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歌一曲-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庞涓来了,他也玩了一手,和公孙鞅一样,把孙膑给往死里整,就说法上,这太过分了,人家公叔痤为人厚道,没有直言杀了你,而是逼得吴起自己走人。你庞涓容不下孙膑,弄死就是了,可你还要名,但你又不敢放他,关着又不放,整人没这么整的,最后好了,人家孙膑到齐国去了,齐国虽是给魏国打败过了,但国力还在,并且还在一步步的改革着,齐威王更是一个少有的名君,现在齐国的一切欣欣向荣,和魏国相比,魏国已经显出了暮气沉沉!

吴起也好,孙膑也罢,这两个人都是可称得上是名士一流的人物,但现在已经给魏国赶走了,也就是吴起倒霉,在楚国变法,没成,就死了。

但孙膑还在,正是因为孙膑,对于魏国来说,在魏国的心腹大敌,还是齐国。

“罢啦!”公叔痤一挥手,道:“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刘羲,你此来,定是想要我帮你,但我可说明了,老夫现在还是大魏国的官儿,你得给老夫一句话,不然,老夫不可能帮你。”

刘羲顿了顿,道:“这样好了,老丞相你帮我,我虽在秦为官,但老丞相在魏一日在生一日,我都不会向魏国动刀动兵,你看怎么样样啊?”

公叔痤哈哈一笑,道:“刘羲小儿,你欺老夫么?老夫行将就木,死期可至也,你说此话,能让老夫信服么?老夫可不是先君!信了你的话。”

魏武侯放嬴师隰时对他说,你看看,你来我大魏国,我是好吃好喝好招待,还给你女人玩,你是光着来的,我呢,给你拖个儿子回去,我大魏国对你有这么大的恩,你回国之后怎么报达我呀?嬴师隰笑呵呵的说,你的好处咱哥们知道,行,别放心上,我回去之后,咱们是哥俩好呀,只要你活着,我绝对不以刀兵向相,够处吧!

结果,魏武侯虽不高兴,但仍是没有多话,就这么放嬴师隰回国了,嬴师隰回国之后就等着,他等到了,魏武侯也真是够兄弟,一点也没让他多等,先是赶走了秦人心中的大山吴起,然后魏武侯很知趣的死了,就像是在说,我死了,吴起也不在了。你觉得秦人会怎么说?在嬴师隰的带领下,他们浩浩荡荡杀过来了。

现在刘羲对公叔痤说,你帮我,你帮我,只要你帮了我,在你活着的时候,我是不会和魏国刀兵相向的。公叔痤当然明白,只怕自己帮完了刘羲,自己也就死了,然后,刘羲就可能杀向魏国。这是再可明见的事了。

刘羲沉默一下,然后指着公孙鞅道:“那样好了,只要这位老鞅还在魏国,我就不向魏国动刀兵,怎么样?”

公叔痤不语,公孙鞅的表情麻木。公叔痤不确定自己死后,公孙鞅还会不会留在魏国。事实上,他们都是明白,公孙鞅留不留在魏国,不在于公孙鞅,也不在于公叔痤,而是在于大魏王!如果大魏王重用公孙鞅,持掌天下第一强国的牛耳,公孙鞅有什么理由离开呢?他是天生的权臣,就是要掌权的,不可能大魏王不用他他还要赖在大魏国。

可大魏王为什么一定要用公孙鞅呢?在大魏王的眼里,这只是一个弄臣,一个嬖臣,一个上不了台面的人物,当个小小的中庶子已经对得起公孙鞅了,还想当丞相?也不撒泡尿照照理镜子!什么玩意,呸!

