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歌一曲-第6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秦伯大喜:“只要句注山的赵人愿意向我们投降,我们就立时向他们投资,只要是钱可以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但是他们要交出兵权,要听从我们的命令,这一点,他们愿意吗?”王良道:“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过我听说,句注山现在的大小部族以赵狐族为首,而赵国的狐族并不得赵人的器重,所以才会给发配到了句注山,他们的生活怕是连狗都不如,只要他们不是真正的有野心,相信他们会同意的。再说,如果我们打胜了赵国,相信他们也不会愚蠢的螳臂当车。”北秦伯道:“说的好,就这样定了!使者何人,可有人算?”

王良在这里摆出了大国的气派:“何必那么给脸子,到时书上一信,找一个赵人,许以重利,把信带过去就成了,他们要是愿意,那自然好说,如果不愿意,两支野战军团派过去,先行灭杀,君伯以为如何?”北秦伯道:“这样说来,一切就看眼前的这一战了!”

王良目中放光道:“自然如此,君伯,我们打赢了义渠,成就东骑之族,灭了禺支国,我们才算得上是北秦之国,而打败了赵国,这天下战国,才会真正有我北秦一席之地。”

句注山下,从云的裂缝里,从那橙黄色的,衬着太阳的边缘上,阳光成为一种宽阔的扇子一样的光线,斜斜地投射下来。在辽阔的天空时是细细的,像枪锋一样的这些光线,到临近地面的时候,像奔流一样的扩大起来,落在沿着天边伸展着的褐色草原的遥远的界线上,把它装饰得很美丽,奇幻地,欢快地使它变得年轻了。远处传来牛、羊“哞哞咩咩”地叫唤。

在句注山狐族大营里,盛大的欢宴从中午就开始了,到处都点起一堆堆的篝火,牛羊一只只被放倒宰杀,然后开始烧烤。在你来我往的敬酒中,浓郁的美酒香味混合着烤肉的香味飘荡在草原上。到处都是欢笑声,到处都是高歌声,整个狐族大营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入夜,狐族第四次的讨论算是完了。狐戴使手下来叫赵茗,他还算是精明的,没有说赵茗的真正身份,只以赵使称之。赵茗和曹春初一并进入大帐。在帐内,狐戴一脸说不出喜与悲的神情。其它的几个族人,如长老辈的狐宏、狐轼、狐困、狐因、狐地,还有年青的狐族少年狐关、狐北、狐余、狐迷、狐空、狐前、狐摆、狐佰、狐败、狐拜、狐稗、狐捭。

此外还有一应的小部族,那却就不必提了,他们一般都是服从于狐族的命令,狐族是最大的一族,他们的举动,举足轻重。赵茗和曹春初一并向当中居坐的狐戴行礼。狐戴大胡子上都是酒水,那是用马**酿的粗酒。奶酒,也就是之前北秦就有的乳酒。既然言乳,那牛乳、羊乳什么的都有了。但还有一种,马乳。在戎胡地区,因为牛乳、羊乳都是可以直接喝的一种饮品,味道是相当不错的,但是马乳却是不好喝,就口感来讲,又酸又涩,于是这种口感不好的东西牧人们就用来酿酒,总不能浪费不是。于是就有了这种马奶酒。

北方人的身体比南方人强大,很大一个方面就是源于这种奶酒。奶酒在酿制过程中,并不破坏奶本身固有的营成养份,而是将其精练,脱去脂肪,增加纯度,然后发酵,使所含营养充分生物活化,更易为人体吸收。奶酒有祛寒回暖、健胃开脾、营养滋补、治疗风湿的显著功效。故此戎牧人们常通过奶酒来治疗肠胃病、腰腿疼、肺结核等疾病。传统的粮食白酒清香纯静、口味醇和,特别受到人的喜爱。但粮食白酒有很大的缺憾,它在酿造和蒸馏的过程中产生了几种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是甲醇和铅,甲醇四至十克就可导致中毒。铅对神经系统、十二指肠、肝脏、心血管都能引起疾病。饮酒伤身主要源于有害杂质,这些毒性杂质人体摄入后轻则头痛、恶心、呕吐、重则昏迷、失明,甚至危及生命。

