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杀明-第5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伟的关隘存在,真是不容易啊!

“兄弟们,前面就是嘉峪关了!冲啊!”带队的中队长兴奋的吆喝起来。随即,他用力的一夹马腹,率先向嘉峪关冲过去。在他的后面,大队的狮骑军战士,纷纷跟上。

很快,白衣军战士就进入了嘉峪关,控制了各个要点。除了营房有些破旧之外,要塞的其他设备设施,都算完好无损。难得的是,水井里面,居然还能打到清水。于是,长途远驱的白衣军战士,都纷纷排队打水,给自己洗了一个冷水脸。尽管是冬天,这个冷水面,洗得还是特别的舒服。清水扑面,顿时浑身一震,精神抖擞。

“砰!”

“砰!”

“砰!”

随后,白衣军举行了简短的升旗仪式。除了哨兵之外,其他的白衣军战士,都在城楼的两侧,排列好了队伍。按照升旗仪式的有关规定,仪仗队进行了三次齐射。响亮的枪声,回荡在嘉峪关的周围,回声久久不绝。在矗立的方形队伍前面,一面鲜艳的军旗,就在嘉峪关的城楼上冉冉升起,迎着寒风尽情的舒展着。

这一面红色的旗帜,在阳光映照下,倒影着远处的荒山野岭,显得格外的引人瞩目,格外的神圣庄严。它向四周的所有人,所有势力表明,白衣军正式成为嘉峪关的主人。这一面旗帜,除非是白衣军主动的收起来,否则,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让它降下去。

在嘉峪关的西面,乃是一片荒漠化的牧场。冬天的牧场,本来没有什么草料,可是依然有极少数的游牧民族,在这里放牧。当他们听到响亮的枪声,下意识的转头,看到在嘉峪关的城楼上,有一面鲜艳的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他们都感觉到很是错愕。

他们不知道白衣军的存在,他们不认识白衣军的旗帜,更不可能知道是白衣军控制了嘉峪关。可是,响亮的枪声,让他们都下意识的觉得有些惊恐,还有一种危险的感觉。巍峨的嘉峪关,就好像是一头猛虎,以前都是睡着了,现在,却在快速的苏醒当中。有几个年纪大的牧民,纷纷招手叫自己的小辈过来,吩咐他们一些话。很快,那些年轻的牧民,就策马消失在茫茫的原野上了。

“吱吱嘎嘎!”

忽然间,牧民们又看到,嘉峪关关闭已久的城门,缓缓的打开了。

随着城门的打开,一小队的骑兵,从里面慢慢的走出来。这一小队的骑兵,显然是明王朝的人。游牧民族不可能有如此特殊的装束。可是,他们的衣着,却和一般的明军,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军装是蔚蓝色的,帽子是天蓝色的,腰带是暗红色的。他们都清一色的装备火枪。他们的身上,没有任何的盔甲。

没有人知道,这一小队的汉人骑兵,从嘉峪关里面出来,到底要做什么。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目的地是哪里。因为,已经有太长的时间,没有明军的骑兵,从嘉峪关里面出来了。这是本地的游牧民族和明军事先约好的,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在过去的一百多年,双方都很自觉地遵守这个协议,从来没有违反过。

然而,今天,汉人的骑兵,却从嘉峪关里面出来了。这不能不让人感觉到危险。嘉峪关的外面,向来都属于赤今蒙古人的管辖范围。在场的这些牧民,就是赤今蒙古人。他们和大草原上的蒙古人拥有相同的血统,只是相互间,却从不往来。他们也不接受林丹汗的统治。在统治上,他们更加接近于鞑靼人的范畴。

好些的赤今蒙古人,都暗暗的放下来手头上的活计,远远的打量着这些汉人骑兵。他们想要上来质问,汉人军队为什么违反协议,从嘉峪关里面出来,侵犯他们的领地。可是,他们没有这样的胆量。因为,他们在潜意识里,都能察觉到,眼前的这些汉人骑兵,绝对不好对付。他们的身上,有意无意的散发着杀气。毫无疑问,这些汉人骑兵的手上,肯定沾染有其他的鲜血。