刘羲再道:“那这样好了,只要……只要……公子卬在魏,只要公子卬还在魏,我就不向魏动刀兵,这总可以了吧?” 公子卬,年青,他是魏王的弟弟,从哪个方面来说,他都是立誓的最好对象,首先,他是魏国公子卬,总不会离开魏国,不是么?再说了,公子卬一向没有争权之心,在这种情况下,大魏王也不会无缘无故的杀了他,更妙的是,公子卬还年青,等他死了,老死了,那时,刘羲也是一个老头子了,对魏国也不会再有多大的危害,相比之下,这的确是一个可以信得过的誓言。

但刘羲不敢指着大魏王发誓。

因为他知道,魏王的阳寿是八十二岁!天啦!这是一个怎么样的高寿!这个老东西,活得老得不象话,他活活耗死了一代霸主秦孝公。在古时,在先秦以前,国人的身体素质真的是很好,而一点也不似后世的那般孱弱,说到底,是我们种族的人种退化!

可笑的是,在一本狼图腾的书里说,我们汉人的人种是次品的,每到一定的时候,就要有一批人来给我们输血,输强者的血,方式为入侵和**。

这是一种什么狗屁理论!

在汉时,在三国前,最差的汉军,只要有几千人,就可以对拼对方的几万人,汉降将李陵以五千步卒对拼匈奴十二万举国之半的兵马,最后连木头棍子都舞断了,匈奴人仍是拿他们没办法,当李陵一降,所有的匈奴人都来抢男人,用这些残兵败将的人来改善部族的血统。

听到刘羲拿公子卬来发誓,这让老头子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他正要说话,就听外头家老道:“丞相,河西将军龙贾求见……”

公叔痤微微一笑,道:“让他进来吧……”然后对刘羲道:“这才是真正能帮你的人!”

刘羲笑道:“正是想请老丞相做这个中间人的。”

没一会,一身金丝绣的大红披风下,威凛凛的一条汉子就进来了。这人就是龙贾。

龙贾者,一而有大力,他是得了丞相公叔痤的晋言得居高位的,在他的心里,对丞相那真是天恩地恩不如老丞相恩,爹亲娘亲不及老丞相亲。这也是,在关键战斗中,他把主力兵马抽调回头,跑过去帮丞相的原因。在他的眼里,哪怕是一场胜仗,也是不及老丞相重要。

“龙贾……参见丞相……”好洪亮的声音呀,刘羲心叹。

龙贾起身,公叔痤点头,然后道:“龙贾,累着你了……”

龙贾道:“不敢,龙贾的一切都是丞相给的,为了丞相,龙贾万死不辞!”

公叔痤点点头,然后道:“听说,你现在为河西将军了?”

龙贾道:“正是,大王命我镇守河西,此去,怕没机会再见丞相了,无法再报达丞相的厚恩……”

公叔痤连连摇手道:“无妨,无妨,你心里有老夫,老夫就已经很欣慰了……”说到这里,公叔痤道:“这两位,你已经见过了?”

龙贾道:“是秦使,末将远远看了,不有细看,原来……是这样年青……”

刘羲道:“刘羲见过大将军。”

龙贾微微一笑,道:“使者客气了,龙贾小将,安敢言大。”

公叔痤道:“这位小友与我相交甚厚,龙贾,你有机会,多帮帮他。”

龙贾微微一怔,道:“但不知……这位小兄弟要本将如何相帮?”

刘羲微微笑道:“好办,秦魏两国消兵罢战,大家不打了,贵军的一些军备也就用不上了,你河西诺大的军营,废弃之物定然不少,全可归我,我可以出钱购买,比如一些断旧的兵器呀,废铜烂铁呀,保养不及而坏了的弓呀,还有弩……当然,弩要是难办,就不用了,可是弓却是一定要的……”

龙贾这才明白,转向公叔痤。公叔痤一句话也不说。龙贾又对刘羲道:“这是你要买,还是秦国要买?”刘羲当然明白,道:“是我,是我,其实给谁不是买,不过你给秦国,秦国现在也没这个力气,秦国是真穷呀!”

龙贾笑道:“但不知,兄弟一次要这许多的物品,是要做什么的?”

