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柄大明-第6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自己根本就不用防备。再说,朱元璋就是想要防,也防不住啊,陈风想起了后宫的那一位。

“围攻上都城,到大同外围去打伏击,这两场战斗,哪一场都不轻松,不知道皇弟会如何安排?”朱元璋问道。

现在,基本的战术已经制定,而且,陈风还出兵三万,主要的都制定好了,只剩下最后一条:分配目标。

想要让大都的军队和大明的军队合兵一处,朱元璋不认为这是个好方法,陈风需要指挥所有军队,但是,最好陈风只在后方指挥,至于在前面,依旧是由徐达带队。

徐达的军事实力,朱元璋是放心的,徐达的忠心,朱元璋更加放心。

那么,两个目标,对于陈风手里的三万军队来说,分配给他哪一个目标,都似乎有些为难了,让这三万军队,去围攻有十万军队守卫的上都,似乎是很难办到的。

若是让他的军队,去大同阻击扩廓的八万军队,似乎也有些过了。

那么,怎么办?

朱元璋犹豫了一下,最后决定,还是让陈风去挑选。

“请皇上决断,微臣一定谨遵皇上旨意。”陈风说道。

其实,对于陈风来说,哪一个任务,都不是很艰巨,他都能完全办到,因此,听到朱元璋的问话,陈风将皮球又踢了回去。

“如果能够打下上都,俘虏蒙古伪皇帝,这个功劳,应该是此次北伐最大的功劳,这样的功劳,就留给大都守军去取得了。”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说得冠冕堂皇,这要是把妥欢帖木儿给生擒了,的确是个大功劳,不过,他也没说要分个两万部队来和大都守军一起围攻上都。

不过,朱元璋这样分配,陈风也比较满意,上都周围都是平原,便于陈风的骑兵部队展开,而且,陈风的军队里,装备了大量的火器,不论是围大都,还是打大都,都是很轻松的。

相反,去大同的道路上,一路都是高山,虽然说的是去伏击扩廓,但是,扩廓这个人,可是个相当狡猾的人,弄不好,没有把扩廓给伏击了,相反却被扩廓伏击了。

上次徐达就在扩廓手里吃了亏,这次,希望徐达的运气能够再好一点点。

“是,那微臣回去之后,就整顿军队,不过,徐将军的部队集结,恐怕需要一定的时日吧?我们何时开始行动?”陈风问道。

“这一切,自然就都由皇弟你来决定了,徐达的军队,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半个月内,就能赶到大都去。”朱元璋说道。

半个月?陈风略一思索,说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这次出击,一定要准备充分,大都还没有任何准备,现在,河道已开,运河恢复正常通行,微臣觉得,四月底开始出兵的话,应该有必胜的把握。”

运河恢复通行,才能够将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来,这十五万人打仗,粮食的消耗,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陈风不能拍着胸脯说,明日就能出兵,打仗,必须要慎重。

而且,四月底出兵,战斗会在五月中打响,这时的气候,也是最舒适的。

“好,那朕在应天,等待着将士们凯旋的消息。”朱元璋说道。

“皇上,微臣还有一个请求。”陈风说道。

“皇弟请讲。”朱元璋非常客气。

“这粮草,可否由朝廷征集,微臣负责中途的运输。”陈风说道。

陈风这么一说,朱元璋倒是有些哑然。

陈风财大气粗,手下各大生意,日进斗金。所以,以前的每一场战事,陈风几乎都是自筹补给的。

所以,这次朱元璋也觉得,这十五万人的粮草,都让大都去准备就可以了,也没有多想这些。

不过,陈风不干了。

以前,是为了打汉人的天下,陈风哪怕就是捐出全部家产来,也无所谓,但是这次,是北伐之战,打不打无可,其实就是主动去找蒙古人麻烦的。

这样的战斗,如果陈风再出资,那么以后,陈风就当了冤大头了,打鞑子,这是整个大明朝的事,可不是自己一个人的。

所以,陈风也不怕得罪朱元璋,亲兄弟还得明算账。自己给负责一下中途的运输就算了,至于这粮草的提供,得由朝廷来解决。

第801章 借粮

听到陈风的话,朱元璋不由得在心里犹豫了一下,他知道,陈风这样的要求,绝对不算过分,只是,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如此打算。

看着陈风那委屈的样子,作为一个国家的皇帝,策划这么重大的行动,居然连粮食都不给准备,这岂不是和蒙古人一样?要是士兵没有了补给,沿途自筹补给的话,更会祸害地方。

所以,朱元璋只是犹豫了一下,就在一张驴脸上再次充满了笑容:“皇弟,这要求提得很好,只是,朝廷现在还没有做准备,而且,现在正是春耕时分,朝廷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农田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兴修水利,要是再拿出一笔资金来,筹集粮草,恐怕,朝廷的财政,有些为难啊。”

朱元璋这话说得很真诚,总之,就是朝廷要拿,也没钱,以陈风的个性,总不能说出没钱就不打仗的话来吧?