第552章 主动出击,给莫日根找点麻烦

在赤今蒙古人打量白衣军骑兵的时候,白衣军骑兵也在打量这些牧民。来自内地的他们,对嘉峪关的西侧,可是一点了解都没有。在他们的印象里,如果不是汉人,那就是鞑子。如果不是汉人,又不是鞑子,他们就不知道是什么人了。

走在队伍前面的尖兵,叫做马豆子,是个只有十七八岁的后生仔。他看着四周,陌生的土地,陌生的牧民,又看看灰蒙蒙的天空,感觉一点头绪都没有。再看看其他人的脸色,也是一脸的茫然。他向后面疑惑的问道:“凉面大哥,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

外号凉面的大哥,乃是这支白衣军队伍的指挥官,中队长。他最喜欢吃凉面,一口气能吃五大碗。这项本事,在整个狮骑军,都无人能及。大胃王的外号,可是出了名的。徐兴夏上次到狮骑军来视察的时候,发现了他的这项本领,便亲切的称呼他为凉面大哥。

结果,徐兴夏这一开口,不得了,从此以后,士兵们都亲热的称呼他为凉面大哥,反而连中队长这样的称呼都免掉了。凉面也乐得接受。无论怎么说,凉面大哥四个字,可是从徐兴夏的嘴里蹦出来的。这也是无上的荣光啊。别人就算是眼红都没办法。

这次就是他带队长途远驱,从古浪城一口气冲到嘉峪关。狮骑军的其他后续部队,甚至还没有到达高台所等地呢。他们路过肃州城的时候,发现肃州城里面也是乱糟糟的,到处都是一片的荒芜。好像有零星的军户存在,却又好像没有,场面相当的诡异。

不过,肃州城不属于他的管辖范围,他就懒得处理了。控制好嘉峪关,就是他的战绩。至于肃州城,自然会有后续部队处理。事实上,白衣军只好控制好嘉峪关,肃州城就是十分安全的。肃州城的唯一威胁,就是来自西面。堵住了嘉峪关,就等于是将西面的威胁给消除了。这也是白衣军要飞速占领嘉峪关的重要原因。

能吃五大碗凉面的家伙,自然也是穷苦人出身。自从参军以后,凉面的最大本领,就是坚韧。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突发情况,无论局势多么危险,无论战斗多么艰难,他都从不退缩,始终咬紧牙根坚持到底。他的中队长位置,就是依靠战功积累起来的。

但是,在文化知识方面,凉面也是两眼摸黑的。他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在学习能力,领悟能力方面,都不如那些年轻的小伙子。直到现在,凉面两个字,他还不会写呢。嘉峪关的外面到底是哪里,他还真是不知道。他老老实实的摇摇头,遗憾的说道:“我也不知道。马豆子,回去以后再找人来问一问。”

叫做马豆子的那个年轻人,也只好无奈的叹气。

他周围的白衣军战士,都遗憾的摇摇头。连凉面大哥都不清楚的事情,他们更加不清楚了。对于这些底层的军户来说,嘉峪关的外面,到底是什么,他们真的不知道。他们目前的层次,还根本无法得知更广袤的世界。他们只知道,要从宁夏镇到来这里,很远很远,即使骑马日夜兼程,也要走大半个月的时间。

“回去吧,找个人问问再说。”凉面大哥沉声说道。

显然,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和那些牧民交流,是不现实的。如果因为双方的沟通错误,导致冲突的发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他们必须回去嘉峪关以后,找到熟悉当地情况的人了解,才能针对性的采取行动。于是,凉面带着几十个狮骑军兄弟,打着白衣军的军旗,在外面潇潇洒洒的转了一圈,对那些蒙古牧民点点头,宣示白衣军的存在以后,就回到了嘉峪关里面。