刘羲道:“当然是打仗了,不过不是别人,而是义渠国,想来,龙将军是听过的。”

对于这个国,龙贾自是听过,因为义渠是一个很善战的国家,不然的话,处在同样善战的老秦人的旁边,而老秦人连西戎也打服了,却没有能除掉义渠,就是因为义渠同样不好惹。直到秦昭王,秦国才最终摆平了这个化外之国。

第八十三章:公叔府结义

听了刘羲的话,龙贾也是点头,他自是知道刘羲说得是可能的实话,但其中仍是有着不太确定的地方。比如说,刘羲就一定是拿这这笔物资打义渠?要知道,那是一个可以拿出十万大军的部族呀!再说了,就算刘羲是真的要这样做,他这么做是得到秦国的认同了吗?一个不好,刘羲就把自己置身于死地!假如刘羲惹出了义渠的乱子,他又无力平定,那么,一切就很明显了,秦国会把刘羲做为礼物给义渠来缓和两国之间的关系。

想到了这里,龙贾道:“你有多少部众兵力?”

刘羲笑了,道:“现有的可战之兵,三十,还有未成之军五十……”

龙贾的嘴一下子张大了,不仅止是龙贾,连公叔痤也张大了眼睛。

三十,五十,加起来,还不到一百,刘羲就要用这一点点可怜的兵力向拥有十万以上的兵国的义渠部族宣战?他凭的是什么?这和找死是没有分别的。

刘羲笑了,道:“将军觉得,我手上的兵力少?”

龙贾顿了顿,哈哈大笑道:“不是少,是等同于无呀!小兄弟,自古以弱胜强,不是没有,吴国以二万精锐大破楚国二十万大军,这是有的,我国曾经的上将军吴起以五万精兵破击你们秦国五十万大军,这也是有的,但要是说区区八十人出击义渠一国,哈哈……不要说我不信了,纵然你的部下全都是豫让之忠义之士,庆忌之武勇之夫,你本人又有孙武之法,姜太公之术,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三十人……”刘羲淡然道:“我还要留下五十人守业呢,小家小业,虽是小,也不得不守之,不守家业,岂不是和那些外胡没了区别么?”

所谓外胡,就是那些夷人,他们大举进攻时,往往是举家带口,把所有的人都带上,打到哪里吃到哪里,从部族的角度,这是一个好方法,因为这样可以把自己的部族牢牢控制处,可是这也是一个错处,一旦失败,就会威信大失,并且得到的东西也会大量失去。

但话又说回来了,中原人打仗是要留守的,有后人家业么,但那些胡人,风天雪地,哪有余财可以自守,当青壮的劳力出征之后,那些老弱就等于是肉了,不带在身边,就有可能给别人吃了,那还能大意?这也是不得以而为之的。

龙贾哈哈大笑,理所当然的哈哈大笑。

刘羲也笑了,笑得心平气和,淡淡道:“将军去过草原么?”

龙贾道:“本将军没有,也许去过,但无论草原如何,三十人可以战义渠,本将军可不信!纵然你说得天花乱坠,可在绝对的实力下面,是不可能的,若然你有这个本事,秦国何用向我大魏求和?”

刘羲点头,道:“诚然,如果在下独掌秦国全军,一年可以兴秦,十年可以灭韩、赵、魏三家,五十年里,可以一统天下,奈何……在下手上只有八十士兵,有多少人吃多少饭,我手头上只有这八十人,所以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一点点。方才,我问将军可见过草原,将军说见过,也许没有见过,但无论如何,将军见没见过,在下可以明言,在那秋日炎炎之时,纵星星之火,亦可燎原也。凭在下的三十兵自不能灭义渠,但问题在于,这只是一点星火,有此星火,我可做烈火倾城之战!三十兵虽小,但有足够的军备,我可打到天的那头!”

战国时代,说大话是一种口才技巧,也就是说,你得会说,你得在一句话后,吸引住对方,哪怕是说的大话,可只要你说的有道理,就可以让人信服,尊敬,因为那代表了你的思想,你的才能,你的想像力,诚然,在古时候,特别是战国时代,对于想像力,人们是十分尊崇的,就教学来说,也是讲究因材施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