先让陈风垫着,就算是朝廷欠陈风的好了,等到秋天的时候,粮食丰收了,再给陈风补上,这不就行了吗?这就是朱元璋的想法。

虽然朱元璋不是生意人,但是,这主意打得是完全的最精明的生意人才能够想出来的。

听到朱元璋的讨好的话,能够让皇上有这样的态度,就已经足够不错了。当然,陈风是不愿意去当这个冤大头的。

“启禀皇上,微臣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了造船和火器上面了,这北伐的粮草,要是让微臣自己先筹集的话,微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朝廷真的缺乏这北伐的粮草的话,微臣倒是有一个主意。”陈风说道。

刚刚朱元璋说的,的确是事实,这朱元璋,要打仗,还不准备粮食,典型的黄世仁啊。还好,陈风脑子聪明,一瞬间,就想出了一个主意来。

当初,脱脱修黄河,陈风就想出了一个签名售书的妙招,成功地给朝廷筹集了修黄河启动的资金。

现在,江南的大粮商手里,都是囤积着很多的粮食的啊。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手里的粮食,是能够卖一笔高价的,这些粮商们,都是贼精的人。

如果在这个时候,朝廷能够将这些粮商笼络住的话,那找他们借粮食,要比找自己借粮食好得多。

虽然实际上,陈风的手头,也是能够拿出这笔银子的,但是,陈风决意不当这冤大头。造船,陈风就投入了很多了,而火器,朝廷一直都在期待着从泰州军械局里面多拿些火器,却从来都不给投钱,陈风这般无私地付出,就已经做得非常够意思了。

所以,听到陈风一说火器的事,朱元璋也觉得自己的老脸拉不下来,又听到陈风说有新的主意,顿时来了兴趣。

“皇弟,请讲。”朱元璋说道。

“启禀皇上,现在,我们想要北伐,那就要筹集大量的粮草,现在,手里粮草最多的,是什么人?”陈风问道。

“就是那些粮商。”朱元璋不假思索地说道。

本来,在历史上,每一个统治者,几乎都是对商人非常地反感的,认为这些人不从事劳动,投机取巧,是社会的败类。

但是,朱元璋在陈风的影响下,早已经改变了这种看法,这些粮商,是要缴税的,在朝廷所收的税款里面,这些粮商是要占到一大部分的。

现在,天下刚定,为了赢得民心,朝廷减轻了百姓在农业上的赋税,虽然提高了百姓的劳动积极性,但是,朝廷的收入,却损失了很多。

幸亏有这些商人的税收,才让朝廷不至于落到无米下锅的地步。

能有税收,朝廷自然是鼓励,而且,通过主要的与番邦的交流,很多的钱,都相当于是从蛮夷那里赚来的,何乐不为。

在陈风的影响下,大明朝在逐步地由农业国家,慢慢地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

现在,听到陈风说这些商人,朱元璋立刻就知道了陈风的主意。

“皇弟,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先从那些粮商手里,赊借粮草?”朱元璋问道。

陈风点了点头:“我们现在手里没有粮食,但是那些粮商里面有很多,这次北伐,关系到我们大明江山的安危,那些粮商,一定会慷慨响应的。等到秋收的时候,我们再将收获的粮食,还给他们,不就可以了?”

听到陈风的话,朱元璋心中先是一乐,随后就想到,这事恐怕有些难办,自己怎么去和那些粮商交涉?让他们现在把粮食给自己?唯一的手段,就是用自己皇上的身份来压他们,但是这样做,又有点失了皇上的尊严。

这些粮食,他们囤了一冬,就是为了赚钱啊。

到时候,自己登高一呼,结果没有人响应,岂不是更难堪?

“那些粮商,会慷慨出粮吗?”朱元璋问道。

“当然,微臣有十成的把握,我们大明的商人,既发展了我们大明的商贸,同时,他们也都是非常爱国的。”陈风说道:“如果皇上不愿出面,那微臣可以替皇上出面,筹集这些粮草,只要今年秋天的时候,将这批粮草,再由朝廷交还给这些粮商即可。”

陈风是替皇上出面的,但是,那些粮商,都看的是自己的面子,陈风最怕的是皇上不认账,到时候,那些粮商都该背地里骂自己了。

听到陈风这么说,朱元璋大喜:“那就有劳皇弟了。”

长春宫。

望着外面的蓝天白云,碽妃心情有些莫名的焦躁,她透过窗户,望着外面的甬路,两次想要踏到外面去。

“娘娘,请注意您现在的身份。”终于,一旁的青青看不过去了,如此说道。

青青自然知道李丽珍现在的心情。

陈王爷来了,从大都到应天来了,而且,现在就在皇宫里,只隔了一段路而已,李丽珍只要迈出步子去,一会儿就能见到陈风。

但是,她却不能,因为她现在没有理由,没理由,就不能胡乱相见,在暗处看着她的人很多,她的一举一动,都会关系重大。

青青深知这个道理,其实,青青也想去见见王爷,她也好久都没有见到了,但是,青青没有动弹。

看着娘娘手足无措的样子,在无人的时候,青青终于这般地提醒到。

听到了青青的提醒,李丽珍似乎一下子清醒了过来,喃喃地说道:“是啊,我要注意身份。”

说完,李丽珍向回走,走到了自己的孩儿身边,这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孩儿啊。

陈风从皇宫里走了出来,望着外面的蓝天白云,心中很平静。

一边给大都去命令,让他们做好准备,另一边,就开始在这里,帮助朝廷赊借粮草了。

“陈王爷。能在这里见到您,真是三生有幸。”就在这时,耳边传来了一个声音。

陈风一抬头,只见在宫外等待的刘狗儿身边,正站着一个人。

那个人笑呵呵地,向着陈风弯腰低头说道,声音有些熟悉。

“旺儿,咱们都是亲戚,无须多礼。”陈风说道,这一旁之人,正是沈家公子沈旺。

陈风和沈旺,可谓是老相识了,沈富毕竟年纪不小了,而且,还算是自己的老丈人,很多事情,不方便出面,而沈旺和陈风多次接触,因此,遇事经常来找陈风。

当然,很多时候,都是沈家在给陈风帮忙,不过,每次的回报,也都是相当地优厚的。

这次,沈旺正在应天巡视自家的产业,就听到说陈王爷从大都来了。

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城外那五百拿着火器的士兵突然出现,就是陈王爷的招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