遗憾的是,嘉峪关的周围,根本找不到人。原本驻守嘉峪关的军户,应该有两个千户所的兵力,也就是大约两千人。嘉峪关和肃州城,本来是一体的,两者构成了肃州卫。一个卫的兵力,至少得有五千多人。然而,随着明王朝的国力不断的下降,这些边疆的卫所,军户逃亡情况很是严重。在莫日根南下之前,嘉峪关和肃州城的军户,就逃亡得差不多了。莫日根来了以后,更是跑了个精光。

一直到第二天,马豆子等人,才终于在上百里之外的祁连山里面,找到了一个瞎眼的老人家。据说是驻守嘉峪关的老人了。但是,在最近的十多年时间里,他都是在肃州城里面酿酒的。肃州城里面,酿酒的店铺不少,难怪后世要被称作酒泉。可惜,由于粮食供应的紧张,肃州城里面的酿酒店铺产量,实在是太少。

既然找不到其他的人,这个只懂得酿酒的老人家,也被请来,给白衣军授业解惑了。凉面大哥还专门拿出一瓶米酒,作为招待使用。这瓶米酒,乃是宁夏镇出产的。凉面大哥平时没事的时候,喜欢喝两杯,就随身带到了嘉峪关。宁夏镇的酿酒工艺,自然是不错的。瞎眼老人家一闻酒味,就知道是好酒,顿时忍不住酒虫大动。

凉面大哥笑着说道:“老人家,这瓶米酒都是你的,你好好的跟咱们聊聊,把你知道的情况,都跟咱们好好的说说。”

有这样的好酒招呼着,瞎眼老人家倒是挺满意。他闷了一口酒,皱巴巴的脸上,多了一些生气,脑筋仿佛也清醒多了。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缓缓的说道:“出了嘉峪关,就是别人的地界了。当年,我们的祖上,倒是从嘉峪关出去过几次,但是正德以后,就没有军队从嘉峪关出去了,来往的都是商旅……”

他说,当时的大明朝,名义上是管辖着哈密卫,其实真正驻军的地方,就是在嘉峪关。在嘉峪关的外面,都是没有军队驻扎的。老人家的祖上,不知道多少代,就是肃州卫的军户了,对此自然是最清楚不过的了。在他们的心目中,出了嘉峪关,就不是明王朝的国土了。好像白衣军骑兵昨天这样出去溜达,很容易引起蒙古人的误会的。如果双方发生冲突,那就不好了。

凉面不以为然的说道:“冲突就冲突,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咱们白衣军从来不怕冲突。对了,外面到底是什么情况?最有势力的到底是什么人?他们的军队数量有多少?”

老人家就一一的解说起来。他毕竟是几十岁的老人了,吃过的盐,比马豆子吃过的米还多。走过的桥,也比马豆子走过的路还多。他又长期在肃州卫生活,从来没有离开过,祖上又是肃州卫的军户,平时接触到的信息,大部分都和嘉峪关的外面有关。这样日积月累起来,有关嘉峪关的外面,他倒是清楚得很。

嘉峪关的西面,明朝的叫法,是哈密卫。但是,别人自己都叫做赤斤或者察罕。因为,当地的主要牧民,都是赤斤部的蒙古人,又或者是察罕部的蒙古人。在哈密卫的西面,还有阿端和曲先两个蒙古人部落。他们统治的区域,就叫做阿端或者曲先。

当然,叫他们鞑靼人也是可以的。在这个鬼地方,鞑靼人和蒙古人的分别,几乎不存在。鞑靼人和蒙古人,本来就拥有相同的血统,只是后来不断的和其他人融合,血统才不纯净了。在哈密卫这里,情况更复杂。恐怕连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人。不过,这片地区,接受鞑靼人的管治,那倒是真的。

凉面大哥问道:“以前,莫日根来过这里吗?”

老人家想了想,很肯定的说道:“来过!我清楚的记得,当时往来的商旅,都被堵在肃州城长达半年之久。他们几乎每天都提到莫日根的名字。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知道,莫日根是个很厉害的家伙。对了,赤斤部和察罕部,都接受莫日根的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