。

“好吧”

亚哥夫点点头说道。

“我想我们可以暂时入下这个条款,直接进入下一条款”

知道亚哥夫对此无权做主的杨晟并没有坚持,而是直接用德语念出了第二条。

“第二条,如果缔约国一方遭受另一国家的进攻,缔约国另一方承担义备不仅不得支持侵略者以反对其盟国,而且至少应对该缔约国采取善意的中立态度。

但是,如果在此情形下,进攻国家得到英国的支持,不论这种支持是积极合作,还是一进构进对被进攻的国家的威胁的军事措施,本条约中第一条中所规定的以全部战斗力量实行互助的义务,就应该同样生效,并且在此种情形下,缔约国双方应共同作战,一直到共同缔和为止。”

“我认为,”

亚哥夫在杨晟念完这一条后,开口说道,

“如果我们暂时排除指定国家的话,这一条,德意志帝国可以接受。”

“当然”

杨晟并没有反对,这只是广泛条款,而广泛条款内的一些基础则是以第一条为基础,即便亚哥夫需要请示,自然不需要坚持。

“第三条,根据德意志帝国和中华帝国互助之精神,德意志帝国将向中华帝国提供全面的技术帮助,以帮助中华帝国在短期内实现国家的全面工业化,而作为回报,中华帝国将向德意志帝国支付货币或以矿物、农产品作为等价交换。”

念完这一条款,亚哥夫则开口说道。

“全面的技术帮助,根据条款内容,我们将向贵国转让包括技术标准、机械设备专利、冶金技术、军事装备技术等多项技术转让,这涉及到太多德国公司的利益,所以,我们认为,这应该以商业合作为基础,而德国政府愿意从中配合中国政府的采购”

“我们希望能够将此纳入条约之中”

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杨晟的脸上仍旧保持着微笑,这一条,国内的给出底线非常清楚,必须要得到条约的保证,杨晟隐隐猜出,或许对于陛下而言,他最看重的应该就是这一条款,甚至远比第一条更为看重。

对于中国这么一个落后的国家而言,他更需要的是快速的工业化,并在这个过程之中引入外国技术。

“我们认为,在条约缔结后,我国将全面引入德国专家帮助我们制定全面的国家发展规划,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得到德意志帝国的全面配合,因为,我们届时将会开放本国的全部,向贵国”

特意强调的最后一句,杨晟又继续说道。

“我们希望贵国派出最优秀的技术人员,指导我们的生产包括军事工业的生产,同时,我国的陆海军基地,也将向贵国派出的军事专家开放,贵国将负责指导我们建立更现代化,更正规化的军队,同时我国的军事学校,还需要贵国派出更多的军事教官,陆海军同样需要大量的顾问,总之”

强调着,杨晟看着惊讶的亚哥夫说道。

“我们将完全向自己的盟友敞开自己的一切,而这却必须要条约的形式加以巩固,我想,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请求而且……”

在亚哥夫依然惊讶于中国人向德国的“开放”之余,杨晟又继续抛出早已经准备好的诱饵。

“一个强大的中国是符合德国利益的,中国越强大,在未来的战争之中,越有可能成为德国最有力的帮手,中国距离德国太过于遥远,这使得我们不可能在战争期间,从德国进口机械、进口钢材、进口武器,所以,我们才需要德国向中国转让这些技术,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的成为贵国有力的盟友,而不是一个拖后腿的盟友。”

“当然,德国认为”

慢慢平静下来的亚哥夫慢吞吞地继续说下去,把每一个字眼都说得清清楚楚,

“全权代表阁下提出的这一点,的确非常正当,但是考虑到涉及太多的商业利益,我们必须要谨慎对待,但德国,并不反对德国和中国展开最为全面的军事合作……”

亚哥夫还是不能够直接给予回答,毕竟这不仅涉及到国家,同样还涉及到很多德国企业,而那些企业又是私人企业,德国政府不可能为他们作出决定。

“当然,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将考虑到贵国的商业利益,作为回报,我国可以保证将70以上的对外机械设备定单交给贵国,同时在专利转让过程之中,充分照顾贵国企业的利益,而我们所需要的仅仅只是贵国政府在条约的框架内给予协助”

阖上一半眼皮,端坐在一旁,亚哥夫接着说道。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

接着他停顿了一下,突然把身体向里杨晒太阳冲出一些,继续说下去,但现在口气已经变得强劲有力了。

“你必须要明白一点,德国的技术都掌握在私人企业之中,对于德国来说,我们感觉兴趣的不是言词,也不是一纸空文,而是实际的行动”

接着他继续说道,越来越响亮,越来越坚决,

“我们当然会向贵国提供帮助,当然这必须建立在德国企业愿意转让的基础上,并且也愿意促成这些交易,但是,假如那些企业不愿意,那么这个条款也就成为了一纸空文,这一点,我们希望贵国能够理解”

亚哥夫迅速而又清楚地一一列举了自己的理由,好象不愿意给杨晟时间来考虑答复似的。

接着是片刻停顿,而杨晟在沉默片刻之后,摇着头说道。

“我们坚持这一条款必须写入条约之中,我们相信这是符合德意志帝国利益的,同样也是符合中华帝国利益的”

“那样的话,我们今天很难就这个条款达成共识”

亚哥夫如实的回答道。

杨晟则点了点头。

“没关系,我们有的是时间”

(无语的新书已发布18天,更新已达近13万字,这个更新速度怕就是小市民也无法与之相比吧没法子,存稿太多,都愁的慌,呵呵,新书书名:新纪元1912,欢迎大大们光临,谢谢)

第200章 香港的变化(新书发布了,欢迎支持!)

第200章 香港的变化(新书发布了,欢迎支持!)

1842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定《南京条约》,割占了香港岛,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就是想凭借武力,强行打开中国的门户,为英国的工业品开辟一个广阔的市场,而英国之所以的选择香港,完全是看中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英国占领香港,除了在军事上将经用作侵华的桥头堡外,在经济上,英国人更是处心积虑的将其打造成英国开展对华贸易的基地。

因此在香港开埠后不久,英国即宣布香港为自由港,以吸引各国商人来港交易,而英国实施的自由港政策,不断吸引了世界各地商人携资金、货物来港,香港台的转口贸易随之发展起来。

历经六十五年的经营,香港渐渐发展成为英国在远东地区倾销产品的基地和对亚太地区、特别是对中国进行转口贸易的中心,不仅成为对中国内地的贸易中心港,而且还成为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商港。

作为远东地区最大的商港,每天,都有超过130艘超过十万载重吨的各国货船驶入香港。但是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中英关系的冷淡却给香港的贸易带来了负面影响,进港船只数量的减少是直最直接的反映,而更为直接的反应,恐怕还是滞留在港内的数百艘商船,这些商船滞留于港,大都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货物,不得不滞留于泊区,每天支付高昂的泊位费。

位于九龙的美和洋行是一家专利航运的美资洋行,在过去的几年间,美和洋行早已经成为全香港最大的美资船商,而其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一直从事中国货物进出口承运,作为香港最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