草原鲜奶杂质少,不含植物纤维,用其酿出的奶酒所含甲醇、异丁醇、异戊醇成份极低;铅、汞等重金属不足国家标准的十分之一;甲醛含量几乎为零。故而奶酒饮后不上头,不伤胃,不损肝,无异象,所以那些戎胡人往往有着豪饮之名,那酒量其实并不是真的大。

狐戴在草原上过着这种苦闷的戎人生活,最得他心意的,也就是这种马奶酒了。

一指外间,狐戴笑着说道:“赵使可知道,外间为何事而欢?”赵茗只能摇头。狐戴哈哈大笑,说道:“我们已经决定,帮助国主,出兵相助了。”他话一说,众人却都露出不以为然的神情,但却也没有人反对一句。赵茗看得心里奇怪,暗暗的心忖:“难道是这狐戴老将军一力坚持才决定出兵的吗?”只是现在的赵茗可再也不是从前的傻子了,她本来就是一个极精明的人,奇怪着感觉,以这种复杂的部族之局,狐戴年岁也大了,再无复当年的那种勇猛,他可以镇压下众人的意志,凭一己之力随心所欲的行事么?虽然赵茗疑心,但是她却是要高兴的说道:“多谢狐老将军明鉴万里,赵侯一定会不吝万金重赏。”

这下,那些外围的小部族们笑了,只是笑的有些怪。而狐氏一族却是脸上浮现出喜怒不一的表情。待到二人退下之后,狐族长老中的智者道:“如此说来,族长是心计已定。”狐戴道:“出兵是一回事,但一切以我大军安危为上,固然我们会出兵,但我们却也不会为那赵种卖死出力。只看一切有无便宜耳!如果我们真的帮到了赵国,赵侯真的厚赐重赏我们,那帮了也就帮到底了,但是赵侯出而反尔,那也休怪我们再不容情!”

第五百九十三章:三国来使只见赵亢

狐轼拊掌说道:“正当如此,我们在句注山下给发配而来,吃风饮露,过着牛马生活,当初三家分晋,我们狐氏为了赵氏不惜内部分裂,可是现在赵氏一族却是如此的苛待于我等,豫让有言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赵氏待我狐氏一族刻薄,我狐族自然不必以死相报。这次先行试探一番,那赵种知悔改过,我狐族再图报效不迟,但是那赵侯反图我族之基,那我族转投北秦也是不妨。现在北秦突然乍起,万一他们真的强大,我们在日后相投,反是不美,不如主动上前,相信北秦伯必会厚待于我等。”狐戴还是有点不满,道:“听说北秦凶残暴虐,我们投向北秦,万一……” 狐轼“呵呵”笑了起来:“我狐族大军,也不是吃素的,如果北秦强大无比,那我们是不得不降,因为我们不降,就会阖族蒙难。但如果北秦不是那么强,则一切主动在我,我们也就什么都不必怕了。再说,如果北秦和赵国打得两败俱伤,说不定我们还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好处,就算是赵国胜了,以北秦现在的威风,那也是惨胜,我们还是可以得到最好的好处,族长以为如何?”

狐戴叹道:“希望一切真的如长老所说。赵国惨胜、赵国与北秦平分秋色、赵国败于北秦、北秦军大胜赵军,这里面的选择这么多,我们的遇到的未必是最糟的一个选择……”

句注山的清晨,欢聚大宴了一夜的狐族人和大大小小的部族戎人还没有完全的睡醒,因为山上的水已经奔流了起来,可以听见河水的呜呜声音。这是狐族的生存之河,呼沱河水。

在河的两岸,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戎胡部族,还有狐族的本部族民们竖立着一座座的帐蓬栅栏,在苍苍茫茫的木栅栏里,替牧民们看羊的狼狗互相呼应着。在大草原上的帐蓬里听起来,河水声和狗叫声是那么幽雅,更加渲染出这黎明前的宁静。空气是这样的清香,使人胸脯里感到分外凉爽、舒畅。繁星一批接着一批,从浮着云片的蓝天上消失了,独独留下农历正月底残余的下弦月。在太阳从句注山头那边的草原上升起来以前,东方首先发出了鱼肚白。

