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为王-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他这个国朝一品武官,却是从不曾见识过大明的考场是什么样,说出来,到真成了笑话了。

就这么默不作声的到考场前。刘勇与薛祥等人早就到了,见张佳木过来,一群人都是过来拜迎,薛祥埋怨道:“大人,怎么耽搁这么久,早就开了大门二门放举子进去,这会人都进的差不多了。”

原本的规矩,开门放人是在凌晨时分,特别是乡试时,经常会有超过一万的举人入场,凌晨天不亮就放场,往往到了半夜还有人在排队入场,举子深以为苦事,但,也没有办法。

会试自然不同,虽然现在还不曾中式,不能到金殿参加殿试,但会试人数不多,大约有两三千举人,取中的数字,一般是在一百多人到二三百人之间,比起乡试几十取一,甚至过百取一来,中式的机会就已经大的多了。

这样一来,心情就轻松许多,但关防要事,一样省不得。早早开门放人,锦衣卫押场,由场中的号军和顺天府的差役一起。搜捡夹带,坊兵则戒备左右,以备生乱。

在这种场面,大家也知道除了锦衣卫外,东厂的番子也会来查看究竟,到了晚间,场中情形就会被写成报告,送到皇帝的案前。事关重大,不仅锦衣卫的人紧张,东厂,顺天府,五城兵马司,还有监察院,都是出动了大批人手,把个贡院围的水泄不通。

至于考场里头,则是有皇帝亲点的四位考官,号称四总裁的在里头主持,再过一会,皇帝会派人送来早就定好的试题,考官接题,拆封,然后叫人印成卷子分发,场中秩序。也是由贡院的号军来维持,好在,进了场就不一样了,举子们各有号房,按房考试,基本上也就不会出什么乱子了。

听了薛祥的责问,张佳木笑道:“有件趣事,但说来话长,不如回去后从容再说。”

他又问:“刚刚开门放人时,情形如何?”

“一开场时,很乱。”薛祥皱眉道:“几千举子,都想早点进场,把地方找好,准备停当,所以一涌而入,但我们亦不能轻松放进去,要查检有无夹带,有无替换,这么一弄,举子们当然怨声载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啊。”

“逯杲大人很精干,他刚刚带着人来帮手,门大人瞧着了,也没说什么。”

逯杲和门达都有专责,但今天开龙门,自然也是都要来瞧一瞧,看到混乱,帮一下手似乎也没有什么。

张佳木想了想,虽觉不安,但也是笑道:“我不在,他们倒是过了一把主持的瘾。”

“说的就是了。”刘勇拍手道:“你在这里,谁也摸不上边来。你没瞧着,刚刚几个监察御史那神气劲,这会瞧着你过来了,就都走了。”

“这倒真是我的不是。”张佳木刚刚自觉干了件很痛快的事,但此时也是颇觉后悔,但他在下属面前,从来不暴露自己的情绪,只是笑道:“也没什么,对了,叫任怨多带缇骑,沿贡院四周巡视,遇有奸徒不法者,就地捕拿。”

“是!”

刘勇和薛祥都是响亮的答应一声,接着就去安排。

其实这些事,他们都是锦衣卫的老人了,自己也能安排妥当。会试有常科有恩科,北京贡院。从永乐年间到如今已经好几十科下来,象刘勇这种锦衣卫当职几十年的人,在贡院当差也好些回,自然是熟门熟路,不需要张佳木太多吩咐。

只是张佳木在他们这群人心中,已经俨然定海神针,只要他在,没办法也是有办法,有事也无事,只要见张佳木来了,自然心中就安定了。

没过一会,任怨就接着吩咐,带着几队缇骑,分路而巡,把个贡院四周看的连只苍蝇也飞不进去,见此情形,大家就更觉安心了。

北京贡院极大,因为除了会试要用,直隶乡试也是用这座贡院,地方极大,号房有一万多间,当时南北两京,贡院规模都是差不离,张佳木先从正门进去,再过二门,再里头的那座门,就是俗称的龙门,一跃龙门天下知,从唐以降,从这座龙门进去,一旦得意,就是光宗耀祖,不但自己,就是整个家族的命运也为之改变。

