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杀明-第7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八月份,对吐鲁番骑兵的整合,基本完成。大约三千名的西域战士,正式成为白衣军的一员。他们当然是不可能单独编队的。他们都被安插在白衣军的各个部队里面。基本上,每个小组一到四个人,每个小队四到二十个人,每个中队二十到一百个人这样。

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白衣军的攻击,指点白衣军战士如何适应西域地区的气候,联络当地人,从当地人那里得到有价值的情报。当然,指点白衣军战士学习西域地区的语言,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业务。至少,基本的日常用语,是应该知道的。

期间,吐鲁番的葡萄陆陆续续的成熟,整个吐鲁番地区,都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和往常不同,今年夏天,到来吐鲁番地区的,多了很多来自内地的新面孔。那些来自内地的葡萄酒客商,早就等候在吐鲁番城了。成熟的葡萄,被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到内地。而大量的葡萄酒和葡萄干,也被输送到内地。

第786章 叶向高要借徐兴夏的光

南京,玄武湖,柳苑。

中秋时节的玄武湖,天高云淡,风清水蓝,乃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秋风微微吹过湖面,泛滥起阵阵的涟漪。这些涟漪不断的向岸边扩展开去,一圈接一圈的,慢慢的消失在湖边。湖边的柳树,在微风中,惬意的摇摆着长长的枝条,就好像是最温情的少女,在含蓄的,矜持的欢迎远方客人的到来。

每年这个时候,到来玄武湖赏玩的游人,都是一群一群的,想要找一个相对僻静的地方,可谓是相当的不容易。尤其是几个只要的栖息地,都有大群的游人出没。其中,位于玄武湖中心地带的柳苑,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栖息地。玩累了的游人,一般都会选择在这里坐一坐。如果是身家殷实的,还会选择在这里喝喝茶什么的。不过,今天,在柳苑的附近,却是相当的安静,看不到任何的游人。

在柳苑的门口,只有一些便装的护卫。他们穿着黑色的武士服,分布在柳苑的四周,远远的就将来往的行人拦截开去。隐约间,在他们的武士服下面,还能看到断刃的影子。那些靠近柳苑的游人看到这个架势,就知道柳苑是有大人物出现了。

如果是以前,游人们都会默默的离开,不敢说什么。因为,能够霸占柳苑的,肯定是朝廷的权贵们。他们惹不起。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南明朝廷的权贵们,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已经大大的失去了光辉。他们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存在了。有游人悄悄的诅咒说道:“又不是白衣军到来,显摆什么?”

当然,这种诅咒,只能是小小声的,悄悄的。尽管朝廷已经不是昔日的朝廷,权贵们也已经不是昔日的权贵,但是,他们要对付一群普通的老百姓,还是有手段的。他们的内心,都在暗暗的盼望白衣军的到来。白衣军到来以后,朝廷的这些权贵,就是脱毛的凤凰不如鸡,再也没有昔日的威风了。

……

赵南星和叶向高默默的品酒,相对无言。

霸占柳苑的朝廷权贵,正是他们两个。玄武湖的风景很好,柳苑的服务态度也很好,可是他们两个的心情,依然都不太好。准确的来说,他们两个的心情,有点暗淡。两人本来就年事已高,精力不济,这段日子又是殚精竭虑,心力交瘁的,搞得他们是食不知味,夜不能寐,身心疲惫的不行,越发的没有什么生气了。

造成这种结果的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因为白衣军的压力。朱以蓝和徐兴夏的大婚,并没有减轻南京朝廷承受到的压力。相反的,随着朱以蓝的大婚,越来越多的白衣军方面的人,开始用各种各样的名义,渗透到东南半壁,给南明朝廷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令在座的两人有种哭笑不得的是,这种压力不是来自军事上的,也不是来自政治上的,而是来自商业上的。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在泰昌元年的七月份,活跃在东南半壁的白衣军商人,又或者是商团的数量,超过了三百家。这还是有影响力的商人或者商团。如果将普通的商人和商团都计算上,数量就更多了。

白衣军商人的到来,给东南半壁带来的影响,毫无疑问是巨大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原来郁郁不得志的人,对原来的既得利益者,有较深的仇视心理。他们在投靠了白衣军以后,鱼跃龙门,飞上枝头变凤凰,自然是要大大的显摆一番。

这些商人,又或者是商团,显摆的主要方式,就是不断的吞噬市场,占领市场。他们恨不得将东南半壁的市场,都全部纳入自己的囊中。偏偏他们又有白衣军在背后撑腰,在技术上,质量上,规模上,成本上,宣传上,都有极大的优势。在他们的联合攻讦下,东南半壁的市场,很快就被他们攻克了大半。

现在的江南,各大商家贩卖的商品,很多都是来自白衣军商人之手。他们不但从西北地区贩卖大量的廉价商品,还从江南地区购买大量的物资,运送到西北。他们还同时和西洋人有接触,从西洋人的手里购买物资,又或者是将某些商品卖给西洋人。

哪怕是福建月港,也出现了大量的白衣军商人的影子。他们利用从白衣军那里学到的先进学识,还有各种经商的窍门,集体联动,互相协作,共同进退,取得很大的胜利。现在的江南,再也不是东林党一家独大了,再也不是叶向高他们的天下了。

在以前,叶向高家族,每年通过经商,最少可以获得超过五十万两白银的利润。巅峰的时候,一年的利润,甚至超过三百万两白银。但是,现在,叶家的生意利润,已经被大大的压缩,只有不足二十万两了。而且,还有继续萎缩的趋势。