接着,霞光辉映着朵朵的云片,辉映着句注山黑白不一并奇形怪状的山弈峰巅。

现在,已经可以看清楚在河边刚刚发着嫩芽尖的青草上,露珠摇摇欲坠地闪着光了。

一声苍桑的牛角军号响了起来。连绵低沉的号声在大地上徐徐滚动,如同远古时代召唤神兽的号角一样,让所有人的心都不由地跟着号声微微颤抖起来。一会儿,号声终于停止了,狐戴一把胡子,一身的旧牛皮甲,却显得说不出的豪迈。随之而后,一个个的狐族和戎族的男儿从帐蓬里出来,原来他们已经做好了话别,在出来之后,就开始打理自己的马匹。

狐戴踏着草绳套上了一匹大青马,他把祖上的头盔戴在头上,扬鞭笑道:“起喽……”

“起喽……”“起喽……”“起喽……”“起喽……”一个个的狐族子弟叫了起来。他们笑着,不要讲的,自行组织在了一起,从帐蓬里出来的人,提着简陋的武器和皮甲,齐齐的上马。狐戴策马到了赵茗的帐前,道:“贵使可起了?”赵茗这段时间一向是和衣而睡的,自然是出来了,她目光闪动,止不住的兴奋,道:“大将军壮哉!”狐戴哈哈大笑:“请贵使随行。”赵茗、曹春初两人上了马,只见到一批批的族民从帐蓬里出来。他们上了马,立时就成了一支军队。他们人或多或少,一一自行组建起来,然后,他们形成了一条条的支流,向狐戴的主流大军迎合上来。“狐轼带五百骑到……”“自行归队……”“狐困带四百骑到……”“自行归队……”“狐因带二百骑到……”“自行归队……”“狐地带二百骑到……”“自行归队……”“狐关带一百五十骑到……”“自行归队……”“狐北带八十骑到……”“自行归队……”“狐余带二十二骑到……”“自行归队……”“狐迷带一百四十骑到……”“自行归队……”“狐空带三百骑到……”“自行归队……”“狐前带三百骑到……”“自行归队……”“狐摆带二百骑到……”“自行归队……”“狐佰带一百二十骑到……”“自行归队……”“狐败带一百四十骑到……”“自行归队……”“狐拜带九十五骑到……”“自行归队……”“狐稗带三百四十骑到……”“自行归队……”“狐捭带一百八十骑到……”“自行归队……”……

狐族正式出兵,以八千狐族子弟兵为主,随附着的两千多小散部族骑兵,加上四千多的羊儿,还有牛马随行,一支庞大的军力就此呈现,它们出现的就如同魔术一样。

“哈哈哈哈……”北秦伯的脸上笑得和一朵狗尾巴花似的。他上前,亲自摘下了来者的面罩。这个人是秦国的从前的士子赵亢。他为人方正,饱读诗书,和兄长赵良齐名,都是家居云阳的名士,人称云阳双贤。虽然兄弟俩都是没入过孔门的儒家名士,处世却是大大不同。兄弟两人都入齐求学,谁叫齐国现在最发达的就是儒学。在后来,秦公招贤,赵良、赵亢在意见上出了分歧,赵良认为,秦国招贤是为了变法,变法是法家绝唱,与他们这些儒家是不同的,与其去做那吃力不讨好的变法,倒不如专心至致的去治学。可是赵亢不同意,他认为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赵亢认为自己是一个秦国人,要是秦国一味的重武轻文那也就算了,但是现在秦国是摆明了要招贤,要人才,要行文治之功,在这种时刻,他身为一个饱学的文士,怎么可以置身于世外,当然是要出仕的,于是和兄长闹翻,欣然而来。

赵亢来到秦国,秦国上下自然是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