到了这里,送举子的朋友家人或是仆人,都统统不能进,只能由考生自己进去,便是张佳木,为了防闲,到了此处也就停住了脚步。

再进去,就是号舍,然后是明伦楼等贡院建筑,张佳木这一回,虽然位高权重,却也是不得其门而入了。

科举考试,号称国家抡才大典,别说是张佳木,就算是曹吉祥,也不敢对贡院的规矩如何,一旦触犯,那可是和全天下的读书人过不去,放眼天下,也绝不会有敢闯贡院的主。

他在这里徘徊不久,远远就瞧着孙锡恩等人过来了,先在大门前领了签,然后一路送到龙门,到了这里,各人也没瞧着站在暗处的张佳木,彼此道声珍重,徐穆尘和年锡之便一人一个考篮,仓皇而入。

此时已经接近子时,往常这时候整个北京城都已经是一片黑暗,唯有贡院这里,不仅是外头,考场里头,也是到处挂的羊角风灯,到处都是烛火通明。

年锡之和徐穆尘分别拿签换了考卷,卷子上便是有号舍的地址,两人一起进厂,分到的卷子也排的差不离,都是荒字号,一个六十六,一个六十七,彼此排在一起,两人一见之下,都是大为高兴。

“荒字号在西北,年兄,我们快走。”

徐穆尘此时心中安定,感觉神清气宁,他身子健壮的很,此时说是阳春三月,但北地天气尚冷,夜间犹寒,年锡之穿的不多,冻的瑟瑟发抖,于是他代为提着年锡之的考篮,两人一起,小跑着到了荒字号前。

号舍都只隔着三尺左右的距离,就是一排排木栅木舍,低矮逼仄,每一排大约都是六七十间,看到举子过来,有个须发皆白戴着毡帽的号军提着灯笼过来,问明两人的号舍,便在头前带路。

六十六和六十七都在号舍的东面尽头,到了一看,只见样子都和其余的号舍一样,东西北三面靠墙,唯有南面洞开,就象是荒村中的土地庙一样,地方极小,高不足挺腰,宽不及舒足,脏乱,潮湿,阴冷,令人望而生畏。

“两位老爷请快安置。”号军笑嘻嘻的道:“来的就嫌迟了,可不能再耽搁了。”等两人开始收拾扫扫,他又笑道:“小人负责这一片,一会来给两位老爷生炉子取暖,明儿早晨,自然会有人送饭来吃。”

“有劳,有劳!”徐穆尘不象年锡之那么懵懂,久于江湖,当下从怀中掏出一小块银子来,约摸也有一两重,送了过去,笑道:“有劳了,这点银子还请收下。”

“多谢!”号军大为开心,收了银子笑道:“老爷的号极好,六十六号,老头子在这里四十年,最少有二十一位老爷中了贡士,好地方!两位老爷,还请坐定了,点烛泡茶,准备动笔吧!”

第197章 场中

号军说罢,乐滋滋的走了。徐穆尘微微一笑,看着不远处那些匆忙出入的人,笑道:“这老东西,明明是靠近屎号,偏说的这么好。”

年锡之这会心思全用在考题上,会试和乡试一样,考三场,一场三天,在这种号房里呆三天那是要命的事,况且还是三场。得养精蓄锐,把脑子静下来,这才能做出好文章。

这会他看着徐穆尘,对方还在不紧不慢的上节板,钉号帘,他摊手苦笑,只道:“徐兄,我可不能和你比,你笔下快,底子又厚,你可是府试第二啊。”

“有何用?”徐穆尘脸色倒阴沉了下来,他道:“原本咱们都瞧不起武夫。今日之事,才知道百无一用是书生。”

“倒也未必。”年锡之毕竟是巡抚之子,年富这个大同巡抚,节制十万边军,方圆千里的武夫都得听他的号令,辕门之内,不知道多少边军精锐将领俯首听令,所以对此事的看法并不完全与徐穆尘想同。但争执无益,他只是道:“武有武有用处,文有文的好处,也不可一概而论。”

“说的好!”