自己的利益受到强力的打击,叶向高当然不甘心。他恨不得将那些投靠白衣军的商人们,统统都吊死在南京城的城墙上。可是,这个想法,他只能是稍微想一想,根本不敢认真实施。因为,那些商人的背后,站着徐兴夏,站着白衣军,这是他绝对惹不起的。

既然连叶向高都惹不起徐兴夏,惹不起白衣军,其他的商家,就更加不用说了。正是由于徐兴夏的存在,由于白衣军的存在,使得东南半壁的原有商家,不敢轻举妄动,才有白衣军商家遍地开花的结果。这也是徐兴夏极力营造的局面。

有些事情,并不需要通过刺刀来血淋淋的解决的。稍微换一种方式,效果更好,成本更低,影响也更加的深远。

“难道我们就这样放弃了吗?”赵南星意味深长的说道。

他其实是希望叶向高出手,打压那些白衣军商家的。无论如何,都不能像眼下这样憋屈受气。可是,叶向高不敢。非但叶向高不敢,南明朝廷中的其他重臣,也都不敢。

“这个徐兴夏,不简单啊!”叶向高苦涩的说道。

他这番话,绝对不是完全在说反话。他的确是有感而发。事实上,对于徐兴夏大力提倡发展工商业,鼓励商业贸易,取消商业壁垒,统一商业税收,规范商业市场的行为,他是绝对赞成的。如果他有这个能力,估计在徐兴夏之前,就已经赋予实施了。只可惜,他没有这个能力。于是,事情的发展,就走上了另外一条岔道。

很多人都觉得叶向高有私心,想要独自霸占福建月港的商业贸易。之前,叶家打压晋商孙大坤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实,这完全是个例。叶向高能多次出任首辅,绝对不是没有见识的人。他已经敏锐的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商业贸易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商业贸易产生的利润,也会越来越大。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叶家自己。叶家广有良田,足足有数十万亩。但是,叶家每年从良田上获取的纯收益,其实不是很多。因为,耕种良田的成本也很高,扣除各方面的费用,所剩无几。要积累巨额的财富,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至少三十年以上。

相反的,商业贸易就不同了。当时的商业贸易,基本上是投入小,收益大,简直就是一颗摇钱树。只要找对了商业贸易的路子,很快就能积累到大笔的钱财。和南洋地区的商业往来,叶家才开展了十年不到,就已经是财源滚滚,盆满钵满了。

然而,在一个不规范的商业市场,即使是作为首辅大人的叶向高,也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叶家的商业贸易,和他的官职是密切相关的。他的官职越高,权力越大,叶家获得的利益就越大,遭遇到的阻力也会越小。但是,如果他的官职出现什么问题,叶家的商业贸易活动,必然受到限制,遭遇到的阻力也会越来越大。

之前,叶向高致仕,回到福建老家休养,就有不少其他的官员,想方设法的从叶家的手里,抢夺商业贸易的利润。打压晋商孙大坤,扣押孙大坤的货物,其实就是叶家的一次反击。最终的结果,因为徐兴夏的插手,不了了之。直到叶向高重新出任首辅,情况才得以好转。只可惜,这时候白衣军已经崛起,往日的辉煌不再了。

现在,叶向高年纪更高,就要八十高龄了。他知道,自己在朝廷上,已经没有办法呆多久。总有一天,他是要彻底的离开的。一旦他离开,叶家就要受到新兴权贵的打压,商业贸易活动,肯定会被抢夺的。甚至,叶家可能因为别人的打压,从此湮灭。

因此,叶向高现在最迫切希望的,就是一个公平的,没有太多权力参与的商业贸易市场。只有这样,叶家才能利用以前积累起来的财富,还有商业贸易的底蕴,继续向前发展。换言之,就是他希望借白衣军的政策的光,继续延伸叶家的辉煌。

第787章 诚实经营,依法纳税

对于叶向高的小九九,赵南星自然是一清二楚的。如果是以前,他多半会用这个作为借口,将叶向高从内阁首辅的位置上撸下去。东林党内部,也是争权夺利的,谁不愿意做内阁首辅呢?这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宝座。但是现在,赵南星已经没有这个心思了。甚至,对于东林党内部的权力斗争,已经没有任何兴趣了。

其实,整个南京朝廷,都可以说是死水一潭来形容。别看朝廷的权贵们,在普通老百姓的面前,还能显摆显摆,事实上,他们的内心,早就已经绝望了。他们已经对南京朝廷,不抱任何的希望。他们不过是在混日子而已。只要有好的出路,他们就会果断的离开的。

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南京朝廷,半死不活的,谁也不知道还能支撑多久。在这样的情况下,赶紧谋求新的出路才是正经的。什么?抱着南京朝廷一起死?学陆秀夫!大哥,你不要害人,咱们东林党可没有殉难的习惯和爱好!大难来临,还是各自飞吧!

离开南明朝廷以后,继续从政,只怕是不可能的了。白衣军方面,不需要他们这些和南明朝廷关系太密切的人。他们的地位越高,就越是不可能得到白衣军的青睐。自从白衣军攻克了北京城以后,准备投靠白衣军的官员,人数实在是太多,估计可以从南京一直排到北京。徐兴夏现在有的是人才,有的是挑选的资格。

只有一类人,是最容易获得白衣军的青睐的。那就是高技术的工匠,也就是以前被称呼为奇技淫巧的一群人。原来的兵仗局、军器局、都水监、工部等机构属下的工匠,只要是有真本事的,只要是愿意投靠白衣军的,都可以毫无阻力的成为白衣军的正式的一员。他们的地位或许不是很高,权力不是很大,钱粮待遇却是很好。

以前的明王朝,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