边上有人拍掌叫好,已经早就过了子时,半夜三更,举子们要么在挑灯奋笔疾书,要么养精蓄锐,把试题先打好腹稿,天明了再写,谁知道说话这人隔的号舍不远,不仅没写,亦是没有在打腹稿,相反,手中端着酒杯,一脸陶然悠然的样子,见徐穆尘和年锡之一脸愕然,那人端着酒杯邀道:“怎么样,两位年兄,一起同饮如何?”

贡院之中这人居然如此作派。两人都看的呆了。其实,乡试时喝酒的举子真不少,入场时间久,试题一时没发下来,等候的时候,不妨找几个对眼的,或是一起进场的朋友,烫上一壶好酒,各自凑些下酒菜,聚起来同饮几杯,等试题下来,自然也就鸟兽散,各自答题去也。眼前这厮,衣着明显是世家公子模样,脸上倒不是很轻浮,看着磊落自然,落落大方的模样,一看就是家教颇好,如果换了平时,年锡之和徐穆尘自然要上前交结相与一番,但今日此时。两人对视一眼,都是发觉对方眼中的笑意,徐穆尘口才好,代为回答,只道:“心领谢谢,今晚是不必了,三场完了,与年兄在外头喝吧。”

三场考完,发榜之前所有的应试举子都会大吃大喝,甚至追欢买笑,彻夜不归。这是因为十几年辛苦,好不容易进了会试的场,出来之后如同大病了一场,整个人精神和肉体陷入一种又疲惫虚脱,又是亢奋的状态,这种情形,非得好好发泄一番不可。所以彻底欢歌,饮酒不止,而且,不需任何人会同,记下账来,哪几个人将来高高得中,由中者会账,落底者赚个白吃白喝,也算一种变相的安慰。

这种吃法,还是源自唐朝,现在便叫做“吃梦”,半梦半醒之间,似中非中之时。正是放浪形骸不拘小节的良机,等中了贡士,就要殿士,接着就是释褐为官,不能同百姓时那般随意无拘束了,要是落弟,自然郁郁不欢,更加不提吃喝玩乐了。所以,考完三场,好好玩一玩,正合其时。

“好吧,等三场考完再说!”那人答的也很干脆,反正他们号舍是不会变的了,下场再考,也是在一起,三场九天的时间,陌生人也能变的很熟,倒也不急于一时。

黑暗阴沉的永巷之中,那人面前一个红泥小火炉,正在吞吐着温暖的光芒,一跳一闪之间,那人自己端了酒坐在炉前,炉子上放着三角架支起的小小火锅。正散发着香气,深更半夜,这人如此享受,仅是看他的样子,就叫人觉得温暖恬适,更加不提顺风飘来的酒菜香气了。

在这人的勾引下,不过一会,就出来三五个自信笔下很快的举子,各自凑了些酒菜,几人围成一堆,虽不便欢呼大笑。窃窃私语时,也是笑声不断了。

徐穆尘和年锡之是真的来的太晚,所以虽然咽了不少口水,却还是忍住了没有出去,等拿起试题,年锡之咬牙皱眉,自觉生疏的很,于是摇着头道:“徐兄,今夜怕是不得睡了。”

“我也是,题生的很。”徐穆尘其实笔下很快,而且,第一场的三题一诗,诗曾经做过,这就很占便宜了,但此时不便叫年锡之心堵,所以也只说自己文思枯滞。

两人一边说,一边唤来刚刚的那个号军,吩咐他烧了一壶开水,各自泡了壶茶,然后磨开了墨,年锡之咬牙切齿的攒着文字,徐穆尘却是下笔极快,先打好腹稿,几笔把诗写出来,接着再写文章,等第二篇文章写完,不仅是天光大亮,而且已经时近正午了。

这样写法,已经算是极快,因为他不仅写,而且写完草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